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智慧100例
2024-03-12 04:44:51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黄帝内经中的100条养生经》是2009年10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乐阳。本书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各个方面讲解了养生之道。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学的养生智慧

中医学是古人同大自然艰苦搏斗以求生存的产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养生 智慧。随着现代 社会 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有些行为违背中医理论,是对身体的极大摧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委陈明为大家解读以下耗伤身体的行为。

冷饮甜辣,痰湿内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鱼大肉、烧烤火锅、饮料啤酒、冰淇淋甜点成了餐桌常客,但在中医看来,这种贪食生冷、甜辣的饮食习惯是很不 健康 的。首先,生冷、冰镇食品最容易损伤阳气,尤其是脾胃的阳气,导致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久之人体会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肌肉无力、思维迟钝。其次,大量食用甜食会造成内生火热、痰湿内蕴及肥胖、内分泌失调等诸多问题。很多人会有误区,认为吃了辣椒、羊肉、火锅再喝点儿冰镇饮料,热的凉的不就中和了。事实上,食物进入身体后所产生的作用对各个脏腑经脉的亲和力不同,热性食物与凉性食物各有归经,各走其道,其寒热之性并不能很好地中和抵消,而是各自为营地诱发各类疾病。推荐大家保持一个比较符合国人肠胃消化特点的饮食习惯:以米面为主,蔬菜为辅,适量摄入肉、蛋、奶及各种水果,做饭少油限盐,清淡为主,少吃生冷食品。

工作紧张,阳气耗散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很多成年人的生活常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人体的发动机——“阳气”也必然处于亢奋状态。清醒状态下,阳气的运行分布是偏于体表的,这种外露弛张的状态维持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阳气过度耗散,呈现出一种虚损状态,昏沉、反应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频繁感冒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平时工作学习要有张有弛,紧张工作后需进行适度身心放松,可以适量做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游泳等。如果没有时间及运动条件,听听相声、放段音乐,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也是很好的休息。

经常熬夜,阳不归根

人体有一种很重要的阳气,叫“卫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抵抗力。它是人体的“小卫兵”,随昼夜晨昏变化,按规定路线在人体经脉中“按点儿”运行。笼统地说,人在白天清醒时,卫气在阳经值班,时刻保持警惕以抵御外来邪气;到了晚上,卫气也随着人们睡眠开始交接到阴经进入低耗能的“待机充电”状态,来为白天上岗工作养精蓄锐。现在,很多人手机不离手,还经常熬夜,使得阳经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阳气耗散,久而久之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所以,大家应充分遵循“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生理特点按时起居,尽量做到晚上10点前睡觉,工作学习忙的话可稍稍延后到11点,成年人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未成年人根据年龄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中午可通过午休,让阳气打个小盹儿。

思虑繁复,气血受损

人体气机运行遵循其自身周行规律,也受活动及精神状态影响。思虑繁复、过多,这些都会导致阳气烦劳弛张,易产生内火,火热邪气一方面导致阳气进一步外散,另一方面也会灼伤阴津,造体阴阳两虚。《黄帝内经》描述较为理想的 养生 状态应该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只有当我们的内心没有过多和担忧时,气机运转才能真正遵循其规律,保持气血津液充斥盈满的状态。建议大家每天在烦劳的工作学习后,抽出一部分时间放空静坐,以涵养阳气、濡养津液。

阳气失调,人造伤寒

一般人们认为秋冬是感冒高发季节,可临床发现,夏天、伏暑天看感冒的人最多。因为,夏天人为的食寒饮冷、吹空调很容易会“人造伤寒”。《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这两个季节天地自然都处于一种阳气旺盛、外露浮越的状态。人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不例外,人体有限的阳气多数都跑到外部肌表,处于一种耗散状态,内部阳气相对不足。因此,春夏季节,我们更应注重维护保养阳气,不管是吹冷气还是喝冷饮、吃生冷食物都要节制,食用生冷食物时,可搭配温热辛散的食材,如生姜、花椒、孜然、芥末等。

