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护肾功效
2024-03-12 05:54:48 责编:小OO
文档

肾保养好处多:

1. 改善性功能:肾保养对男性调节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性无能,对女性缓解性冷淡,有益处;

2. 延缓衰老:肾保养调节荷尔蒙分泌、减缓细胞分裂速度,延缓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特别有益;

3. 提高免疫力:肾保养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

注意保养肾脏: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生先养肾!补对这5点,强体质,防未病,身体进步一整年

我是大医生,和我一起学 健康 ,涨姿势~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容易使旧病复发或加重。所以我们在冬季,需要特别注重 养生 进补、颐养身体。

冬季 养生 ,离不开五个原则: 养肾为先、温食忌硬、增苦少咸、调节睡眠、保三暖。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肾,冬养肾。”在冬天,肾既要为维持身体能量支出提供保障,又要为来年储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 冬季养肾、补肾可以用食补,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

养肾八宝粥

【配料】 枸杞 10 克,山药 30 克,黑芝麻 10 克,白果 5 克,芡实 30 克,核桃 10 克,板栗 10 克,黑米 30 克

【做法】山药、白果、板栗 选用干品 提前浸泡 ,芡实和黑米提前一晚浸泡透, 黑芝麻稍微炒一下 ,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添加适量水,将这些配料煮成八宝粥即可。

枸杞、核桃仁、山药、板栗益肾功效突出,芡实、黑米有益气作用,白果可以敛肺气、缩小便。经常服用这碗八宝粥,不仅能 补肾益气、健脾养胃 ,还有 抗衰老、预防老年痴呆 的作用,对 健忘、腰腿不利、尿频 等症也有一定帮助。

两个动作经常做,补肾益肾

▼拳打丹田益肾气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蹲,双手握拳,右拳向前摆,拳心对准前丹田,左拳向后摆,拳背对准后丹田,双腿弹直时同时击打前后丹田。

这个动作 先轻后重 ,做的时候保持连贯,中间不要过多停顿, 重复26次 。

▼双手攀足固肾腰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吸气时双手自前方缓慢抬举至头上;然后呼气,双手缓慢下降,弯腰,双腿保持伸直,然后起身保持直立,重复 2-6次 。

而第二个动作呼吸间需要 调息 ,再加上上下动作配合,能 激活元气、固护肾腰 ,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季吃生冷、较硬的食物特别容易损伤脾胃。 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 ,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损害身体 健康 ;

但也不能吃过热的食物。 食物过热容易损伤食道 ,还可能导致肠胃病的发生。 因此,冬天饮食要温热松软 。

1.山药虾皮糊

【配料】 山药、虾皮

【做法】

① 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剁碎成糜,放入碗中备用;

② 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净的虾皮、黄酒、葱花、姜末,煨煮 10分钟 ;

③ 拌入山药糜煨煮至沸,加精盐即可出锅。

山药补中益气,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虾皮含有丰富的钙,还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的功效,特别适合冬季食用。每天早晚吃一碗山药虾皮糊,可以 滋润血脉、固肾降压 , 尤其适合肝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

2.小米枣仁粥

【配料】 小米、酸枣仁、蜂蜜

【做法】 将小米加水煮至成粥,加入酸枣仁继续煮 10分钟 即可盛出,在食用前加入适量的蜂蜜,口感更佳。

小米 本身具有 和胃安眠、滋阴养血 的功能,特别适合冬季怕冷的虚寒体质者,再加上酸枣仁开胃消食的功效,可以 有效防止消化不良和口角生疮 。

冬天容易有肾火,如果再 吃的过咸 ,会让肾火气更旺,进而伤害到我们的心脏, 影响心脏功能 。因此,冬季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可 多吃苦味食物 ,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

蒜汁苦瓜鸡

【配料】 苦瓜 1根 、鸡腿肉 2只

【做法】

① 将苦瓜去掉白瓤,切成丁备用;

② 鸡腿肉切块,加入料酒、生抽腌制入味,再加少许干淀粉上浆;

③ 开水中加少许盐,将苦瓜下锅焯煮 10秒 后捞出,可以增色去苦涩;

④ 鸡腿肉下锅炒制,加入 黄豆酱、生抽、蚝油、白糖 等调味;

