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日常活动养生指导
2024-03-12 11:09:33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宝藏,很多优秀的老中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中医养生的真谛。那么,你知道中医崇尚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吗?下面是我带来关于,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崇尚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1. 规律作息

生活简单、作息规律,是五位国宝中医奉行多年不渝的养生圭臬。

清晨5点半或6点起床运动,然后看诊、阅读、写字,晚上11点以前一定会就寝。

每天写书打电脑,88岁的中医师易权衡以“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适当运动”的三八原则,维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时钟被打乱,影响健康甚钜。新近日本的动物研究发现,生理时钟错乱,会影响身体荷尔蒙分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让血压飙升,严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国宝中医们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时,因为睡眠是补气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中医的肝胆系统,此时身体获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复肝功能、恢复体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龄中医师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或者耗费脑力的事情,睡不着不用勉强,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来,慢慢将呼吸下沉, *** 10分钟放空脑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觉。

或者可准备一盆温热水泡脚,易权衡医师说,“脚温热较好睡,”利用泡脚或按压摩擦脚底中间的涌泉穴,脚丫子暖了,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浓浓的龙井绿茶,是百岁中医师姜通唤醒身心的良方。“是那种苦到脸会变色的茶,”负责照顾父亲饮食的姜家女儿笑说。但近几年因饮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较淡的龙井茶,怕伤到肠胃。

“来,来喝茶,”易权衡医师喜欢喝茶,采访当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着巴掌大的不锈钢壶走来走去,一遍遍专注地冲茶、倒茶,无论是访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热呼呼的茶,格外温暖。

茶含有多种抗氧化物,对健康的功效早为人所知。以中医观点,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适合长期用脑用眼的人,前市立中医医院营养师许云卿提到。

但要特别注意:

◎ 冲泡水温80℃:水温太高会破坏绿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冲泡后要把叶子捞出来,茶叶不可在水里泡超过8小时,以免产生大量单宁酸,损伤胃壁。

◎ 饭后不要喝浓茶:茶叶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让肠胃蠕动变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经衰弱、产妇、失眠或胃溃疡的人不建议饮用。

  3. 书写

写书法、日记或做诗词绘画,则能抒发心情,维持内心平静。

美国的研究发现,写日记能够纾缓内心痛苦,加强体内免疫系统,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预防或缓解忧郁症。 性格淡薄宁静的中医师马光亚,有“从容老人”封号,他认为养生首重心情放宽,不要急、慢慢来,练毛笔字正是锻炼心性的好方法。

马光亚年幼时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笔字书写,受到兄长赞美后启发兴趣,从此爱上书法艺术,不但用毛笔抄写医书药方,也把平日所见所闻、以诗词方式记录下来。后来他也爱用毛笔画画,无论是家乡田园、竹子、花鸟或鸽子,都有朴拙的趣味。

爱妻情深的中医师巫水生,则习惯用毛笔写日记,30年从未间断,迄今将近200本。

年轻时中医启蒙老师薛位珍让巫水生学写毛笔字,一方面是让他静下心来,二来则是训练他把脉时的手腕稳定度。

有趣的是,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帮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纠纷。有次巫水生碰上别人借他土地不还闹上*,幸好他有写日记习惯,借土地的过程也详细记载在日记里,当他出示日记给法官看时,法官一度怀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记,才让法官相信不是编造,最后平安化解这场官司。

  4. 睡午觉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复体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浓浓的八字眉、看来有点严肃的中医师巫水生,年过七旬却能每天从早上10点看诊到晚上8点,他的好体力,让许多年轻医师自叹不如。原来他午餐吃得简单,吃完一碗麦片后必定中场喊卡,休息小睡一会,补充下半场元气。

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半小时,才不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状况。

  5. 静心

信仰,是支援国宝中医的静心力量。美国针对100位百岁人瑞所做的调查发现,信仰是超越饮食和运动的长寿原因。

走进马光亚医师家里,厅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观世音图,是他心绪平静的依靠。马光亚生前信奉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每日虔诚念经拜拜,“神明有帮助我,”他曾这样告诉女儿说。

巫水生是虔诚*徒,每个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礼拜,行医遇上困惑、内心不安时,他总会合掌祷告。说也奇怪,有时祷告完后心情豁然开朗,自然会发现合适患者的药方。

  6. 菜多肉少

国宝中医们饮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则。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现两道青菜搭配一小块猪肉、鸡肉或蒸鱼,“一碗白饭吃完就算了,”饮食适量,白饭配菜,是易权衡医师维持体态均衡的原因。他举出历代养生医家主张素食多蔬,而现代医学也证明,蔬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纤维质,多吃对身体有益。

