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道具儿童版
2024-03-12 09:07:56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一用就灵的中医保健操》是2009年中国工商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国医绝学一日通系列丛书》编委会。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美容养生包括哪些项目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想要更漂亮。有很多美丽的方法。他们不仅可以锻炼,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方法。让我们回答一下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让我们看看。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1、中药拓

功效:由珍贵中草药制成的药物拓片,经高温蒸煮后,可用于全身热敷和按压,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被身体吸收,充分发挥作用。药物拓片对颈椎、肩周炎、肌肉紧张、腰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拓疗非常适合家庭保健,尤其适合平时工作繁忙、颈椎病发病率高的人群,如白领。同时,药拓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约1年。

2、能量石

功效:用于能量石疗法的石头是由地球中心爆发的火红岩浆凝结而成的。它不仅富含微量元素,而且被认为是地球能量的化身。每一块石头的形成都经过数千年的自然洗涤,其强大的能量是人体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因长期压力而积累的消耗时,可以利用石头中丰富的能量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美容院使用的石头包括各种天然石材,如夏威夷石、玉石、水晶石、扁石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可以用于能量石疗法,它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稳定的温度、温暖的材料等特点。在家庭生活中,能量石可以挂在;也可以放在任何不适或疼痛中,可以减轻疼痛,使人体舒适。

3、刮痧板

功效:刮痧板包括水牛角制品和玉制品。水牛角和玉刮板有助于活血疏通经络。

水牛角味辛、咸、冷,辛能散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冷能清热解毒,具有散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玉具有清音哑、止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功效,是一种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免脏病。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功效。

刮痧是中医最古老的传统疗法之一。虽然刮痧的情况有点难以忍受,但其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自助刮痧时,一定要涂刮痧油。如果没有特殊的介质油,可以擦一些儿童婴儿霜,既能减轻疼痛,加速病原体排出,又能保护皮肤,防止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

4、耳烛

功效:耳蜡烛含有天然窗顶、蜂蜜成分、多种纯植物精油等,采用真空负压原理,通过热产生热能,使精油完全被皮肤吸收。消除体内和颅内的毒素,达到放松神经、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疏通经络、消除疼痛的独特疗效。能有效治疗耳鸣、偏头痛、鼻窦炎、高血压等疾病。

5、温灸器

功效: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圆筒灸具,因此又称温筒灸。筒底有尖有平,筒内有小筒,小筒周围有孔。艾灸时,将艾绒或掺入药物,放入温灸器的小筒中。点燃后,将温灸器的盖子扣好,放在穴位或艾灸部位熨烫,直到艾灸部位皮肤红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各种温灸器都有其特点,最好先了解其功能,并在使用前接受专家的指导。

6、熏疗床

功效:熏蒸疗法主要是选择珍贵的中草药,通过熏蒸将力量和热量有机结合,第一行作用于皮肤、孔、穴位,通过经络、气、血、内脏,促进药物吸收、血液循环,不仅能治疗局部疾病,还能治疗内脏和全身疾病。结合蒸汽熏蒸床,熏蒸身体不同部位的疾病,药物成分在高温下雾化,使疾病部位被动吸引,自动治疗。这种疗法对颈椎、肩周炎、脊柱、腰椎等部位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改善睡眠和亚健康状很好的效果。

7、薰脐炉

功效:脐疗利用艾火的温和热量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经络的传导,发挥温暖的气和血液来纠正和消除,可以调节身体,增强抵抗力。脐带疗法在妇科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对常见的月经疾病、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吸收,具有温冷、脾湿、涩肠腹泻的作用。

与传统的脐带疗法相比,新的脐带疗法炉具有自动控制温度、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燃烧烟雾、自动控制艾绒灭火、燃烧灰渣、密封室设计、使用安全等优点。

脐带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基础,十二经络的根,呼吸的门。当经络和内脏发生病变时,它必须与脐带有非常密切的病理关系。古人早就有了温暖经络、激活经络、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8、精油

功效:精油的功效更为人所熟知,无非是舒缓和振奋精神的心理功效。其实,不同种类的精油对于一些疾病,如: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新陈代谢、泌尿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眼、耳、鼻、喉、口腔、齿疾病等,具有舒缓或者减轻症状的功效。

在家里使用精油时,你必须小心。你应该非常清楚每种精油的功效。不要乱用,因为精油使用不当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药养生美容食谱

红枣菊花粥

红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直到粥变稠,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料吃。该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

2.莲实美容汤

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米50克,桂圆肉10克,蜂蜜适量。将莲子、芡实、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与桂圆肉一起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烂熟,用蜂蜜调味。桂圆肉大补元气,莲子补脾养胃,薏米、芡实是健脾利水的产品。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芡实含有美容所必需的维生素A、B、C,蜂蜜含有胶原蛋白和酶,能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汤是理想的美容药膳,经常食用可以消除皱纹,美白肌肤。

3、白菊花散

将阴干的白菊花瓣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服10克,每日早晚2次,温开水送服。白菊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挥发油、胆碱等有益皮肤的成分,常服可养容颜、减白发。

红枣木耳汤

红枣50克,水黑木耳100克,适量白糖。水黑木耳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据记载,红枣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治虚。黑木耳具有滋补、滋养、活血、美容养、活血、美容的作用增强,常食能使面色红润,青春焕发。

五、核桃炖蚕蛹

核桃仁150克,蚕蛹50克。首先将蚕蛹炒至,与核桃仁分开炖调味。每天一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这样可以疏通经络,润血,滋养皮肤,乌须发。经常吃可以使皮肤细腻光滑,头发黑。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美容养生包括哪些项目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想要更漂亮。有很多美丽的方法。他们不仅可以锻炼,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方法。让我们回答一下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让我们看看。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1、中药拓