⑤ 再加入苦瓜、彩椒,出锅前加入蒜泥炒拌均匀即可。

苦瓜 不仅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等,还有 多种氨基酸及果胶 等营养成分; 鸡肉 不仅有丰富的 优质蛋白 ,还有 矿物质 和 一定的维生素 。两者搭配,特别适合冬天进补。

冬季作息要遵守 “早睡晚起” ,早睡养阳气,晚起养阴气,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睡觉的时候 不要用被子捂住头 ,保持呼吸通畅;还要 注意保暖 ,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

01 被子不适宜太厚重

被子太重会 加重心脏供血的负荷 ,并且容易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可以 选择比较轻的羽绒被 ,既保暖又不会有负重感。

02 保证空间湿度

冬天很多朋友会开空调或使用暖气,这会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不利于呼吸道 健康 。这时可以在家里放一台 加湿器 , 增加空间湿度 ,使我们早起时不会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

▼头暖

头部受凉 会导致 头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 ,引起 头痛、感冒 ,甚至还会造成 肠胃不适 。

▼颈暖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 。脖子受凉会颈 后部、肩上区、肩胛区疼痛 ,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 颈椎病 。

▼脚暖

脚是人的第二个心脏 ,冬天不注意脚的保暖,会使人体的 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导致我们患病。

因此,在冬天一定要 做好保暖措施 ,出门 戴帽子、围巾 ,晚上睡觉前可以 泡泡脚 ,排除体内的湿气。

俗话说,“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 ,冬季是 养生 的最佳时节。这时候注重 养生 进补,能提升机体功能、增强抵抗力,使我们在来年的春天身体更加强壮。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亚 健康 人群,自身免疫力下降,更需要注重 养生 ,防未病。

中医理念养肺、健脾、护肾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需要阴阳平衡、五脏调和,出现了肺结节或其它呼吸系统的疾病,一定是身体中的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

所以,要想调理好身体,避免疾病恶化或者是结节继续长大,需要调理脏腑功能运化正常。

养肺:肺主气,司呼吸,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结节、间质性肺炎、肺气肿、慢阻肺,都是肺出现了问题,所以要从根源入手,调养好肺脏 健康 。

健脾:脾是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湿,凝聚为痰,痰湿内生就会引起多种疾病,所以要调理好脾脏功能。

护肾: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喘,而中医说“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

艾灸温肺经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能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

对肺脏有养护作用的穴位有太渊穴、肺俞穴和风门穴等。

太渊穴为肺经原穴,是补益肺气的第一穴;肺俞穴和风门穴是肺经的募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艾灸此穴能够宣肺、平喘、理气。

饮食润肺燥

在中医看来,白色入肺,因此在饮食上可多吃白菜、白萝卜、银耳、梨、百合等白色食物,但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一些白色食物对冬季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还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上火咳嗽可以喝点白萝卜饮;口干咽燥时,吃荸荠、鸭梨;脾虚腹泻的人可用芡实、山药煲粥。

中医理念养肺、健脾、护肾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需要阴阳平衡、五脏调和,出现了肺结节或其它呼吸系统的疾病,一定是身体中的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

所以,要想调理好身体,避免疾病恶化或者是结节继续长大,需要调理脏腑功能运化正常。

养肺:肺主气,司呼吸,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结节、间质性肺炎、肺气肿、慢阻肺,都是肺出现了问题,所以要从根源入手,调养好肺脏 健康 。

健脾:脾是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水湿,凝聚为痰,痰湿内生就会引起多种疾病,所以要调理好脾脏功能。

护肾: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喘,而中医说“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病久则咳喘并作”。

艾灸温肺经

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能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

对肺脏有养护作用的穴位有太渊穴、肺俞穴和风门穴等。

太渊穴为肺经原穴,是补益肺气的第一穴;肺俞穴和风门穴是肺经的募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艾灸此穴能够宣肺、平喘、理气。

饮食润肺燥

在中医看来,白色入肺,因此在饮食上可多吃白菜、白萝卜、银耳、梨、百合等白色食物,但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一些白色食物对冬季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还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上火咳嗽可以喝点白萝卜饮;口干咽燥时,吃荸荠、鸭梨;脾虚腹泻的人可用芡实、山药煲粥。