运动不当,损津伤心

现代人对身材要求高,女士以瘦为美,男士追求肌肉饱满。所以有人为在短期内迅速减重而进行超过自身负荷的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多处拉伤、扭伤、挫伤。中医认为,适量运动可鼓动身体内气血运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血运行通畅能很好地濡养筋骨脉络,达到 养生 目的。但运动讲究得当,否则得不偿失。怎么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主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运动过程中不宜过量出汗,最好不要“汗出如洗”。大量汗出后,人体阳气过度亢奋外发,容易感受风寒,同时由于汗液生成需要阴津、阳气及心气相互作用,过量出汗不仅耗伤阳气、折损津液,也容易损伤心气。二是运动后如果出现关节、肌肉疼痛或酸软无力,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且经1天休息还无法缓解,就预示着运动强度过大,需及时调整。从中医角度讲,推荐八段锦、五行掌、太极拳等,这些是比较柔和且符合东方人身体结构特点的锻炼方式,大家可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学习。

产后受寒,邪风入侵

中医认为,女子三七到四七(21-28岁)、男子三八到四八(24-32岁)期间,机体阴阳充沛平和,是适合生育的最佳时期。但很多年轻人要等工作稳定、有车有房,各方面条件成熟才要孩子,双方往往都35岁以上了,此时生育能力开始走下坡路,导致受孕困难。另外,妇女生产后百节空虚,极易招受贼风虚邪,故产后讲究避风忌寒。现在医院手术室全年都是冷气控温,手术过程中产妇不可避免地会感受风寒邪气。很多年轻产妇产后不久就食寒饮冷,吹冷气,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觉得身体“钻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客观存在着体质差异。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西方人产后喝凉水、吃冷食等生活习惯,注意避风休息。同时,遵循生理规律,在合适的年龄孕育。

阴阳失衡,滋养流弊

现代人对 健康 很重视,希望通过早期预防保健来维持 健康 的体魄。为迎合这种消费心理,很多养阴药被贴上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标签。实际上,人体最自然 健康 的状态是阴阳在一定水平内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阴平阳秘”。这就像植物的生长既需要阳光照射,也需要充足水分。因此,不进行辨证而单纯通过滋阴养阴的方法追求保健 养生 的思想不符合中医理论,大家要客观认识。

滥用西药,伤伐正气

抗生素的发现与运用快速解决了临床上大量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但也造成了为追求疗效与速度而滥用、过量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很多老百姓家里都储备了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喉咙疼吃一片、感冒了吃一片……从中医角度看,绝大多数抗生素性质偏寒凉,过量使用会伤伐人体正气。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感冒输很多抗生素吊瓶后,患者往往伴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怕冷等症状,这是人体正气被大量寒凉抗生素“误伤”的结果。因此,大家应慎用抗生素。

中医养生智慧-夏季养生

夏三月是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季节。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这个阶段阳极阴生,万物结实。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在这里着眼于一个长字。

一、精神调养

夏天属火,应男方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特别重视心神的调养,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于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在夏季最容易达成,冬季人们把自己装在棉衣的套子里与外界交往相对困难。与此相反,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

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人为热,更生热矣。——嵇康《 养生 论》

这也提出心静自然凉的夏季 养生 方法,实际日常生活中也有很高额参考价值。

二、起居调养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炎热可以使我们汗泄很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甚至恶心和昏迷,在安排活动或进行 体育 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以免中暑。午饭后需要安排适当的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以恢复疲劳,子午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子时和午时是阴阳交结之时,给予适当的休息,有便于阴阳转换。

酷热的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夏防病,易于入睡,而且能锻炼身体,温水你冲洗时水压机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影响,降低肌肉张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的也可以用温水毛巾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

夏季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使用空调时不宜室内室外温差过大,避免受凉又有环保意义,尤其对老年人更为重要。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换勤洗,久穿湿衣也会得病。

三、饮食调养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容易克肺金,《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阴阳学说则认为,下月阳气旺盛,但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饮之食不宜多吃,少则尤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最好不要冰冻,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夏季气候炎热,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也易*变质,尽量不要剩饭。夏季青瓜梨枣比较多,肠道疾病时有发生,要讲究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尤其是广东地区尽量避免吃放置时间稍微长的凉拌菜,甚至不吃凉拌菜。

四、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之处,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广播体操都可以,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剧烈运动会使我们大汗淋漓,而汗泄太多会损伤阴气,同时也伤阳气,出汗过多时,应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尽量不要饮用大量的凉开水,也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或者马上进入较低温度的空调房,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五、防病保健

夏天预防保健,第一是预防暑热伤人,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

疰夏主要表现在胸闷、胃纳欠差,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等,还有出汗多,消瘦。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来减轻脾胃的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洁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滑石、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常可预防。

