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调理心悸出汗多
2024-03-12 19:26:36 责编:小OO
文档

对心悸出汗反复发作可进行日常调整、饮食调节、药物治疗:

1. 日常调整: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过度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 饮食调节: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具有健脾养胃,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等,辅助改善。

3.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改善,如人参健脾丸、人参养荣丸等。

注:心悸出汗反复发作可能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建议就诊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法。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夏天大汗淋漓会「心肺气虚」!中医教你解暑补气这样做

【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还有一个病人,热天热得受不了了,就去冲冷水澡,结果晚上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没退烧,又加量,终于出了一身大汗。烧虽然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时人却瘫在了地上,四肢软得跟棉花似的。家人吓坏了,怎么治发热治出了瘫痪?赶紧送往医院,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一看瘫软的样子就怀疑是脊髓出了问题,正开了电脑断层扫描申请单要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值班的主任医师来了。 一问情况,当下就取消了电脑断层扫描单,马上去查了血钾,一看结果,比正常人低多了。正常人的血钾是3.5~5.5亳莫耳/升,他才1.5亳莫耳/升。这才知道,问题出在他的大汗淋漓上,是出汗造成了「低钾血症」,马上静脉补钾,人立刻有力气了,瘫痪的症状全部消失,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微量,但能决定生死。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就是缺钾,之前是因为腹泻,有点脱水。去医院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不能迈步了,他脑子很清醒,但身体是软的,像瘫了一样。经过的车猝不及防,差点撞上,路人送他到医院后,发现是因为低血钾。 钾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钾充足的时候,人不至于无力,降低了,马上就出现肌肉酸软、松弛甚至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低血钾周期性麻痹」,那个过马路过程中突发的瘫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治疗起来很简单,静脉补钾就可以了。 俗话说「血汗同源」,《灵枢》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治疗上忌出汗,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失。 如果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瘫软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如果是孩子,可能更危险,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想马上起效,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口服脱水补充液),中药房也有卖,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能很快改善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 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要喝些果汁或糖盐水,特别是橙汁,补钾最快,茶叶也含钾,所以夏天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出汗导致血钾过分降低,水果中的香蕉也含有丰富的钾。当一切非常情况平稳了,就该吃「生脉饮」,补回出汗损失的气,否则人会就此虚下去。 本文摘自《中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世茂

    夏天大汗淋漓会「心肺气虚」!中医教你解暑补气这样做

    【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还有一个病人,热天热得受不了了,就去冲冷水澡,结果晚上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没退烧,又加量,终于出了一身大汗。烧虽然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时人却瘫在了地上,四肢软得跟棉花似的。家人吓坏了,怎么治发热治出了瘫痪?赶紧送往医院,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一看瘫软的样子就怀疑是脊髓出了问题,正开了电脑断层扫描申请单要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值班的主任医师来了。 一问情况,当下就取消了电脑断层扫描单,马上去查了血钾,一看结果,比正常人低多了。正常人的血钾是3.5~5.5亳莫耳/升,他才1.5亳莫耳/升。这才知道,问题出在他的大汗淋漓上,是出汗造成了「低钾血症」,马上静脉补钾,人立刻有力气了,瘫痪的症状全部消失,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微量,但能决定生死。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就是缺钾,之前是因为腹泻,有点脱水。去医院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不能迈步了,他脑子很清醒,但身体是软的,像瘫了一样。经过的车猝不及防,差点撞上,路人送他到医院后,发现是因为低血钾。 钾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钾充足的时候,人不至于无力,降低了,马上就出现肌肉酸软、松弛甚至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低血钾周期性麻痹」,那个过马路过程中突发的瘫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治疗起来很简单,静脉补钾就可以了。 俗话说「血汗同源」,《灵枢》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治疗上忌出汗,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失。 如果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瘫软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如果是孩子,可能更危险,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想马上起效,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口服脱水补充液),中药房也有卖,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能很快改善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 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要喝些果汁或糖盐水,特别是橙汁,补钾最快,茶叶也含钾,所以夏天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出汗导致血钾过分降低,水果中的香蕉也含有丰富的钾。当一切非常情况平稳了,就该吃「生脉饮」,补回出汗损失的气,否则人会就此虚下去。 本文摘自《中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世茂

