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治疗漏尿
2024-03-12 06:48:18 责编:小OO
文档

中药调理可缓解漏尿症状,但并非根治:

1. 针对不同原因的漏尿,可通过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2. 菟丝子散加减可治疗肾气不固,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可治疗脾肺气虚,龙胆泻肝汤可治疗肝经湿热;

3. 中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漏尿症状,如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需要采用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4. 患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明确漏尿原因,并按医生指导选择治疗。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女性尿失禁有什么治疗方法?

尿失禁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多的危害,还会影响其生活和个人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有合适的方法来治疗,恢复膀胱正常的能力。那女性尿失禁有什么治疗方法呢?
1、治疗方法
(1)对于尿失禁的治疗办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多数人都是采用保守的治疗办法来治疗的,但也有少数患者并不适合保守治疗,就会选择手术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中的保守治疗主要通过机体的自身运动、雌激素替代疗法或者是采用中医针灸的办法,并且配合相应的中药治疗。
(2)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是因为处于更年期,她们体内雌性激素会有所下降,这就导致尿失禁症状的出现。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可以通过补充体内雌性激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为了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应该采用替代疗法和抗感染治疗的办法同时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是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但是使用要在对症的情况下,按医生的指导用药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3)运动疗法:有学者统计分析,约有7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加强盆底肌张力的锻炼而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其方法为:每日进行45—100次紧缩*及女性*运动,每次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进行仰卧起坐运动2次;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4)中医针灸疗法: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2、原因分析
(1)腹压增加时,尿液从尿道渗出。许龄_医生说,尿失禁在临床上大抵可分为应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和型尿失禁、及其他成因所致之尿失禁,应力性尿失禁是膀胱处于没有收缩的情况,然而在腹压增加时,会有尿液从尿道渗出的情况,称之为应力性尿失禁。
(2)咳嗽、解便、大笑,尿道下坠。多产或肥胖的妇女,因为尿道下方的_骨盆筋膜也会随着较为松弛,停经后造成尿道平滑肌萎缩,尿道黏膜也会较为松垂,在腹部用力的状态,如咳嗽、解便、大笑时,膀胱及尿道出现下坠或是尿道无法紧闭,而造成尿失禁的状况。
(3)骨盆腔手术后,尿道变较松弛。另外,有一些开过大肠直肠癌、膀胱癌、子宫颈癌手术等骨盆腔手术的病人,因为支配尿道及骨盆底肌肉的神经受到伤害,也会使得尿道变为较为松弛,而产生尿失禁。
(4)许龄_医生并指出,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以影响生活品质的多寡来衡量:只有在用力咳嗽之下出现漏尿,平常不需使用护垫,称为轻微尿失禁。在轻轻的用力咳嗽之下便会漏尿,且漏尿每星期至少有1次,并需使用护垫,称为中度尿失禁。在很轻微的运动或走动时就会发生漏尿,且平时就需使用护垫防漏尿,称为严重尿失禁。
3、注意事项
(1)每天按照时间表来排尿,每次间隔3至4小时,不管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小便。
(2)如果正在服药,那么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问清楚你正服用的处方类和非处方类药物中哪些可能会引起你小便失禁。
(3)尽可能多的进行“双重排尿”,让自己轻松一阵子,然后接着排尿。
(4)保持有规律的夫妻生活。研究证明,绝经后的妇女若能继续保持有规律的夫妻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几率,同时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5)孕产妇应列为重点防护人群,做好产后的调养与保健。如适时做会阴肌肉运动、会阴按摩及盆底肌运动,加快会阴肌肉复原;养成规律大小便的习惯,切忌憋便,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防止便秘;注意会女性*的清洁卫生,防止尿路感染;合理休息,不要过度负重,避免劳累;用正确姿势提拿重物,避免腹部用力不当而导致膀胱与尿道正常位置发生改变;有产伤要及时治疗,力求早日修复。
(6)加强体育锻炼,尤其要进行适当的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醒来与晚上就寝后,各做50~100遍缩肛运动。
(7)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因为这些疾病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有什么治疗方法?

