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论中医的养生观
2024-03-12 11:54:26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有()。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如下:

1、天人相应,顺其自然:当今社会,人们说的最多的词是“和谐”。它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观念可以上溯到古代的著名之作《周易》和《尚书》。其核心思想是它把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2、合理饮食,饥饱勿过:民以食为天,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离不开食物,食物是供给人体营养和人赖以生存的来源。所以,合理科学的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中医认为,食物入胃,胃主受纳腐化,脾主吸收。脾胃是人体运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所以日常生活保护脾胃,调摄饮食至关重要。

3、调畅情志,心情愉悦:当今社会,情志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中医非常重视人的情志活动与健康的关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治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4、起居有常,睡眠有时:起居,主要指作息,也就是人的活动和睡眠的安排。人要劳逸结合,有劳有逸。不能过劳,不能过逸。也就是《内经》上所说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过度劳累,正气受伤,抵抗力下降,邪气乘虚而入,容易致病。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

  说实话,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未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不容置疑。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对中医养生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看法1: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

  中医养生看法2:中医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深度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中医养生看法3:中医养生影响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学*成果。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中医养生看法4: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膳食平衡首选即个性化科学食疗,检查偏食后补缺食、限过食达到膳食平衡——异病同治。个性化科学食疗可以预防近百种常见身心智疾病,对于已病人群有促进康复作用。

  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中医养生看法5:药浴的好处

  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御众堂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具体而言药浴有以下功效:

  1、检测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亚健康,在打通的过程中);

  2、检测患病状况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时候体检的数据是无法检测出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的,诸如亚健康、一些慢性病、身体*疾病及发展趋势);

  3、疏通经络、打通全身血脉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气血路、经络路、脏腑及组织系统等通路;

  4、祛风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

  5、祛死血、生活血;

  6、协调脏腑、通利关节、调理五行、平衡阴阳;

  7、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8、增强肌肤弹性和活力、美容肌肤、抗衰老。

  中医养生看法6:中医对灵芝药用价值的认识

  在中医沿革的历史中,灵芝深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并以“太上之药”的高贵形象和灵验功效深入人心。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共收录了365种药物,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即名列上品之最。

  中医认为,灵芝是所有补虚中药中惟一归肾、肝、心、肺、脾五经的药物,既可补益肝、肺、肾,又可养心安神,健脾助消化。

  所以,凡元气不足、精亏神伤、齿落、发白、腰膝酸痛、关节不利、头晕、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咳喘、气短、乏力、纳呆、腹胀等等,均可服之。

  由于灵芝可大补五脏虚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因此在中医里,它被视为“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珍品。

对中医养生的看法

  说实话,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未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不容置疑。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对中医养生的看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看法1: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

  中医养生看法2:中医养生法则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深度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的,天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什么是阳呢?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延长生命

  《黄帝内经》在开篇《上古天真论》首起问题就是关系功能衰退和寿命的问题:“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神农本草经》则不断提出“不老”的概念。聂文涛在《求索神农智慧》一书中指出: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发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经验积累,而是大量先哲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进行的探索。

  《道德经》上曾经讲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们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伤害。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从而获得健康,也会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长久。当人们能够远离病痛,自然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中医养生看法3:中医养生影响因素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学*成果。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中医养生看法4: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膳食平衡首选即个性化科学食疗,检查偏食后补缺食、限过食达到膳食平衡——异病同治。个性化科学食疗可以预防近百种常见身心智疾病,对于已病人群有促进康复作用。

  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中医养生看法5:药浴的好处

  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御众堂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具体而言药浴有以下功效:

  1、检测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亚健康,在打通的过程中);

  2、检测患病状况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时候体检的数据是无法检测出身体最真实的健康状况的,诸如亚健康、一些慢性病、身体*疾病及发展趋势);

  3、疏通经络、打通全身血脉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气血路、经络路、脏腑及组织系统等通路;

  4、祛风寒、除湿热、散内毒、通过发汗排除体内毒素;

  5、祛死血、生活血;

  6、协调脏腑、通利关节、调理五行、平衡阴阳;