中医补肾与养生 中医补肾养生知识

中医补肾与养生

前 言 中医院丰光斌 一直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肾虚只是男人的事,实际上不仅是男性,女性肾虚者也越来越多。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如果劳倦淫欲过度,或久病失养,耗伤精气,则会出现肾虚表现。补肾与养生关系密切,老年朋友要做好养生保健,最好学习一些中医补肾与养生的知识。

一、哪些人需要补肾

凡具有肾虚症状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补肾。只是儿童、青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肾气相对较旺,肾虚相对较少。而老年人五脏功能逐渐减退,更需要补肾。“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这句俗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说明肾于女人来说比对男人更重要。女人由于生理特点,负担了男人没有的经、孕、胎产、哺乳等任务,极易伤血、伤阴、伤气,出现肾虚证候较早较多,因此,女人的补肾需求不亚于老人。肾强,人就有精气神,在外表上就显得容光焕发。反之,肾的功能衰退,就会导致肾虚和内分泌失调。

二、肾虚有那些症状

肾虚有以下症状的2-3种,即畏寒肢冷、房事过度、头晕无力、失眠多梦、哮喘、腰痛、夜间多尿、头晕耳鸣、便秘、 腰酸腿痛、尿频尿急。

三、中医补肾七名方

肾虚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大致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两大类。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选用以下合适的补肾中成药。

1、龟龄集

1

龟龄集本方载于《集验良方》。方中以人参、鹿茸、穿山甲、麻雀脑等20余味名贵中药材为主药,具有补肾培元之功效,为补命火、助气、抗衰老名方。据史载:乾隆帝长寿的原因除经常习武锻炼身体之外,同常服用补益滋养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常服的补药就是龟龄集。用法:口服2次,每次1。5克,淡盐水送服。

2、肾气丸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本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组成。功能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凡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3、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由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量而成,出自《济生方》。本品功能补肾温阳,利水退肿,用于肾虚腰重、水肿、小便不利,也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见上症者。

4、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丸本方源于《医方集解》。由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组成。把上药共为细末,并用莲子粉糊为丸,病轻者每次服6~9克,重者每次服l0~l8克,l日2~3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用补益肾气、固涩肾精。主治肾虚精关不固证。症见遗精、滑精,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四肢酸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沉弱。本方除了治疗遗精、滑精,还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孟肾炎,慢性结肠炎,老年性尿频,小儿遗尿等。

5、归茸丸本

归茸丸本方载于明代《寿世保元》。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 2

牡丹皮、怀牛膝、当归、附子、鹿茸、泽泻、五味子、官桂等药组成。诸药研末(鹿茸用酒制成糊状),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空腹服9克,以盐汤或温酒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

6、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有滋补肝肾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舌燥喉痛等症。现代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结核、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7、验方益寿膏

验方益寿膏出自《善补百岁应有余》。由党参、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大枣、柏子仁、枣皮、制首乌、制黄精、巴戟、杜仲、山药、砂仁、黄连、广木香、续断、黄芪、鱼鳅串、白茅根组成。诸药共煎,去渣取汁,浓缩后加蜂蜜,收膏时加入龟胶、鹿胶、三七粉,搅匀即成。每次服1匙,1日2~3次,亦可泡酒服用。本方有补气血、滋阴肾、养心神、健脾胃之功效。

四、补肾养生十一招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肾是男人的“精”之源。所以,在平日里,男人一定要养肾,补肾生精,让肾中精气,精源旺盛。养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11种不花钱就能养肾的方法。

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 3

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4

7、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8、 避免劳累,节房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9、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10、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11、卫生调理

每晚临睡前,要用温水清洁冲洗外生殖器及*周围,最好用流动冲洗方式,避免盆浴。由此,可防止寄存在外生殖器的细菌顺尿道上延,殃及肾脏。

梁园区老年大学讲座稿

2015/5/25

5

中医补肾与养生 中医补肾养生知识

中医补肾与养生

前 言 中医院丰光斌 一直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肾虚只是男人的事,实际上不仅是男性,女性肾虚者也越来越多。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如果劳倦淫欲过度,或久病失养,耗伤精气,则会出现肾虚表现。补肾与养生关系密切,老年朋友要做好养生保健,最好学习一些中医补肾与养生的知识。

