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什么是粳米
2024-03-12 08:49:24 责编:小OO
文档

粳米有多个中药别名:

1. 粳米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中药材,中药别名包括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等。

2. 粳米味甘,性平,可以帮助治疗脾虚烦闷、消渴、不思饮食、泄泻、下痢、倦怠乏力等症状。

3. 适量食用粳米粥可以调理脾胃,帮助生津止渴。

4. 粳米只能起到辅助治疗效果,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南梗米属于梗米吗?

梗米指的是粳米,粳米的中药别名有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等。食用粳米时建议适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引起恶心、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机体健康。

粳米是禾本科植物粳稻的种仁,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也可作为一种中药材辅助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学认为,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烦闷、消渴、不思饮食、泄泻、下痢、倦怠乏力等症状。

而且粳米归脾、胃经,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主腐熟水谷,如果患者存在恶心、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情况,平时可以适量食用粳米粥来帮助调理脾胃。此外,粳米味道甘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生津止渴,适合食欲不振、口干、口渴等情况的患者适量食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虽然粳米可作为一种中药材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只能起到辅助治疗效果,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不要盲目听信偏方,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南梗米属于梗米吗?

梗米指的是粳米,粳米的中药别名有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等。食用粳米时建议适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引起恶心、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影响机体健康。

粳米是禾本科植物粳稻的种仁,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也可作为一种中药材辅助治疗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学认为,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烦闷、消渴、不思饮食、泄泻、下痢、倦怠乏力等症状。

而且粳米归脾、胃经,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主腐熟水谷,如果患者存在恶心、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弱情况,平时可以适量食用粳米粥来帮助调理脾胃。此外,粳米味道甘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生津止渴,适合食欲不振、口干、口渴等情况的患者适量食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虽然粳米可作为一种中药材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只能起到辅助治疗效果,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出现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不要盲目听信偏方,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粳米是什么米与大米有何区别 长期食用有什么

一、粳米,是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是滋补之物。
粳米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是大米的一种,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华北、东北和苏南等地。粳米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9%,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
粳米比较粗短,广东人称之“肥仔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2 粳米的功效与作用
1、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粳米和大米的区别:粳米是大米,大米分为粳米和籼米、糯米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

粳米是什么米与大米有何区别 长期食用有什么

一、粳米,是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是滋补之物。
粳米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是大米的一种,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华北、东北和苏南等地。粳米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9%,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
粳米比较粗短,广东人称之“肥仔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2 粳米的功效与作用
1、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粳米和大米的区别:粳米是大米,大米分为粳米和籼米、糯米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

粳米是什么米与大米有何区别 长期食用有什么

一、粳米,是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是滋补之物。
粳米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是大米的一种,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华北、东北和苏南等地。粳米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9%,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粳米产量远较籼米为低。
粳米比较粗短,广东人称之“肥仔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2 粳米的功效与作用
1、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粳米和大米的区别:粳米是大米,大米分为粳米和籼米、糯米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米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2,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

粳米的功效最早出自哪本中药著作?是什麽?

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

读音:jīng mǐ
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子。又称大米、硬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粘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早、中、晚三收。即在六七、*或十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碾去皮壳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
[参考]所含成分与糯米相似,但含磷较多,钙较少。
[用途]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用法]煎汤或煮粥服。

粳米的功效最早出自哪本中药著作?是什麽?

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

读音:jīng mǐ
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子。又称大米、硬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粘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有早、中、晚三收。即在六七、*或十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碾去皮壳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
[参考]所含成分与糯米相似,但含磷较多,钙较少。
[用途]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胃气不足,口干渴等。 [用法]煎汤或煮粥服。

粳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粳米的别名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4.2 粳米的别名 4.3 来源 4.4 生境分布 4.5 功能主治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粳米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粳米的药理作用 5.11 鉴别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5.16 注意 5.17 附方 5.18 各家论述 5.19 摘录
    6 粳米的食用量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粳米

1 拼音

jīng mǐ

2 概述

粳米为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为禾本科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一般呈椭圆形颗粒状,较圆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粳米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粳米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

