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治疗小儿湿疹
2024-03-12 08:43:50 责编:小OO
文档

中药治疗小儿湿疹:

1. 中药治疗方法:艾叶、地肤子、蛇床子、黄柏、苦参、土茯苓、白鲜皮、百部等煎水湿敷湿疹部位,能起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润肤等功效。

2. 疗效良好:中药治疗小儿湿疹对缓解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也没有不良反应。

3. 预防为主:小儿湿疹重在预防,应尽量避免远离病因,如花粉、尘螨和动物毛屑。选用纯棉衣服,注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鱼、虾、贝、蛋类、牛肉、牛奶、芒果、菠萝等食物。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婴儿湿疹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不都是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

【方一】艾叶外洗方

【出处】《中医·养生》

【组成】艾叶少许。

【功用】利湿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利湿止痒之功。

【药理】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用法】用8~15克艾叶加1千克水煮沸(水沸后即止),将药液用纱布滤取药渣后倾入浴盆,兑入适量清水,调整水温为38~42℃,为婴儿洗浴(艾叶用量视婴儿体重和洗澡用水量而定原则上以洗澡水呈浅褐色为宜),浴后抱出拭干,脂溢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可用松花粉均匀涂布患处或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花粉制剂,具有祛风收敛祛湿作用。一般每日洗1~2次,1~2周便会痊愈,而且不易复发。

【按语】①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自行脱落,家长不要硬性揭下痂皮。

②不要用婴儿肥皂以及各种浴液和洗液给婴儿勤洗,否则会加重湿疹。③严重难愈的湿疹婴儿可到中医门诊辨证用药。

【方二】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龙胆草3克,紫草6克,连翘6克,马齿苋5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

【功用】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症见: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连翘、马齿苋凉血解毒;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

【药理】龙胆草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二糖、龙胆酮和龙胆酸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紫草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便干加重紫草、生地黄用量;皮疹以头面为主加蝉蜕、野菊花;下肢重加苦参、黄柏;渗出液多加土茯苓;痒甚加徐长卿、白鲜皮。

【方三】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赤苓皮6克,白术6克,泽泻6克,茵陈4克,生地黄4克,竹叶4克,甘草3克。

【功用】健脾利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型,症见: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

【方解】泽泻、白术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水湿直达膀胱;赤茯苓皮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茵陈、竹叶、甘草利湿清热。

【药理】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能抑制疱疹形成;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赤茯苓皮利尿功效较好;茵陈乙醇提取物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刺蒺藜。

【方四】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9克,白芍药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

【功用】健脾润燥,益气养血。

【主治】婴儿湿疹血燥型,症见: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方解】山药、白扁豆、防风健脾润燥;黄芪、甘草益气;白芍药、当归、丹参养血。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

【药理】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烦急加佛手、青皮;皮疹反复不愈加赤芍药、乌梢蛇。

【方五】冰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青黛150克,苦杏仁(煅存性)100克,黄柏、地肤子各100克,氯霉素80克,冰片10克。

【功用】健脾利湿,泻火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促进结痂之功;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和防腐之用;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杀虫治诸疮疥,将杏仁煅存性用于外科疾病婴儿湿疹的治疗,是杏仁的妙用;地肤子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氯霉素为抗生素药,具杀菌消炎、收敛滋液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收敛止痒、解毒消炎之功效。前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训,外用药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的特点,最适合小儿用药。

【药理】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对金*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液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杏仁是山杏果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有杀菌消炎作用。

【用法】其中将黄柏、地肤子烘干,杏仁在锅里文火煅黑,再把各种药物分别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瓷瓶装,密封备用。渗出液多者(湿性),干撒患部,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液者(干性),用小儿宝宝霜与药粉10∶1的比例配制混匀,擦于患部,不需包扎。1日2~3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治疗期间忌食海鲜、鱼腥等物,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

【方六】除湿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金银花15~20克,连翘15~20克,地肤子10克,马齿苋10克,苦参15~20克,荆芥10克,蝉蜕10克。

【功用】清心除烦。

【主治】婴儿湿疹。症见:头面部皮肤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慢性者皮肤变粗稍厚,可呈苔癣样变。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荆芥、蝉蜕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既可疏风泄热主外风,又可平肝定惊主内风,达止痒、镇静双重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苦参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能抑制速发型*反应过敏介质的释放;蝉蜕有镇静作用;黄柏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浓液外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按语】有*渗液加黄柏10克;有脱屑加土茯苓10克。

【方七】二黄散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硫磺30克,雄黄24克,松香6克,白矾12克,白芷15克。

【功用】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硫黄归肾心包经,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阴阳学说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具有护卫保护之意,主治疥癣湿疮;雄黄归肝胃经,解疮毒,主治湿疮疥癣;松香功效生肌止痛收湿止痒,主治痛肿疥癣;白芷辛温主治风热湿疹瘙痒,还能活血排脓,是痛疽疮毒常用药。

【药理】硫磺主含硫,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矾主含硫酸铝钾,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用新鲜的猪板油搓成糊膏。用法:温开水洗净患处涂抹,每日1次。

【方八】三黄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连、黄柏、甘草各5克,苦参、艾叶各10克。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方解】方中黄连、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之效;苦参清热解毒,治疗周身瘙痒;艾叶除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黄柏具有消炎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苦参、艾叶具有抗多种皮肤真菌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浓煎取液约200毫升,以消毒纱布浸湿敷于患处,每剂用5天。

