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养肝时间
2024-03-12 06:17:23 责编:小OO
文档

一天中没有养肝的最佳时间,但凌晨1点到3点可适合养肝:

1. 凌晨1点到3点是经络之气循行到肝经的时间,人体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经络之气能灌输于肝脏,增强肝脏解毒能力,起到濡养肝脏的作用。

2. 饮食和作息也是养肝重要方面:注意不要吃过于油腻、咸的食物,多摄取蛋白质,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睡眠和防止过度疲劳。

3. 养肝护肝应该综合养护:只注意饮食,却经常熬夜或不运动,都不能达到良好效果。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 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

导读: 专家表示,要讲究时间,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效果会更加好。下面我告诉你一些,教你如何在12时辰,快去看看学学吧!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来完成的。有心脏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 *** 肾经穴位可。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保持,晚餐不宜油腻过饱,。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息。

之秋季养生法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所谓,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由上可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起居、饮食药物等具体问题上,又怎样去保养呢?

总结: 以上介绍的这养生法,各位都学会了吧,养生保健,大家不妨照着这些说法去做,那么更能起到保健效果的哦!

【】、【】、【养生法】

中医养生 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

导读: 专家表示,要讲究时间,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效果会更加好。下面我告诉你一些,教你如何在12时辰,快去看看学学吧!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来完成的。有心脏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 *** 肾经穴位可。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保持,晚餐不宜油腻过饱,。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息。

之秋季养生法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所谓,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由上可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起居、饮食药物等具体问题上,又怎样去保养呢?

总结: 以上介绍的这养生法,各位都学会了吧,养生保健,大家不妨照着这些说法去做,那么更能起到保健效果的哦!

【】、【】、【养生法】

中医养生 对准时辰养肝润肺健脾更好

导读: 专家表示,要讲究时间,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效果会更加好。下面我告诉你一些,教你如何在12时辰,快去看看学学吧!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

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经:

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来完成的。有心脏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动作要缓慢,也不主张早上。

卯时(早晨5点~7点)养大肠经:

这是人体正常排便的时候,可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经: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脾经: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脾出了毛,五脏六腑都会不舒服。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养心经: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宜养神、养气、养筋,应午睡小憩。

未时(下午1点~3点)养小肠经: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午餐应在下午1点吃完。

申时(下午3点~5点)养膀胱经:

最宜多喝水,及时排尿。

酉时(下午5点到晚7点)养肾经:

人的元气藏于肾,此时 *** 肾经穴位可。

戌时(晚7点到9点)养心包经:

保持,晚餐不宜油腻过饱,。

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养三焦经:

此时睡眠可使百脉修息。

之秋季养生法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所谓,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由上可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起居、饮食药物等具体问题上,又怎样去保养呢?

总结: 以上介绍的这养生法,各位都学会了吧,养生保健,大家不妨照着这些说法去做,那么更能起到保健效果的哦!

【】、【】、【养生法】

3-5月|春季顺时养肝

中医认为四季气候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所以 四季 养生 最好遵循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的原则。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木遇春而旺,人体中肝属木,肝脏对应正是春季。所以每年春天 (3-5月) 都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

在说养肝方法前,烽哥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人体“肝脏”的功能。

人体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1、肝主疏泄

疏,是指疏通;泄,指分泌排泄。肝主疏泄主要分为调畅气机与调节情志。

2、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如果肝脏有病,肝藏血功能失职,主要有以下两种病理变化:

春季如何养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勿负春三月。春季 养生 的重点就是要让肝气疏发条达,人体气血才能通畅。

养肝重点一:保证充足的睡眠

春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防止“春困”,适度“春捂”,避免露出脚踝、腰脐,伤害身体的阳气。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循行时间,每晚若能在11时前入睡,可使肝血调养,活力百倍。

养肝重点二:保持心情舒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养肝要重视精神调养,应少生气暴怒或郁郁寡欢,以免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可以积极阅读,多与朋友交流,使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对肝脏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养肝重点三:进行饮食调理

《黄帝内经》中记载,“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所以酸味食物具有入肝养肝的作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酸味食物,例如山楂、乌梅、五味子、柠檬、西红柿、橙子、猕猴桃等。

各位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以形补形”的补肝作用,大部分动物肝脏中胆固醇、重金属含量较高,经常食用还会增加肝脏负担。