      夏天大汗淋漓会「心肺气虚」!中医教你解暑补气这样做

      【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 生脉饮:夏天能吃的补品
        最早出处:唐代《千金方》 使用历史:1300年 主要成分:五味子、人参、麦冬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典型征象:大汗淋漓后,上气不接下气
      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对这个药有论述:「脉为血之道,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本方以补气而使血道充盈,脉气以复,故名生脉饮。」一看这个注释就知道,这是个补气药,而中医说的「脉」不是西医说的静脉,至少不仅仅是静脉,而是一个没有实体的气血巡行之道。这条道不是仅靠血液就能充盈,一定还要有气,也就是说,这个血不能是死血,不是通过静脉注射补足体液就可以,而是要有功能的血。 我父亲几年前因为脑血栓住院,送到医院时血压很低,血压低就更加重血栓的形成。到了医院马上就开始静脉注射,为了使静脉充盈,恢复血压。发病时,他的面容一下子显得很瘦,好像脸上的皮肤都贴在肌肉上,耳朵边的折皱也增多了,人非常的虚弱,没力气。 我们去的是中医医院,主治医生是中医,她一看情况马上给开了「生脉注射液」,就是「生脉饮」的静脉输液剂型。结果这个药打进去没多久,人就精神了,而且脸上的皮肤好像都充盈了起来,显得又有活力了。那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孙思邈所谓的脉「得气则充」的意思。中医「生脉」是为了提高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心肺功能,使脉气恢复,而不只是使静脉机械性地被液体充满。

      出大汗会「伤心」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把身体出虚了的病人。那是位退休教师,她退休在家的那年夏天很热,她很会出汗,那年夏天出得尤其多。结果一过夏天就觉得疲劳得不行,一走就喘,而且一走就更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著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去看了中医,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大家做个借镜,医生说她是「出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显示大汗会「伤心」。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 出汗是一种脱水,脱水的后果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品质。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正常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会不听使唤,这时候出现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气虚。还有一个病人,热天热得受不了了,就去冲冷水澡,结果晚上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没退烧,又加量,终于出了一身大汗。烧虽然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时人却瘫在了地上,四肢软得跟棉花似的。家人吓坏了,怎么治发热治出了瘫痪?赶紧送往医院,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一看瘫软的样子就怀疑是脊髓出了问题,正开了电脑断层扫描申请单要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值班的主任医师来了。 一问情况,当下就取消了电脑断层扫描单,马上去查了血钾,一看结果,比正常人低多了。正常人的血钾是3.5~5.5亳莫耳/升,他才1.5亳莫耳/升。这才知道,问题出在他的大汗淋漓上,是出汗造成了「低钾血症」,马上静脉补钾,人立刻有力气了,瘫痪的症状全部消失,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微量,但能决定生死。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就是缺钾,之前是因为腹泻,有点脱水。去医院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不能迈步了,他脑子很清醒,但身体是软的,像瘫了一样。经过的车猝不及防,差点撞上,路人送他到医院后,发现是因为低血钾。 钾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钾充足的时候,人不至于无力,降低了,马上就出现肌肉酸软、松弛甚至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低血钾周期性麻痹」,那个过马路过程中突发的瘫痪病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以及严重心律失常。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治疗起来很简单,静脉补钾就可以了。 俗话说「血汗同源」,《灵枢》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意思就是强调,已经出血的人,治疗上忌出汗,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需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所以不能重叠地损失。 如果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时,虽然没到瘫软的地步,但人会觉得一点力气都没有,如果是孩子,可能更危险,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想马上起效,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口服脱水补充液),中药房也有卖,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能很快改善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 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要喝些果汁或糖盐水,特别是橙汁,补钾最快,茶叶也含钾,所以夏天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出汗导致血钾过分降低,水果中的香蕉也含有丰富的钾。当一切非常情况平稳了,就该吃「生脉饮」,补回出汗损失的气,否则人会就此虚下去。 本文摘自《中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佟彤(记者、身心养生专家)/世茂

        患者出现心悸中医能调理好吗?