巫水生医师因家族遗传血压偏高,所以饮食中特别注意摄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点,必定补充一杯现打综合蔬果汁。只有到外头餐厅用餐时,他才会“破例”吃点肉,“但经常一个月还吃不到一次,”他说。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医里偏凉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饮用,以免影响肠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会做菜的董延龄,因年轻时历经战乱逃难,受过饥荒所苦,肠胃功能较差,因此多选择平或温性的叶菜类及豆类,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渍香椿酱,香椿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对胃不好的人有帮助。

  7. 和缓运动+ ***

打一套八段锦就能让全身细胞活跃起来; *** 则可让筋络畅通,加强气血流动。

“你看我这把年纪了,还有肌肉喔,”76岁的中医师董延龄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二头肌,这是他持续运动50年的成果。他结合各家养生*,自创“延龄操”,每天拍打转动全身筋骨关节;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经络,促进下肢回圈,他深信“变老,从脚开始。”除了松弛全身筋肉关节,并可加上 *** 筋络,促进血液回圈、加强脏腑功能。

92高龄辞世的马光亚教授,生前没有任何慢性病,他视力极佳,可看到月历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气色红润,一点都不显老。他自述保持年轻的秘诀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将手心搓热 *** 全脸,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会按压脚底中间的涌泉穴,有滋补肾经的青春功效。

  8. 好学不倦

多样化兴趣,让国宝中医保持头脑灵活、心情开朗,每天生活充实、新鲜而有趣。研究也发现,活到老、学到老,可让人变得更聪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手不释卷,是每位国宝中医师的习惯。百岁人瑞中医师姜通,具有西医资格,他精通英、日语,每日除阅读国内报章杂志外,也翻阅国外期刊资讯,随时更新医疗资讯。

平时他最爱窝在西门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写稿、阅读,享受没人打扰的悠闲午后。“啊,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别好吃,”提到爱吃的甜食,姜通还会露出孩子般开心而满足的笑容。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姜通的另一兴趣是跳舞,而且持续到八十多岁还在跳,他年过百岁仍脚步轻盈、动作敏捷优雅,不是没有原因。他从大学时代开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来也拉太太一块去跳,夫妻俩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乐趣。

一席长袍执笔挥毫,儒雅斯文的马光亚教授,私底下则喜欢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无论国台语歌都认真学唱,也唱得有模有样。女儿马育台回忆说,父亲的拿手歌曲是“采槟榔”,在告别式上他们还特别播放一段父亲的歌声,让众人怀念不已。

持续活动、好学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国宝中医为养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医养生方法?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宝藏,很多优秀的老中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中医养生的真谛。那么,你知道中医崇尚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吗?下面是我带来关于,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崇尚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1. 规律作息

生活简单、作息规律,是五位国宝中医奉行多年不渝的养生圭臬。

清晨5点半或6点起床运动,然后看诊、阅读、写字,晚上11点以前一定会就寝。

每天写书打电脑,88岁的中医师易权衡以“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适当运动”的三八原则,维持活力充沛。

作息不固定、生理时钟被打乱,影响健康甚钜。新近日本的动物研究发现,生理时钟错乱,会影响身体荷尔蒙分泌,引发多种疾病,甚至让血压飙升,严重危害心血管功能。

尤其睡眠充足最重要。国宝中医们不熬夜,每天睡足7~8小时,因为睡眠是补气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以中医观点来看,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血液流经中医的肝胆系统,此时身体获得完全休息,就能修复肝功能、恢复体力和思考能力。

董延龄中医师提醒,睡前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或者耗费脑力的事情,睡不着不用勉强,不妨先拉把椅子坐下来,慢慢将呼吸下沉, *** 10分钟放空脑袋,稍有睡意再回去睡觉。

或者可准备一盆温热水泡脚,易权衡医师说,“脚温热较好睡,”利用泡脚或按压摩擦脚底中间的涌泉穴,脚丫子暖了,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2. 多喝茶

晨起一杯浓浓的龙井绿茶,是百岁中医师姜通唤醒身心的良方。“是那种苦到脸会变色的茶,”负责照顾父亲饮食的姜家女儿笑说。但近几年因饮食清淡少油,姜通已改喝较淡的龙井茶,怕伤到肠胃。

“来,来喝茶,”易权衡医师喜欢喝茶,采访当天正巧遇到寒流,他拿着巴掌大的不锈钢壶走来走去,一遍遍专注地冲茶、倒茶,无论是访客或患者,人人手捧一杯热呼呼的茶,格外温暖。