3 粳米的别名

硬米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Jīnɡ Mǐ

4.2 粳米的别名

白米

4.3 来源

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

4.4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4.5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0.3~1两。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药性裁成》:粳米造饭, 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LAN瘴,姜、葱、鼓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

5.2 拼音名

Jīnɡ Mǐ

5.3 英文名

Rice

5.4 粳米的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

5.6 原形态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5.8 性状

性状鉴别 呈扁椭圆形,长34mm,宽23mm。一端圆钝;另端有胚脱落而稍歪斜。表面浅白色,半透明,光滑。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甘。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单粒淀粉圆球形,412边形,直径24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淀粉由28(30)个分粒组成。

5.9 化学成份

约含75%以上的淀粉(starch),8%左右蛋白质(protein),0.5%1¥脂肪(fat),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一、二、三酰甘油(monoglyceride,diglyceride,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s),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Nlignoceryl sphingosylglucose),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尚含乙酸(acetic acid),延胡素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羟基代乙酸(glyco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15种有机酸,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麦芽糖(maltose)等单糖和双糖。

5.10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米粽子,剔去其发黑者,80℃焙干,磨粉,做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给小鼠接种腹水型肝癌后,每天灌服水混悬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连续10天,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6%、56.4%和52.1%。在腹水涂片上看到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都较对照组为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粘连情况也较严重。但接种癌细胞后11天,对照组与用药组动物死亡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5.11 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2g,加水4ml,置研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后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供试。 (1)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茚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烘箱中放置12min,斑点呈紫色。 (2)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3)取上述水提取液,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显紫蓝色。

5.12 性味

甘;平

5.13 归经

脾;胃;肺经

5.14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5.16 注意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品店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5.17 附方

①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 淡竹沥一台,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②治赤痢热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 (《普济方》)③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 早白米粉扑之。 (《圣济总录》)

5.18 各家论述

1.宁原《食鉴本草》:粳米, 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2.《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看,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3.《纲目》: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谈,阳中之阴也。所以谈渗下行,能利小便。又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4.《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

5.《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粘也。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并泉水,则味更佳也。

6.《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7.《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8.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9.《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10.《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11.《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5.19 摘录

《中华本草》

6 粳米的食用量

每餐60克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1.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 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

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1. 粳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米粥时千万不要放堿,因为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堿能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 制作米饭时一定要“蒸”,不要“捞”,因为捞饭会损失掉大量维生素;

3. 平时不宜多 *** 制后的细粮。

4. 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5. 米油俗称米汤、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平味甘,大能补虚,老幼咸宜,病后产后体弱之人尤为适合,《本草纲目拾遗》云: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随息居饮食谱》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另外,《紫桂单方》中有对男子精少不育的专门论述: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畔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陈橘皮粥

    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

    黄雌鸡饭

    雌鸡1只(去毛及肠肚),生百合(净洗择)1颗,白粳米饭1盏。功能主治:补益。主女子产后虚羸。用法用量...

    韭子粥

    拼音:jiǔzǐzhōu处方:大量菜子15克粳米50克细盐适量制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粳米、细盐...

    松仁粥

    拼音:sōngrénzhōu处方:松仁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

    炒面粥

    拼音:chǎomiànzhōu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速止水泻冲剂

    gji标准编号:WS3B160293处方:粳米30g茶叶10g干姜5g食盐2g制法:以上四味,...

    癫狂龙虎丸

    成最细粉,备用;牛黄、白矾分别研成细粉与巴豆霜及粳米粉(蒸熟)40g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粳米粉20...

    丁香烂饭丸

    莪术30g甘松90g甘草30g香附(制)150g粳米(淘、炒)54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固精补肾丸

    干,与山药、茯苓、小茴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粳米粉适量,过筛,再与上述含糖稠膏混匀,喷加石菖蒲油...