功效:由珍贵中草药制成的药物拓片,经高温蒸煮后,可用于全身热敷和按压,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被身体吸收,充分发挥作用。药物拓片对颈椎、肩周炎、肌肉紧张、腰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拓疗非常适合家庭保健,尤其适合平时工作繁忙、颈椎病发病率高的人群,如白领。同时,药拓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约1年。

2、能量石

功效:用于能量石疗法的石头是由地球中心爆发的火红岩浆凝结而成的。它不仅富含微量元素,而且被认为是地球能量的化身。每一块石头的形成都经过数千年的自然洗涤,其强大的能量是人体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因长期压力而积累的消耗时,可以利用石头中丰富的能量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美容院使用的石头包括各种天然石材,如夏威夷石、玉石、水晶石、扁石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可以用于能量石疗法,它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稳定的温度、温暖的材料等特点。在家庭生活中,能量石可以挂在;也可以放在任何不适或疼痛中,可以减轻疼痛,使人体舒适。

3、刮痧板

功效:刮痧板包括水牛角制品和玉制品。水牛角和玉刮板有助于活血疏通经络。

水牛角味辛、咸、冷,辛能散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冷能清热解毒,具有散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玉具有清音哑、止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功效,是一种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免脏病。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功效。

刮痧是中医最古老的传统疗法之一。虽然刮痧的情况有点难以忍受,但其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自助刮痧时,一定要涂刮痧油。如果没有特殊的介质油,可以擦一些儿童婴儿霜,既能减轻疼痛,加速病原体排出,又能保护皮肤,防止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

4、耳烛

功效:耳蜡烛含有天然窗顶、蜂蜜成分、多种纯植物精油等,采用真空负压原理,通过热产生热能,使精油完全被皮肤吸收。消除体内和颅内的毒素,达到放松神经、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疏通经络、消除疼痛的独特疗效。能有效治疗耳鸣、偏头痛、鼻窦炎、高血压等疾病。

5、温灸器

功效: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圆筒灸具,因此又称温筒灸。筒底有尖有平,筒内有小筒,小筒周围有孔。艾灸时,将艾绒或掺入药物,放入温灸器的小筒中。点燃后,将温灸器的盖子扣好,放在穴位或艾灸部位熨烫,直到艾灸部位皮肤红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各种温灸器都有其特点,最好先了解其功能,并在使用前接受专家的指导。

6、熏疗床

功效:熏蒸疗法主要是选择珍贵的中草药,通过熏蒸将力量和热量有机结合,第一行作用于皮肤、孔、穴位,通过经络、气、血、内脏,促进药物吸收、血液循环,不仅能治疗局部疾病,还能治疗内脏和全身疾病。结合蒸汽熏蒸床,熏蒸身体不同部位的疾病,药物成分在高温下雾化,使疾病部位被动吸引,自动治疗。这种疗法对颈椎、肩周炎、脊柱、腰椎等部位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改善睡眠和亚健康状很好的效果。

7、薰脐炉

功效:脐疗利用艾火的温和热量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经络的传导,发挥温暖的气和血液来纠正和消除,可以调节身体,增强抵抗力。脐带疗法在妇科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对常见的月经疾病、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吸收,具有温冷、脾湿、涩肠腹泻的作用。

与传统的脐带疗法相比,新的脐带疗法炉具有自动控制温度、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燃烧烟雾、自动控制艾绒灭火、燃烧灰渣、密封室设计、使用安全等优点。

脐带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基础,十二经络的根,呼吸的门。当经络和内脏发生病变时,它必须与脐带有非常密切的病理关系。古人早就有了温暖经络、激活经络、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8、精油

功效:精油的功效更为人所熟知,无非是舒缓和振奋精神的心理功效。其实,不同种类的精油对于一些疾病,如: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新陈代谢、泌尿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眼、耳、鼻、喉、口腔、齿疾病等,具有舒缓或者减轻症状的功效。

在家里使用精油时,你必须小心。你应该非常清楚每种精油的功效。不要乱用,因为精油使用不当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药养生美容食谱

红枣菊花粥

红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直到粥变稠,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料吃。该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

2.莲实美容汤

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米50克,桂圆肉10克,蜂蜜适量。将莲子、芡实、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与桂圆肉一起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烂熟,用蜂蜜调味。桂圆肉大补元气,莲子补脾养胃,薏米、芡实是健脾利水的产品。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芡实含有美容所必需的维生素A、B、C,蜂蜜含有胶原蛋白和酶,能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汤是理想的美容药膳,经常食用可以消除皱纹,美白肌肤。

3、白菊花散

将阴干的白菊花瓣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服10克,每日早晚2次,温开水送服。白菊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挥发油、胆碱等有益皮肤的成分,常服可养容颜、减白发。

红枣木耳汤

红枣50克,水黑木耳100克,适量白糖。水黑木耳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据记载,红枣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治虚。黑木耳具有滋补、滋养、活血、美容养、活血、美容的作用增强,常食能使面色红润,青春焕发。

五、核桃炖蚕蛹

核桃仁150克,蚕蛹50克。首先将蚕蛹炒至,与核桃仁分开炖调味。每天一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这样可以疏通经络,润血,滋养皮肤,乌须发。经常吃可以使皮肤细腻光滑,头发黑。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美容养生包括哪些项目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想要更漂亮。有很多美丽的方法。他们不仅可以锻炼,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方法。让我们回答一下中医养生美容需要什么。让我们看看。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1、中药拓