【方九】验方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单味马齿苋50克(鲜品用100克)。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症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

【药理】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并证实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用法】药物剂量可视病变范围而适当增减,加凉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药,水开后改用文火煎10分钟,再待药水温度降至自然凉度后,用纱布或纯棉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5天为1疗程,渗出型需延长1~2个疗程。

【方十】三仙汤

【出处】《湖南中医药导报》

【组成】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土茯苓5克、苡仁5克、防风5克、山药5克、苍术5克。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湿盛型。

【方解】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有健脾消滞、清热除湿之功。

【药理】麦芽、谷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麦芽、谷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方十一】三心导赤饮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连翘心6克,山栀心3克,莲子心3~6克,灯芯3扎,木通、淡竹叶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功用】镇静止痒,清解毒热。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连翘心味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栀子心性味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莲子心性味苦寒,具清心去热之功。上述三心直清心肺之炽热,辅以生地黄、黄芩、木通、淡竹叶4味,其中生地黄性味甘寒,有清热凉心,养阴生津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并能泻火解毒;木通性味甘淡微寒,且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功;淡竹叶性味甘寒,也具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前二味助三心以扑肌肤腠理之血热,有利于红斑之类皮损消退;后两味导热下行,从游窍而泄心肺炽热,上下分清,则毒热孤矣。方中赤小豆性味甘平,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和血排脓之功。车前子、车前草性味甘寒,子有清热利水之功,而甘草又能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痈肿;而蝉衣轻灵宣达,引诸药直至肤腠,合奏镇静止痒,清解毒热之效。

【药理】本方中黄芩、连翘、栀子、甘草、木通、地黄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

【用法】每天1剂,浓煎至100毫升为宜,分3次口服。如为母乳喂养,可由其母每日口服两次,患儿服1次。通过哺乳,使患儿获得药效。5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方十二】湿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茵陈9克,茯苓皮6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苍术6克,黄柏6克,乌梅9克,花椒6克,黄连4.5克,滑石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蝉蜕6克,连翘9克,竹叶2克,灯心草1克。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熄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主药;茯苓皮、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渗湿以治内湿;苍术、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治外湿;乌梅调理肝脾;花椒伍黄连辛开苦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蝉衣清热解毒散风;竹叶、灯心草、滑石导湿热从小便去。诸药合用使风散、热清、脾健、湿除,使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

【药理】本方中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乌梅有抗真菌、抗过敏的作用,又可降低口腔pH值而抑菌。

【用法】以上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约煎15~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次服用。一般1~3个月约服5~10毫升,3~6个月服10~20毫升,6个月~1岁服30~60毫升,1~2岁服60~100毫升。急症、重症每日服3~4次,轻症、缓症每日服2次。

婴儿湿疹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不都是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

【方一】艾叶外洗方

【出处】《中医·养生》

【组成】艾叶少许。

【功用】利湿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利湿止痒之功。

【药理】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用法】用8~15克艾叶加1千克水煮沸(水沸后即止),将药液用纱布滤取药渣后倾入浴盆,兑入适量清水,调整水温为38~42℃,为婴儿洗浴(艾叶用量视婴儿体重和洗澡用水量而定原则上以洗澡水呈浅褐色为宜),浴后抱出拭干,脂溢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可用松花粉均匀涂布患处或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花粉制剂,具有祛风收敛祛湿作用。一般每日洗1~2次,1~2周便会痊愈,而且不易复发。

【按语】①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自行脱落,家长不要硬性揭下痂皮。

②不要用婴儿肥皂以及各种浴液和洗液给婴儿勤洗,否则会加重湿疹。③严重难愈的湿疹婴儿可到中医门诊辨证用药。

【方二】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龙胆草3克,紫草6克,连翘6克,马齿苋5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

【功用】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症见: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连翘、马齿苋凉血解毒;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

【药理】龙胆草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二糖、龙胆酮和龙胆酸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紫草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便干加重紫草、生地黄用量;皮疹以头面为主加蝉蜕、野菊花;下肢重加苦参、黄柏;渗出液多加土茯苓;痒甚加徐长卿、白鲜皮。

【方三】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赤苓皮6克,白术6克,泽泻6克,茵陈4克,生地黄4克,竹叶4克,甘草3克。

【功用】健脾利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型,症见: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

【方解】泽泻、白术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水湿直达膀胱;赤茯苓皮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茵陈、竹叶、甘草利湿清热。

【药理】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能抑制疱疹形成;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赤茯苓皮利尿功效较好;茵陈乙醇提取物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刺蒺藜。

【方四】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9克,白芍药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

【功用】健脾润燥,益气养血。

【主治】婴儿湿疹血燥型,症见: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方解】山药、白扁豆、防风健脾润燥;黄芪、甘草益气;白芍药、当归、丹参养血。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

【药理】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烦急加佛手、青皮;皮疹反复不愈加赤芍药、乌梢蛇。

【方五】冰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青黛150克,苦杏仁(煅存性)100克,黄柏、地肤子各100克,氯霉素80克,冰片10克。

【功用】健脾利湿,泻火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促进结痂之功;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和防腐之用;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杀虫治诸疮疥,将杏仁煅存性用于外科疾病婴儿湿疹的治疗,是杏仁的妙用;地肤子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氯霉素为抗生素药,具杀菌消炎、收敛滋液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收敛止痒、解毒消炎之功效。前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训,外用药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的特点,最适合小儿用药。