  7、活化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8、增强肌肤弹性和活力、美容肌肤、抗衰老。

  中医养生看法6:中医对灵芝药用价值的认识

  在中医沿革的历史中,灵芝深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并以“太上之药”的高贵形象和灵验功效深入人心。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共收录了365种药物,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即名列上品之最。

  中医认为,灵芝是所有补虚中药中惟一归肾、肝、心、肺、脾五经的药物,既可补益肝、肺、肾,又可养心安神,健脾助消化。

  所以,凡元气不足、精亏神伤、齿落、发白、腰膝酸痛、关节不利、头晕、耳聋、心悸、失眠、健忘、咳喘、气短、乏力、纳呆、腹胀等等,均可服之。

  由于灵芝可大补五脏虚损、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因此在中医里,它被视为“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珍品。

中医倡导的养生观是?双修

中医的养生观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1992年WHO组织能力GOM国际研究小组,1996年该小组总结报告明确指出: 
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许多国家已经到了可供性的边缘。 要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 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 
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 
20世纪末,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曾邀请两年75位诺贝尔得主,以“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为主题,会聚巴黎,并与会后发表《巴黎宣言》: 
好是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这正是两千年“上工治未病”的现代版,它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 
2.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 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 
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 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也要与疾病和谐相处。 
所*就是平衡,不要把疾病当做敌人。要学会适应。做到“带病延年”。 
3.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 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 
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4.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只有运动,才产生万物。中医认为人的 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 
《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 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 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国养生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生、修身理论,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  
     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中医倡导的养生观是?双修

中医的养生观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1992年WHO组织能力GOM国际研究小组,1996年该小组总结报告明确指出: 
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许多国家已经到了可供性的边缘。 要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医疗危机,必须对医学的目的作根本性的调整: 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 
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平的和公正的医学” 
20世纪末,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曾邀请两年75位诺贝尔得主,以“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为主题,会聚巴黎,并与会后发表《巴黎宣言》: 
好是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这正是两千年“上工治未病”的现代版,它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 
2.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国传统医学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身心统一的生命整体观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合一论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 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 
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 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相处,也要与疾病和谐相处。 
所*就是平衡,不要把疾病当做敌人。要学会适应。做到“带病延年”。 
3.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养生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 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 
人体养生,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4.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只有运动,才产生万物。中医认为人的 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 
《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 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主静”说。老子说:“清静为天下之正”,“不俗以静”;明蔡清说:“天地之所以长久 者,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故仁者静而寿”,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禅宗的坐禅,道家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中国养生学也受此影响,发展成养生、修身理论,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  
     这里的“静”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如下:

一、重视厚德养生。

中医养生学强调道德修养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德高者寿高,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老子把慈善、节俭和不为天下先,视为人生三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重视道德修养。庄子论养生也是强调精神生命的重要性。有仁爱之心不仅自己健康长寿,也能使他人健康长寿。崇仁修德,这便是内养正气,属于养生学之养神养心的范畴。

二、强调中和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始终视中和节度,无太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比如动静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如此即可达到阴阳气血平和,有益健康和长寿。中国古代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体操都体现了中和的追求。中医养生学主张通过适宜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用药物调整人体之偏使其气血阴阳归于平和。

三、以养气为要。

气是中国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化生的,因此养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养人体之气,以保养正气为本。

四、强调治未病。

“未病”是指可能发生的疾病或可能出现的继发症。《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当未病之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在既病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恶化。由此可见,从治未病的第一方面意义看,它与养生学的内容相一致。

五、重视饮食养生。

历代养生家都最为重视饮食养生。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和内容:①摄取对生命有益的饮食物。②避免进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③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④注意进食时间。⑤注意食量。⑥食物与身体状态相宜,如因身体之虚实而用补泻饮食,补不足,损有余。⑦掌握食物中解毒方法。

六、强调顺天应时。

中医养生学也十分重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寒暑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人应该春养生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敛之气,冬养闭藏之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点的反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如下:

一、重视厚德养生。

中医养生学强调道德修养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德高者寿高,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老子把慈善、节俭和不为天下先,视为人生三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重视道德修养。庄子论养生也是强调精神生命的重要性。有仁爱之心不仅自己健康长寿,也能使他人健康长寿。崇仁修德,这便是内养正气,属于养生学之养神养心的范畴。