茶含有多种抗氧化物,对健康的功效早为人所知。以中医观点,茶具有利尿、解毒、生津止渴、清热和安定心神功能,很适合长期用脑用眼的人,前市立中医医院营养师许云卿提到。

但要特别注意:

◎ 冲泡水温80℃:水温太高会破坏绿茶中的有效成分。

◎ 不宜久泡:茶冲泡后要把叶子捞出来,茶叶不可在水里泡超过8小时,以免产生大量单宁酸,损伤胃壁。

◎ 饭后不要喝浓茶:茶叶单宁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让肠胃蠕动变慢,反而更不利消化。茶含少量咖啡因,神经衰弱、产妇、失眠或胃溃疡的人不建议饮用。

  3. 书写

写书法、日记或做诗词绘画,则能抒发心情,维持内心平静。

美国的研究发现,写日记能够纾缓内心痛苦,加强体内免疫系统,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预防或缓解忧郁症。 性格淡薄宁静的中医师马光亚,有“从容老人”封号,他认为养生首重心情放宽,不要急、慢慢来,练毛笔字正是锻炼心性的好方法。

马光亚年幼时偶然在木板上以毛笔字书写,受到兄长赞美后启发兴趣,从此爱上书法艺术,不但用毛笔抄写医书药方,也把平日所见所闻、以诗词方式记录下来。后来他也爱用毛笔画画,无论是家乡田园、竹子、花鸟或鸽子,都有朴拙的趣味。

爱妻情深的中医师巫水生,则习惯用毛笔写日记,30年从未间断,迄今将近200本。

年轻时中医启蒙老师薛位珍让巫水生学写毛笔字,一方面是让他静下心来,二来则是训练他把脉时的手腕稳定度。

有趣的是,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帮他免除了一次土地官司纠纷。有次巫水生碰上别人借他土地不还闹上*,幸好他有写日记习惯,借土地的过程也详细记载在日记里,当他出示日记给法官看时,法官一度怀疑,直到他拿出一百多本日记,才让法官相信不是编造,最后平安化解这场官司。

  4. 睡午觉

利用午睡松弛一下恢复体力,不但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可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浓浓的八字眉、看来有点严肃的中医师巫水生,年过七旬却能每天从早上10点看诊到晚上8点,他的好体力,让许多年轻医师自叹不如。原来他午餐吃得简单,吃完一碗麦片后必定中场喊卡,休息小睡一会,补充下半场元气。

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不超过半小时,才不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状况。

  5. 静心

信仰,是支援国宝中医的静心力量。美国针对100位百岁人瑞所做的调查发现,信仰是超越饮食和运动的长寿原因。

走进马光亚医师家里,厅堂*一幅等人高的白衣大士观世音图,是他心绪平静的依靠。马光亚生前信奉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每日虔诚念经拜拜,“神明有帮助我,”他曾这样告诉女儿说。

巫水生是虔诚*徒,每个星期日固定上教堂礼拜,行医遇上困惑、内心不安时,他总会合掌祷告。说也奇怪,有时祷告完后心情豁然开朗,自然会发现合适患者的药方。

  6. 菜多肉少

国宝中医们饮食清淡,菜多肉少是大原则。

易家餐桌上, 最常出现两道青菜搭配一小块猪肉、鸡肉或蒸鱼,“一碗白饭吃完就算了,”饮食适量,白饭配菜,是易权衡医师维持体态均衡的原因。他举出历代养生医家主张素食多蔬,而现代医学也证明,蔬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纤维质,多吃对身体有益。

巫水生医师因家族遗传血压偏高,所以饮食中特别注意摄取大量蔬果,每天下午四、五点,必定补充一杯现打综合蔬果汁。只有到外头餐厅用餐时,他才会“破例”吃点肉,“但经常一个月还吃不到一次,”他说。但巫水生也提醒,蔬果汁在中医里偏凉性,最好白天喝,不要在睡前饮用,以免影响肠胃功能,反而不好入睡。

会做菜的董延龄,因年轻时历经战乱逃难,受过饥荒所苦,肠胃功能较差,因此多选择平或温性的叶菜类及豆类,如包心菜、四季豆等。他并自己腌渍香椿酱,香椿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对胃不好的人有帮助。

  7. 和缓运动+ ***

打一套八段锦就能让全身细胞活跃起来; *** 则可让筋络畅通,加强气血流动。

“你看我这把年纪了,还有肌肉喔,”76岁的中医师董延龄自豪地卷起袖子,露出结实的二头肌,这是他持续运动50年的成果。他结合各家养生*,自创“延龄操”,每天拍打转动全身筋骨关节;此外,他并搭配 *** 小腿经络,促进下肢回圈,他深信“变老,从脚开始。”除了松弛全身筋肉关节,并可加上 *** 筋络,促进血液回圈、加强脏腑功能。