【药理】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对金*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液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杏仁是山杏果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有杀菌消炎作用。

【用法】其中将黄柏、地肤子烘干,杏仁在锅里文火煅黑,再把各种药物分别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瓷瓶装,密封备用。渗出液多者(湿性),干撒患部,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液者(干性),用小儿宝宝霜与药粉10∶1的比例配制混匀,擦于患部,不需包扎。1日2~3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治疗期间忌食海鲜、鱼腥等物,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

【方六】除湿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金银花15~20克,连翘15~20克,地肤子10克,马齿苋10克,苦参15~20克,荆芥10克,蝉蜕10克。

【功用】清心除烦。

【主治】婴儿湿疹。症见:头面部皮肤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慢性者皮肤变粗稍厚,可呈苔癣样变。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荆芥、蝉蜕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既可疏风泄热主外风,又可平肝定惊主内风,达止痒、镇静双重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苦参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能抑制速发型*反应过敏介质的释放;蝉蜕有镇静作用;黄柏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浓液外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按语】有*渗液加黄柏10克;有脱屑加土茯苓10克。

【方七】二黄散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硫磺30克,雄黄24克,松香6克,白矾12克,白芷15克。

【功用】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硫黄归肾心包经,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阴阳学说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具有护卫保护之意,主治疥癣湿疮;雄黄归肝胃经,解疮毒,主治湿疮疥癣;松香功效生肌止痛收湿止痒,主治痛肿疥癣;白芷辛温主治风热湿疹瘙痒,还能活血排脓,是痛疽疮毒常用药。

【药理】硫磺主含硫,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矾主含硫酸铝钾,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用新鲜的猪板油搓成糊膏。用法:温开水洗净患处涂抹,每日1次。

【方八】三黄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连、黄柏、甘草各5克,苦参、艾叶各10克。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方解】方中黄连、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之效;苦参清热解毒,治疗周身瘙痒;艾叶除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黄柏具有消炎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苦参、艾叶具有抗多种皮肤真菌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浓煎取液约200毫升,以消毒纱布浸湿敷于患处,每剂用5天。

【方九】验方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单味马齿苋50克(鲜品用100克)。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症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

【药理】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并证实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用法】药物剂量可视病变范围而适当增减,加凉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药,水开后改用文火煎10分钟,再待药水温度降至自然凉度后,用纱布或纯棉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5天为1疗程,渗出型需延长1~2个疗程。

【方十】三仙汤

【出处】《湖南中医药导报》

【组成】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土茯苓5克、苡仁5克、防风5克、山药5克、苍术5克。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湿盛型。

【方解】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有健脾消滞、清热除湿之功。

【药理】麦芽、谷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麦芽、谷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方十一】三心导赤饮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连翘心6克,山栀心3克,莲子心3~6克,灯芯3扎,木通、淡竹叶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功用】镇静止痒,清解毒热。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连翘心味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栀子心性味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莲子心性味苦寒,具清心去热之功。上述三心直清心肺之炽热,辅以生地黄、黄芩、木通、淡竹叶4味,其中生地黄性味甘寒,有清热凉心,养阴生津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并能泻火解毒;木通性味甘淡微寒,且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功;淡竹叶性味甘寒,也具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前二味助三心以扑肌肤腠理之血热,有利于红斑之类皮损消退;后两味导热下行,从游窍而泄心肺炽热,上下分清,则毒热孤矣。方中赤小豆性味甘平,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和血排脓之功。车前子、车前草性味甘寒,子有清热利水之功,而甘草又能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痈肿;而蝉衣轻灵宣达,引诸药直至肤腠,合奏镇静止痒,清解毒热之效。

【药理】本方中黄芩、连翘、栀子、甘草、木通、地黄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

【用法】每天1剂,浓煎至100毫升为宜,分3次口服。如为母乳喂养,可由其母每日口服两次,患儿服1次。通过哺乳,使患儿获得药效。5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方十二】湿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茵陈9克,茯苓皮6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苍术6克,黄柏6克,乌梅9克,花椒6克,黄连4.5克,滑石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蝉蜕6克,连翘9克,竹叶2克,灯心草1克。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熄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主药;茯苓皮、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渗湿以治内湿;苍术、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治外湿;乌梅调理肝脾;花椒伍黄连辛开苦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蝉衣清热解毒散风;竹叶、灯心草、滑石导湿热从小便去。诸药合用使风散、热清、脾健、湿除,使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

【药理】本方中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乌梅有抗真菌、抗过敏的作用,又可降低口腔pH值而抑菌。

【用法】以上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约煎15~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次服用。一般1~3个月约服5~10毫升,3~6个月服10~20毫升,6个月~1岁服30~60毫升,1~2岁服60~100毫升。急症、重症每日服3~4次,轻症、缓症每日服2次。

婴儿湿疹的治疗药方由哪些药材组成?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瘙痒性、炎症性疾病,属中医学胎毒、湿毒范畴,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不都是婴儿。轻者皮肤局部红斑、丘疹、水疱,有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影响婴儿健康。

【方一】艾叶外洗方

【出处】《中医·养生》

【组成】艾叶少许。

【功用】利湿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利湿止痒之功。

【药理】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及煎剂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真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