    庆余辟瘟丹

    作外层粉。每992g粉末约加熟糯米粉147g,熟粳米粉98g,用苏合香和水制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粳米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老人虚羸之气。猪肚(二枚,洗如常法)人参(半两)粳米(三合干姜(二钱,炮)川椒(去目及不开者,二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

    《药征续编》:[卷下]人尿

    品,仲景一二方剂,俱使用之,故无所取其征者。如彼粳米之于白虎汤、附子粳米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七证...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粳

    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

    《专治麻痧初编》:[卷六]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粳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粳米的别名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4.2 粳米的别名 4.3 来源 4.4 生境分布 4.5 功能主治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粳米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粳米的药理作用 5.11 鉴别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5.16 注意 5.17 附方 5.18 各家论述 5.19 摘录
    6 粳米的食用量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粳米

1 拼音

jīng mǐ

2 概述

粳米为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为禾本科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一般呈椭圆形颗粒状,较圆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粳米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粳米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

3 粳米的别名

硬米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Jīnɡ Mǐ

4.2 粳米的别名

白米

4.3 来源

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

4.4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4.5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0.3~1两。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药性裁成》:粳米造饭, 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LAN瘴,姜、葱、鼓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

5.2 拼音名

Jīnɡ Mǐ

5.3 英文名

Rice

5.4 粳米的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

5.6 原形态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5.8 性状

性状鉴别 呈扁椭圆形,长34mm,宽23mm。一端圆钝;另端有胚脱落而稍歪斜。表面浅白色,半透明,光滑。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甘。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单粒淀粉圆球形,412边形,直径24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淀粉由28(30)个分粒组成。

5.9 化学成份

约含75%以上的淀粉(starch),8%左右蛋白质(protein),0.5%1¥脂肪(fat),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一、二、三酰甘油(monoglyceride,diglyceride,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s),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Nlignoceryl sphingosylglucose),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尚含乙酸(acetic acid),延胡素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羟基代乙酸(glyco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15种有机酸,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麦芽糖(maltose)等单糖和双糖。

5.10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米粽子,剔去其发黑者,80℃焙干,磨粉,做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给小鼠接种腹水型肝癌后,每天灌服水混悬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连续10天,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6%、56.4%和52.1%。在腹水涂片上看到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都较对照组为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粘连情况也较严重。但接种癌细胞后11天,对照组与用药组动物死亡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5.11 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2g,加水4ml,置研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后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供试。 (1)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茚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烘箱中放置12min,斑点呈紫色。 (2)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3)取上述水提取液,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显紫蓝色。

5.12 性味

甘;平

5.13 归经

脾;胃;肺经

5.14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5.16 注意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品店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5.17 附方

①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 淡竹沥一台,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②治赤痢热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 (《普济方》)③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 早白米粉扑之。 (《圣济总录》)

5.18 各家论述

1.宁原《食鉴本草》:粳米, 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2.《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看,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3.《纲目》: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谈,阳中之阴也。所以谈渗下行,能利小便。又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4.《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

5.《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粘也。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并泉水,则味更佳也。

6.《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7.《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8.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9.《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10.《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11.《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5.19 摘录

《中华本草》

6 粳米的食用量

每餐60克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1.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 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

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1. 粳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米粥时千万不要放堿,因为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堿能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 制作米饭时一定要“蒸”,不要“捞”,因为捞饭会损失掉大量维生素;

3. 平时不宜多 *** 制后的细粮。

4. 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5. 米油俗称米汤、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平味甘,大能补虚,老幼咸宜,病后产后体弱之人尤为适合,《本草纲目拾遗》云: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随息居饮食谱》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另外,《紫桂单方》中有对男子精少不育的专门论述: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畔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陈橘皮粥

    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

    黄雌鸡饭

    雌鸡1只(去毛及肠肚),生百合(净洗择)1颗,白粳米饭1盏。功能主治:补益。主女子产后虚羸。用法用量...

    韭子粥

    拼音:jiǔzǐzhōu处方:大量菜子15克粳米50克细盐适量制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粳米、细盐...

    松仁粥

    拼音:sōngrénzhōu处方:松仁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

    炒面粥

    拼音:chǎomiànzhōu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速止水泻冲剂

    gji标准编号:WS3B160293处方:粳米30g茶叶10g干姜5g食盐2g制法:以上四味,...

    癫狂龙虎丸

    成最细粉,备用;牛黄、白矾分别研成细粉与巴豆霜及粳米粉(蒸熟)40g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粳米粉20...

    丁香烂饭丸

    莪术30g甘松90g甘草30g香附(制)150g粳米(淘、炒)54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固精补肾丸

    干,与山药、茯苓、小茴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粳米粉适量,过筛,再与上述含糖稠膏混匀,喷加石菖蒲油...