这里烽哥推荐两个可以帮助大家在春季养肝护肝粥方。

1

决明子粥

食材 】决明子10克,大米80克,冰糖少量。

制作 】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效。此粥适用于有目赤红肿、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病症的人群。决明子性偏凉,脾虚大便溏软的人应慎食。

2

枸杞粥

食材 】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枸杞子洗净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煮粥。

功效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明目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证,出现口干目涩、耳鸣、腰膝酸软的人较为适合。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枸杞粥还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除了上述调理方式外,烽哥建议有气郁体质、经常闷闷不乐的朋友,平时还可以泡玫瑰花茶喝。

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有纾解郁结、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的功效。

玫瑰花茶注意事项

玫瑰花茶具有收敛的作用,便秘者不适合饮用。

玫瑰花活血散淤的作用比较强,月经量过多的人在经期不宜饮用。

胃寒、腹泻、常感觉到疲倦、身体虚弱者不宜服用。

END

烽哥特别提醒: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因个人体质不同,请酌情适量食用~

3-5月|春季顺时养肝

中医认为四季气候和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所以 四季 养生 最好遵循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的原则。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木遇春而旺,人体中肝属木,肝脏对应正是春季。所以每年春天 (3-5月) 都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

在说养肝方法前,烽哥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人体“肝脏”的功能。

人体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1、肝主疏泄

疏,是指疏通;泄,指分泌排泄。肝主疏泄主要分为调畅气机与调节情志。

2、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如果肝脏有病,肝藏血功能失职,主要有以下两种病理变化:

春季如何养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肝勿负春三月。春季 养生 的重点就是要让肝气疏发条达,人体气血才能通畅。

养肝重点一:保证充足的睡眠

春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防止“春困”,适度“春捂”,避免露出脚踝、腰脐,伤害身体的阳气。夜晚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胆经循行时间,每晚若能在11时前入睡,可使肝血调养,活力百倍。

养肝重点二:保持心情舒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养肝要重视精神调养,应少生气暴怒或郁郁寡欢,以免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可以积极阅读,多与朋友交流,使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对肝脏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大有裨益。

养肝重点三:进行饮食调理

《黄帝内经》中记载,“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所以酸味食物具有入肝养肝的作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量地食用一些酸味食物,例如山楂、乌梅、五味子、柠檬、西红柿、橙子、猕猴桃等。

各位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肝脏并不能起到“以形补形”的补肝作用,大部分动物肝脏中胆固醇、重金属含量较高,经常食用还会增加肝脏负担。

这里烽哥推荐两个可以帮助大家在春季养肝护肝粥方。

1

决明子粥

食材 】决明子10克,大米80克,冰糖少量。

制作 】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 】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通便的功效。此粥适用于有目赤红肿、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病症的人群。决明子性偏凉,脾虚大便溏软的人应慎食。

2

枸杞粥

食材 】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枸杞子洗净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煮粥。

功效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明目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证,出现口干目涩、耳鸣、腰膝酸软的人较为适合。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枸杞粥还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除了上述调理方式外,烽哥建议有气郁体质、经常闷闷不乐的朋友,平时还可以泡玫瑰花茶喝。

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有纾解郁结、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的功效。

玫瑰花茶注意事项

玫瑰花茶具有收敛的作用,便秘者不适合饮用。

玫瑰花活血散淤的作用比较强,月经量过多的人在经期不宜饮用。

胃寒、腹泻、常感觉到疲倦、身体虚弱者不宜服用。

END

烽哥特别提醒:药膳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因个人体质不同,请酌情适量食用~

春季养生——“两步调肝法”助您健康快乐一整年

1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把一年的四个季节分成五个时间段,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即: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复苏,阳气升腾。同时,春季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气与肝气相通,肝主疏泄,性喜调达,只有保持肝脏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才能生机勃发,为一整年的 健康 奠定良好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对春季 养生 的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意思是说: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人们应适应这种环境,早睡早起,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这就是 养生 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伤肝。

2 春季 养生 两步调肝法

《医宗金鉴》注解里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山西名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 “春季 养生 先养肝”的 养生 理念,针对春季 养生 提出两步调肝法,一曰松土,二曰灌溉,是谓道法自然:

第一步

清【如春耕松土】

春夏养阳,是谓春天要养护阳气,并非春天要补阳壮阳。春气通于肝,肝体阴而用阳,肝主升发。若肝阴充盈,肝气条达,则人体阳气升发,如初春草木生机勃勃。若胃肠积热,中焦不通,则阳气不得升发,内郁化火,横逆攻冲,甚者肝胃火炽,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而见眼红目赤,心烦易怒,头疼头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以及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等变证。此时宜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清理肠胃积滞,勿使肝阳亢盛。

第二步

养【如春耕灌溉】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肝的生理功能会受到肾的影响,正所谓*相生、精血同源,肝血必须依赖肾精充足才能血充气畅,发挥正常的功能。

肾属水而藏精,肝属木而藏血,乙癸同源,水能涵木。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常导致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红苔少等。此时宜服用“羚羊滋水清肝丸”,补肾阴而养肝血,使肝气调达,以利升发。

“羚羊通腑泻肝丸” “羚羊滋水清肝丸” 配合使用可助气血条畅,适于初春时节,惊蛰前后服用,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服用方法

先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每天2次,每次1丸,服2-3天;后改服羚羊滋水清肝丸:每天1次,每次1丸,可久服。

3 春季养肝注意事项

在服用药物防病治病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方面大家应多向国医大师们学习,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一碗“养心粥”养肝,国医大师邓铁涛练“八段锦”健身养肝,国医大师徐景藩练书法养筋脉以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息息相关,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乐观处世,培养 健康 情志;善待自己,避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远离烟酒危害;适度锻炼,塑造健美体型。

春季养生——“两步调肝法”助您健康快乐一整年

1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把一年的四个季节分成五个时间段,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即: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复苏,阳气升腾。同时,春季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气与肝气相通,肝主疏泄,性喜调达,只有保持肝脏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才能生机勃发,为一整年的 健康 奠定良好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对春季 养生 的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意思是说: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人们应适应这种环境,早睡早起,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这就是 养生 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伤肝。

2 春季 养生 两步调肝法

《医宗金鉴》注解里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山西名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 “春季 养生 先养肝”的 养生 理念,针对春季 养生 提出两步调肝法,一曰松土,二曰灌溉,是谓道法自然:

第一步

清【如春耕松土】

春夏养阳,是谓春天要养护阳气,并非春天要补阳壮阳。春气通于肝,肝体阴而用阳,肝主升发。若肝阴充盈,肝气条达,则人体阳气升发,如初春草木生机勃勃。若胃肠积热,中焦不通,则阳气不得升发,内郁化火,横逆攻冲,甚者肝胃火炽,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而见眼红目赤,心烦易怒,头疼头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以及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等变证。此时宜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清理肠胃积滞,勿使肝阳亢盛。

第二步

养【如春耕灌溉】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肝的生理功能会受到肾的影响,正所谓*相生、精血同源,肝血必须依赖肾精充足才能血充气畅,发挥正常的功能。

肾属水而藏精,肝属木而藏血,乙癸同源,水能涵木。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常导致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红苔少等。此时宜服用“羚羊滋水清肝丸”,补肾阴而养肝血,使肝气调达,以利升发。

“羚羊通腑泻肝丸” “羚羊滋水清肝丸” 配合使用可助气血条畅,适于初春时节,惊蛰前后服用,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服用方法

先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每天2次,每次1丸,服2-3天;后改服羚羊滋水清肝丸:每天1次,每次1丸,可久服。

3 春季养肝注意事项

在服用药物防病治病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方面大家应多向国医大师们学习,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一碗“养心粥”养肝,国医大师邓铁涛练“八段锦”健身养肝,国医大师徐景藩练书法养筋脉以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息息相关,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乐观处世,培养 健康 情志;善待自己,避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远离烟酒危害;适度锻炼,塑造健美体型。

春季养生——“两步调肝法”助您健康快乐一整年

1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把一年的四个季节分成五个时间段,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即: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复苏,阳气升腾。同时,春季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气与肝气相通,肝主疏泄,性喜调达,只有保持肝脏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才能生机勃发,为一整年的 健康 奠定良好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对春季 养生 的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意思是说: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人们应适应这种环境,早睡早起,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这就是 养生 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伤肝。