二、强调中和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始终视中和节度,无太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比如动静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如此即可达到阴阳气血平和,有益健康和长寿。中国古代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体操都体现了中和的追求。中医养生学主张通过适宜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用药物调整人体之偏使其气血阴阳归于平和。

三、以养气为要。

气是中国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化生的,因此养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养人体之气,以保养正气为本。

四、强调治未病。

“未病”是指可能发生的疾病或可能出现的继发症。《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当未病之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在既病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恶化。由此可见,从治未病的第一方面意义看,它与养生学的内容相一致。

五、重视饮食养生。

历代养生家都最为重视饮食养生。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和内容:①摄取对生命有益的饮食物。②避免进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③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④注意进食时间。⑤注意食量。⑥食物与身体状态相宜,如因身体之虚实而用补泻饮食,补不足,损有余。⑦掌握食物中解毒方法。

六、强调顺天应时。

中医养生学也十分重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寒暑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人应该春养生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敛之气,冬养闭藏之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点的反映。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自然观天人合一 人体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违背的话,就会成为灾祸的根源,如果违背的话,就不会生病,就得到了道路”。 有时采用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在自然道路上,滋养自然生活,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防治观圣人不治病,不治病,不治病,不治乱,不治乱。 丈夫病已为后药,乱已为后治,如渴打井、斗铸锥为时不晚”。 提出了未病预防的思想。 “虚邪贼风,有时会避开; 淡淡虚无,真气从中冒出; 精神内守、病安是绝对没有的”。 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避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达到防止未病先发的目的。

意志表现“意志者,收魂,适合寒冷,喜怒无常者”。 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征,培养精神意志。 春天的3月,这就是让陈出志气。”“夏天的3月,这叫蕃秀,让志气消失。”“秋天的3月,这叫容平,让志气安宁。”“冬天的3月,让志藏,志若隐若现。” 总之,人的精神意志是,春天应该清爽,夏天应该充实,秋天应该稳定,冬天应该伏藏。 据此,“身无奇病,万物不灭,怒不可遏,精神笔直,魂魄不散,不能悔恨,五藏不能忍受*。”

动静观“动能安静,解长寿”的主张是形神兼养。 根据四点的不同,调整形状调整调子。 春天“晚上睡觉早起,在院子里走走”夏天“晚上睡觉早起,厌倦天”秋天“早睡早起,和鸡一起兴”冬天“早睡晚起,一定要等阳光”。饮食疗法观民以食为天。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制”,保护后天脾胃的来源。 例如,“饮食自倍,脾胃为伤”时,伤缺乏化源,易患万病。 同时,告诫人们要小心调和五味,避免偏爱。 “毒攻邪,五谷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充。 配合气味服用,可以补充稀薄的空气”、“故谨通五味,骨正肌柔,气血通流,理密。 如果是这样,那就要全心全意,谨言慎行,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中医养生的五个观点,你知道哪些?

自然观天人合一 人体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违背的话,就会成为灾祸的根源,如果违背的话,就不会生病,就得到了道路”。 有时采用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在自然道路上,滋养自然生活,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防治观圣人不治病,不治病,不治病,不治乱,不治乱。 丈夫病已为后药,乱已为后治,如渴打井、斗铸锥为时不晚”。 提出了未病预防的思想。 “虚邪贼风,有时会避开; 淡淡虚无,真气从中冒出; 精神内守、病安是绝对没有的”。 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避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达到防止未病先发的目的。

意志表现“意志者,收魂,适合寒冷,喜怒无常者”。 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征,培养精神意志。 春天的3月,这就是让陈出志气。”“夏天的3月,这叫蕃秀,让志气消失。”“秋天的3月,这叫容平,让志气安宁。”“冬天的3月,让志藏,志若隐若现。” 总之,人的精神意志是,春天应该清爽,夏天应该充实,秋天应该稳定,冬天应该伏藏。 据此,“身无奇病,万物不灭,怒不可遏,精神笔直,魂魄不散,不能悔恨,五藏不能忍受*。”