功效:由珍贵中草药制成的药物拓片,经高温蒸煮后,可用于全身热敷和按压,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被身体吸收,充分发挥作用。药物拓片对颈椎、肩周炎、肌肉紧张、腰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拓疗非常适合家庭保健,尤其适合平时工作繁忙、颈椎病发病率高的人群,如白领。同时,药拓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寿命约1年。

2、能量石

功效:用于能量石疗法的石头是由地球中心爆发的火红岩浆凝结而成的。它不仅富含微量元素,而且被认为是地球能量的化身。每一块石头的形成都经过数千年的自然洗涤,其强大的能量是人体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因长期压力而积累的消耗时,可以利用石头中丰富的能量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美容院使用的石头包括各种天然石材,如夏威夷石、玉石、水晶石、扁石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可以用于能量石疗法,它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稳定的温度、温暖的材料等特点。在家庭生活中,能量石可以挂在;也可以放在任何不适或疼痛中,可以减轻疼痛,使人体舒适。

3、刮痧板

功效:刮痧板包括水牛角制品和玉制品。水牛角和玉刮板有助于活血疏通经络。

水牛角味辛、咸、冷,辛能散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冷能清热解毒,具有散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甘平,入肺经,润心肺,清肺热。玉具有清音哑、止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的功效,是一种清纯之气的良药,可避免脏病。玉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清热、养神宁志、健身祛病的功效。

刮痧是中医最古老的传统疗法之一。虽然刮痧的情况有点难以忍受,但其疗效好、无副作用的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自助刮痧时,一定要涂刮痧油。如果没有特殊的介质油,可以擦一些儿童婴儿霜,既能减轻疼痛,加速病原体排出,又能保护皮肤,防止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

4、耳烛

功效:耳蜡烛含有天然窗顶、蜂蜜成分、多种纯植物精油等,采用真空负压原理,通过热产生热能,使精油完全被皮肤吸收。消除体内和颅内的毒素,达到放松神经、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疏通经络、消除疼痛的独特疗效。能有效治疗耳鸣、偏头痛、鼻窦炎、高血压等疾病。

5、温灸器

功效:它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圆筒灸具,因此又称温筒灸。筒底有尖有平,筒内有小筒,小筒周围有孔。艾灸时,将艾绒或掺入药物,放入温灸器的小筒中。点燃后,将温灸器的盖子扣好,放在穴位或艾灸部位熨烫,直到艾灸部位皮肤红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各种温灸器都有其特点,最好先了解其功能,并在使用前接受专家的指导。

6、熏疗床

功效:熏蒸疗法主要是选择珍贵的中草药,通过熏蒸将力量和热量有机结合,第一行作用于皮肤、孔、穴位,通过经络、气、血、内脏,促进药物吸收、血液循环,不仅能治疗局部疾病,还能治疗内脏和全身疾病。结合蒸汽熏蒸床,熏蒸身体不同部位的疾病,药物成分在高温下雾化,使疾病部位被动吸引,自动治疗。这种疗法对颈椎、肩周炎、脊柱、腰椎等部位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对改善睡眠和亚健康状很好的效果。

7、薰脐炉

功效:脐疗利用艾火的温和热量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经络的传导,发挥温暖的气和血液来纠正和消除,可以调节身体,增强抵抗力。脐带疗法在妇科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对常见的月经疾病、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吸收,具有温冷、脾湿、涩肠腹泻的作用。

与传统的脐带疗法相比,新的脐带疗法炉具有自动控制温度、自动控制时间、自动控制燃烧烟雾、自动控制艾绒灭火、燃烧灰渣、密封室设计、使用安全等优点。

脐带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基础,十二经络的根,呼吸的门。当经络和内脏发生病变时,它必须与脐带有非常密切的病理关系。古人早就有了温暖经络、激活经络、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8、精油

功效:精油的功效更为人所熟知,无非是舒缓和振奋精神的心理功效。其实,不同种类的精油对于一些疾病,如: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新陈代谢、泌尿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眼、耳、鼻、喉、口腔、齿疾病等,具有舒缓或者减轻症状的功效。

在家里使用精油时,你必须小心。你应该非常清楚每种精油的功效。不要乱用,因为精油使用不当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中医养生美容需要哪些物品?

中药养生美容食谱

红枣菊花粥

红枣50克,粳米100克,菊花15克。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直到粥变稠,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料吃。该方具有健脾、补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长期食用可使面部肤色红润。

2.莲实美容汤

莲子30克,芡实30克,薏米50克,桂圆肉10克,蜂蜜适量。将莲子、芡实、薏米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与桂圆肉一起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烂熟,用蜂蜜调味。桂圆肉大补元气,莲子补脾养胃,薏米、芡实是健脾利水的产品。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芡实含有美容所必需的维生素A、B、C,蜂蜜含有胶原蛋白和酶,能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汤是理想的美容药膳,经常食用可以消除皱纹,美白肌肤。

3、白菊花散

将阴干的白菊花瓣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服10克,每日早晚2次,温开水送服。白菊花含有多种维生素、挥发油、胆碱等有益皮肤的成分,常服可养容颜、减白发。

红枣木耳汤

红枣50克,水黑木耳100克,适量白糖。水黑木耳去杂质洗净,切成小块,红枣去核,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食用。据记载,红枣润肺健脾、止咳、补五脏、治虚。黑木耳具有滋补、滋养、活血、美容养、活血、美容的作用增强,常食能使面色红润,青春焕发。

五、核桃炖蚕蛹

核桃仁150克,蚕蛹50克。首先将蚕蛹炒至,与核桃仁分开炖调味。每天一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这样可以疏通经络,润血,滋养皮肤,乌须发。经常吃可以使皮肤细腻光滑,头发黑。