【用法】用8~15克艾叶加1千克水煮沸(水沸后即止),将药液用纱布滤取药渣后倾入浴盆,兑入适量清水,调整水温为38~42℃,为婴儿洗浴(艾叶用量视婴儿体重和洗澡用水量而定原则上以洗澡水呈浅褐色为宜),浴后抱出拭干,脂溢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可用松花粉均匀涂布患处或皮肤褶皱较多的地方。松花粉(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是花粉制剂,具有祛风收敛祛湿作用。一般每日洗1~2次,1~2周便会痊愈,而且不易复发。

【按语】①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自行脱落,家长不要硬性揭下痂皮。

②不要用婴儿肥皂以及各种浴液和洗液给婴儿勤洗,否则会加重湿疹。③严重难愈的湿疹婴儿可到中医门诊辨证用药。

【方二】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龙胆草3克,紫草6克,连翘6克,马齿苋5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

【功用】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症见:形体强壮,活泼好动,多食易饥,多怒,大便多干,小便多赤。

【方解】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胆实火,下泄肝胆湿热,泻火除湿,切中病机;生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尤善清胃经实热;紫草、连翘、马齿苋凉血解毒;诸药属苦寒燥湿伤阴之品,故用生地黄养阴,使祛邪而不伤正。

【药理】龙胆草含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二糖、龙胆酮和龙胆酸等,有抑菌、镇静、肌松、降压、健胃作用;紫草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有抗炎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阻断斑疹丘疹形成疱疹,同时促进疱疹迅速结痂干燥;生地黄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便干加重紫草、生地黄用量;皮疹以头面为主加蝉蜕、野菊花;下肢重加苦参、黄柏;渗出液多加土茯苓;痒甚加徐长卿、白鲜皮。

【方三】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赤苓皮6克,白术6克,泽泻6克,茵陈4克,生地黄4克,竹叶4克,甘草3克。

【功用】健脾利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型,症见:形体虚胖,性格较静,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

【方解】泽泻、白术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使水湿直达膀胱;赤茯苓皮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茵陈、竹叶、甘草利湿清热。

【药理】泽泻能增加尿量并加快尿素、氯化物等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因此能抑制疱疹形成;白术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赤茯苓皮利尿功效较好;茵陈乙醇提取物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生地具有降压、镇静、抗炎、抗过敏、强心、利尿、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竹叶有抑菌、退热作用。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刺蒺藜。

【方四】验方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黄芪9克,白芍药6克,防风6克,甘草3克,当归9克,丹参9克,山药9克,白扁豆6克。

【功用】健脾润燥,益气养血。

【主治】婴儿湿疹血燥型,症见:形体偏弱,面色少华,食纳较少,少动懒言,哭声较低,大便多不成形,小便多清,舌淡,苔少或花剥。

【方解】山药、白扁豆、防风健脾润燥;黄芪、甘草益气;白芍药、当归、丹参养血。诸药合用,则血脉调和,瘙痒自止。

【药理】黄芪具有增强肌体的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丹参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扁豆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

【用法】日1剂,头2煎分2次温服,第3煎外洗或湿敷。

【按语】加减:痒甚加白鲜皮、苦参;烦急加佛手、青皮;皮疹反复不愈加赤芍药、乌梢蛇。

【方五】冰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青黛150克,苦杏仁(煅存性)100克,黄柏、地肤子各100克,氯霉素80克,冰片10克。

【功用】健脾利湿,泻火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青黛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促进结痂之功;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和防腐之用;黄柏味苦、性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杀虫治诸疮疥,将杏仁煅存性用于外科疾病婴儿湿疹的治疗,是杏仁的妙用;地肤子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氯霉素为抗生素药,具杀菌消炎、收敛滋液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收敛止痒、解毒消炎之功效。前贤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训,外用药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见效快的特点,最适合小儿用药。

【药理】青黛含靛蓝和靛玉红,对金*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抗菌作用;冰片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黄柏具有广泛抗菌作用,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液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杏仁是山杏果仁,味苦,含脂肪油50%,并含有苦杏仁苷和苦杏仁酶和各种游离氨基酸,有杀菌消炎作用。

【用法】其中将黄柏、地肤子烘干,杏仁在锅里文火煅黑,再把各种药物分别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瓷瓶装,密封备用。渗出液多者(湿性),干撒患部,渗出液少或无渗出液者(干性),用小儿宝宝霜与药粉10∶1的比例配制混匀,擦于患部,不需包扎。1日2~3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按语】治疗期间忌食海鲜、鱼腥等物,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

【方六】除湿汤

【出处】《河北中医》

【组成】金银花15~20克,连翘15~20克,地肤子10克,马齿苋10克,苦参15~20克,荆芥10克,蝉蜕10克。

【功用】清心除烦。

【主治】婴儿湿疹。症见:头面部皮肤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慢性者皮肤变粗稍厚,可呈苔癣样变。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马齿苋清热解毒;地肤子、苦参清热燥湿;荆芥、蝉蜕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既可疏风泄热主外风,又可平肝定惊主内风,达止痒、镇静双重效果。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苦参所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能抑制速发型*反应过敏介质的释放;蝉蜕有镇静作用;黄柏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马齿苋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葡萄球菌、杜盎氏小芽孢癣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煎浓液外洗,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7日为1个疗程。

【按语】有*渗液加黄柏10克;有脱屑加土茯苓10克。

【方七】二黄散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硫磺30克,雄黄24克,松香6克,白矾12克,白芷15克。