92高龄辞世的马光亚教授,生前没有任何慢性病,他视力极佳,可看到月历上的小字;且一口好牙、气色红润,一点都不显老。他自述保持年轻的秘诀是,每天做穴道 *** 。早上起床后先将手心搓热 *** 全脸, *** 眼睛和耳朵的穴道;另外他也会按压脚底中间的涌泉穴,有滋补肾经的青春功效。

  8. 好学不倦

多样化兴趣,让国宝中医保持头脑灵活、心情开朗,每天生活充实、新鲜而有趣。研究也发现,活到老、学到老,可让人变得更聪明。大量广泛的阅读、手不释卷,是每位国宝中医师的习惯。百岁人瑞中医师姜通,具有西医资格,他精通英、日语,每日除阅读国内报章杂志外,也翻阅国外期刊资讯,随时更新医疗资讯。

平时他最爱窝在西门町老咖啡店里的一角,喝咖啡、写稿、阅读,享受没人打扰的悠闲午后。“啊,那家蛋糕是自己做的,特别好吃,”提到爱吃的甜食,姜通还会露出孩子般开心而满足的笑容。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姜通的另一兴趣是跳舞,而且持续到八十多岁还在跳,他年过百岁仍脚步轻盈、动作敏捷优雅,不是没有原因。他从大学时代开始跳舞,一星期要跳上三、四次,后来也拉太太一块去跳,夫妻俩很享受共同跳舞的忘我乐趣。

一席长袍执笔挥毫,儒雅斯文的马光亚教授,私底下则喜欢高歌一曲,他常在家唱卡拉OK,无论国台语歌都认真学唱,也唱得有模有样。女儿马育台回忆说,父亲的拿手歌曲是“采槟榔”,在告别式上他们还特别播放一段父亲的歌声,让众人怀念不已。

持续活动、好学不倦,以及永保赤子之心,国宝中医为养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中医如何养生好

一、养生小常识:

1、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强身。

2、休息时做手指操,增强免疫力。

3、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进新陈代谢。

4、午睡半小时,有利于养阳。

5、足疗四季都可以做,不过春夏的水温可以略低些。

6、五种果汁做宵夜,提前抗衰老。

7、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8、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二、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顺,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本法对春季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三、人在饮食中,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中医如何养生好

一、养生小常识:

1、早餐喝一碗枸杞黑芝麻粥,明目强身。

2、休息时做手指操,增强免疫力。

3、每天上午喝一杯蜂蜜水,促进新陈代谢。

4、午睡半小时,有利于养阳。

5、足疗四季都可以做,不过春夏的水温可以略低些。

6、五种果汁做宵夜,提前抗衰老。

7、睡前练习腹式呼吸,增强心肺功能。

8、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二、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每天临睡前做1次即可。方法为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顺,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本法对春季津液不足导致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三、人在饮食中,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椰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中医:15个简便易行的养生动作,帮助大家预防亚健康

我国约70%的人属于亚 健康 ,他们正在走向“疾病”,这15个简便易行的 养生 动作,帮助大家预防亚 健康 !

01叩齿咽津

口轻闭,上下牙齿稍用力连续咬合100~1000次,再鼓起两腮做漱口状,将口中津液咽下。这个动作可起到固齿、助消化、补肾、调养五脏等作用。

02拉耳垂

将两手手掌相互摩擦发热后,轻轻揉搓耳廓2~3分钟,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弯曲,由上而下揉搓耳廓,至耳垂时向下有节奏地反复牵拉30~50次。这能增强听力,防治神经衰弱、头痛等。

03揉眼周

用手指柔软的指腹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先顺时针揉按50~100次,再逆时针揉按50~100次,然后微屈食指关节,轻刮眼眶10~20次。

该动作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起到明目、醒脑作用。

04揉鼻

将两手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1cm,于鼻唇沟中间),旋转按揉50~100次

这个动作有助于缓解鼻塞,宣通鼻窍,减轻牙痛。

05摩面

两手手掌互相摩擦至发热,以手掌摩擦面部。将两手手掌竖着、并排贴在额头中部,向前、向下平抹面部至下巴,再从侧面向上平抹至额头,如此平抹20~40次,再反方向做20~40次。