        辨证施治
        1.心虚胆怯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主方:安神定志丸。
        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2.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阳虚甚而汗出肢冷,脉结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阴虚甚者,加麦冬、阿胶、玉竹;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
        3.阴虚火旺
        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主方:黄连阿胶汤。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4.心阳不振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心阳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夹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5.水饮凌心
        证候: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治则: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主方:苓桂术甘汤。
        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呕;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渗湿;兼见水湿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加杏仁、桔梗以开宜肺气,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浮肿,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
        6.心血瘀阻
        证候: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主方:桃仁红花煎。
        *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兼气虚者,去理气之青皮,加黄芪、党参、黄精补中益气。兼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滋养阴血。兼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滋阴。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补阳气。兼挟痰浊,而见胸满闷痛,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理气宽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选用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
        7.痰火扰心
        证候:—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主方:黄连温胆汤。
        可加栀子、黄芩、全瓜蒌,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镇心安神。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阴养液。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①脉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缓慢静注。②脉率缓慢型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

        患者出现心悸中医能调理好吗?

        辨证施治
        1.心虚胆怯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主方:安神定志丸。
        可加琥珀、磁石重镇安神。
        2.心脾两虚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健忘,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
        若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心烦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面色无华,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阳虚甚而汗出肢冷,脉结或代者,加附片、肉桂;阴虚甚者,加麦冬、阿胶、玉竹;自汗、盗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
        3.阴虚火旺
        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主方:黄连阿胶汤。
        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滋补肾阴,清泻虚火。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改用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心阴亏虚、心火偏旺者,可改服朱砂安神丸养阴清热、镇心安神。
        若阴虚夹有瘀热者,可加丹参、赤芍、丹皮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夹有痰热者,可加用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
        4.心阳不振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治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加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用独参汤煎服;心阳不足、寒象突出者,加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夹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
        5.水饮凌心
        证候: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舌淡苔滑或沉细而滑。治则:振奋心阳,化气利水。主方:苓桂术甘汤。
        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皮和胃降逆止呕;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防己、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渗湿;兼见水湿上凌于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加杏仁、桔梗以开宜肺气,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丹参活血化瘀。
        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咳喘,不能平卧,浮肿,小便不利可用真武汤,温阳化气利水。
        6.心血瘀阻
        证候: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主方:桃仁红花煎。
        *窒闷不适,去生地之滋腻,加沉香、檀香、降香利气宽胸。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活血化瘀,通络定痛。兼气虚者,去理气之青皮,加黄芪、党参、黄精补中益气。兼血虚者,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滋养阴血。兼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女贞子滋阴。兼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淫羊藿温补阳气。兼挟痰浊,而见胸满闷痛,苔浊腻者,加瓜蒌、薤白、半夏理气宽胸化痰。
        心悸由瘀血所致,也可选用丹参饮或血府逐瘀汤。
        7.痰火扰心
        证候:—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主方:黄连温胆汤。
        可加栀子、黄芩、全瓜蒌,以加强清火化痰之功。可加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石决明镇心安神。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热通腑。火热伤阴者,加沙参、麦冬、玉竹、天冬、生地滋阴养液。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①脉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缓慢静注。②脉率缓慢型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

        总是汗出不止?中医给你一个药方,4味中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在健身房中经常汗如雨下,流很多汗。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好事,说出汗其实就是在排毒,对于正常的出汗这样说是没错。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出汗太多或者不正常的出汗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中医里认为,汗的生成来自阴液,这里更多是指津液,而津液就是用来滋养身体的五脏六腑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汗液,它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使我们身体看起来滋润有光泽。而若因外邪引起身体大量出汗,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

        而且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身体中的汗液和血液是相互转换的,而大量出汗就会伤及阴液,间接影响血的生成,造成阴血不足,并且汗为心之液,因此这里伤的血还是心血,当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子,名叫牡蛎散,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这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煅牡蛎为君药,我们之前不是说,当出汗太多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而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煅牡蛎的收敛、收摄的能力,来敛住津液,减少汗液的产生。

        黄芪为臣药,对于外邪侵入,致使卫气不固,引起出汗的情况,就可以用黄芪来益气、固表止汗。从而改善多汗、汗液失调的问题。

        麻黄根为佐药,麻黄根就是麻黄的根部,中医李时珍认为麻黄根是止汗的良药,对于自汗、盗汗、阴汗等情况都适用。

        浮小麦为使药,味甘性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浮小麦可以益气除热,对于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浮小麦还可以养心阴。

        总之,这四味中药合用,可以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对于经常出汗、心慌心悸等情况的人群很是适用,大家学会了吗?不过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中医辨证。