那么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如果发现中暑的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或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等。预防中暑要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露天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当气温超过一定的摄氏度的时候是要求停工停学的。

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暴晒,主要室内降温。

六、冬病夏治保健

从小暑到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个季节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夏季就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慢性鼻炎以及痹症等阳虚症,这个时段是最佳的防治时期,称为冬病夏治。

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内服一些中药,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近年来,三伏贴风靡,也可以考虑选用,内服以温肾壮阳药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按说明服即可。外敷药以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研为细末,用姜汁捣糊,然后直接贴于穴位之上,如果有麝香通透性会更强,贴在双侧肺腧、心腧、膈俞或双侧肺腧、百劳、膏盲等穴位上,以胶布固定。一般可以贴4-6个小时,如果十分敏感,灼痛明显的话可以提前去下,以避免出现比较大的水泡。通常以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个小时,每伏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来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通过治疗有可能缓解这些疾病。

中医养生智慧-夏季养生

夏三月是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季节。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这个阶段阳极阴生,万物结实。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在这里着眼于一个长字。

一、精神调养

夏天属火,应男方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特别重视心神的调养,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于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在夏季最容易达成,冬季人们把自己装在棉衣的套子里与外界交往相对困难。与此相反,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

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人为热,更生热矣。——嵇康《 养生 论》

这也提出心静自然凉的夏季 养生 方法,实际日常生活中也有很高额参考价值。

二、起居调养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炎热可以使我们汗泄很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甚至恶心和昏迷,在安排活动或进行 体育 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以免中暑。午饭后需要安排适当的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以恢复疲劳,子午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子时和午时是阴阳交结之时,给予适当的休息,有便于阴阳转换。

酷热的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夏防病,易于入睡,而且能锻炼身体,温水你冲洗时水压机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影响,降低肌肉张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的也可以用温水毛巾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

夏季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使用空调时不宜室内室外温差过大,避免受凉又有环保意义,尤其对老年人更为重要。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换勤洗,久穿湿衣也会得病。

三、饮食调养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容易克肺金,《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阴阳学说则认为,下月阳气旺盛,但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饮之食不宜多吃,少则尤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最好不要冰冻,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夏季气候炎热,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也易*变质,尽量不要剩饭。夏季青瓜梨枣比较多,肠道疾病时有发生,要讲究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尤其是广东地区尽量避免吃放置时间稍微长的凉拌菜,甚至不吃凉拌菜。

四、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之处,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广播体操都可以,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剧烈运动会使我们大汗淋漓,而汗泄太多会损伤阴气,同时也伤阳气,出汗过多时,应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尽量不要饮用大量的凉开水,也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或者马上进入较低温度的空调房,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五、防病保健

夏天预防保健,第一是预防暑热伤人,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

疰夏主要表现在胸闷、胃纳欠差,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等,还有出汗多,消瘦。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来减轻脾胃的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洁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滑石、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常可预防。

那么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如果发现中暑的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或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等。预防中暑要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露天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当气温超过一定的摄氏度的时候是要求停工停学的。

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暴晒,主要室内降温。

六、冬病夏治保健

从小暑到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个季节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夏季就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慢性鼻炎以及痹症等阳虚症,这个时段是最佳的防治时期,称为冬病夏治。

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内服一些中药,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近年来,三伏贴风靡,也可以考虑选用,内服以温肾壮阳药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按说明服即可。外敷药以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研为细末,用姜汁捣糊,然后直接贴于穴位之上,如果有麝香通透性会更强,贴在双侧肺腧、心腧、膈俞或双侧肺腧、百劳、膏盲等穴位上,以胶布固定。一般可以贴4-6个小时,如果十分敏感,灼痛明显的话可以提前去下,以避免出现比较大的水泡。通常以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个小时,每伏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来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通过治疗有可能缓解这些疾病。

中医养生智慧-夏季养生

夏三月是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季节。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这个阶段阳极阴生,万物结实。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在这里着眼于一个长字。

一、精神调养

夏天属火,应男方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特别重视心神的调养,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对于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在夏季最容易达成,冬季人们把自己装在棉衣的套子里与外界交往相对困难。与此相反,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