摩面能使面部皮肤柔软润滑,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牙龈炎,降压醒脑。

06梳发

微微展开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头部位向后梳至后脑勺的位置,或用梳子代替,连续30~50次。

梳发可增强记忆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血氧供应。

07颈部运动

第一步:左右转头。两手叉腰,头以颈为轴向左转80度~85度,回到中位,同样再以颈部为轴向右转,再回到中位。

第二步:低头仰头。两手叉腰,头摆正,头向前倾45度,然后回中位,再向后仰45度,回中位。

第三步:左右摆头。头摆正,两手叉腰,头向左摆45°C,再回中位,再向右摆45度,再回中位。整套动作有助于消除颈椎、肩部疲劳,改善颈肩部血液循环,保持头脑清醒。

08腰部运动

第一步:伸懒腰。双手握拳向上举,挺胸深吸一口气,手伸直举到头上后停顿5秒,然后两手从身体两侧缓缓放下,与此同时慢慢呼气。

第二步:弯腰运动。轻轻弯腰至90度,两手臂模仿大鹏飞翔一样伸展开,将头往上抬,越高越好。

第三步,腰部按摩。两手手掌放在腰部,上下按摩300次。可增加颈腰椎部肌肉的韧性,改善腰椎部血液循环。

09按摩肚脐

双手叠加一起放在小腹部,以肚脐为圆心,先顺时针旋转,后逆时针旋转300次。对慢性便秘、消化不良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10提肛运动

有意识地规律性收缩、放松*括约肌,连续500次。有助于调节气血,预防亚 健康 疾病。

11鸣天鼓

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

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0次,可以防治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12运动膏肓

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是人体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它位于两肩的肩胛缝里,第四胸椎棘突的下方,距离脊柱四指宽度的外侧。

13左右开弓

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手三阴、三阳经等,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矫正驼背肩内收姿势,很好地预防肩、颈疾病

14擦内肾

用双手掌心摩擦肾脏所在的位置,把两肾擦热,每天擦肾300下,有助于补肾气,对肾虚效果显著。

15擦涌泉

晚上洗脚时候在涌泉穴位置擦80下,可以益精壮阳,助睡眠

3款家用 养生 神器

1梳子

梳脖颈,防感冒。低头时,颈后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处,梳理此处可以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缓解初期感冒。一般每次5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梳双乳,散瘀血。在乳房处涂少许乳液,然后将梳子与*保持45度角,从乳房根部缓缓梳向乳头,每次5分钟即可;有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功效。

梳腹部,调肠胃。腹腔内柔软脏器比较多,建议用梳子背绕肚脐顺时针转圈梳,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泄。

2擀面杖

敲腘窝,强健腰背。正坐在椅子上,膝盖稍弯曲,用擀面杖从后侧横向轻轻敲击膝盖窝,每次敲10分钟左右。

滚涌泉,延寿命。将它放在地板上,双脚稍用力踩在上面前后滚动,模仿老药工碾药的动作。

3勺子

点眼周,可明目。劳累时可用勺柄逐一点揉眼周的睛明穴(内眼角)、攒竹穴(眉头)、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外眼角)、四白穴(眼下),每个穴位1~2分钟,有舒缓疲劳、明目之效。

刮后背,可泻火。上火的人可先在背部涂少许刮痧油后用勺体轻轻刮后背肌肉丰厚处,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起到行气活血、祛火的功效。

中医:15个简便易行的养生动作,帮助大家预防亚健康

我国约70%的人属于亚 健康 ,他们正在走向“疾病”,这15个简便易行的 养生 动作,帮助大家预防亚 健康 !

01叩齿咽津

口轻闭,上下牙齿稍用力连续咬合100~1000次,再鼓起两腮做漱口状,将口中津液咽下。这个动作可起到固齿、助消化、补肾、调养五脏等作用。

02拉耳垂

将两手手掌相互摩擦发热后,轻轻揉搓耳廓2~3分钟,然后将拇指和食指弯曲,由上而下揉搓耳廓,至耳垂时向下有节奏地反复牵拉30~50次。这能增强听力,防治神经衰弱、头痛等。

03揉眼周

用手指柔软的指腹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先顺时针揉按50~100次,再逆时针揉按50~100次,然后微屈食指关节,轻刮眼眶10~20次。

该动作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起到明目、醒脑作用。

04揉鼻

将两手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1cm,于鼻唇沟中间),旋转按揉50~100次

这个动作有助于缓解鼻塞,宣通鼻窍,减轻牙痛。

05摩面

两手手掌互相摩擦至发热,以手掌摩擦面部。将两手手掌竖着、并排贴在额头中部,向前、向下平抹面部至下巴,再从侧面向上平抹至额头,如此平抹20~40次,再反方向做20~40次。