一、哪些人需要补肾

凡具有肾虚症状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补肾。只是儿童、青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肾气相对较旺,肾虚相对较少。而老年人五脏功能逐渐减退,更需要补肾。“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这句俗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说明肾于女人来说比对男人更重要。女人由于生理特点,负担了男人没有的经、孕、胎产、哺乳等任务,极易伤血、伤阴、伤气,出现肾虚证候较早较多,因此,女人的补肾需求不亚于老人。肾强,人就有精气神,在外表上就显得容光焕发。反之,肾的功能衰退,就会导致肾虚和内分泌失调。

二、肾虚有那些症状

肾虚有以下症状的2-3种,即畏寒肢冷、房事过度、头晕无力、失眠多梦、哮喘、腰痛、夜间多尿、头晕耳鸣、便秘、 腰酸腿痛、尿频尿急。

三、中医补肾七名方

肾虚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大致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两大类。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选用以下合适的补肾中成药。

1、龟龄集

1

龟龄集本方载于《集验良方》。方中以人参、鹿茸、穿山甲、麻雀脑等20余味名贵中药材为主药,具有补肾培元之功效,为补命火、助气、抗衰老名方。据史载:乾隆帝长寿的原因除经常习武锻炼身体之外,同常服用补益滋养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常服的补药就是龟龄集。用法:口服2次,每次1。5克,淡盐水送服。

2、肾气丸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本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组成。功能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凡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3、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由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且增加茯苓量而成,出自《济生方》。本品功能补肾温阳,利水退肿,用于肾虚腰重、水肿、小便不利,也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而见上症者。

4、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丸本方源于《医方集解》。由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组成。把上药共为细末,并用莲子粉糊为丸,病轻者每次服6~9克,重者每次服l0~l8克,l日2~3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用补益肾气、固涩肾精。主治肾虚精关不固证。症见遗精、滑精,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四肢酸楚,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舌淡、苔薄,脉沉弱。本方除了治疗遗精、滑精,还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孟肾炎,慢性结肠炎,老年性尿频,小儿遗尿等。

5、归茸丸本

归茸丸本方载于明代《寿世保元》。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 2

牡丹皮、怀牛膝、当归、附子、鹿茸、泽泻、五味子、官桂等药组成。诸药研末(鹿茸用酒制成糊状),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空腹服9克,以盐汤或温酒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

6、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有滋补肝肾的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舌燥喉痛等症。现代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结核、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儿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属于肝肾阴虚者.

7、验方益寿膏

验方益寿膏出自《善补百岁应有余》。由党参、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大枣、柏子仁、枣皮、制首乌、制黄精、巴戟、杜仲、山药、砂仁、黄连、广木香、续断、黄芪、鱼鳅串、白茅根组成。诸药共煎,去渣取汁,浓缩后加蜂蜜,收膏时加入龟胶、鹿胶、三七粉,搅匀即成。每次服1匙,1日2~3次,亦可泡酒服用。本方有补气血、滋阴肾、养心神、健脾胃之功效。

四、补肾养生十一招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肾是男人的“精”之源。所以,在平日里,男人一定要养肾,补肾生精,让肾中精气,精源旺盛。养肾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11种不花钱就能养肾的方法。

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 3

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2、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3、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5、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6、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4

7、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8、 避免劳累,节房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9、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10、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11、卫生调理

每晚临睡前,要用温水清洁冲洗外生殖器及*周围,最好用流动冲洗方式,避免盆浴。由此,可防止寄存在外生殖器的细菌顺尿道上延,殃及肾脏。

梁园区老年大学讲座稿

2015/5/25

5

养生以肾为本,保肾就是保命,中医一方补气养阴护肾

肾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对肾的这一评价很高。为何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偏偏选中了肾作为根本呢?原因就在于肾藏精,主生殖、发育的功能。

中医认为,精这一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就闭藏在肾中,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肾中所藏的精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我们人体里面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补充、更新,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那么,那些消耗了的精气去了哪里呢?