二十四节气 | 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儿童冬季中医养生

按民间习俗,“立冬”之日要进补以增强体质,这样到了酷寒的冬天,人才不会怕冷。宝宝在冬天收藏积蓄足够的能量,来年春天升发之季,就能更好地生长,正所谓“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

“冬令膏方”是立冬进补的首选方法,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儿,有虚证的小儿应根据“虚”之所在,合理进补。

1.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儿童

2.平时体弱多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

3.脾胃虚弱、食欲差、容易腹泻的儿童

膏方药味多,一付膏方可以由几个方共同组成,照顾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加工更精细,经过煎煮浓缩,药性滋润,作用更加稳定持久,尤其适合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者或体质虚弱者。

小儿膏方不同于*膏方。为了适合小儿长期服用,必须改善口感,基本上用糖类来矫正口味,膏方中常用冰糖、红糖、饴糖收膏。小儿膏方避免用温肾壮阳药及血肉有形之品,所以也叫“清膏”。

小儿膏方消补兼施。因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以平为贵,少用滋腻碍胃之品;在补益药中,适当加入理气消导的药物,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尤其在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生长发育迟缓、厌食、疳证、遗尿、自汗盗汗、小儿抽动症等慢性疾病中作用显著。

小儿膏方“量体裁衣”。根据个体情况,辨证组方,具有治疗保健,强身健体,整体调治,预防疾病的作用,治中寓补,补中寓治的剂型,实现了《素问遗篇.刺*》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足浴,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煎煮中药,利用药液先熏蒸,后淋洗、浸浴足部的一种疗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投影。脚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又是足三阳的终点,在踝关节以下共有60多个穴位,足浴通过温热的刺激和药物的功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脏腑的功能而收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基本原理:①热刺激:利用药液产生的高温蒸汽熏蒸,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打开毛孔,加快血液、局部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②局部药效: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皮肤,产生疗效;③整体调节:通过局部刺激、部分挥发性成分的吸入等调节机体状态,达到“以外调内”目的。

方法:将双脚放入38-39 C左右的温热水中浸泡,水量一般以淹过踝部为度;一般浸泡15-20分钟,每日一次,3-7天为一疗程。

适应症:手足多汗、睡眠不安、腹痛、小儿遗尿、小儿腹泻、女童痛经等。

兰颖,沈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研究生。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委、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儿童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沈阳市 健康 教育专家库专家、市 健康 教育讲师团成员。精通中医的内外治法,辩证论治儿科呼吸、消化、肾系及脑系疾病,擅长中医的特色疗法眼针、舌针、揿针等。

二十四节气 | 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儿童冬季中医养生

按民间习俗,“立冬”之日要进补以增强体质,这样到了酷寒的冬天,人才不会怕冷。宝宝在冬天收藏积蓄足够的能量,来年春天升发之季,就能更好地生长,正所谓“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

“冬令膏方”是立冬进补的首选方法,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儿,有虚证的小儿应根据“虚”之所在,合理进补。

1.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儿童

2.平时体弱多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

3.脾胃虚弱、食欲差、容易腹泻的儿童

膏方药味多,一付膏方可以由几个方共同组成,照顾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加工更精细,经过煎煮浓缩,药性滋润,作用更加稳定持久,尤其适合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者或体质虚弱者。

小儿膏方不同于*膏方。为了适合小儿长期服用,必须改善口感,基本上用糖类来矫正口味,膏方中常用冰糖、红糖、饴糖收膏。小儿膏方避免用温肾壮阳药及血肉有形之品,所以也叫“清膏”。

小儿膏方消补兼施。因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以平为贵,少用滋腻碍胃之品;在补益药中,适当加入理气消导的药物,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尤其在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生长发育迟缓、厌食、疳证、遗尿、自汗盗汗、小儿抽动症等慢性疾病中作用显著。

小儿膏方“量体裁衣”。根据个体情况,辨证组方,具有治疗保健,强身健体,整体调治,预防疾病的作用,治中寓补,补中寓治的剂型,实现了《素问遗篇.刺*》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足浴,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煎煮中药,利用药液先熏蒸,后淋洗、浸浴足部的一种疗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投影。脚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又是足三阳的终点,在踝关节以下共有60多个穴位,足浴通过温热的刺激和药物的功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脏腑的功能而收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基本原理:①热刺激:利用药液产生的高温蒸汽熏蒸,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打开毛孔,加快血液、局部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②局部药效: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皮肤,产生疗效;③整体调节:通过局部刺激、部分挥发性成分的吸入等调节机体状态,达到“以外调内”目的。

方法:将双脚放入38-39 C左右的温热水中浸泡,水量一般以淹过踝部为度;一般浸泡15-20分钟,每日一次,3-7天为一疗程。

适应症:手足多汗、睡眠不安、腹痛、小儿遗尿、小儿腹泻、女童痛经等。

兰颖,沈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研究生。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委、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儿童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沈阳市 健康 教育专家库专家、市 健康 教育讲师团成员。精通中医的内外治法,辩证论治儿科呼吸、消化、肾系及脑系疾病,擅长中医的特色疗法眼针、舌针、揿针等。

二十四节气 | 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儿童冬季中医养生

按民间习俗,“立冬”之日要进补以增强体质,这样到了酷寒的冬天,人才不会怕冷。宝宝在冬天收藏积蓄足够的能量,来年春天升发之季,就能更好地生长,正所谓“立冬养得好,来年生病少”。

“冬令膏方”是立冬进补的首选方法,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小儿,有虚证的小儿应根据“虚”之所在,合理进补。

1.先天不足、身体发育缓慢的儿童

2.平时体弱多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

3.脾胃虚弱、食欲差、容易腹泻的儿童

膏方药味多,一付膏方可以由几个方共同组成,照顾到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加工更精细,经过煎煮浓缩,药性滋润,作用更加稳定持久,尤其适合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者或体质虚弱者。