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人为热,更生热矣。——嵇康《 养生 论》

这也提出心静自然凉的夏季 养生 方法,实际日常生活中也有很高额参考价值。

二、起居调养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炎热可以使我们汗泄很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甚至恶心和昏迷,在安排活动或进行 体育 锻炼时,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以免中暑。午饭后需要安排适当的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以恢复疲劳,子午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子时和午时是阴阳交结之时,给予适当的休息,有便于阴阳转换。

酷热的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夏防病,易于入睡,而且能锻炼身体,温水你冲洗时水压机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影响,降低肌肉张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没有条件洗温水澡的也可以用温水毛巾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

夏季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使用空调时不宜室内室外温差过大,避免受凉又有环保意义,尤其对老年人更为重要。夏日天热多汗,衣衫要勤换勤洗,久穿湿衣也会得病。

三、饮食调养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容易克肺金,《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亦多,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阴阳学说则认为,下月阳气旺盛,但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心主表,肾主里,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唯其外热内寒,故冷饮之食不宜多吃,少则尤可,食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最好不要冰冻,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夏季气候炎热,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夏季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也易*变质,尽量不要剩饭。夏季青瓜梨枣比较多,肠道疾病时有发生,要讲究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尤其是广东地区尽量避免吃放置时间稍微长的凉拌菜,甚至不吃凉拌菜。

四、运动调养

夏天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者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之处,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广播体操都可以,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剧烈运动会使我们大汗淋漓,而汗泄太多会损伤阴气,同时也伤阳气,出汗过多时,应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尽量不要饮用大量的凉开水,也不要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或者马上进入较低温度的空调房,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五、防病保健

夏天预防保健,第一是预防暑热伤人,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

疰夏主要表现在胸闷、胃纳欠差,四肢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等,还有出汗多,消瘦。预防疰夏在夏令之前可取健脾益气之品,并少吃油腻厚味,来减轻脾胃的负担,进入夏季宜服芳香化浊,清洁湿热之方,如每天用鲜藿香叶、佩兰叶、滑石、麦芽、甘草水煎代茶饮常可预防。

那么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胸闷、心悸、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如果发现中暑的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或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等。预防中暑要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露天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当气温超过一定的摄氏度的时候是要求停工停学的。

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暴晒,主要室内降温。

六、冬病夏治保健

从小暑到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个季节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对于一些每逢夏季就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阻肺、慢性鼻炎以及痹症等阳虚症,这个时段是最佳的防治时期,称为冬病夏治。

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具体方法是内服一些中药,也可外敷药于穴位之上。近年来,三伏贴风靡,也可以考虑选用,内服以温肾壮阳药为主,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按说明服即可。外敷药以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研为细末,用姜汁捣糊,然后直接贴于穴位之上,如果有麝香通透性会更强,贴在双侧肺腧、心腧、膈俞或双侧肺腧、百劳、膏盲等穴位上,以胶布固定。一般可以贴4-6个小时,如果十分敏感,灼痛明显的话可以提前去下,以避免出现比较大的水泡。通常以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个小时,每伏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来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通过治疗有可能缓解这些疾病。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下面我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四季养生口诀
  1、四时养生小口诀

  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

  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

  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

  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
  书中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面板,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百话注解: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面板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白话翻译出来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内经》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张的养生观念,身体以养为主,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张疾病的预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说的预防大于治疗的意思。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冬天户外大雪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1.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2.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4.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5.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6.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7.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下面我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四季养生口诀
  1、四时养生小口诀

  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

  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

  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

  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
  书中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面板,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百话注解: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面板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白话翻译出来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内经》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张的养生观念,身体以养为主,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张疾病的预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说的预防大于治疗的意思。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冬天户外大雪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1.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2.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4.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5.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6.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7.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智慧

中医智慧养生,让人延年益寿

  “百岁为中年,百五是老叟”,这是晚辈们在长寿老人生日宴席上的贺词。虽然遗传学家说,人的正常寿命可达120多岁,但很多人的寿命并不能达到这个数字。很多认为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疾病、性别等。由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延年益寿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要想延年益寿就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调节饮食: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每餐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就好,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牛奶、鸡蛋等。

  2、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亘古不变的长寿秘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爬山、乒乓球等,有利于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3、调适心情: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书法等,陶冶情操,老有所乐。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沟通能够舒缓心情,发泄郁闷。