尿失禁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很多的危害,还会影响其生活和个人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有合适的方法来治疗,恢复膀胱正常的能力。那女性尿失禁有什么治疗方法呢?
1、治疗方法
(1)对于尿失禁的治疗办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多数人都是采用保守的治疗办法来治疗的,但也有少数患者并不适合保守治疗,就会选择手术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中的保守治疗主要通过机体的自身运动、雌激素替代疗法或者是采用中医针灸的办法,并且配合相应的中药治疗。
(2)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是因为处于更年期,她们体内雌性激素会有所下降,这就导致尿失禁症状的出现。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可以通过补充体内雌性激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为了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应该采用替代疗法和抗感染治疗的办法同时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是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但是使用要在对症的情况下,按医生的指导用药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3)运动疗法:有学者统计分析,约有7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加强盆底肌张力的锻炼而使症状得到减轻或获得纠正。其方法为:每日进行45—100次紧缩*及女性*运动,每次5秒;平躺在床上,每天至少进行仰卧起坐运动2次;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每日3次;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
(4)中医针灸疗法: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
2、原因分析
(1)腹压增加时,尿液从尿道渗出。许龄_医生说,尿失禁在临床上大抵可分为应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和型尿失禁、及其他成因所致之尿失禁,应力性尿失禁是膀胱处于没有收缩的情况,然而在腹压增加时,会有尿液从尿道渗出的情况,称之为应力性尿失禁。
(2)咳嗽、解便、大笑,尿道下坠。多产或肥胖的妇女,因为尿道下方的_骨盆筋膜也会随着较为松弛,停经后造成尿道平滑肌萎缩,尿道黏膜也会较为松垂,在腹部用力的状态,如咳嗽、解便、大笑时,膀胱及尿道出现下坠或是尿道无法紧闭,而造成尿失禁的状况。
(3)骨盆腔手术后,尿道变较松弛。另外,有一些开过大肠直肠癌、膀胱癌、子宫颈癌手术等骨盆腔手术的病人,因为支配尿道及骨盆底肌肉的神经受到伤害,也会使得尿道变为较为松弛,而产生尿失禁。
(4)许龄_医生并指出,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以影响生活品质的多寡来衡量:只有在用力咳嗽之下出现漏尿,平常不需使用护垫,称为轻微尿失禁。在轻轻的用力咳嗽之下便会漏尿,且漏尿每星期至少有1次,并需使用护垫,称为中度尿失禁。在很轻微的运动或走动时就会发生漏尿,且平时就需使用护垫防漏尿,称为严重尿失禁。
3、注意事项
(1)每天按照时间表来排尿,每次间隔3至4小时,不管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小便。
(2)如果正在服药,那么尽快与医生取得联系,问清楚你正服用的处方类和非处方类药物中哪些可能会引起你小便失禁。
(3)尽可能多的进行“双重排尿”,让自己轻松一阵子,然后接着排尿。
(4)保持有规律的夫妻生活。研究证明,绝经后的妇女若能继续保持有规律的夫妻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几率,同时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5)孕产妇应列为重点防护人群,做好产后的调养与保健。如适时做会阴肌肉运动、会阴按摩及盆底肌运动,加快会阴肌肉复原;养成规律大小便的习惯,切忌憋便,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喝水,防止便秘;注意会女性*的清洁卫生,防止尿路感染;合理休息,不要过度负重,避免劳累;用正确姿势提拿重物,避免腹部用力不当而导致膀胱与尿道正常位置发生改变;有产伤要及时治疗,力求早日修复。
(6)加强体育锻炼,尤其要进行适当的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醒来与晚上就寝后,各做50~100遍缩肛运动。
(7)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疾病,如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因为这些疾病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

不再滴答滴!中医帮忙改善产后漏尿问题

中医认为漏尿与下垂都是因为气虚下陷,产后六个月之内,都是治疗黄金期,只要产前产后好好保养,都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喔!