进入老年期后,因为肾中精气的衰减,人的形体逐渐衰老,不仅最后生殖功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松动、脱落,弯腰驼背,耳聋失聪,面憔无华。

所以,从意义上说,养肾脏是一件关乎生活质量和生命延续的大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指挥与肾有着紧密的关系,有“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的观点。在这里,髓分为骨髓和脊髓。

骨髓的主要作用就是营养骨骼,而脊髓则上通于脑,给大脑提供营养。脑主持精神情志活动,一切的智慧都在于脑的发育程度。脑和脊髓都是通过肾精来充养的,所以说,肾精还肩负着充养大脑的重任。肾精充足,则脑力强健、思维敏捷,肾精亏损则脑衰健忘。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肾最为关键。肾虚,气化作用失常,可发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升清降浊

食物在进入人体后,首先由脾胃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运输。其中的精微成分被传输到肺。肺的宣散作用令清者上升,并将阴阳物质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供人体利用。浊的也就是代谢废物则下降归于肾。尽管归于肾的水液名为浊,但是其中仍含有清的部分,所以因为肾阳的蒸化作用下,浊中之清可以进一步蒸腾汽化,重新上升于肺,再次布散周身,这种生理过程,即可称为“肾的升清功能”;浊中之浊,则会被注入膀胱变成尿液,这个生理过程称为“肾的降浊功能”。

2. 司开合

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意思就是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需要依靠肾气的固摄能力和控制能力。开,尿液则能顺利排出体外;合,则使水津保留于体内,维持体内水液量的相对恒定。当合的时候合不上,人体不能固摄水液,人就会出现尿失禁、遗尿等问题。

如果肾出现了病变,失去了主持水液代谢的功能,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理表现;而如果肾阳不足失去温化蒸腾作用时,人体则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量明显增多的症状。身体的排泄出现了问题,污浊之气本该排出去却停留在体内,当然对 健康 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心呵护肾脏,保持小便的通畅,预防感染。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简单而言,在呼吸的过程中,肺是主呼气的,而肾是主吸气的,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的作用。

肺位上焦,吸入的清气应下达于肾;肾居下焦,肾中得的精气当上济于肺。肺肾两脏升降相成,气机和调,才能呼吸有常。肺吸入的清气,必须由肾摄纳潜藏,才能维持其呼吸的深度,并敷布于全身而发挥其滋养作用。肾的纳气功能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如果肾中精气不足,则摄纳无力,肺气吸入得清气不能归于下元而上浮,人就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肾不纳气”。偏于肾阳虚而不能纳气者,多表现为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偏肾阴虚而不能纳气者,则见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日常健脾补肾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用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党参、黄芪。非常适合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的人群。

生活中,一些气喘患者喘得比较厉害,他们可能是肾主纳气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在调理治疗上,应从补肾入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出在肾上面。

养生以肾为本,保肾就是保命,中医一方补气养阴护肾

肾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对肾的这一评价很高。为何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偏偏选中了肾作为根本呢?原因就在于肾藏精,主生殖、发育的功能。

中医认为,精这一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就闭藏在肾中,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肾中所藏的精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我们人体里面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补充、更新,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那么,那些消耗了的精气去了哪里呢?

进入老年期后,因为肾中精气的衰减,人的形体逐渐衰老,不仅最后生殖功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松动、脱落,弯腰驼背,耳聋失聪,面憔无华。

所以,从意义上说,养肾脏是一件关乎生活质量和生命延续的大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指挥与肾有着紧密的关系,有“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的观点。在这里,髓分为骨髓和脊髓。

骨髓的主要作用就是营养骨骼,而脊髓则上通于脑,给大脑提供营养。脑主持精神情志活动,一切的智慧都在于脑的发育程度。脑和脊髓都是通过肾精来充养的,所以说,肾精还肩负着充养大脑的重任。肾精充足,则脑力强健、思维敏捷,肾精亏损则脑衰健忘。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肾最为关键。肾虚,气化作用失常,可发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升清降浊