  4、锻炼大脑:人的大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但是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进行用脑的活动,如猜谜语,玩游戏,都能迫使大脑工作,延缓脑萎缩的发生。大脑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药验方

  1、延年抗衰丹:茯苓、柏子仁、松子仁、松脂、白蜜各适量。将前4味研成细末,用白蜜制丸如枣子大小。每次服3〜5丸,每日3次。能轻身明目,抗衰老。

  2、乌麻子饮:乌麻子(微炒,捣碎)800克。用酒2000毫升浸泡乌麻子一夜,随意饮用。可延年不老。老年人可适量食用。

  3、长寿粉:何首乌240克,地骨皮、茯苓各150克,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人参各90克。混合研成粗末,储存于瓷罐中,每日用40克,温水冲服。

民间偏方

  1、强身健体茶:制首乌300克,菟丝子240克,补骨脂25克,茶叶适量。将前三味药研成细末放瓷罐中备用,每次取50克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后长期频饮。滋补肝肾,强身健体。

  2、延年益寿粥: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大米、黑芝麻、桑葚洗净捣烂,沙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将捣烂的米浆缓缓倒入,煮成糊状可治须发早白虚风眩晕等。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美味药膳

  1、 滑熘鱼片

   材料

  鲈鱼肉250克,水发香菇、黑木耳各25克,鸡蛋1个(取蛋清)、水淀粉、盐、料酒、蒜泥各适量。

   做法

  鱼肉去鱼皮洗净,切成片,用蛋清、盐、部分水淀粉拌匀上浆,腌渍,水发香菇和黑木耳洗净,切片锅内放油,烧至五六成热,放入鱼片,滑开滑透,待鱼片将熟时,捞出沥干油分。锅内再放油烧至七成热以上,下入蒜泥、香菇、黑木耳翻炒一下,放入鱼片和料酒,水淀粉勾芡,再翻炒两下即可。

  2、 菊花乳鸽汤

   材料

  乳鸽2只,薏仁克,菊花10克,清汤、葱、姜、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剁成块,用沸水汆烫一下,控干水分,薏仁菊花用温水泡软。锅内放入清汤,放入乳鸽块、薏仁、葱、姜、盐、料酒,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菊花略煮,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枸杞子酒

   材料

  枸杞子200克,白烧酒500毫升。

   做法

  枸杞子洗净,放入瓶中,加入白烧酒,加盖密封,每日摇动一次,7天后即可饮用。之后可边饮边添加白酒。晚餐前或临睡前饮用,每次10〜20毫升。可益精气,抗早衰。

国医养生智慧

  将一条腿盘屈、脚心翻向上,放置另一侧大腿上,两手心搓热,用手掌在脚掌上横搓、竖搓摩檫上百次,直到脚心发热为止。

中医智慧养生,让人延年益寿

  “百岁为中年,百五是老叟”,这是晚辈们在长寿老人生日宴席上的贺词。虽然遗传学家说,人的正常寿命可达120多岁,但很多人的寿命并不能达到这个数字。很多认为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疾病、性别等。由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延年益寿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要想延年益寿就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调节饮食: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每餐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就好,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牛奶、鸡蛋等。

  2、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亘古不变的长寿秘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爬山、乒乓球等,有利于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3、调适心情: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书法等,陶冶情操,老有所乐。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沟通能够舒缓心情,发泄郁闷。

  4、锻炼大脑:人的大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但是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进行用脑的活动,如猜谜语,玩游戏,都能迫使大脑工作,延缓脑萎缩的发生。大脑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药验方

  1、延年抗衰丹:茯苓、柏子仁、松子仁、松脂、白蜜各适量。将前4味研成细末,用白蜜制丸如枣子大小。每次服3〜5丸,每日3次。能轻身明目,抗衰老。

  2、乌麻子饮:乌麻子(微炒,捣碎)800克。用酒2000毫升浸泡乌麻子一夜,随意饮用。可延年不老。老年人可适量食用。

  3、长寿粉:何首乌240克,地骨皮、茯苓各150克,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人参各90克。混合研成粗末,储存于瓷罐中,每日用40克,温水冲服。

民间偏方

  1、强身健体茶:制首乌300克,菟丝子240克,补骨脂25克,茶叶适量。将前三味药研成细末放瓷罐中备用,每次取50克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后长期频饮。滋补肝肾,强身健体。