轻微漏尿失禁会在产后6个月以内恢复,严重者则持续更久,甚至变成永久性问题。

原因有:

■ 怀孕期间黄体素、松弛素让骨盆腔韧带肌肉变得松弛。 ■ 胎儿压迫造成肌肉过度扩张或神经受损。 ■ 生产时间过长。 ■ 生产损伤膀胱。 ■ 出力不当。 ■ 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以上会使盆底结构松弛而发生尿失禁,大多属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是尿失禁的最常见类型,特点是在咳嗽、喷嚏、用力时腹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

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骨盆腔,如:生殖系统(子宫、 *** 和输卵管)、泌尿系统以及邻近的结缔组织、韧带、肌肉和筋膜中。更年期后会加重漏尿症状,并伴有盆底肌肉松弛或子宫脱垂等情形。主因是雌激素降低使局部黏膜下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黏膜层退化、肌肉萎缩,盆底肌肉组织张力减少、收缩力下降,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

中医分型与治疗

排尿与肺、脾、肾以及膀胱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是气虚、阳虚和膀胱损伤。针对不同证型,虚则补之,以补气温阳为主,佐以固涩缩泉或化瘀固脬(膀胱),强化骨盆底肌肉力量。产后气血津液相对不足,需补养为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药。

1. 脾肺气虚

产妇是气虚体质,加上产程耗气、或产程过长而加重。或因生产失血较多,气随血耗。兼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方药:黄耆建中汤、补中益气汤 、完带汤。

2. 脾肾阳虚

产妇是怕冷的阳虚体质,又因分娩损伤肾气,致使膀胱失于肾阳的温煦而气化失司导致尿频、失禁。兼见尿液清白、面色黯淡、精神疲倦、腰膝酸软、下腹坠胀、耻骨酸痛、头晕耳鸣、怕冷(腹部及腰膝明显)、容易腹泻、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方药:巩堤丸、桑螵蛸散。

3. 膀胱损伤

因怀孕压迫或产程损伤膀胱功能,导致膀胱血瘀气郁而排尿异常。《诸病源候论》:「因产用力,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 方药:鸡内金散、完胞饮。

4. 肝肾阴虚

小便失禁频尿,尿不净感、灼热感。兼见头暈目眩、耳鸣嗡嗡叫、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腰膝酸、掌心红热、怕热汗出、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數。 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针灸治疗

■ 肚脐(神阙穴)隔姜灸。 ■ 百会穴:位于头顶,督脉总管一身之阳气,下病上取,下陷者举之。 ■ 关元穴:约肚脐下四指处,有补气固冲任之效。 ■ 足三里:健脾益气之功,灸之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是妇科要穴,可健脾化湿、疏通气机。 ■ 肾俞:补肾固脱。 ■ 子宫穴:约肚脐下五指处,位于子宫旁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的部位,顾名思义,可处理子宫相关疾病,可治疗子宫下垂。 ■ 气海、关元:为补气要穴,在膀胱附近,为局部取穴,灸之可使热力直达病所。

上述穴位用补法针刺,之后灸20分钟,每周三次,持续一个月。

预防保健

■ 怀孕期间避免胎儿过重。 ■ 20周以后使用托腹带。 ■ 产后二星期内多平躺休息。 ■ 产后2个月内避免久蹲、久站、爬楼梯、抱小孩及提重物。两个月后,视个人恢复情形,再决定开始做需要腹肌用力的运动。 ■ 产后半年内是改善尿失禁的黄金期,多练习凯格尔运动。 ■ 尽量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的 *** 性饮品。 ■ 控制产后体重,避免增加多余的重量。 ■ 咳嗽要积极治疗,久咳会对于膀胱造成过多的压力。 ■ 束腹带不适合自然产的妈妈,太早使用会将腹压往下传导致膀胱,增加漏尿机率。产后2个月再开始穿骨盆裤、塑身衣。

饮食疗法:

■ 四神汤:

山药20g,芡实20g,茯苓20g,莲子20g。先将猪小肚加入四碗水与少许米酒,炖至七分熟,再加入上述药材炖至全熟。用于脾气虚、带脉失约的小便失禁。

■ 山药芡实粥:

山药20g,芡实20g,米50g。先将山药、芡实煎煮取汁,再同米煮成粥,依个人喜好调味,甜咸不拘。用于脾肾气虚的小便失禁。

■ 黑豆益肾汤:

黑豆50g,益智仁10g。黑豆加水炖至皮软肉烂后,再加入益智仁与排骨煮汤,以盐、生姜调味。用于脾肾阳虚的小便失禁。

【中医妇科李湘萍医师的部落格】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做个元气美女!中医帮你远离经前症候群】

    不再滴答滴!中医帮忙改善产后漏尿问题

    中医认为漏尿与下垂都是因为气虚下陷,产后六个月之内,都是治疗黄金期,只要产前产后好好保养,都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喔!

    轻微漏尿失禁会在产后6个月以内恢复,严重者则持续更久,甚至变成永久性问题。

    原因有:

    ■ 怀孕期间黄体素、松弛素让骨盆腔韧带肌肉变得松弛。 ■ 胎儿压迫造成肌肉过度扩张或神经受损。 ■ 生产时间过长。 ■ 生产损伤膀胱。 ■ 出力不当。 ■ 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以上会使盆底结构松弛而发生尿失禁,大多属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是尿失禁的最常见类型,特点是在咳嗽、喷嚏、用力时腹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

    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骨盆腔,如:生殖系统(子宫、 *** 和输卵管)、泌尿系统以及邻近的结缔组织、韧带、肌肉和筋膜中。更年期后会加重漏尿症状,并伴有盆底肌肉松弛或子宫脱垂等情形。主因是雌激素降低使局部黏膜下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黏膜层退化、肌肉萎缩,盆底肌肉组织张力减少、收缩力下降,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

    中医分型与治疗

    排尿与肺、脾、肾以及膀胱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是气虚、阳虚和膀胱损伤。针对不同证型,虚则补之,以补气温阳为主,佐以固涩缩泉或化瘀固脬(膀胱),强化骨盆底肌肉力量。产后气血津液相对不足,需补养为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药。

    1. 脾肺气虚

    产妇是气虚体质,加上产程耗气、或产程过长而加重。或因生产失血较多,气随血耗。兼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方药:黄耆建中汤、补中益气汤 、完带汤。

    2. 脾肾阳虚

    产妇是怕冷的阳虚体质,又因分娩损伤肾气,致使膀胱失于肾阳的温煦而气化失司导致尿频、失禁。兼见尿液清白、面色黯淡、精神疲倦、腰膝酸软、下腹坠胀、耻骨酸痛、头晕耳鸣、怕冷(腹部及腰膝明显)、容易腹泻、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方药:巩堤丸、桑螵蛸散。

    3. 膀胱损伤

    因怀孕压迫或产程损伤膀胱功能,导致膀胱血瘀气郁而排尿异常。《诸病源候论》:「因产用力,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 方药:鸡内金散、完胞饮。

    4. 肝肾阴虚

    小便失禁频尿,尿不净感、灼热感。兼见头暈目眩、耳鸣嗡嗡叫、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腰膝酸、掌心红热、怕热汗出、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數。 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针灸治疗

    ■ 肚脐(神阙穴)隔姜灸。 ■ 百会穴:位于头顶,督脉总管一身之阳气,下病上取,下陷者举之。 ■ 关元穴:约肚脐下四指处,有补气固冲任之效。 ■ 足三里:健脾益气之功,灸之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是妇科要穴,可健脾化湿、疏通气机。 ■ 肾俞:补肾固脱。 ■ 子宫穴:约肚脐下五指处,位于子宫旁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的部位,顾名思义,可处理子宫相关疾病,可治疗子宫下垂。 ■ 气海、关元:为补气要穴,在膀胱附近,为局部取穴,灸之可使热力直达病所。