【功用】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硫黄归肾心包经,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阴阳学说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具有护卫保护之意,主治疥癣湿疮;雄黄归肝胃经,解疮毒,主治湿疮疥癣;松香功效生肌止痛收湿止痒,主治痛肿疥癣;白芷辛温主治风热湿疹瘙痒,还能活血排脓,是痛疽疮毒常用药。

【药理】硫磺主含硫,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并含少量其他重金属盐,雄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矾主含硫酸铝钾,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用新鲜的猪板油搓成糊膏。用法:温开水洗净患处涂抹,每日1次。

【方八】三黄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连、黄柏、甘草各5克,苦参、艾叶各10克。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婴儿湿疹湿热型。

【方解】方中黄连、黄柏具清热解毒燥湿之效;苦参清热解毒,治疗周身瘙痒;艾叶除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黄连、黄柏具有消炎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抗菌、抗过敏作用,苦参、艾叶具有抗多种皮肤真菌作用;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

【用法】浓煎取液约200毫升,以消毒纱布浸湿敷于患处,每剂用5天。

【方九】验方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组成】单味马齿苋50克(鲜品用100克)。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疗疮、止痒收敛之功,为阳症疮疡要药,如《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治甲疽,《圣惠方》治恶疮、翻花疮、白秃等。

【药理】马齿苋水浸剂不仅有杀菌作用,并证实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和收缩血管的作用,水煎后湿敷并温洗,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促进炎症消散,减少渗出,从而迅速发挥治疗作用。

【用法】药物剂量可视病变范围而适当增减,加凉水适量,浸泡30分钟,然后煎药,水开后改用文火煎10分钟,再待药水温度降至自然凉度后,用纱布或纯棉毛巾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5天为1疗程,渗出型需延长1~2个疗程。

【方十】三仙汤

【出处】《湖南中医药导报》

【组成】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土茯苓5克、苡仁5克、防风5克、山药5克、苍术5克。

【功用】健脾消食、清热除湿。

【主治】婴儿湿疹脾虚湿盛型。

【方解】方中焦三仙健脾消食,薏苡仁、山药健脾除湿,土茯苓、苍术清热除湿,配以防风清热疏风止痒。诸药合用有健脾消滞、清热除湿之功。

【药理】麦芽、谷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轻度促进作用,故能助消化,另外麦芽、谷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神曲含有乳酸杆菌及淀粉酶,助消化,抑制肠管发酵,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山药对肠管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助消化作用,并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

【用法】水煎,日1剂,分2次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食母乳者其母忌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方十一】三心导赤饮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组成】连翘心6克,山栀心3克,莲子心3~6克,灯芯3扎,木通、淡竹叶各6克,生地黄、车前子各10克,甘草4克。

【功用】镇静止痒,清解毒热。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连翘心味苦性凉,具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栀子心性味苦寒,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莲子心性味苦寒,具清心去热之功。上述三心直清心肺之炽热,辅以生地黄、黄芩、木通、淡竹叶4味,其中生地黄性味甘寒,有清热凉心,养阴生津之功;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并能泻火解毒;木通性味甘淡微寒,且泻火行水,通利血脉之功;淡竹叶性味甘寒,也具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之功。前二味助三心以扑肌肤腠理之血热,有利于红斑之类皮损消退;后两味导热下行,从游窍而泄心肺炽热,上下分清,则毒热孤矣。方中赤小豆性味甘平,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和血排脓之功。车前子、车前草性味甘寒,子有清热利水之功,而甘草又能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痈肿;而蝉衣轻灵宣达,引诸药直至肤腠,合奏镇静止痒,清解毒热之效。

【药理】本方中黄芩、连翘、栀子、甘草、木通、地黄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

【用法】每天1剂,浓煎至100毫升为宜,分3次口服。如为母乳喂养,可由其母每日口服两次,患儿服1次。通过哺乳,使患儿获得药效。5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用2~3个疗程。

【方十二】湿疹汤

【出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组成】茵陈9克,茯苓皮6克,山药12克,薏苡仁15克,苍术6克,黄柏6克,乌梅9克,花椒6克,黄连4.5克,滑石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蝉蜕6克,连翘9克,竹叶2克,灯心草1克。

【功用】健脾除湿,清热熄风止痒。

【主治】婴儿湿疹。

【方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为主药;茯苓皮、山药、薏苡仁健脾利湿渗湿以治内湿;苍术、黄柏、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而治外湿;乌梅调理肝脾;花椒伍黄连辛开苦降;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蝉衣清热解毒散风;竹叶、灯心草、滑石导湿热从小便去。诸药合用使风散、热清、脾健、湿除,使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

【药理】本方中黄连、黄柏、金银花、蒲公英等,有抑菌抗炎、抗过敏、抗*反应的作用;山药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过敏介质释放的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茯苓能增强淀粉酶的活性和左旋木糖吸收率,以健运脾土,升阳化湿,收敛止泻;花椒有镇痛抗炎,杀细菌和真菌,杀疥螨的作用;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乌梅有抗真菌、抗过敏的作用,又可降低口腔pH值而抑菌。

【用法】以上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约煎15~2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次服用。一般1~3个月约服5~10毫升,3~6个月服10~20毫升,6个月~1岁服30~60毫升,1~2岁服60~100毫升。急症、重症每日服3~4次,轻症、缓症每日服2次。

婴儿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引导语:宝宝的脸上和头上长了很多小红疹子,特别是眉毛和眼睛下边比较厉害,宝贝又痒又难受,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因为湿疹比较难消除,所以一直在很严重的困扰着孩子健康,怎么才能帮宝宝去除湿疹?