        总是汗出不止?中医给你一个药方,4味中药,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你是否有这种情况,在健身房中经常汗如雨下,流很多汗。有些朋友认为这是好事,说出汗其实就是在排毒,对于正常的出汗这样说是没错。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出汗太多或者不正常的出汗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中医里认为,汗的生成来自阴液,这里更多是指津液,而津液就是用来滋养身体的五脏六腑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身体的汗液,它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使我们身体看起来滋润有光泽。而若因外邪引起身体大量出汗,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

        而且中医还认为汗血同源,身体中的汗液和血液是相互转换的,而大量出汗就会伤及阴液,间接影响血的生成,造成阴血不足,并且汗为心之液,因此这里伤的血还是心血,当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

        今天沈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子,名叫牡蛎散,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这四味中药组成。

        方中煅牡蛎为君药,我们之前不是说,当出汗太多就会导致津液过度耗伤,从而伤及阴液,而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煅牡蛎的收敛、收摄的能力,来敛住津液,减少汗液的产生。

        黄芪为臣药,对于外邪侵入,致使卫气不固,引起出汗的情况,就可以用黄芪来益气、固表止汗。从而改善多汗、汗液失调的问题。

        麻黄根为佐药,麻黄根就是麻黄的根部,中医李时珍认为麻黄根是止汗的良药,对于自汗、盗汗、阴汗等情况都适用。

        浮小麦为使药,味甘性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浮小麦可以益气除热,对于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等情况,有不错的效果。另外,浮小麦还可以养心阴。

        总之,这四味中药合用,可以敛阴止汗、益气固表,对于经常出汗、心慌心悸等情况的人群很是适用,大家学会了吗?不过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找中医辨证。

        患者出现心悸中医是怎么调理的?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补血养心:是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出现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的心血不足患者;
        滋阴清热:使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的阴虚火旺患者;
        温补心阳:指运用温养心阳,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脉细弱的患者;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指在运用温阳药物的同时使用行气和利水药物。
        另外,还有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治疗方法

        患者出现心悸中医是怎么调理的?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补血养心:是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出现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的心血不足患者;
        滋阴清热:使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的阴虚火旺患者;
        温补心阳:指运用温养心阳,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脉细弱的患者;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指在运用温阳药物的同时使用行气和利水药物。
        另外,还有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治疗方法

        患者出现心悸中医是怎么调理的?

        心悸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补血养心:是用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出现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的心血不足患者;
        滋阴清热:使用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的阴虚火旺患者;
        温补心阳:指运用温养心阳,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该方法适用于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脉细弱的患者;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指在运用温阳药物的同时使用行气和利水药物。
        另外,还有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治疗方法

        这些食疗方法缓解心悸调理心脏

        心脏疾病一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年龄一直在逐渐年轻化。有很多的人都会出现心慌气短或者是心悸的问题出现哦,怎么样去调理比较好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对心脏有好处。

        参苓鸡蛋羹

        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症。这款养生食谱可以有缓解气血不足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出现的失眠多梦心悸的问题得到改善。

        阿胶远志膏

        阿胶50克,酸枣仁100克,远志50克,茯神30克,蜂蜜适量,将上药(阿胶除外)切细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煎煮3次,将3次煎出的药汁合并再浓缩,然后把阿胶和蜂蜜兑入,熬成流浸膏装瓶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

        此方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脑、养心补血之功效,主治阴血亏虚、肝脾不和、虚烦少眠、心悸怔忡、多汗盗汗、腰肢倦怠、少气懒言、食欲减弱、月经量多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缺血性心脏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阿胶和远志都是中药材,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缓解盗汗啊还有心悸不适的情况,对于调理神经衰弱和心律失常有好处。

        顺心饮

        熟地黄5克,山茱萸5克,丹参5克,人参3克,郁金5克。将上药切细泡开水代茶饮用,每剂泡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如果出现了心悸的话可以饮用这样的茶品,可以缓解心慌气短失眠的问题。

        如何缓解心悸的情况呢,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哦,可以得到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对于改善盗汗啊还有失眠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对心脏有调理的效果,这些食疗方法不能少。

        这些食疗方法缓解心悸调理心脏

        心脏疾病一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年龄一直在逐渐年轻化。有很多的人都会出现心慌气短或者是心悸的问题出现哦,怎么样去调理比较好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对心脏有好处。

        参苓鸡蛋羹

        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症。这款养生食谱可以有缓解气血不足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出现的失眠多梦心悸的问题得到改善。