小儿膏方不同于*膏方。为了适合小儿长期服用,必须改善口感,基本上用糖类来矫正口味,膏方中常用冰糖、红糖、饴糖收膏。小儿膏方避免用温肾壮阳药及血肉有形之品,所以也叫“清膏”。

小儿膏方消补兼施。因儿童是“稚阴稚阳”之体,用药以平为贵,少用滋腻碍胃之品;在补益药中,适当加入理气消导的药物,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尤其在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生长发育迟缓、厌食、疳证、遗尿、自汗盗汗、小儿抽动症等慢性疾病中作用显著。

小儿膏方“量体裁衣”。根据个体情况,辨证组方,具有治疗保健,强身健体,整体调治,预防疾病的作用,治中寓补,补中寓治的剂型,实现了《素问遗篇.刺*》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足浴,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煎煮中药,利用药液先熏蒸,后淋洗、浸浴足部的一种疗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投影。脚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又是足三阳的终点,在踝关节以下共有60多个穴位,足浴通过温热的刺激和药物的功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调整脏腑的功能而收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基本原理:①热刺激:利用药液产生的高温蒸汽熏蒸,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打开毛孔,加快血液、局部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②局部药效: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皮肤,产生疗效;③整体调节:通过局部刺激、部分挥发性成分的吸入等调节机体状态,达到“以外调内”目的。

方法:将双脚放入38-39 C左右的温热水中浸泡,水量一般以淹过踝部为度;一般浸泡15-20分钟,每日一次,3-7天为一疗程。

适应症:手足多汗、睡眠不安、腹痛、小儿遗尿、小儿腹泻、女童痛经等。

兰颖,沈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医学硕士研究生。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委、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儿童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沈阳市 健康 教育专家库专家、市 健康 教育讲师团成员。精通中医的内外治法,辩证论治儿科呼吸、消化、肾系及脑系疾病,擅长中医的特色疗法眼针、舌针、揿针等。

儿童如何养生

如今养生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一个话题了。不仅仅是成年人、老年人,包括儿童都应该注重养生。那么你知道儿童应该如何养生吗?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儿童养生知识,以供参考。

  儿童养生知识

一、孩子养生以养气为重

当人从在胚胎的时候开始,所谓的气就已经开始萌芽了。胎儿要靠母体进行内呼吸,以吸收营养而发育,这需要依赖先天母体的祖气(即精气)。胎儿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之时,落生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哭”———“哇”的一声用以震荡肺气行使呼吸;第二个信号就是“吃”(吮乳),开始了胃的受纳以充后天营养,使“气”得到延续。

“气”须靠后天五谷的不断充实。因此,婴儿在4个月以后宜喂吃米糊等五谷淀粉类的食物,且慢慢加量,以米和玉米为首选,即我们常说的“粗养粗大”。7个月前也不必过多进食鱼和猪、鸡肉类,因为其蛋白不好消化;同时所产生的氨基酸多肽链,将作为一种过敏源长期存在于体内,使孩子以后会对食物有更多的过敏。7个月后进食肉类,也是鱼肉为最佳,因为它消化好、营养好,且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二、三分饥寒七分饱

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结果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那么孩子吃多少最合适呢?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儿童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重七分饱。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是最好的。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三、孩子睡觉要“暖脚凉头”

让孩子睡好的秘诀是“暖脚凉头”。现在的父母都爱把孩子的上身严严密密盖好被子或穿厚衣,尤其是天冷时,这其实是个误区。

中医认为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关节的关键。

临床中,常常看到有些发高烧的孩子却手足冰冷,这些患儿要将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才渐渐温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的现象,尽管孩子手足冰冷,但内脏和体温是处于发热状态的。这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在生活有很多的家长都不是很了解这种情况的,因此只要一旦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认为是受寒怕凉,马上用棉衣棉被紧紧包裹起来,结果更使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弄巧成拙。

辨别孩子真寒还是假寒真热的简便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其体温,如没有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其腋下,或面对面地感受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哺乳期的婴儿还可以凭其吃奶时母亲乳头的温热感,来粗略判断。假如小儿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或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找出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养生吃什么好

1、虾皮

虾皮中含钙量极为丰富,每100克含钙约2000毫克。摄取充足的钙可保证大脑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还可防止其他缺钙引起的疾病。儿童适量吃些虾皮,对加强记忆力和防止软骨病都有好处。

虾皮其实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即虾青素,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又叫超级维生素E,虾皮越红虾青素含量越高,虾皮虾青素含量大概在400-800ppm。

2、鱼类

鱼肉脂肪中含有对神经系统具备保护作用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之说。鱼类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铁、维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儿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有专家认为淡水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海鱼高,而且今天中国的淡水鱼养殖水域污染较严重,因此建议,孩子食用淡水鱼和海水鱼的比例最好为1比2。

3、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构*脑细胞的物质中约有60%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儿童常吃核桃仁对大脑健康发育很有好处。另外吃核桃使人开胃,通润血脉,骨肉细腻。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腿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痛,发痘疮,制铜毒。

4、深色绿叶菜

蛋白质食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名为类半胱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对身体无害,但含量过高会引起认知障碍和心脏病。而且类半胱氨酸一旦氧化,会对动脉血管壁产生毒副作用。维生素B6或B12可以防止类半胱氨酸氧化,而深色绿叶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儿童如何养生

如今养生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一个话题了。不仅仅是成年人、老年人,包括儿童都应该注重养生。那么你知道儿童应该如何养生吗?以下就是我整理的儿童养生知识,以供参考。