    庆余辟瘟丹

    作外层粉。每992g粉末约加熟糯米粉147g,熟粳米粉98g,用苏合香和水制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粳米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老人虚羸之气。猪肚(二枚,洗如常法)人参(半两)粳米(三合干姜(二钱,炮)川椒(去目及不开者,二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

    《药征续编》:[卷下]人尿

    品,仲景一二方剂,俱使用之,故无所取其征者。如彼粳米之于白虎汤、附子粳米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七证...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粳

    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

    《专治麻痧初编》:[卷六]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粳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粳米的别名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4.2 粳米的别名 4.3 来源 4.4 生境分布 4.5 功能主治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粳米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粳米的药理作用 5.11 鉴别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5.16 注意 5.17 附方 5.18 各家论述 5.19 摘录
    6 粳米的食用量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粳米

1 拼音

jīng mǐ

2 概述

粳米为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为禾本科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一般呈椭圆形颗粒状,较圆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粳米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粳米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

3 粳米的别名

硬米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Jīnɡ Mǐ

4.2 粳米的别名

白米

4.3 来源

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

4.4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4.5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0.3~1两。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药性裁成》:粳米造饭, 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LAN瘴,姜、葱、鼓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

5.2 拼音名

Jīnɡ Mǐ

5.3 英文名

Rice

5.4 粳米的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

5.6 原形态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5.8 性状

性状鉴别 呈扁椭圆形,长34mm,宽23mm。一端圆钝;另端有胚脱落而稍歪斜。表面浅白色,半透明,光滑。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甘。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单粒淀粉圆球形,412边形,直径24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淀粉由28(30)个分粒组成。

5.9 化学成份

约含75%以上的淀粉(starch),8%左右蛋白质(protein),0.5%1¥脂肪(fat),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一、二、三酰甘油(monoglyceride,diglyceride,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s),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Nlignoceryl sphingosylglucose),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尚含乙酸(acetic acid),延胡素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羟基代乙酸(glyco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15种有机酸,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麦芽糖(maltose)等单糖和双糖。

5.10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米粽子,剔去其发黑者,80℃焙干,磨粉,做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给小鼠接种腹水型肝癌后,每天灌服水混悬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连续10天,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6%、56.4%和52.1%。在腹水涂片上看到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都较对照组为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粘连情况也较严重。但接种癌细胞后11天,对照组与用药组动物死亡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5.11 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2g,加水4ml,置研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后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供试。 (1)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茚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烘箱中放置12min,斑点呈紫色。 (2)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3)取上述水提取液,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显紫蓝色。

5.12 性味

甘;平

5.13 归经

脾;胃;肺经

5.14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5.16 注意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品店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5.17 附方

①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 淡竹沥一台,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②治赤痢热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 (《普济方》)③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 早白米粉扑之。 (《圣济总录》)

5.18 各家论述

1.宁原《食鉴本草》:粳米, 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2.《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看,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3.《纲目》: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谈,阳中之阴也。所以谈渗下行,能利小便。又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4.《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

5.《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粘也。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并泉水,则味更佳也。

6.《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7.《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8.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9.《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10.《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11.《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5.19 摘录

《中华本草》

6 粳米的食用量

每餐60克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1.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 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

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1. 粳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米粥时千万不要放堿,因为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堿能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 制作米饭时一定要“蒸”,不要“捞”,因为捞饭会损失掉大量维生素;

3. 平时不宜多 *** 制后的细粮。

4. 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5. 米油俗称米汤、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平味甘,大能补虚,老幼咸宜,病后产后体弱之人尤为适合,《本草纲目拾遗》云: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随息居饮食谱》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另外,《紫桂单方》中有对男子精少不育的专门论述: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畔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陈橘皮粥

    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

    黄雌鸡饭

    雌鸡1只(去毛及肠肚),生百合(净洗择)1颗,白粳米饭1盏。功能主治:补益。主女子产后虚羸。用法用量...

    韭子粥

    拼音:jiǔzǐzhōu处方:大量菜子15克粳米50克细盐适量制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粳米、细盐...