动静观“动能安静,解长寿”的主张是形神兼养。 根据四点的不同,调整形状调整调子。 春天“晚上睡觉早起,在院子里走走”夏天“晚上睡觉早起,厌倦天”秋天“早睡早起,和鸡一起兴”冬天“早睡晚起,一定要等阳光”。饮食疗法观民以食为天。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制”,保护后天脾胃的来源。 例如,“饮食自倍,脾胃为伤”时,伤缺乏化源,易患万病。 同时,告诫人们要小心调和五味,避免偏爱。 “毒攻邪,五谷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充。 配合气味服用,可以补充稀薄的空气”、“故谨通五味,骨正肌柔,气血通流,理密。 如果是这样,那就要全心全意,谨言慎行,延年益寿。”

当代名老中医追求的养生观,简单又适用,快来学学吧

在当代名老中医中,大多提倡修性养神,并自身践行修性养神的方法;在心态调节方面,大多提倡平和自然、淡泊宁静,并以此作为自身的 养生 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具体方法,推荐“静坐” 养生 法的名老中医也占一半以上,并有约1/3的名老中医将静坐和“存想”,作为自身精神*方法。静坐是儒、道、佛三家皆推崇的*方法,一般认为,静坐能使精神内守,调畅情志及全身脏腑气血功能,且促进疾病恢复。“存想”则是在入静的状态下运用意念和想象来排除杂念的方法。两者都是运用呼吸、意念来调节心神及全身气血的简便易行的 养生 方法。

不好的性格容易导致情志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紊乱,危害我们的身体 健康 。而主张“制怒、隐忍、毋躁”的名老中医则较少,可见名老中医注重性格修养的*,而不主张刻意克制的方法。在怡情养性方面,约半数的名老中医建议人们写书法和 旅游 ,自身有此爱好者也占多数。

可以看出,在以上名老中医的 养生 观中,最被强调的是调养心性,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的观点,到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提倡的“抑情养性” 养生 观,再到现代人所说的“淡定”,都注重对人的*与情绪的理性修养。

福建的俞慎初教授认为:宋代河滨丈人《摄生要义》中的八个字: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应作为 养生 的原则。在养性调神方面,他推崇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言。

上海的陈兴之主任医师的 养生 体会是要把握好三个要素,就是生活上的淡泊,事业上的寄托,精神上的怡情,当然并不排除饮食起居的 养生 ,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三个要素更为重要。

上海的凌耀星教授根据“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理论,指出大脑功能健全是 健康 的主要基础,所以她很注重健脑。她认为,多思健脑,人脑同样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乐观健脑,人要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忘忧思乐,自得其乐;饮食健脑,注重食物种类多样化,合理安排进食量,足量饮水;运动健脑。

上海的万淑媛教授欣赏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即“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以休息的观点看待死亡,就是不要恐惧烦恼和忧愁,心胸豁达自然能长寿。上海的陈之才主任医师主张“养心宜静,养身宜动”。安徽的朱希亨的 养生 格言是“静以养心,动以养形”

安徽的尚志钧教授认为人如能保持“三通”,则能 健康 长寿。心通,指的是心情舒畅;胃通,就是吃东西不要太饱,认为老年人尤应按照古人讲的“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去做。二便通,除了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他还指出,平时注意固肾气,节制房事,也有利于二便通顺。

以上就是各家名老中医的推崇的 养生 观,你学会了吗?

当代名老中医追求的养生观,简单又适用,快来学学吧

在当代名老中医中,大多提倡修性养神,并自身践行修性养神的方法;在心态调节方面,大多提倡平和自然、淡泊宁静,并以此作为自身的 养生 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具体方法,推荐“静坐” 养生 法的名老中医也占一半以上,并有约1/3的名老中医将静坐和“存想”,作为自身精神*方法。静坐是儒、道、佛三家皆推崇的*方法,一般认为,静坐能使精神内守,调畅情志及全身脏腑气血功能,且促进疾病恢复。“存想”则是在入静的状态下运用意念和想象来排除杂念的方法。两者都是运用呼吸、意念来调节心神及全身气血的简便易行的 养生 方法。

不好的性格容易导致情志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紊乱,危害我们的身体 健康 。而主张“制怒、隐忍、毋躁”的名老中医则较少,可见名老中医注重性格修养的*,而不主张刻意克制的方法。在怡情养性方面,约半数的名老中医建议人们写书法和 旅游 ,自身有此爱好者也占多数。