  儿童养生知识

一、孩子养生以养气为重

当人从在胚胎的时候开始,所谓的气就已经开始萌芽了。胎儿要靠母体进行内呼吸,以吸收营养而发育,这需要依赖先天母体的祖气(即精气)。胎儿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之时,落生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哭”———“哇”的一声用以震荡肺气行使呼吸;第二个信号就是“吃”(吮乳),开始了胃的受纳以充后天营养,使“气”得到延续。

“气”须靠后天五谷的不断充实。因此,婴儿在4个月以后宜喂吃米糊等五谷淀粉类的食物,且慢慢加量,以米和玉米为首选,即我们常说的“粗养粗大”。7个月前也不必过多进食鱼和猪、鸡肉类,因为其蛋白不好消化;同时所产生的氨基酸多肽链,将作为一种过敏源长期存在于体内,使孩子以后会对食物有更多的过敏。7个月后进食肉类,也是鱼肉为最佳,因为它消化好、营养好,且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二、三分饥寒七分饱

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结果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那么孩子吃多少最合适呢?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儿童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重七分饱。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是最好的。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三、孩子睡觉要“暖脚凉头”

让孩子睡好的秘诀是“暖脚凉头”。现在的父母都爱把孩子的上身严严密密盖好被子或穿厚衣,尤其是天冷时,这其实是个误区。

中医认为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关节的关键。

临床中,常常看到有些发高烧的孩子却手足冰冷,这些患儿要将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才渐渐温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的现象,尽管孩子手足冰冷,但内脏和体温是处于发热状态的。这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在生活有很多的家长都不是很了解这种情况的,因此只要一旦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认为是受寒怕凉,马上用棉衣棉被紧紧包裹起来,结果更使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弄巧成拙。

辨别孩子真寒还是假寒真热的简便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其体温,如没有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其腋下,或面对面地感受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哺乳期的婴儿还可以凭其吃奶时母亲乳头的温热感,来粗略判断。假如小儿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或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找出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养生吃什么好

1、虾皮

虾皮中含钙量极为丰富,每100克含钙约2000毫克。摄取充足的钙可保证大脑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还可防止其他缺钙引起的疾病。儿童适量吃些虾皮,对加强记忆力和防止软骨病都有好处。

虾皮其实还有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即虾青素,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又叫超级维生素E,虾皮越红虾青素含量越高,虾皮虾青素含量大概在400-800ppm。

2、鱼类

鱼肉脂肪中含有对神经系统具备保护作用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古人有“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之说。鱼类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铁、维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儿脑部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有专家认为淡水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海鱼高,而且今天中国的淡水鱼养殖水域污染较严重,因此建议,孩子食用淡水鱼和海水鱼的比例最好为1比2。

3、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构*脑细胞的物质中约有60%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儿童常吃核桃仁对大脑健康发育很有好处。另外吃核桃使人开胃,通润血脉,骨肉细腻。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腿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痛,发痘疮,制铜毒。

4、深色绿叶菜

蛋白质食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名为类半胱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对身体无害,但含量过高会引起认知障碍和心脏病。而且类半胱氨酸一旦氧化,会对动脉血管壁产生毒副作用。维生素B6或B12可以防止类半胱氨酸氧化,而深色绿叶菜中维生素含量最高。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小心呵护,很多在大人看起来没什么的小问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下面和大家分享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1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疾病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减少屋尘。

少儿的保健要点

少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饮食、环境几经变更,体格、心理发育会发生几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此,少儿期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这五个阶段,兹将各期的保健要点概述如下:

(一)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满月为新生儿期。以保温、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为保健重点,还应保证充足睡眠及良好的睡眠姿势。

(二)婴儿期

从满月到周岁为婴儿期。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被称作人生中第一个飞跃时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经常日中嬉戏,以促进飞跃式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三)幼儿期

从一周岁到三周岁为幼儿期。重视早期教育,促进智力增长,以启蒙发萌。继续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培养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四)幼童期

从三周岁到七周岁为幼童期,亦称学龄前期,应有计划地进行幼儿园教育,开展适于幼童特点的各种活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医护与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注意培养优秀品德及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五)儿童期

从七周岁到十二周岁为儿童期,亦称学龄儿童期。应重视德、智、体、美教育,使之全面发展,继续做好儿童保健,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龋齿和脊柱变形,防止扁平足。加强体育锻炼,使体格和智慧进一步发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2

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摩腹

【部位】腹部

【操作】操作者洗净双手,两手掌对搓至发热,食、中、环三指并拢,将指腹面或手掌的掌面置于小儿腹部;按“摩腹绕脐”在腹部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注意】从操作宜匀速、缓慢、柔和,以小儿舒适为度。小儿肌肤娇嫩,操作者须剪短之间。必要时,可用小儿爽身粉做介质。

捏脊

【部位】背部,脊椎两侧,督脉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两手的拇、食指交替配合,按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从小儿的尾骶部至项下大椎捏拿一遍。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加强疗效。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腰部肾俞穴处,适当地按揉结合。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丁下三寸(小儿的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百会穴(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共四穴。

儿童保健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儿童保健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儿童保健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儿童保健体弱与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专家的建议是: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儿童保健忌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3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先找原因再进行调理。

一、原因

1、饮食不节。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

二、调理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收。

2、药物:中药分型调节

脾胃运化不良型: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脾胃虚弱型: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力不振、大便粘稠。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胃阴不足型: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3、保健:按摩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逐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体系功效茂盛,消化接收率增添,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天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能够改良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