    松仁粥

    拼音:sōngrénzhōu处方:松仁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

    炒面粥

    拼音:chǎomiànzhōu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速止水泻冲剂

    gji标准编号:WS3B160293处方:粳米30g茶叶10g干姜5g食盐2g制法:以上四味,...

    癫狂龙虎丸

    成最细粉,备用;牛黄、白矾分别研成细粉与巴豆霜及粳米粉(蒸熟)40g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粳米粉20...

    丁香烂饭丸

    莪术30g甘松90g甘草30g香附(制)150g粳米(淘、炒)54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固精补肾丸

    干,与山药、茯苓、小茴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粳米粉适量,过筛,再与上述含糖稠膏混匀,喷加石菖蒲油...

    庆余辟瘟丹

    作外层粉。每992g粉末约加熟糯米粉147g,熟粳米粉98g,用苏合香和水制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粳米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老人虚羸之气。猪肚(二枚,洗如常法)人参(半两)粳米(三合干姜(二钱,炮)川椒(去目及不开者,二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

    《药征续编》:[卷下]人尿

    品,仲景一二方剂,俱使用之,故无所取其征者。如彼粳米之于白虎汤、附子粳米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七证...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粳

    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

    《专治麻痧初编》:[卷六]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粳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粳米的别名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4.2 粳米的别名 4.3 来源 4.4 生境分布 4.5 功能主治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粳米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化学成份 5.10 粳米的药理作用 5.11 鉴别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5.16 注意 5.17 附方 5.18 各家论述 5.19 摘录
    6 粳米的食用量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粳米

1 拼音

jīng mǐ

2 概述

粳米为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为禾本科粳稻的种仁,又称大米,一般呈椭圆形颗粒状,较圆胖,半透明,表面光亮,腹白度较小。粳米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粳米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

3 粳米的别名

硬米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

4.1 拼音名

Jīnɡ Mǐ

4.2 粳米的别名

白米

4.3 来源

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

4.4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4.5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4.6 粳米的用法用量

0.3~1两。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粳米

5.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1.《药性裁成》:粳米造饭, 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LAN瘴,姜、葱、鼓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

5.2 拼音名

Jīnɡ Mǐ

5.3 英文名

Rice

5.4 粳米的别名

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颖果成熟时,采收,脱下果实,晒干,除去稻壳即可。

5.6 原形态

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5.8 性状

性状鉴别 呈扁椭圆形,长34mm,宽23mm。一端圆钝;另端有胚脱落而稍歪斜。表面浅白色,半透明,光滑。质坚硬,断面粉性。气微,味甘。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类白色。单粒淀粉圆球形,412边形,直径24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淀粉由28(30)个分粒组成。

5.9 化学成份

约含75%以上的淀粉(starch),8%左右蛋白质(protein),0.5%1¥脂肪(fat),另含少量B族维生素B1、B2、B6等。脂肪部分主要为胆甾醇(chole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一、二、三酰甘油(monoglyceride,diglyceride,triglyceride),磷脂(phospholipids),还含有二十四酰基鞘氨醇葡萄糖(Nlignoceryl sphingosylglucose),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尚含乙酸(acetic acid),延胡素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羟基代乙酸(glycolic acid),枸橼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15种有机酸,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麦芽糖(maltose)等单糖和双糖。

5.10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米粽子,剔去其发黑者,80℃焙干,磨粉,做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给小鼠接种腹水型肝癌后,每天灌服水混悬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连续10天,对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7.6%、56.4%和52.1%。在腹水涂片上看到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都较对照组为著。肉眼观察,对照组腹腔内肿瘤生长较给药组广泛,粘连情况也较严重。但接种癌细胞后11天,对照组与用药组动物死亡情况并无明显差异。

5.11 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2g,加水4ml,置研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后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供试。 (1)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茚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烘箱中放置12min,斑点呈紫色。 (2)取上述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3)取上述水提取液,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显紫蓝色。

5.12 性味

甘;平

5.13 归经

脾;胃;肺经

5.14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5.15 粳米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水研取汁。

5.16 注意

《食疗本草》:“新熟者动气,常食干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和苍耳食品店之,令人卒心痛;不可与马肉同食之,发痼疾。”