食物在进入人体后,首先由脾胃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运输。其中的精微成分被传输到肺。肺的宣散作用令清者上升,并将阴阳物质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供人体利用。浊的也就是代谢废物则下降归于肾。尽管归于肾的水液名为浊,但是其中仍含有清的部分,所以因为肾阳的蒸化作用下,浊中之清可以进一步蒸腾汽化,重新上升于肺,再次布散周身,这种生理过程,即可称为“肾的升清功能”;浊中之浊,则会被注入膀胱变成尿液,这个生理过程称为“肾的降浊功能”。

2. 司开合

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意思就是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需要依靠肾气的固摄能力和控制能力。开,尿液则能顺利排出体外;合,则使水津保留于体内,维持体内水液量的相对恒定。当合的时候合不上,人体不能固摄水液,人就会出现尿失禁、遗尿等问题。

如果肾出现了病变,失去了主持水液代谢的功能,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理表现;而如果肾阳不足失去温化蒸腾作用时,人体则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量明显增多的症状。身体的排泄出现了问题,污浊之气本该排出去却停留在体内,当然对 健康 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心呵护肾脏,保持小便的通畅,预防感染。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简单而言,在呼吸的过程中,肺是主呼气的,而肾是主吸气的,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的作用。

肺位上焦,吸入的清气应下达于肾;肾居下焦,肾中得的精气当上济于肺。肺肾两脏升降相成,气机和调,才能呼吸有常。肺吸入的清气,必须由肾摄纳潜藏,才能维持其呼吸的深度,并敷布于全身而发挥其滋养作用。肾的纳气功能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如果肾中精气不足,则摄纳无力,肺气吸入得清气不能归于下元而上浮,人就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肾不纳气”。偏于肾阳虚而不能纳气者,多表现为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偏肾阴虚而不能纳气者,则见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日常健脾补肾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用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党参、黄芪。非常适合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的人群。

生活中,一些气喘患者喘得比较厉害,他们可能是肾主纳气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在调理治疗上,应从补肾入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出在肾上面。

养生以肾为本,保肾就是保命,中医一方补气养阴护肾

肾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对肾的这一评价很高。为何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偏偏选中了肾作为根本呢?原因就在于肾藏精,主生殖、发育的功能。

中医认为,精这一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就闭藏在肾中,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肾中所藏的精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我们人体里面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补充、更新,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那么,那些消耗了的精气去了哪里呢?

进入老年期后,因为肾中精气的衰减,人的形体逐渐衰老,不仅最后生殖功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松动、脱落,弯腰驼背,耳聋失聪,面憔无华。

所以,从意义上说,养肾脏是一件关乎生活质量和生命延续的大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指挥与肾有着紧密的关系,有“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的观点。在这里,髓分为骨髓和脊髓。

骨髓的主要作用就是营养骨骼,而脊髓则上通于脑,给大脑提供营养。脑主持精神情志活动,一切的智慧都在于脑的发育程度。脑和脊髓都是通过肾精来充养的,所以说,肾精还肩负着充养大脑的重任。肾精充足,则脑力强健、思维敏捷,肾精亏损则脑衰健忘。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肾最为关键。肾虚,气化作用失常,可发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升清降浊

食物在进入人体后,首先由脾胃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运输。其中的精微成分被传输到肺。肺的宣散作用令清者上升,并将阴阳物质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供人体利用。浊的也就是代谢废物则下降归于肾。尽管归于肾的水液名为浊,但是其中仍含有清的部分,所以因为肾阳的蒸化作用下,浊中之清可以进一步蒸腾汽化,重新上升于肺,再次布散周身,这种生理过程,即可称为“肾的升清功能”;浊中之浊,则会被注入膀胱变成尿液,这个生理过程称为“肾的降浊功能”。

2. 司开合

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意思就是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需要依靠肾气的固摄能力和控制能力。开,尿液则能顺利排出体外;合,则使水津保留于体内,维持体内水液量的相对恒定。当合的时候合不上,人体不能固摄水液,人就会出现尿失禁、遗尿等问题。

如果肾出现了病变,失去了主持水液代谢的功能,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理表现;而如果肾阳不足失去温化蒸腾作用时,人体则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量明显增多的症状。身体的排泄出现了问题,污浊之气本该排出去却停留在体内,当然对 健康 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心呵护肾脏,保持小便的通畅,预防感染。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简单而言,在呼吸的过程中,肺是主呼气的,而肾是主吸气的,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的作用。