可以看出,在以上名老中医的 养生 观中,最被强调的是调养心性,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的观点,到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提倡的“抑情养性” 养生 观,再到现代人所说的“淡定”,都注重对人的*与情绪的理性修养。

福建的俞慎初教授认为:宋代河滨丈人《摄生要义》中的八个字: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应作为 养生 的原则。在养性调神方面,他推崇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言。

上海的陈兴之主任医师的 养生 体会是要把握好三个要素,就是生活上的淡泊,事业上的寄托,精神上的怡情,当然并不排除饮食起居的 养生 ,但对老年人来说,这三个要素更为重要。

上海的凌耀星教授根据“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理论,指出大脑功能健全是 健康 的主要基础,所以她很注重健脑。她认为,多思健脑,人脑同样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乐观健脑,人要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忘忧思乐,自得其乐;饮食健脑,注重食物种类多样化,合理安排进食量,足量饮水;运动健脑。

上海的万淑媛教授欣赏庄子对生死的态度,即“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以休息的观点看待死亡,就是不要恐惧烦恼和忧愁,心胸豁达自然能长寿。上海的陈之才主任医师主张“养心宜静,养身宜动”。安徽的朱希亨的 养生 格言是“静以养心,动以养形”

安徽的尚志钧教授认为人如能保持“三通”,则能 健康 长寿。心通,指的是心情舒畅;胃通,就是吃东西不要太饱,认为老年人尤应按照古人讲的“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去做。二便通,除了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他还指出,平时注意固肾气,节制房事,也有利于二便通顺。

以上就是各家名老中医的推崇的 养生 观,你学会了吗?

中医养生学整体观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1.人与自身的统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脉、骨、以及精、气、神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要想发挥出最佳的生命效应,就有赖于人体各部分组织级构的完整和功能的高度协调一致,这就是人体自身的统一观。其内容包含两方面,即五脏系统心、肝、脾、肺和肾;不能等同于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心肝脾肺肾的功能的协调统一和形神合一。

2.人与自然一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皆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养生学吸收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也就是“天人一体”、“天人相应”的观念。即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无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执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3.人与社会的统一

《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即不仅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体和自然环境是辨证的统一,人体和社会环境也是辨证的统一。所谓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条件、劳动条件、卫生条件、生活方式及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联络。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们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的本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影响着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动态平衡。一旦人体--社会稳态失调,就可以导致疾病。因此医学和疾病与社会状况有紧密关系。

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通过情绪的中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引起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学和身心医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显示出社会因素和心理保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即健康的标准和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地位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就人的寿命而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而增长。可见,防病保健并非单纯是医学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医学,全面认识疾病,防治疾病,才能从根本上普遍提高健康质量。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具有独特理论和方法,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她以中国古代哲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和史学为文化背景,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融入了历代养生家、医家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

自古以来,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对养生保健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秦始皇曾经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炼丹修道,在今天看来显然有他愚昧的地方。从当今医学包括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看,长生不老是荒谬的,延年益寿是有可能的。即人体生命活动是有规律的,符合规律的运动广义就有利于生命的存在,违背了规律,则有害于生命。中医养生学以其精深理论和丰富方法闻名于世。我们为了求全保身,逸享天年,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一些了解和探讨是有所裨益的。

  中医养生学的历史

一、上古时期是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阶段。

二、先秦时期以《皇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诸子之说,是养生学有关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的萌芽。

三、秦汉魏晋时期形成了多种学派。秦皇汉武都是养生学的热烈追求者。当时盛行炼丹术、神仙术等。东汉王充《论衡》提出了禀气的厚薄决定寿命长短的观点;张仲景提出慎养之说;华佗则强调后天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创“五禽戏”的健身法。晋代的稽康《养生论》,梁代陶巨集景《养生延命论》是此期的重要代表之作,他们反对炼丹成仙之时弊,认为养生不是苟且偷生,提倡长寿必须懂得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精气神,主张弃厚味、饮清泉、浴阳光、节 *** 、服补药。

四、隋唐时期思想理论上有了较大发展。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五、宋金元时期为学术争鸣期,金元四大家研究的侧重不同,所得的成果也不尽相同,终于汇集成比较完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体系。