    上述穴位用补法针刺,之后灸20分钟,每周三次,持续一个月。

    预防保健

    ■ 怀孕期间避免胎儿过重。 ■ 20周以后使用托腹带。 ■ 产后二星期内多平躺休息。 ■ 产后2个月内避免久蹲、久站、爬楼梯、抱小孩及提重物。两个月后,视个人恢复情形,再决定开始做需要腹肌用力的运动。 ■ 产后半年内是改善尿失禁的黄金期,多练习凯格尔运动。 ■ 尽量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的 *** 性饮品。 ■ 控制产后体重,避免增加多余的重量。 ■ 咳嗽要积极治疗,久咳会对于膀胱造成过多的压力。 ■ 束腹带不适合自然产的妈妈,太早使用会将腹压往下传导致膀胱,增加漏尿机率。产后2个月再开始穿骨盆裤、塑身衣。

    饮食疗法:

    ■ 四神汤:

    山药20g,芡实20g,茯苓20g,莲子20g。先将猪小肚加入四碗水与少许米酒,炖至七分熟,再加入上述药材炖至全熟。用于脾气虚、带脉失约的小便失禁。

    ■ 山药芡实粥:

    山药20g,芡实20g,米50g。先将山药、芡实煎煮取汁,再同米煮成粥,依个人喜好调味,甜咸不拘。用于脾肾气虚的小便失禁。

    ■ 黑豆益肾汤:

    黑豆50g,益智仁10g。黑豆加水炖至皮软肉烂后,再加入益智仁与排骨煮汤,以盐、生姜调味。用于脾肾阳虚的小便失禁。

    【中医妇科李湘萍医师的部落格】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做个元气美女!中医帮你远离经前症候群】

      不再滴答滴!中医帮忙改善产后漏尿问题

      中医认为漏尿与下垂都是因为气虚下陷,产后六个月之内,都是治疗黄金期,只要产前产后好好保养,都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喔!

      轻微漏尿失禁会在产后6个月以内恢复,严重者则持续更久,甚至变成永久性问题。

      原因有:

      ■ 怀孕期间黄体素、松弛素让骨盆腔韧带肌肉变得松弛。 ■ 胎儿压迫造成肌肉过度扩张或神经受损。 ■ 生产时间过长。 ■ 生产损伤膀胱。 ■ 出力不当。 ■ 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以上会使盆底结构松弛而发生尿失禁,大多属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是尿失禁的最常见类型,特点是在咳嗽、喷嚏、用力时腹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

      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骨盆腔,如:生殖系统(子宫、 *** 和输卵管)、泌尿系统以及邻近的结缔组织、韧带、肌肉和筋膜中。更年期后会加重漏尿症状,并伴有盆底肌肉松弛或子宫脱垂等情形。主因是雌激素降低使局部黏膜下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黏膜层退化、肌肉萎缩,盆底肌肉组织张力减少、收缩力下降,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

      中医分型与治疗

      排尿与肺、脾、肾以及膀胱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是气虚、阳虚和膀胱损伤。针对不同证型,虚则补之,以补气温阳为主,佐以固涩缩泉或化瘀固脬(膀胱),强化骨盆底肌肉力量。产后气血津液相对不足,需补养为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药。

      1. 脾肺气虚

      产妇是气虚体质,加上产程耗气、或产程过长而加重。或因生产失血较多,气随血耗。兼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方药:黄耆建中汤、补中益气汤 、完带汤。

      2. 脾肾阳虚

      产妇是怕冷的阳虚体质,又因分娩损伤肾气,致使膀胱失于肾阳的温煦而气化失司导致尿频、失禁。兼见尿液清白、面色黯淡、精神疲倦、腰膝酸软、下腹坠胀、耻骨酸痛、头晕耳鸣、怕冷(腹部及腰膝明显)、容易腹泻、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方药:巩堤丸、桑螵蛸散。