摩面能使面部皮肤柔软润滑,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牙龈炎,降压醒脑。

06梳发

微微展开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头部位向后梳至后脑勺的位置,或用梳子代替,连续30~50次。

梳发可增强记忆力,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血氧供应。

07颈部运动

第一步:左右转头。两手叉腰,头以颈为轴向左转80度~85度,回到中位,同样再以颈部为轴向右转,再回到中位。

第二步:低头仰头。两手叉腰,头摆正,头向前倾45度,然后回中位,再向后仰45度,回中位。

第三步:左右摆头。头摆正,两手叉腰,头向左摆45°C,再回中位,再向右摆45度,再回中位。整套动作有助于消除颈椎、肩部疲劳,改善颈肩部血液循环,保持头脑清醒。

08腰部运动

第一步:伸懒腰。双手握拳向上举,挺胸深吸一口气,手伸直举到头上后停顿5秒,然后两手从身体两侧缓缓放下,与此同时慢慢呼气。

第二步:弯腰运动。轻轻弯腰至90度,两手臂模仿大鹏飞翔一样伸展开,将头往上抬,越高越好。

第三步,腰部按摩。两手手掌放在腰部,上下按摩300次。可增加颈腰椎部肌肉的韧性,改善腰椎部血液循环。

09按摩肚脐

双手叠加一起放在小腹部,以肚脐为圆心,先顺时针旋转,后逆时针旋转300次。对慢性便秘、消化不良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10提肛运动

有意识地规律性收缩、放松*括约肌,连续500次。有助于调节气血,预防亚 健康 疾病。

11鸣天鼓

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古人称作“鸣天鼓”。

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0次,可以防治眩晕、耳鸣、耳聋、内耳疾病等。

12运动膏肓

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是人体膀胱经上的一个大穴,它位于两肩的肩胛缝里,第四胸椎棘突的下方,距离脊柱四指宽度的外侧。

13左右开弓

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手三阴、三阳经等,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矫正驼背肩内收姿势,很好地预防肩、颈疾病

14擦内肾

用双手掌心摩擦肾脏所在的位置,把两肾擦热,每天擦肾300下,有助于补肾气,对肾虚效果显著。

15擦涌泉

晚上洗脚时候在涌泉穴位置擦80下,可以益精壮阳,助睡眠

3款家用 养生 神器

1梳子

梳脖颈,防感冒。低头时,颈后最高隆起骨骼的下方凹陷处,梳理此处可以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缓解初期感冒。一般每次5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梳双乳,散瘀血。在乳房处涂少许乳液,然后将梳子与*保持45度角,从乳房根部缓缓梳向乳头,每次5分钟即可;有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功效。

梳腹部,调肠胃。腹腔内柔软脏器比较多,建议用梳子背绕肚脐顺时针转圈梳,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泄。

2擀面杖

敲腘窝,强健腰背。正坐在椅子上,膝盖稍弯曲,用擀面杖从后侧横向轻轻敲击膝盖窝,每次敲10分钟左右。

滚涌泉,延寿命。将它放在地板上,双脚稍用力踩在上面前后滚动,模仿老药工碾药的动作。

3勺子

点眼周,可明目。劳累时可用勺柄逐一点揉眼周的睛明穴(内眼角)、攒竹穴(眉头)、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外眼角)、四白穴(眼下),每个穴位1~2分钟,有舒缓疲劳、明目之效。

刮后背,可泻火。上火的人可先在背部涂少许刮痧油后用勺体轻轻刮后背肌肉丰厚处,疏通督脉和膀胱经,起到行气活血、祛火的功效。

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

对于上了年岁的老人们,为之日常掌握一定的养生保健,使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很大益处,那么人们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

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

  1.坐着捏膝盖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盖先老。膝盖是人体全身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加之膝盖处多为韧带组织和骨骼,肌肉较少,即“筋多肉少”,所以此处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我们平时触摸膝盖也总是感觉凉凉的。因此,养护膝关节的一个重点就是给以它热度和按摩。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坐在椅子和沙发上时,要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同时加以适当按摩的习惯。

具体做法是:

两手掌心分别捂在左右膝盖髌骨上,利用手心的温热对膝盖进行加温。自然散开的五指则发挥按摩作用,相当于施以针灸一般。按摩时先用五指在髌骨周围放射状向外点按,大概*个来回即可。然后五指合力轻轻抓揉膝盖,最后再搓一搓膝盖。温煦作用加上揉捏按摩,配合起来,可以起到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濡养关节,减轻关节痛等多种症状。