六、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日益联络实际,多有 *** 唯心主义养生观的特点。张景岳还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养生之要在治形保精的主张;且鲜明提出“中年修理”以求振兴的卓越见解对当今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例外的是徐灵胎在元气存亡论之中认为:“人之寿夭,当其受生之时,以有定分”,持先天决定论的观点。在养生学上,先天论还是后天论历来争议颇多;很难讲是谁对谁非。现今许多观点趋于认为:先天有定数,后天有变数。

七、清末与*时期养生学陷于停顿状态。

八、新中国至今道儒佛家经典和百家典籍对养生的名著大量出版。

目前,国人对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又进入新的 *** ,世界范围内身心、社会与自然一体化的医学、养生保健学相继兴起,并收到良好效果。中医养生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众多独特方法,因而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医养生学整体观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1.人与自身的统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脉、骨、以及精、气、神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要想发挥出最佳的生命效应,就有赖于人体各部分组织级构的完整和功能的高度协调一致,这就是人体自身的统一观。其内容包含两方面,即五脏系统心、肝、脾、肺和肾;不能等同于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心肝脾肺肾的功能的协调统一和形神合一。

2.人与自然一体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皆由一元之气构成,受阴阳五行法则支配,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养生学吸收了这一思想并形成了人与自然统一的观念,也就是“天人一体”、“天人相应”的观念。即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无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执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3.人与社会的统一

《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即不仅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体和自然环境是辨证的统一,人体和社会环境也是辨证的统一。所谓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条件、劳动条件、卫生条件、生活方式及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联络。社会环境一方面供给人们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的本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制约着人的心理活动,影响着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动态平衡。一旦人体--社会稳态失调,就可以导致疾病。因此医学和疾病与社会状况有紧密关系。

社会的各种因素,都可以通过情绪的中介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引起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学和身心医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显示出社会因素和心理保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即健康的标准和内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社会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地位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就人的寿命而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而增长。可见,防病保健并非单纯是医学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医学,全面认识疾病,防治疾病,才能从根本上普遍提高健康质量。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医学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具有独特理论和方法,鲜明的东方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她以中国古代哲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和史学为文化背景,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融入了历代养生家、医家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理论体系。

自古以来,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对养生保健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秦始皇曾经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炼丹修道,在今天看来显然有他愚昧的地方。从当今医学包括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来看,长生不老是荒谬的,延年益寿是有可能的。即人体生命活动是有规律的,符合规律的运动广义就有利于生命的存在,违背了规律,则有害于生命。中医养生学以其精深理论和丰富方法闻名于世。我们为了求全保身,逸享天年,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一些了解和探讨是有所裨益的。

  中医养生学的历史

一、上古时期是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阶段。

二、先秦时期以《皇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诸子之说,是养生学有关调神、纳气、存精、炼形的萌芽。

三、秦汉魏晋时期形成了多种学派。秦皇汉武都是养生学的热烈追求者。当时盛行炼丹术、神仙术等。东汉王充《论衡》提出了禀气的厚薄决定寿命长短的观点;张仲景提出慎养之说;华佗则强调后天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创“五禽戏”的健身法。晋代的稽康《养生论》,梁代陶巨集景《养生延命论》是此期的重要代表之作,他们反对炼丹成仙之时弊,认为养生不是苟且偷生,提倡长寿必须懂得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精气神,主张弃厚味、饮清泉、浴阳光、节 *** 、服补药。

四、隋唐时期思想理论上有了较大发展。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五、宋金元时期为学术争鸣期,金元四大家研究的侧重不同,所得的成果也不尽相同,终于汇集成比较完整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体系。

六、明清时期的养生著作日益联络实际,多有 *** 唯心主义养生观的特点。张景岳还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与生命的关系,明确提出了养生之要在治形保精的主张;且鲜明提出“中年修理”以求振兴的卓越见解对当今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例外的是徐灵胎在元气存亡论之中认为:“人之寿夭,当其受生之时,以有定分”,持先天决定论的观点。在养生学上,先天论还是后天论历来争议颇多;很难讲是谁对谁非。现今许多观点趋于认为:先天有定数,后天有变数。