5.17 附方

①治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气欲绝者: 淡竹沥一台,粳米一合(炒,以水二盏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竹沥饮)②治赤痢热躁: 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 (《普济方》)③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 早白米粉扑之。 (《圣济总录》)

5.18 各家论述

1.宁原《食鉴本草》:粳米, 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赤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2.《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入手太阴,亦同甘草用看,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3.《纲目》: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粳。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谈,阳中之阴也。所以谈渗下行,能利小便。又张耒《粥记》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4.《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本经》益气止烦止泄,特其余事耳。

5.《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患停饮者不宜啜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入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故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至病人、产妇粥养最宜,以其较籼为柔,而较糯不粘也。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又有一种香粳米,自然有香,亦名香珠米,煮粥时加入之,香美异常,尤能醒胃。凡煮粥宜用并泉水,则味更佳也。

6.《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7.《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8.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9.《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10.《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11.《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5.19 摘录

《中华本草》

6 粳米的食用量

每餐60克

7 粳米的营养价值

1. 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 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 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 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 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8  粳米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一切体虚之人、高热之人、久病初愈、妇女产后、老年人、婴幼儿消化力减弱者;

2.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9 粳米的食疗功效

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止泄,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好颜色之功;

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诸虚百损等。

10 与粳米相克的食物

唐•孟诜:“粳米不可同马肉食,发瘤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11 粳米的食用建议

1. 粳米做成粥更易于消化吸收,但制作米粥时千万不要放堿,因为米是人体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堿能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会导致B1缺乏,出现“脚气病”;

2. 制作米饭时一定要“蒸”,不要“捞”,因为捞饭会损失掉大量维生素;

3. 平时不宜多 *** 制后的细粮。

4. 不能长期食用精米而对糙米不闻不问,因为精米在加工时会损坏大量的营养,长期使用会导致营养缺乏,所以应粗细结合,才能均衡营养;

5. 米油俗称米汤、粥油,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性平味甘,大能补虚,老幼咸宜,病后产后体弱之人尤为适合,《本草纲目拾遗》云: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随息居饮食谱》曰:补液填精,有裨赢老。另外,《紫桂单方》中有对男子精少不育的专门论述: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畔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陈橘皮粥

    苎麻根(刮去土,晒干)1两,高良姜(末)3钱,白粳米(择净)半合。制法:上除粳米外为散。功能主治:妊...

    黄雌鸡饭

    雌鸡1只(去毛及肠肚),生百合(净洗择)1颗,白粳米饭1盏。功能主治:补益。主女子产后虚羸。用法用量...

    韭子粥

    拼音:jiǔzǐzhōu处方:大量菜子15克粳米50克细盐适量制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粳米、细盐...

    松仁粥

    拼音:sōngrénzhōu处方:松仁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后将松仁和水研末作膏,入粥内...

    炒面粥

    拼音:chǎomiànzhōu处方:炒面15克粳米30克制法:先煮粳米粥,入炒面,搅匀。功能主治:温...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方剂

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速止水泻冲剂

    gji标准编号:WS3B160293处方:粳米30g茶叶10g干姜5g食盐2g制法:以上四味,...

    癫狂龙虎丸

    成最细粉,备用;牛黄、白矾分别研成细粉与巴豆霜及粳米粉(蒸熟)40g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粳米粉20...

    丁香烂饭丸

    莪术30g甘松90g甘草30g香附(制)150g粳米(淘、炒)540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

    固精补肾丸

    干,与山药、茯苓、小茴香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加粳米粉适量,过筛,再与上述含糖稠膏混匀,喷加石菖蒲油...

    庆余辟瘟丹

    作外层粉。每992g粉末约加熟糯米粉147g,熟粳米粉98g,用苏合香和水制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

    更多用到中药粳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粳米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老人虚羸之气。猪肚(二枚,洗如常法)人参(半两)粳米(三合干姜(二钱,炮)川椒(去目及不开者,二钱,...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五)治伤寒温病同用方]4.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

    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

    《药征续编》:[卷下]人尿

    品,仲景一二方剂,俱使用之,故无所取其征者。如彼粳米之于白虎汤、附子粳米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七证...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粳

    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

    《专治麻痧初编》:[卷六]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