  2.走路握拳头

从古到今,握力都是健康的晴雨表,握力越大则说明越健康长寿。现代研究也表明,手指越灵活,头脑越不容易“生锈”。伦敦大学整合近50年来对握力的研究报告显示,握力是有效的长寿特征,而握拳正是最易操作的提高握力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

翘起手腕,五指向前,掌心向下,然后从前向后旋转手腕,并顺势握拳。握拳有两个动作要点:一是旋转手腕,二是中指点按劳宫穴。这是因为手腕处有手太阴肺经等多条经脉的原穴,通过旋转手腕,能够刺激各个原穴,起到强化相关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次,握拳时中指正好落在掌心的劳宫穴上。中医认为,劳宫穴属于心包经的一个穴位,点按劳宫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降肝火的作用。平时我们可以边走路边练习握拳,注意先运腕,然后握拳点按劳宫穴3~4秒钟,重复动作。

  3.卧时练提肛

提肛是传统的养生手段。中医认为,*附近有三条经脉:任脉、督脉和冲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冲脉为血海,它们分别主管人体的阴精、阳气和性功能。提肛运动可以促进阴阳之气的循环。其中,会阴穴是非常重要的长寿要穴,经常练习提肛这个动作,可以对会阴穴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对生殖功能的养护作用效果很好。

具体做法是:

提肛时微微向内收缩*,类似于忍大便一样的感觉,坚持3到4秒后放松,然后再提肛,反复做几分钟就可以了。长期坚持有助减少痔疮的发生,改善女性尿失禁的症状。

  4.站立提脚跟

脚被誉为“精气之根”,人体生殖系统在足部的对应反射区正是脚跟,因此提脚跟的运动有益生殖保健。

具体做法是:

练习时要充分提脚跟,然后缓慢下落至一半的距离时改为快速落下脚跟,即颠足震动脚跟。这样可以加强足部的感觉,锻炼人的平衡能力,中老年人常练习可以防止摔倒。颠足产生的震动还对足跟脂肪垫起到良性的按摩作用,可以缓解足跟痛。

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

对于上了年岁的老人们,为之日常掌握一定的养生保健,使其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很大益处,那么人们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

日常如何进行中医养生

  1.坐着捏膝盖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盖先老。膝盖是人体全身最为复杂的一个结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部位。加之膝盖处多为韧带组织和骨骼,肌肉较少,即“筋多肉少”,所以此处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我们平时触摸膝盖也总是感觉凉凉的。因此,养护膝关节的一个重点就是给以它热度和按摩。建议中老年人平时坐在椅子和沙发上时,要养成双手捂住膝盖,同时加以适当按摩的习惯。

具体做法是:

两手掌心分别捂在左右膝盖髌骨上,利用手心的温热对膝盖进行加温。自然散开的五指则发挥按摩作用,相当于施以针灸一般。按摩时先用五指在髌骨周围放射状向外点按,大概*个来回即可。然后五指合力轻轻抓揉膝盖,最后再搓一搓膝盖。温煦作用加上揉捏按摩,配合起来,可以起到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濡养关节,减轻关节痛等多种症状。

  2.走路握拳头

从古到今,握力都是健康的晴雨表,握力越大则说明越健康长寿。现代研究也表明,手指越灵活,头脑越不容易“生锈”。伦敦大学整合近50年来对握力的研究报告显示,握力是有效的长寿特征,而握拳正是最易操作的提高握力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

翘起手腕,五指向前,掌心向下,然后从前向后旋转手腕,并顺势握拳。握拳有两个动作要点:一是旋转手腕,二是中指点按劳宫穴。这是因为手腕处有手太阴肺经等多条经脉的原穴,通过旋转手腕,能够刺激各个原穴,起到强化相关脏腑功能的作用。其次,握拳时中指正好落在掌心的劳宫穴上。中医认为,劳宫穴属于心包经的一个穴位,点按劳宫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降肝火的作用。平时我们可以边走路边练习握拳,注意先运腕,然后握拳点按劳宫穴3~4秒钟,重复动作。

  3.卧时练提肛

提肛是传统的养生手段。中医认为,*附近有三条经脉:任脉、督脉和冲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冲脉为血海,它们分别主管人体的阴精、阳气和性功能。提肛运动可以促进阴阳之气的循环。其中,会阴穴是非常重要的长寿要穴,经常练习提肛这个动作,可以对会阴穴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对生殖功能的养护作用效果很好。

具体做法是:

提肛时微微向内收缩*,类似于忍大便一样的感觉,坚持3到4秒后放松,然后再提肛,反复做几分钟就可以了。长期坚持有助减少痔疮的发生,改善女性尿失禁的症状。

  4.站立提脚跟

脚被誉为“精气之根”,人体生殖系统在足部的对应反射区正是脚跟,因此提脚跟的运动有益生殖保健。

具体做法是:

练习时要充分提脚跟,然后缓慢下落至一半的距离时改为快速落下脚跟,即颠足震动脚跟。这样可以加强足部的感觉,锻炼人的平衡能力,中老年人常练习可以防止摔倒。颠足产生的震动还对足跟脂肪垫起到良性的按摩作用,可以缓解足跟痛。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对人们的身体其实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掌握正确的养生 方法 很重要。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常用的养生方法吧!

  常用的养生方法

  1、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 太极拳 、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5、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 措施 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6、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7、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简帛医书中,就有描述气功的帛书帛画。《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地方与气功有关,但这一词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现代才盛行起来;在古代,仍称为导引、吐纳。服气等。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对气功养生的 经验 和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辑录了六朝以前的气功养生经验,编辑成《养性延命录》,占该书之半的《服气疗病》和《导引按摩》两部分,有些内容与目前在应用的动静*极为相似。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于绝大部分证候下都载有导引、吐纳的方法,约有260余种,可说是隋代以前气功疗法的一次 总结 。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一书,其中导引、行气两节,专论古代气功。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以及动功“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计十八势、“老子按摩法”计四十九个动作。

  8、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9、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10、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11、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12、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 端午节 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熏治养生,芳香辟晦、清热解毒。可安寝、预防时疫、净化空气、改善亚健康、驱蚊去虫等。对于现代都市人群,可谓万能养生方。自行买香药熏治剂量及方法较难掌握,故推荐古格藏香坊《四部医典》藏药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13、锻炼养生

  吃完饭后散步一小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血液而循环,增加食欲,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十大养生常识是错误的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错误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错误九: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错误十:聪明的人脑袋大

  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怎么样,看过之后是不是很惊讶呢?原来这些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常识竟然是错误的,赶快纠正一下吧,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活中的养生方式

  1、早餐一定要吃好

  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一天吃东西有规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 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六杯水或者六克盐,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 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 ,喝葡萄酒尤其红葡萄酒二两,啤酒半斤到一斤。过多了以后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为什么喝酒多的人, 记忆力 不行,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

看了常用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还看:

1.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2. 古人常用的养生方法

3. 常用养生保健穴位

4. 养生运动有哪些项目

5. 养生用品有哪些

6. 常用的养生药酒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对人们的身体其实是起着很大的作用的,掌握正确的养生 方法 很重要。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常用的养生方法吧!

  常用的养生方法

  1、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 太极拳 、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5、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 措施 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6、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7、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简帛医书中,就有描述气功的帛书帛画。《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地方与气功有关,但这一词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现代才盛行起来;在古代,仍称为导引、吐纳。服气等。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对气功养生的 经验 和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辑录了六朝以前的气功养生经验,编辑成《养性延命录》,占该书之半的《服气疗病》和《导引按摩》两部分,有些内容与目前在应用的动静*极为相似。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于绝大部分证候下都载有导引、吐纳的方法,约有260余种,可说是隋代以前气功疗法的一次 总结 。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一书,其中导引、行气两节,专论古代气功。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以及动功“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计十八势、“老子按摩法”计四十九个动作。

  8、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9、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10、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11、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12、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 端午节 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熏治养生,芳香辟晦、清热解毒。可安寝、预防时疫、净化空气、改善亚健康、驱蚊去虫等。对于现代都市人群,可谓万能养生方。自行买香药熏治剂量及方法较难掌握,故推荐古格藏香坊《四部医典》藏药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13、锻炼养生

  吃完饭后散步一小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血液而循环,增加食欲,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十大养生常识是错误的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错误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错误九: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错误十:聪明的人脑袋大

  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怎么样,看过之后是不是很惊讶呢?原来这些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常识竟然是错误的,赶快纠正一下吧,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活中的养生方式

  1、早餐一定要吃好

  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一天吃东西有规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 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六杯水或者六克盐,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 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 ,喝葡萄酒尤其红葡萄酒二两,啤酒半斤到一斤。过多了以后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为什么喝酒多的人, 记忆力 不行,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

看了常用的养生方法有哪些还看:

1.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2. 古人常用的养生方法

3. 常用养生保健穴位

4. 养生运动有哪些项目

5. 养生用品有哪些

6. 常用的养生药酒有哪些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