4、食疗: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A、红枣大麦粥

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

B、红枣焦秫米粥

秫米适量,先用少量水浸泡后,上锅炒,炒至略呈*,再加入浸泡后的小枣8~10枚,旺火熬烂食用。

C、莲子粥

莲子去皮去芯,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

D、苡米粥

苡米适量,或加少量秫米,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粥食用。

E、肉汤类

用鸡或牛肉、排骨煮汤,加入丁香、茴香、桂皮等,调入食盐少量食之。

倡议:脾胃虚弱的,喝粥最佳!假如可能做到每天喝上山药、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种熬的粥,就可起到补脾健胃作用。

虽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孩子脾胃失调,以上如何调理孩子脾胃,详细而准备,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小心呵护,很多在大人看起来没什么的小问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下面和大家分享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1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疾病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减少屋尘。

少儿的保健要点

少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饮食、环境几经变更,体格、心理发育会发生几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此,少儿期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这五个阶段,兹将各期的保健要点概述如下:

(一)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满月为新生儿期。以保温、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为保健重点,还应保证充足睡眠及良好的睡眠姿势。

(二)婴儿期

从满月到周岁为婴儿期。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被称作人生中第一个飞跃时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经常日中嬉戏,以促进飞跃式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三)幼儿期

从一周岁到三周岁为幼儿期。重视早期教育,促进智力增长,以启蒙发萌。继续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培养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四)幼童期

从三周岁到七周岁为幼童期,亦称学龄前期,应有计划地进行幼儿园教育,开展适于幼童特点的各种活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医护与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注意培养优秀品德及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五)儿童期

从七周岁到十二周岁为儿童期,亦称学龄儿童期。应重视德、智、体、美教育,使之全面发展,继续做好儿童保健,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龋齿和脊柱变形,防止扁平足。加强体育锻炼,使体格和智慧进一步发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2

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摩腹

【部位】腹部

【操作】操作者洗净双手,两手掌对搓至发热,食、中、环三指并拢,将指腹面或手掌的掌面置于小儿腹部;按“摩腹绕脐”在腹部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注意】从操作宜匀速、缓慢、柔和,以小儿舒适为度。小儿肌肤娇嫩,操作者须剪短之间。必要时,可用小儿爽身粉做介质。

捏脊

【部位】背部,脊椎两侧,督脉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两手的拇、食指交替配合,按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从小儿的尾骶部至项下大椎捏拿一遍。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加强疗效。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腰部肾俞穴处,适当地按揉结合。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丁下三寸(小儿的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百会穴(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共四穴。

儿童保健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儿童保健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儿童保健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儿童保健体弱与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专家的建议是: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儿童保健忌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3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先找原因再进行调理。

一、原因

1、饮食不节。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

二、调理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收。

2、药物:中药分型调节

脾胃运化不良型: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脾胃虚弱型: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力不振、大便粘稠。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胃阴不足型: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3、保健:按摩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逐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体系功效茂盛,消化接收率增添,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天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能够改良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

4、食疗: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A、红枣大麦粥

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

B、红枣焦秫米粥

秫米适量,先用少量水浸泡后,上锅炒,炒至略呈*,再加入浸泡后的小枣8~10枚,旺火熬烂食用。

C、莲子粥

莲子去皮去芯,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

D、苡米粥

苡米适量,或加少量秫米,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粥食用。

E、肉汤类

用鸡或牛肉、排骨煮汤,加入丁香、茴香、桂皮等,调入食盐少量食之。

倡议:脾胃虚弱的,喝粥最佳!假如可能做到每天喝上山药、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种熬的粥,就可起到补脾健胃作用。

虽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孩子脾胃失调,以上如何调理孩子脾胃,详细而准备,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小心呵护,很多在大人看起来没什么的小问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下面和大家分享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1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疾病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减少屋尘。

少儿的保健要点

少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饮食、环境几经变更,体格、心理发育会发生几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此,少儿期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这五个阶段,兹将各期的保健要点概述如下:

(一)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满月为新生儿期。以保温、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为保健重点,还应保证充足睡眠及良好的睡眠姿势。

(二)婴儿期

从满月到周岁为婴儿期。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被称作人生中第一个飞跃时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经常日中嬉戏,以促进飞跃式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三)幼儿期

从一周岁到三周岁为幼儿期。重视早期教育,促进智力增长,以启蒙发萌。继续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培养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四)幼童期

从三周岁到七周岁为幼童期,亦称学龄前期,应有计划地进行幼儿园教育,开展适于幼童特点的各种活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医护与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注意培养优秀品德及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五)儿童期

从七周岁到十二周岁为儿童期,亦称学龄儿童期。应重视德、智、体、美教育,使之全面发展,继续做好儿童保健,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龋齿和脊柱变形,防止扁平足。加强体育锻炼,使体格和智慧进一步发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2

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摩腹

【部位】腹部

【操作】操作者洗净双手,两手掌对搓至发热,食、中、环三指并拢,将指腹面或手掌的掌面置于小儿腹部;按“摩腹绕脐”在腹部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注意】从操作宜匀速、缓慢、柔和,以小儿舒适为度。小儿肌肤娇嫩,操作者须剪短之间。必要时,可用小儿爽身粉做介质。

捏脊

【部位】背部,脊椎两侧,督脉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两手的拇、食指交替配合,按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从小儿的尾骶部至项下大椎捏拿一遍。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加强疗效。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腰部肾俞穴处,适当地按揉结合。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丁下三寸(小儿的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百会穴(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共四穴。

儿童保健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儿童保健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儿童保健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儿童保健体弱与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专家的建议是: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儿童保健忌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3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先找原因再进行调理。

一、原因

1、饮食不节。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

二、调理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收。

2、药物:中药分型调节

脾胃运化不良型: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脾胃虚弱型: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力不振、大便粘稠。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胃阴不足型: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3、保健:按摩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逐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体系功效茂盛,消化接收率增添,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天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能够改良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