2 春季 养生 两步调肝法

《医宗金鉴》注解里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山西名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 “春季 养生 先养肝”的 养生 理念,针对春季 养生 提出两步调肝法,一曰松土,二曰灌溉,是谓道法自然:

第一步

清【如春耕松土】

春夏养阳,是谓春天要养护阳气,并非春天要补阳壮阳。春气通于肝,肝体阴而用阳,肝主升发。若肝阴充盈,肝气条达,则人体阳气升发,如初春草木生机勃勃。若胃肠积热,中焦不通,则阳气不得升发,内郁化火,横逆攻冲,甚者肝胃火炽,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而见眼红目赤,心烦易怒,头疼头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以及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等变证。此时宜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清理肠胃积滞,勿使肝阳亢盛。

第二步

养【如春耕灌溉】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肝的生理功能会受到肾的影响,正所谓*相生、精血同源,肝血必须依赖肾精充足才能血充气畅,发挥正常的功能。

肾属水而藏精,肝属木而藏血,乙癸同源,水能涵木。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常导致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红苔少等。此时宜服用“羚羊滋水清肝丸”,补肾阴而养肝血,使肝气调达,以利升发。

“羚羊通腑泻肝丸” “羚羊滋水清肝丸” 配合使用可助气血条畅,适于初春时节,惊蛰前后服用,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服用方法

先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每天2次,每次1丸,服2-3天;后改服羚羊滋水清肝丸:每天1次,每次1丸,可久服。

3 春季养肝注意事项

在服用药物防病治病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方面大家应多向国医大师们学习,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一碗“养心粥”养肝,国医大师邓铁涛练“八段锦”健身养肝,国医大师徐景藩练书法养筋脉以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息息相关,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乐观处世,培养 健康 情志;善待自己,避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远离烟酒危害;适度锻炼,塑造健美体型。

春季养生——“两步调肝法”助您健康快乐一整年

1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把一年的四个季节分成五个时间段,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即: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复苏,阳气升腾。同时,春季也是养肝的大好时节。春气与肝气相通,肝主疏泄,性喜调达,只有保持肝脏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才能生机勃发,为一整年的 健康 奠定良好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对春季 养生 的论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意思是说: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人们应适应这种环境,早睡早起,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与春生之气相适应,这就是 养生 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伤肝。

2 春季 养生 两步调肝法

《医宗金鉴》注解里说:“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山西名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廷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 “春季 养生 先养肝”的 养生 理念,针对春季 养生 提出两步调肝法,一曰松土,二曰灌溉,是谓道法自然:

第一步

清【如春耕松土】

春夏养阳,是谓春天要养护阳气,并非春天要补阳壮阳。春气通于肝,肝体阴而用阳,肝主升发。若肝阴充盈,肝气条达,则人体阳气升发,如初春草木生机勃勃。若胃肠积热,中焦不通,则阳气不得升发,内郁化火,横逆攻冲,甚者肝胃火炽,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而见眼红目赤,心烦易怒,头疼头晕,腹部胀满,大便秘结以及高血压,中风,失眠等等变证。此时宜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清理肠胃积滞,勿使肝阳亢盛。

第二步

养【如春耕灌溉】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采用“肝肾同治”的治疗法则。肝的生理功能会受到肾的影响,正所谓*相生、精血同源,肝血必须依赖肾精充足才能血充气畅,发挥正常的功能。

肾属水而藏精,肝属木而藏血,乙癸同源,水能涵木。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常导致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红苔少等。此时宜服用“羚羊滋水清肝丸”,补肾阴而养肝血,使肝气调达,以利升发。

“羚羊通腑泻肝丸” “羚羊滋水清肝丸” 配合使用可助气血条畅,适于初春时节,惊蛰前后服用,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服用方法

先服用羚羊通腑泻肝丸:每天2次,每次1丸,服2-3天;后改服羚羊滋水清肝丸:每天1次,每次1丸,可久服。

3 春季养肝注意事项

在服用药物防病治病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方面大家应多向国医大师们学习,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每天一碗“养心粥”养肝,国医大师邓铁涛练“八段锦”健身养肝,国医大师徐景藩练书法养筋脉以养肝……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息息相关,尤其是女子,以肝为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乐观处世,培养 健康 情志;善待自己,避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远离烟酒危害;适度锻炼,塑造健美体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