一、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1、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3、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该偏方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4、取滑石、五倍子、明矾各15克,蛋黄油适量,滑石、五倍子、明矾共研成细末,再用蛋黄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适用治疗*湿疹。

5、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该偏方适用于*湿疹。

6、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黄5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治疗顽固性湿疹。

7、取地肤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黄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该偏方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取明矾30克,皂矾30克,黄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将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适用治疗顽固性慢性湿疹。

二、婴儿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儿湿疹是一种*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

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么小宝宝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

食物因素

对于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是让宝宝得上湿疹的罪魁祸首;如果妈妈食用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根除宝宝湿疹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过敏的物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湿疹,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

精神因素

情感因素也会让宝宝受到影响而患湿疹,精神紧张会使湿疹加重。

三、婴儿湿疹怎么样预防呢

1. 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宝宝对鸡蛋过敏,可暂时不添加。

2. 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最好别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 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 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5. 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妈妈和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6. 妈妈不能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7. 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已有研究证明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以及避免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婴儿湿疹轻者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等药物。

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婴儿湿疹发病急性期应避免预防接种,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脑疫苗。

四、婴儿湿疹症状有什么

1、脂溢型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或在急性亚急性期以后。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面。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以上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三期皮损也可发生于任何一种湿疹,三期可以互相转化和重迭。

由于病因复杂难以确定而反复发作。剧烈地抓痒可继发局部及淋巴结感染,极个别病例可发生全身感染、败血症、毒血症,出现高热、腹泻、周围血中性白细胞增高,有时出现中毒颗粒。

婴儿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引导语:宝宝的脸上和头上长了很多小红疹子,特别是眉毛和眼睛下边比较厉害,宝贝又痒又难受,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因为湿疹比较难消除,所以一直在很严重的困扰着孩子健康,怎么才能帮宝宝去除湿疹?

一、湿疹的中医治疗方法

1、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生蒲黄、龙骨、乌贼骨各等份,研成细末,过筛,将此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适用于急性湿疹渗液多者。

3、取黄柏、龙胆草、苦参各30克,共研成细末,瓶装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该偏方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4、取滑石、五倍子、明矾各15克,蛋黄油适量,滑石、五倍子、明矾共研成细末,再用蛋黄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适用治疗*湿疹。

5、取大枫子50克,苦参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荆芥15克,川芎15克,苍耳子30克,仙鹤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待药液变温时,可坐浴,每天2次。该偏方适用于*湿疹。

6、取密陀僧15克,冰片10克,雄黄5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共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治疗顽固性湿疹。

7、取地肤子30克,五倍子30克,土槿皮、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紫草各15克,黄柏10克,赤石脂10克,甘草10克,加水25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该偏方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取明矾30克,皂矾30克,黄丹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将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适用治疗顽固性慢性湿疹。

二、婴儿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儿湿疹是一种*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

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么小宝宝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

食物因素

对于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是让宝宝得上湿疹的罪魁祸首;如果妈妈食用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根除宝宝湿疹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过敏的物质。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湿疹,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

精神因素

情感因素也会让宝宝受到影响而患湿疹,精神紧张会使湿疹加重。

三、婴儿湿疹怎么样预防呢

1. 应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宝宝对鸡蛋过敏,可暂时不添加。

2. 如果宝宝吃母乳,妈妈应注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最好别吃辣椒等刺激性食品。

3. 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4. 不能用碱性强的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宝宝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

5. 给宝宝穿上棉质的`宽大衣服,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妈妈和宝宝都不要穿丝、毛织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过敏。

6. 妈妈不能擅自给宝宝用任何激素类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抗组织胺药、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

7. 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可以参考医生的意见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已有研究证明选用含有益生元的配方奶,有助于调整婴儿的免疫系统,降低婴儿湿疹,以及避免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婴儿湿疹轻者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复合维生素等药物。

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婴儿湿疹发病急性期应避免预防接种,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脑疫苗。

四、婴儿湿疹症状有什么

1、脂溢型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2、渗出型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或在急性亚急性期以后。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面。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以上三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三期皮损也可发生于任何一种湿疹,三期可以互相转化和重迭。

由于病因复杂难以确定而反复发作。剧烈地抓痒可继发局部及淋巴结感染,极个别病例可发生全身感染、败血症、毒血症,出现高热、腹泻、周围血中性白细胞增高,有时出现中毒颗粒。

治湿疹偏方喝绿豆汤 可祛湿止痒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不论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引起,湿疹和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父母有湿疹病史,那么宝宝也很容易患有湿疹,专研养生食疗的香港导演严浩,分享了改善小儿湿疹的偏方:绿豆百合汤、菜泥汤。中医师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对于治疗湿疹确实有效。

严浩导演在《严选秘方》一书中提到,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湿疹被认为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湿疹,或是对某种食物或环境过敏,就要避免让宝宝接触引发父母过敏的物质,像是花粉、羊毛、汗液等,患有湿疹的婴儿应尽量远离会造成湿疹的环境因素。

除此之外,严浩导演还在书中提供改善小儿湿疹的食疗偏方,详细内容如下:

【湿疹偏方一/绿豆百合汤】

材料: 绿豆、百合各30公克。

做法: 按照平常煮汤方法下去煮,待绿豆煮熟后,连渣带汤一起饮用。

效果: 可以减轻湿疹的痛痒症状。

【湿疹偏方二/菜泥汤】

材料: 适量的新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

做法:

1.洗净后切成小碎块

2.放入锅内加水煮约15分钟

3.待煮熟取出后,捣成泥状即可服用。

效果: 具祛湿、止痒作用。

中医师:绿豆百合有助改善湿疹

中医师陈潮宗指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百合具有润肺安神、滋养皮肤的效果,对于改善湿疹确实有帮助;至于包括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煮成的菜泥汤,也非常适合患有湿疹婴儿食用,可以避免引起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服用绿豆百合汤或是菜泥汤,对治疗湿疹还是有效的。

另外,中医师陈潮宗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是所有年龄层的湿疹患者都能食用的食疗,不单仅限于小儿湿疹,不过要特别留意的是,出现慢性拉肚子的患者千万不能食用,避免恶化症状。

【中医师小叮咛】:

提醒民众,湿疹病症型态复杂,除了饮食习惯不佳会导致过敏反应外,洗澡时也须注意沐浴乳的成份,以免 *** 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湿疹。

(/Article/248/16774)

严浩导演在书中分享了改善湿疹的偏方,喝绿豆百合汤。 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

治湿疹偏方喝绿豆汤 可祛湿止痒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不论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引起,湿疹和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父母有湿疹病史,那么宝宝也很容易患有湿疹,专研养生食疗的香港导演严浩,分享了改善小儿湿疹的偏方:绿豆百合汤、菜泥汤。中医师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对于治疗湿疹确实有效。

严浩导演在《严选秘方》一书中提到,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湿疹被认为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湿疹,或是对某种食物或环境过敏,就要避免让宝宝接触引发父母过敏的物质,像是花粉、羊毛、汗液等,患有湿疹的婴儿应尽量远离会造成湿疹的环境因素。

除此之外,严浩导演还在书中提供改善小儿湿疹的食疗偏方,详细内容如下:

【湿疹偏方一/绿豆百合汤】

材料: 绿豆、百合各30公克。

做法: 按照平常煮汤方法下去煮,待绿豆煮熟后,连渣带汤一起饮用。

效果: 可以减轻湿疹的痛痒症状。

【湿疹偏方二/菜泥汤】

材料: 适量的新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

做法:

1.洗净后切成小碎块

2.放入锅内加水煮约15分钟

3.待煮熟取出后,捣成泥状即可服用。

效果: 具祛湿、止痒作用。

中医师:绿豆百合有助改善湿疹

中医师陈潮宗指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百合具有润肺安神、滋养皮肤的效果,对于改善湿疹确实有帮助;至于包括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煮成的菜泥汤,也非常适合患有湿疹婴儿食用,可以避免引起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服用绿豆百合汤或是菜泥汤,对治疗湿疹还是有效的。

另外,中医师陈潮宗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是所有年龄层的湿疹患者都能食用的食疗,不单仅限于小儿湿疹,不过要特别留意的是,出现慢性拉肚子的患者千万不能食用,避免恶化症状。

【中医师小叮咛】:

提醒民众,湿疹病症型态复杂,除了饮食习惯不佳会导致过敏反应外,洗澡时也须注意沐浴乳的成份,以免 *** 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湿疹。

(/Article/248/16774)

严浩导演在书中分享了改善湿疹的偏方,喝绿豆百合汤。 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

治湿疹偏方喝绿豆汤 可祛湿止痒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不论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引起,湿疹和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父母有湿疹病史,那么宝宝也很容易患有湿疹,专研养生食疗的香港导演严浩,分享了改善小儿湿疹的偏方:绿豆百合汤、菜泥汤。中医师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对于治疗湿疹确实有效。

严浩导演在《严选秘方》一书中提到,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湿疹被认为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湿疹,或是对某种食物或环境过敏,就要避免让宝宝接触引发父母过敏的物质,像是花粉、羊毛、汗液等,患有湿疹的婴儿应尽量远离会造成湿疹的环境因素。

除此之外,严浩导演还在书中提供改善小儿湿疹的食疗偏方,详细内容如下:

【湿疹偏方一/绿豆百合汤】

材料: 绿豆、百合各30公克。

做法: 按照平常煮汤方法下去煮,待绿豆煮熟后,连渣带汤一起饮用。

效果: 可以减轻湿疹的痛痒症状。

【湿疹偏方二/菜泥汤】

材料: 适量的新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

做法:

1.洗净后切成小碎块

2.放入锅内加水煮约15分钟

3.待煮熟取出后,捣成泥状即可服用。

效果: 具祛湿、止痒作用。

中医师:绿豆百合有助改善湿疹

中医师陈潮宗指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百合具有润肺安神、滋养皮肤的效果,对于改善湿疹确实有帮助;至于包括鲜白菜、红萝卜、包心菜煮成的菜泥汤,也非常适合患有湿疹婴儿食用,可以避免引起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服用绿豆百合汤或是菜泥汤,对治疗湿疹还是有效的。

另外,中医师陈潮宗表示,绿豆百合汤、菜泥汤是所有年龄层的湿疹患者都能食用的食疗,不单仅限于小儿湿疹,不过要特别留意的是,出现慢性拉肚子的患者千万不能食用,避免恶化症状。

【中医师小叮咛】:

提醒民众,湿疹病症型态复杂,除了饮食习惯不佳会导致过敏反应外,洗澡时也须注意沐浴乳的成份,以免 *** 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湿疹。

(/Article/248/16774)