      3. 膀胱损伤

      因怀孕压迫或产程损伤膀胱功能,导致膀胱血瘀气郁而排尿异常。《诸病源候论》:「因产用力,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 方药:鸡内金散、完胞饮。

      4. 肝肾阴虚

      小便失禁频尿,尿不净感、灼热感。兼见头暈目眩、耳鸣嗡嗡叫、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腰膝酸、掌心红热、怕热汗出、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數。 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针灸治疗

      ■ 肚脐(神阙穴)隔姜灸。 ■ 百会穴:位于头顶,督脉总管一身之阳气,下病上取,下陷者举之。 ■ 关元穴:约肚脐下四指处,有补气固冲任之效。 ■ 足三里:健脾益气之功,灸之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是妇科要穴,可健脾化湿、疏通气机。 ■ 肾俞:补肾固脱。 ■ 子宫穴:约肚脐下五指处,位于子宫旁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的部位,顾名思义,可处理子宫相关疾病,可治疗子宫下垂。 ■ 气海、关元:为补气要穴,在膀胱附近,为局部取穴,灸之可使热力直达病所。

      上述穴位用补法针刺,之后灸20分钟,每周三次,持续一个月。

      预防保健

      ■ 怀孕期间避免胎儿过重。 ■ 20周以后使用托腹带。 ■ 产后二星期内多平躺休息。 ■ 产后2个月内避免久蹲、久站、爬楼梯、抱小孩及提重物。两个月后,视个人恢复情形,再决定开始做需要腹肌用力的运动。 ■ 产后半年内是改善尿失禁的黄金期,多练习凯格尔运动。 ■ 尽量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的 *** 性饮品。 ■ 控制产后体重,避免增加多余的重量。 ■ 咳嗽要积极治疗,久咳会对于膀胱造成过多的压力。 ■ 束腹带不适合自然产的妈妈,太早使用会将腹压往下传导致膀胱,增加漏尿机率。产后2个月再开始穿骨盆裤、塑身衣。

      饮食疗法:

      ■ 四神汤:

      山药20g,芡实20g,茯苓20g,莲子20g。先将猪小肚加入四碗水与少许米酒,炖至七分熟,再加入上述药材炖至全熟。用于脾气虚、带脉失约的小便失禁。

      ■ 山药芡实粥:

      山药20g,芡实20g,米50g。先将山药、芡实煎煮取汁,再同米煮成粥,依个人喜好调味,甜咸不拘。用于脾肾气虚的小便失禁。

      ■ 黑豆益肾汤:

      黑豆50g,益智仁10g。黑豆加水炖至皮软肉烂后,再加入益智仁与排骨煮汤,以盐、生姜调味。用于脾肾阳虚的小便失禁。

      【中医妇科李湘萍医师的部落格】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做个元气美女!中医帮你远离经前症候群】

        不再滴答滴!中医帮忙改善产后漏尿问题

        中医认为漏尿与下垂都是因为气虚下陷,产后六个月之内,都是治疗黄金期,只要产前产后好好保养,都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喔!

        轻微漏尿失禁会在产后6个月以内恢复,严重者则持续更久,甚至变成永久性问题。

        原因有:

        ■ 怀孕期间黄体素、松弛素让骨盆腔韧带肌肉变得松弛。 ■ 胎儿压迫造成肌肉过度扩张或神经受损。 ■ 生产时间过长。 ■ 生产损伤膀胱。 ■ 出力不当。 ■ 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以上会使盆底结构松弛而发生尿失禁,大多属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是尿失禁的最常见类型,特点是在咳嗽、喷嚏、用力时腹压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的现象。

        雌激素受体广泛分布于骨盆腔,如:生殖系统(子宫、 *** 和输卵管)、泌尿系统以及邻近的结缔组织、韧带、肌肉和筋膜中。更年期后会加重漏尿症状,并伴有盆底肌肉松弛或子宫脱垂等情形。主因是雌激素降低使局部黏膜下血液供应减少,导致黏膜层退化、肌肉萎缩,盆底肌肉组织张力减少、收缩力下降,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