肺位上焦,吸入的清气应下达于肾;肾居下焦,肾中得的精气当上济于肺。肺肾两脏升降相成,气机和调,才能呼吸有常。肺吸入的清气,必须由肾摄纳潜藏,才能维持其呼吸的深度,并敷布于全身而发挥其滋养作用。肾的纳气功能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如果肾中精气不足,则摄纳无力,肺气吸入得清气不能归于下元而上浮,人就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肾不纳气”。偏于肾阳虚而不能纳气者,多表现为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偏肾阴虚而不能纳气者,则见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日常健脾补肾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用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党参、黄芪。非常适合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的人群。

生活中,一些气喘患者喘得比较厉害,他们可能是肾主纳气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在调理治疗上,应从补肾入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出在肾上面。

养生以肾为本,保肾就是保命,中医一方补气养阴护肾

肾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主纳气。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对肾的这一评价很高。为何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偏偏选中了肾作为根本呢?原因就在于肾藏精,主生殖、发育的功能。

中医认为,精这一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就闭藏在肾中,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肾中所藏的精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我们人体里面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补充、更新,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那么,那些消耗了的精气去了哪里呢?

进入老年期后,因为肾中精气的衰减,人的形体逐渐衰老,不仅最后生殖功能丧失,而且头发斑白,牙齿松动、脱落,弯腰驼背,耳聋失聪,面憔无华。

所以,从意义上说,养肾脏是一件关乎生活质量和生命延续的大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医认为,人的指挥与肾有着紧密的关系,有“肾主骨生髓”“肾气通于脑”的观点。在这里,髓分为骨髓和脊髓。

骨髓的主要作用就是营养骨骼,而脊髓则上通于脑,给大脑提供营养。脑主持精神情志活动,一切的智慧都在于脑的发育程度。脑和脊髓都是通过肾精来充养的,所以说,肾精还肩负着充养大脑的重任。肾精充足,则脑力强健、思维敏捷,肾精亏损则脑衰健忘。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肾最为关键。肾虚,气化作用失常,可发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肾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升清降浊

食物在进入人体后,首先由脾胃对其进行消化、吸收、运输。其中的精微成分被传输到肺。肺的宣散作用令清者上升,并将阴阳物质输送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供人体利用。浊的也就是代谢废物则下降归于肾。尽管归于肾的水液名为浊,但是其中仍含有清的部分,所以因为肾阳的蒸化作用下,浊中之清可以进一步蒸腾汽化,重新上升于肺,再次布散周身,这种生理过程,即可称为“肾的升清功能”;浊中之浊,则会被注入膀胱变成尿液,这个生理过程称为“肾的降浊功能”。

2. 司开合

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意思就是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需要依靠肾气的固摄能力和控制能力。开,尿液则能顺利排出体外;合,则使水津保留于体内,维持体内水液量的相对恒定。当合的时候合不上,人体不能固摄水液,人就会出现尿失禁、遗尿等问题。

如果肾出现了病变,失去了主持水液代谢的功能,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理表现;而如果肾阳不足失去温化蒸腾作用时,人体则表现为小便清长或尿量明显增多的症状。身体的排泄出现了问题,污浊之气本该排出去却停留在体内,当然对 健康 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小心呵护肾脏,保持小便的通畅,预防感染。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简单而言,在呼吸的过程中,肺是主呼气的,而肾是主吸气的,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的作用。

肺位上焦,吸入的清气应下达于肾;肾居下焦,肾中得的精气当上济于肺。肺肾两脏升降相成,气机和调,才能呼吸有常。肺吸入的清气,必须由肾摄纳潜藏,才能维持其呼吸的深度,并敷布于全身而发挥其滋养作用。肾的纳气功能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如果肾中精气不足,则摄纳无力,肺气吸入得清气不能归于下元而上浮,人就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辄喘促更甚的病理现象,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肾不纳气”。偏于肾阳虚而不能纳气者,多表现为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偏肾阴虚而不能纳气者,则见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日常健脾补肾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用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党参、黄芪。非常适合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的人群。

生活中,一些气喘患者喘得比较厉害,他们可能是肾主纳气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在调理治疗上,应从补肾入手。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在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否出在肾上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