  2、延年益寿粥: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大米、黑芝麻、桑葚洗净捣烂,沙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将捣烂的米浆缓缓倒入,煮成糊状可治须发早白虚风眩晕等。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美味药膳

  1、 滑熘鱼片

   材料

  鲈鱼肉250克,水发香菇、黑木耳各25克,鸡蛋1个(取蛋清)、水淀粉、盐、料酒、蒜泥各适量。

   做法

  鱼肉去鱼皮洗净,切成片,用蛋清、盐、部分水淀粉拌匀上浆,腌渍,水发香菇和黑木耳洗净,切片锅内放油,烧至五六成热,放入鱼片,滑开滑透,待鱼片将熟时,捞出沥干油分。锅内再放油烧至七成热以上,下入蒜泥、香菇、黑木耳翻炒一下,放入鱼片和料酒,水淀粉勾芡,再翻炒两下即可。

  2、 菊花乳鸽汤

   材料

  乳鸽2只,薏仁克,菊花10克,清汤、葱、姜、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剁成块,用沸水汆烫一下,控干水分,薏仁菊花用温水泡软。锅内放入清汤,放入乳鸽块、薏仁、葱、姜、盐、料酒,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菊花略煮,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枸杞子酒

   材料

  枸杞子200克,白烧酒500毫升。

   做法

  枸杞子洗净,放入瓶中,加入白烧酒,加盖密封,每日摇动一次,7天后即可饮用。之后可边饮边添加白酒。晚餐前或临睡前饮用,每次10〜20毫升。可益精气,抗早衰。

国医养生智慧

  将一条腿盘屈、脚心翻向上,放置另一侧大腿上,两手心搓热,用手掌在脚掌上横搓、竖搓摩檫上百次,直到脚心发热为止。

中医智慧养生,让人延年益寿

  “百岁为中年,百五是老叟”,这是晚辈们在长寿老人生日宴席上的贺词。虽然遗传学家说,人的正常寿命可达120多岁,但很多人的寿命并不能达到这个数字。很多认为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疾病、性别等。由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延年益寿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要想延年益寿就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调节饮食: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每餐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就好,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牛奶、鸡蛋等。

  2、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亘古不变的长寿秘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爬山、乒乓球等,有利于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3、调适心情: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书法等,陶冶情操,老有所乐。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沟通能够舒缓心情,发泄郁闷。

  4、锻炼大脑:人的大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但是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进行用脑的活动,如猜谜语,玩游戏,都能迫使大脑工作,延缓脑萎缩的发生。大脑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药验方

  1、延年抗衰丹:茯苓、柏子仁、松子仁、松脂、白蜜各适量。将前4味研成细末,用白蜜制丸如枣子大小。每次服3〜5丸,每日3次。能轻身明目,抗衰老。

  2、乌麻子饮:乌麻子(微炒,捣碎)800克。用酒2000毫升浸泡乌麻子一夜,随意饮用。可延年不老。老年人可适量食用。

  3、长寿粉:何首乌240克,地骨皮、茯苓各150克,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人参各90克。混合研成粗末,储存于瓷罐中,每日用40克,温水冲服。

民间偏方

  1、强身健体茶:制首乌300克,菟丝子240克,补骨脂25克,茶叶适量。将前三味药研成细末放瓷罐中备用,每次取50克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后长期频饮。滋补肝肾,强身健体。

  2、延年益寿粥: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大米、黑芝麻、桑葚洗净捣烂,沙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将捣烂的米浆缓缓倒入,煮成糊状可治须发早白虚风眩晕等。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美味药膳

  1、 滑熘鱼片

   材料

  鲈鱼肉250克,水发香菇、黑木耳各25克,鸡蛋1个(取蛋清)、水淀粉、盐、料酒、蒜泥各适量。

   做法

  鱼肉去鱼皮洗净,切成片,用蛋清、盐、部分水淀粉拌匀上浆,腌渍,水发香菇和黑木耳洗净,切片锅内放油,烧至五六成热,放入鱼片,滑开滑透,待鱼片将熟时,捞出沥干油分。锅内再放油烧至七成热以上,下入蒜泥、香菇、黑木耳翻炒一下,放入鱼片和料酒,水淀粉勾芡,再翻炒两下即可。