严浩导演在书中分享了改善湿疹的偏方,喝绿豆百合汤。 小儿湿疹为婴儿时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没有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效用,没有不良反应。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同时避免了外搽激素类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湿疹效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

按中医的说法,过敏的孩子大都因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湿疹发作厉害的时候,停了牛奶和一切荤食,大量喝水和水果,比涂什么药都强。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5、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治疗湿疹,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寻找病因,最好找出孩子的过敏源,建议保持室内湿润,仔细的反复的一项一项的查找过敏源。

最好的查知过敏源的方法是排它法:除了奶粉和米粉,蛋黄也要加的小心;其它辅食一样一样加,每次从少到多,每样吃4、5天,先吃蔬菜和水果类的,每样东西吃了一周没有过敏现象,再吃新的一种,这样,若是有一种吃了过敏,马上可以知道是什么。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揪出宝宝湿疹的3大元凶尿布疹湿疹大不同

治疗湿疹的偏方

治疗湿疹的偏方主要有以下14种: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涂患处。

7、土豆一个,切薄片,敷擦患处。每日数次。

8、*草30克,水煎温洗,每日数次。

9、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10、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11、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12、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13、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14、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没有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效用,没有不良反应。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同时避免了外搽激素类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湿疹效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

按中医的说法,过敏的孩子大都因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湿疹发作厉害的时候,停了牛奶和一切荤食,大量喝水和水果,比涂什么药都强。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5、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治疗湿疹,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寻找病因,最好找出孩子的过敏源,建议保持室内湿润,仔细的反复的一项一项的查找过敏源。

最好的查知过敏源的方法是排它法:除了奶粉和米粉,蛋黄也要加的小心;其它辅食一样一样加,每次从少到多,每样吃4、5天,先吃蔬菜和水果类的,每样东西吃了一周没有过敏现象,再吃新的一种,这样,若是有一种吃了过敏,马上可以知道是什么。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揪出宝宝湿疹的3大元凶尿布疹湿疹大不同

治疗湿疹的偏方

治疗湿疹的偏方主要有以下14种: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涂患处。

7、土豆一个,切薄片,敷擦患处。每日数次。

8、*草30克,水煎温洗,每日数次。

9、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10、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11、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12、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13、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14、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没有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效用,没有不良反应。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同时避免了外搽激素类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湿疹效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

按中医的说法,过敏的孩子大都因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湿疹发作厉害的时候,停了牛奶和一切荤食,大量喝水和水果,比涂什么药都强。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5、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治疗湿疹,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寻找病因,最好找出孩子的过敏源,建议保持室内湿润,仔细的反复的一项一项的查找过敏源。

最好的查知过敏源的方法是排它法:除了奶粉和米粉,蛋黄也要加的小心;其它辅食一样一样加,每次从少到多,每样吃4、5天,先吃蔬菜和水果类的,每样东西吃了一周没有过敏现象,再吃新的一种,这样,若是有一种吃了过敏,马上可以知道是什么。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揪出宝宝湿疹的3大元凶尿布疹湿疹大不同

治疗湿疹的偏方

治疗湿疹的偏方主要有以下14种: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涂患处。

7、土豆一个,切薄片,敷擦患处。每日数次。

8、*草30克,水煎温洗,每日数次。

9、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10、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11、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12、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13、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14、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没有不良反应,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调和各种中药外搽,直接作用于患处,发挥效用,没有不良反应。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同时避免了外搽激素类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湿疹效果:白藓皮可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蛇床子清热除湿止痒;炉甘石甘平,功可收湿收敛;青黛咸寒,清湿热解毒是其所长。

按中医的说法,过敏的孩子大都因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湿疹发作厉害的时候,停了牛奶和一切荤食,大量喝水和水果,比涂什么药都强。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1、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湿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约10分钟。

3、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钟,然后煮沸15分钟。等药液放凉时,取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药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处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4、花椒能消炎、止痒;艾蒿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疗效相当不错的。用花椒、艾蒿、盐各适量放水中熬半小时,过滤后取汁液兑水来洗澡。

5、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治疗湿疹,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寻找病因,最好找出孩子的过敏源,建议保持室内湿润,仔细的反复的一项一项的查找过敏源。

最好的查知过敏源的方法是排它法:除了奶粉和米粉,蛋黄也要加的小心;其它辅食一样一样加,每次从少到多,每样吃4、5天,先吃蔬菜和水果类的,每样东西吃了一周没有过敏现象,再吃新的一种,这样,若是有一种吃了过敏,马上可以知道是什么。

更多精彩,请看趣味组图:

揪出宝宝湿疹的3大元凶尿布疹湿疹大不同

治疗湿疹的偏方

治疗湿疹的偏方主要有以下14种:

1、黄瓜皮适量,水煎代茶饮。

2、鲜马齿苋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适量,将槐米研细,加香油调成糊状,涂患处。

4、红薯适量,捣烂取汁,用消毒纱布放在红薯汁内浸透,折成两层,贴患处,然后用干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5、僵蚕适量,去嘴研末,煎汤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条,白糖少许,共捣烂取汁液,擦涂患处。

7、土豆一个,切薄片,敷擦患处。每日数次。

8、*草30克,水煎温洗,每日数次。

9、包云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匀,麻油拌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卷成如指头粗条 ,用线扎紧,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点一头,下用粗碗接着。布灰陆续剪去,取所 滴药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适合伴局部感染者。

10、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1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11、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12、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13、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14、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 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