4、食疗: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A、红枣大麦粥

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

B、红枣焦秫米粥

秫米适量,先用少量水浸泡后,上锅炒,炒至略呈*,再加入浸泡后的小枣8~10枚,旺火熬烂食用。

C、莲子粥

莲子去皮去芯,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

D、苡米粥

苡米适量,或加少量秫米,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粥食用。

E、肉汤类

用鸡或牛肉、排骨煮汤,加入丁香、茴香、桂皮等,调入食盐少量食之。

倡议:脾胃虚弱的,喝粥最佳!假如可能做到每天喝上山药、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种熬的粥,就可起到补脾健胃作用。

虽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孩子脾胃失调,以上如何调理孩子脾胃,详细而准备,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孩子的成长需要小心呵护,很多在大人看起来没什么的小问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下面和大家分享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1

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尤其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较成年人容易患病,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一、0—3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二)起居调摄

1、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2、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儿童日常保健

(一)饮食调养

1、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2、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二)起居调摄

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三)运动保健

1、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三、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儿童饮食宜忌

1、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2、腹泻:宜进食薏苡仁、山药等;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3、食欲不振: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疾病预防: 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减少屋尘。

少儿的保健要点

少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饮食、环境几经变更,体格、心理发育会发生几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此,少儿期可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儿童期这五个阶段,兹将各期的保健要点概述如下:

(一)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满月为新生儿期。以保温、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为保健重点,还应保证充足睡眠及良好的睡眠姿势。

(二)婴儿期

从满月到周岁为婴儿期。这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被称作人生中第一个飞跃时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注意寒温调护,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经常日中嬉戏,以促进飞跃式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三)幼儿期

从一周岁到三周岁为幼儿期。重视早期教育,促进智力增长,以启蒙发萌。继续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培养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四)幼童期

从三周岁到七周岁为幼童期,亦称学龄前期,应有计划地进行幼儿园教育,开展适于幼童特点的各种活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医护与教育,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要注意培养优秀品德及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

(五)儿童期

从七周岁到十二周岁为儿童期,亦称学龄儿童期。应重视德、智、体、美教育,使之全面发展,继续做好儿童保健,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龋齿和脊柱变形,防止扁平足。加强体育锻炼,使体格和智慧进一步发展。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2

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

摩腹

【部位】腹部

【操作】操作者洗净双手,两手掌对搓至发热,食、中、环三指并拢,将指腹面或手掌的掌面置于小儿腹部;按“摩腹绕脐”在腹部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注意】从操作宜匀速、缓慢、柔和,以小儿舒适为度。小儿肌肤娇嫩,操作者须剪短之间。必要时,可用小儿爽身粉做介质。

捏脊

【部位】背部,脊椎两侧,督脉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操作者两手的拇、食指交替配合,按推、捏、捻、放的先后顺序,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从小儿的尾骶部至项下大椎捏拿一遍。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加强疗效。第六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腰部肾俞穴处,适当地按揉结合。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丁下三寸(小儿的四横指),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百会穴(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共四穴。

儿童保健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儿童保健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儿童保健一病多药

孩子患一种病,家长往往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V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儿童保健体弱与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专家的建议是: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儿童保健忌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如鱼肝油(含Va与Vd)吃多了可引起发烧、厌食、烦躁、肝与肾脏功能受损。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些,但也不可疏忽。如Vc服用过多可诱发尿路结石、脆骨症等。为此,营养学家强调,应以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为最佳选择。

中医小儿保健知识和方法3

如何调理孩子脾胃?先找原因再进行调理。

一、原因

1、饮食不节。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循环。

二、调理

1、饮食:杂粮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小儿,夏季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膏等情势,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控制,避免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合适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盛,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辅助。此外,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进步小儿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高,且易消化。

另外,还要多吃一些豆类或豆类制品,如黄豆也有健脾益气作用,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

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收。

2、药物:中药分型调节

脾胃运化不良型:厌食伴有嗳气、恶心、腹胀,大便多有不消化物。常用苍术9克,陈皮4。5克,枳壳9克,鸡内金6克,谷芽9克,麦芽9克。煎服。

脾胃虚弱型:以消瘦、进食少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精力不振、大便粘稠。常用茯苓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9克,党参9克,神曲9克。煎服。

胃阴不足型:纳呆,多饮,大便干结,手足心热,易焦躁,入睡不好。常用沙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太子参12克,火麻仁6克,谷芽9克。煎服。

3、保健:按摩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逐日给小儿推拿足三里穴5~10分钟,可使小儿消化体系功效茂盛,消化接收率增添,面黄肌瘦好转。

捏脊法对婴幼儿可采取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步向上挪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天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能够改良食欲、减少感冒、加强体质。

4、食疗:脾胃虚弱 喝粥最佳

A、红枣大麦粥

红枣8~10枚,大麦适量,用温水浸泡后旺火熬煮食用。

B、红枣焦秫米粥

秫米适量,先用少量水浸泡后,上锅炒,炒至略呈*,再加入浸泡后的小枣8~10枚,旺火熬烂食用。

C、莲子粥

莲子去皮去芯,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煮而成,加糖少量食之。

D、苡米粥

苡米适量,或加少量秫米,温水浸泡后用旺火熬粥食用。

E、肉汤类

用鸡或牛肉、排骨煮汤,加入丁香、茴香、桂皮等,调入食盐少量食之。

倡议:脾胃虚弱的,喝粥最佳!假如可能做到每天喝上山药、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种熬的粥,就可起到补脾健胃作用。

虽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但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孩子脾胃失调,以上如何调理孩子脾胃,详细而准备,希望对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