  2、 菊花乳鸽汤

   材料

  乳鸽2只,薏仁克,菊花10克,清汤、葱、姜、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剁成块,用沸水汆烫一下,控干水分,薏仁菊花用温水泡软。锅内放入清汤,放入乳鸽块、薏仁、葱、姜、盐、料酒,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菊花略煮,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枸杞子酒

   材料

  枸杞子200克,白烧酒500毫升。

   做法

  枸杞子洗净,放入瓶中,加入白烧酒,加盖密封,每日摇动一次,7天后即可饮用。之后可边饮边添加白酒。晚餐前或临睡前饮用,每次10〜20毫升。可益精气,抗早衰。

国医养生智慧

  将一条腿盘屈、脚心翻向上,放置另一侧大腿上,两手心搓热,用手掌在脚掌上横搓、竖搓摩檫上百次,直到脚心发热为止。

中医智慧养生,让人延年益寿

  “百岁为中年,百五是老叟”,这是晚辈们在长寿老人生日宴席上的贺词。虽然遗传学家说,人的正常寿命可达120多岁,但很多人的寿命并不能达到这个数字。很多认为寿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疾病、性别等。由于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延年益寿从古至今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要想延年益寿就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调节饮食: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每餐不要吃太饱,七八分饱就好,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牛奶、鸡蛋等。

  2、坚持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亘古不变的长寿秘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爬山、乒乓球等,有利于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3、调适心情: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绘画、书法等,陶冶情操,老有所乐。不要压制自己的情绪,有效的沟通能够舒缓心情,发泄郁闷。

  4、锻炼大脑:人的大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但是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经常进行用脑的活动,如猜谜语,玩游戏,都能迫使大脑工作,延缓脑萎缩的发生。大脑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药验方

  1、延年抗衰丹:茯苓、柏子仁、松子仁、松脂、白蜜各适量。将前4味研成细末,用白蜜制丸如枣子大小。每次服3〜5丸,每日3次。能轻身明目,抗衰老。

  2、乌麻子饮:乌麻子(微炒,捣碎)800克。用酒2000毫升浸泡乌麻子一夜,随意饮用。可延年不老。老年人可适量食用。

  3、长寿粉:何首乌240克,地骨皮、茯苓各150克,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人参各90克。混合研成粗末,储存于瓷罐中,每日用40克,温水冲服。

民间偏方

  1、强身健体茶:制首乌300克,菟丝子240克,补骨脂25克,茶叶适量。将前三味药研成细末放瓷罐中备用,每次取50克与茶叶一起用沸水冲泡后长期频饮。滋补肝肾,强身健体。

  2、延年益寿粥:黑芝麻、桑葚各60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大米、黑芝麻、桑葚洗净捣烂,沙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将捣烂的米浆缓缓倒入,煮成糊状可治须发早白虚风眩晕等。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美味药膳

  1、 滑熘鱼片

   材料

  鲈鱼肉250克,水发香菇、黑木耳各25克,鸡蛋1个(取蛋清)、水淀粉、盐、料酒、蒜泥各适量。

   做法

  鱼肉去鱼皮洗净,切成片,用蛋清、盐、部分水淀粉拌匀上浆,腌渍,水发香菇和黑木耳洗净,切片锅内放油,烧至五六成热,放入鱼片,滑开滑透,待鱼片将熟时,捞出沥干油分。锅内再放油烧至七成热以上,下入蒜泥、香菇、黑木耳翻炒一下,放入鱼片和料酒,水淀粉勾芡,再翻炒两下即可。

  2、 菊花乳鸽汤

   材料

  乳鸽2只,薏仁克,菊花10克,清汤、葱、姜、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乳鸽去毛和内脏,洗净剁成块,用沸水汆烫一下,控干水分,薏仁菊花用温水泡软。锅内放入清汤,放入乳鸽块、薏仁、葱、姜、盐、料酒,小火炖1小时,再放入菊花略煮,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枸杞子酒

   材料

  枸杞子200克,白烧酒500毫升。

   做法

  枸杞子洗净,放入瓶中,加入白烧酒,加盖密封,每日摇动一次,7天后即可饮用。之后可边饮边添加白酒。晚餐前或临睡前饮用,每次10〜20毫升。可益精气,抗早衰。

国医养生智慧

  将一条腿盘屈、脚心翻向上,放置另一侧大腿上,两手心搓热,用手掌在脚掌上横搓、竖搓摩檫上百次,直到脚心发热为止。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