        中医分型与治疗

        排尿与肺、脾、肾以及膀胱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是气虚、阳虚和膀胱损伤。针对不同证型,虚则补之,以补气温阳为主,佐以固涩缩泉或化瘀固脬(膀胱),强化骨盆底肌肉力量。产后气血津液相对不足,需补养为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药。

        1. 脾肺气虚

        产妇是气虚体质,加上产程耗气、或产程过长而加重。或因生产失血较多,气随血耗。兼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弱、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方药:黄耆建中汤、补中益气汤 、完带汤。

        2. 脾肾阳虚

        产妇是怕冷的阳虚体质,又因分娩损伤肾气,致使膀胱失于肾阳的温煦而气化失司导致尿频、失禁。兼见尿液清白、面色黯淡、精神疲倦、腰膝酸软、下腹坠胀、耻骨酸痛、头晕耳鸣、怕冷(腹部及腰膝明显)、容易腹泻、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方药:巩堤丸、桑螵蛸散。

        3. 膀胱损伤

        因怀孕压迫或产程损伤膀胱功能,导致膀胱血瘀气郁而排尿异常。《诸病源候论》:「因产用力,伤于膀胱,而冷气入胞囊,胞囊缺漏,不禁小便,故遗尿,多因产难所致。」 方药:鸡内金散、完胞饮。

        4. 肝肾阴虚

        小便失禁频尿,尿不净感、灼热感。兼见头暈目眩、耳鸣嗡嗡叫、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腰膝酸、掌心红热、怕热汗出、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數。 方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针灸治疗

        ■ 肚脐(神阙穴)隔姜灸。 ■ 百会穴:位于头顶,督脉总管一身之阳气,下病上取,下陷者举之。 ■ 关元穴:约肚脐下四指处,有补气固冲任之效。 ■ 足三里:健脾益气之功,灸之可温通经脉、补益气血、扶正培元。 ■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是妇科要穴,可健脾化湿、疏通气机。 ■ 肾俞:补肾固脱。 ■ 子宫穴:约肚脐下五指处,位于子宫旁韧带和子宫圆韧带的部位,顾名思义,可处理子宫相关疾病,可治疗子宫下垂。 ■ 气海、关元:为补气要穴,在膀胱附近,为局部取穴,灸之可使热力直达病所。

        上述穴位用补法针刺,之后灸20分钟,每周三次,持续一个月。

        预防保健

        ■ 怀孕期间避免胎儿过重。 ■ 20周以后使用托腹带。 ■ 产后二星期内多平躺休息。 ■ 产后2个月内避免久蹲、久站、爬楼梯、抱小孩及提重物。两个月后,视个人恢复情形,再决定开始做需要腹肌用力的运动。 ■ 产后半年内是改善尿失禁的黄金期,多练习凯格尔运动。 ■ 尽量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的 *** 性饮品。 ■ 控制产后体重,避免增加多余的重量。 ■ 咳嗽要积极治疗,久咳会对于膀胱造成过多的压力。 ■ 束腹带不适合自然产的妈妈,太早使用会将腹压往下传导致膀胱,增加漏尿机率。产后2个月再开始穿骨盆裤、塑身衣。

        饮食疗法:

        ■ 四神汤:

        山药20g,芡实20g,茯苓20g,莲子20g。先将猪小肚加入四碗水与少许米酒,炖至七分熟,再加入上述药材炖至全熟。用于脾气虚、带脉失约的小便失禁。

        ■ 山药芡实粥:

        山药20g,芡实20g,米50g。先将山药、芡实煎煮取汁,再同米煮成粥,依个人喜好调味,甜咸不拘。用于脾肾气虚的小便失禁。

        ■ 黑豆益肾汤:

        黑豆50g,益智仁10g。黑豆加水炖至皮软肉烂后,再加入益智仁与排骨煮汤,以盐、生姜调味。用于脾肾阳虚的小便失禁。

        【中医妇科李湘萍医师的部落格】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做个元气美女!中医帮你远离经前症候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