        阿胶远志膏

        阿胶50克,酸枣仁100克,远志50克,茯神30克,蜂蜜适量,将上药(阿胶除外)切细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煎煮3次,将3次煎出的药汁合并再浓缩,然后把阿胶和蜂蜜兑入,熬成流浸膏装瓶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

        此方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脑、养心补血之功效,主治阴血亏虚、肝脾不和、虚烦少眠、心悸怔忡、多汗盗汗、腰肢倦怠、少气懒言、食欲减弱、月经量多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缺血性心脏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阿胶和远志都是中药材,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缓解盗汗啊还有心悸不适的情况,对于调理神经衰弱和心律失常有好处。

        顺心饮

        熟地黄5克,山茱萸5克,丹参5克,人参3克,郁金5克。将上药切细泡开水代茶饮用,每剂泡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如果出现了心悸的话可以饮用这样的茶品,可以缓解心慌气短失眠的问题。

        如何缓解心悸的情况呢,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哦,可以得到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对于改善盗汗啊还有失眠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对心脏有调理的效果,这些食疗方法不能少。

        这些食疗方法缓解心悸调理心脏

        心脏疾病一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年龄一直在逐渐年轻化。有很多的人都会出现心慌气短或者是心悸的问题出现哦,怎么样去调理比较好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对心脏有好处。

        参苓鸡蛋羹

        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症。这款养生食谱可以有缓解气血不足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出现的失眠多梦心悸的问题得到改善。

        阿胶远志膏

        阿胶50克,酸枣仁100克,远志50克,茯神30克,蜂蜜适量,将上药(阿胶除外)切细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煎煮3次,将3次煎出的药汁合并再浓缩,然后把阿胶和蜂蜜兑入,熬成流浸膏装瓶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

        此方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脑、养心补血之功效,主治阴血亏虚、肝脾不和、虚烦少眠、心悸怔忡、多汗盗汗、腰肢倦怠、少气懒言、食欲减弱、月经量多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缺血性心脏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阿胶和远志都是中药材,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缓解盗汗啊还有心悸不适的情况,对于调理神经衰弱和心律失常有好处。

        顺心饮

        熟地黄5克,山茱萸5克,丹参5克,人参3克,郁金5克。将上药切细泡开水代茶饮用,每剂泡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如果出现了心悸的话可以饮用这样的茶品,可以缓解心慌气短失眠的问题。

        如何缓解心悸的情况呢,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哦,可以得到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对于改善盗汗啊还有失眠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对心脏有调理的效果,这些食疗方法不能少。

        这些食疗方法缓解心悸调理心脏

        心脏疾病一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年龄一直在逐渐年轻化。有很多的人都会出现心慌气短或者是心悸的问题出现哦,怎么样去调理比较好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对心脏有好处。

        参苓鸡蛋羹

        人参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枣仁10克,鸡蛋2只,先将人参、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锅内放清水加人参、生姜、酸枣仁水煎20分钟后,滤去药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适量搅匀,再将鸡蛋打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

        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气血、补虚弱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血不足、气血虚弱、四肢酸软、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症。这款养生食谱可以有缓解气血不足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有调理的作用,出现的失眠多梦心悸的问题得到改善。

        阿胶远志膏

        阿胶50克,酸枣仁100克,远志50克,茯神30克,蜂蜜适量,将上药(阿胶除外)切细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用武火煎煮3次,将3次煎出的药汁合并再浓缩,然后把阿胶和蜂蜜兑入,熬成流浸膏装瓶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

        此方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脑、养心补血之功效,主治阴血亏虚、肝脾不和、虚烦少眠、心悸怔忡、多汗盗汗、腰肢倦怠、少气懒言、食欲减弱、月经量多等症。常用于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缺血性心脏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阿胶和远志都是中药材,这样的搭配方法可以有缓解盗汗啊还有心悸不适的情况,对于调理神经衰弱和心律失常有好处。

        顺心饮

        熟地黄5克,山茱萸5克,丹参5克,人参3克,郁金5克。将上药切细泡开水代茶饮用,每剂泡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用,次数不拘。

        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如果出现了心悸的话可以饮用这样的茶品,可以缓解心慌气短失眠的问题。

        如何缓解心悸的情况呢,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作用和效果哦,可以得到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对于改善盗汗啊还有失眠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对心脏有调理的效果,这些食疗方法不能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