七、清末与*时期养生学陷于停顿状态。

八、新中国至今道儒佛家经典和百家典籍对养生的名著大量出版。

目前,国人对养生保健方法的研究又进入新的 *** ,世界范围内身心、社会与自然一体化的医学、养生保健学相继兴起,并收到良好效果。中医养生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众多独特方法,因而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篇1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养生论文篇2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1.1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1.2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2.1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3.2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3.3注意事项

3.3.1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3.3.3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3.3.4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3.3.6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3.3.7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 医养 生论 文”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篇1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养生论文篇2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1.1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1.2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2.1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3.2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3.3注意事项

3.3.1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3.3.3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3.3.4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3.3.6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3.3.7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 医养 生论 文”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篇1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医养生论文篇2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1.1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1.2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2.1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3.2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3.3注意事项

3.3.1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3.3.3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3.3.4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3.3.6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3.3.7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 医养 生论 文”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以延长,而现今越来多的人对健康观念的意识不断加深,所以对中药养生越来越了解,下面是关于对中医养生的认识,欢迎大家阅读和了解。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1

一、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概括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气的产物,精、气、神是生命的构成要素。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三者充盈,则脏腑功能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健康无病,益寿延年;精、气、神不足或亏虚,将导致生命活动的减退或早衰,甚至多病。换言之,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活动是“气”,而生命的体现是“神”。

中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考虑的。善养生者,定会养其精,精气充盈了之后气就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长寿少病。

因此,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用精、气、神做了概括:

形体壮实,比例恰当;眼睛有神,柔亮有光;

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

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

牙齿坚固,不蛀不伤;听觉灵敏,耳内不响;

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敏,不痛不酸;

二便便利,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

采用现代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下几方面: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⑥体重适当,形体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头发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精气不足、营养不良、五脏损伤、情志失控、劳逸失度、遗传禀赋、气候环境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水质、土壤、噪音、噪光、气候、放射线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致病菌的侵袭、疾病与意外伤害等;社会因素包括职业、医疗条件、战争等;个人因素包括遗传、性别、身高、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心理因素、劳动强度等。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与自己的日常养生有关,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与社会因素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

三、一语道破健康养生*

1、人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标准体重。一旦超重了,就要减肥。减肥的关键是控制嘴,迈开腿。走路是一种不错的减肥方法。当然,走也是有讲究的,要快走(逐步快走),程度达到1分钟走130步,心跳要达到1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坚持半年,则心肺功能可以提高30%~50%,体重也会明显下降。

2、人不是老死的,是“气”死的。《黄帝内经》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肾,百病皆生于气”。很多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气死的。有的人甚至为一点小事整天不愉快,郁郁寡欢。这样不生病才怪呢。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是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就不健康。但千万记住:一是不要过度,二是过度了但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学会很快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3、科学吃好三餐。俗语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有些人却秉行“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常常夜宵”。这就是百病之根。如晚上过饱,易诱发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一定要吃营养早餐,包括牛奶(或豆浆)、蔬菜、水果、鸡蛋等。如只吃两种以下,就属于低质量早餐。

4、健康生活记住“1~8”:即每天一盘蔬菜、两种水果、三勺清油(不得超过25克)、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每天食盐总量不超过6克,每天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每天喝8杯水。

春夏季中医养生保健

一、养阳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

什么是清补呢,其实,清补就是指选择一些偏凉性的食物,比如百合、梨、藕、荠菜等之类的。

二、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食物以增加疗效。

三、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生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四、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克—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芹菜以及红枣煮水当茶喝。

五、养脾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六、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七、养肾

春天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八、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冷,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供给。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2

养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养生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关于“治未病”的学说体现。是研究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合理安排好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逸,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药饵调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获取健康长寿的目的。从养生方法分析,养生的基本内容有心身修养、*锻炼、药饵补养、祛病养病几个主要方面。其中防病治病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外环境正邪斗争的结果,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人与自然,人体脏与脏,脏与腑等内外环境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今中医把致病因素分为五大类:

1、 自然因素:包括天时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2、 生活因素:包括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劳逸、饮食、药邪、环境等几个方面。

3、 意外因素:主要是指外伤、一些物理因素致伤和一些化学因素致伤。

4、 病理因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5、 体质因素:是人体在机能、结构与代谢上存在着潜在的致病倾向因素。

由于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一种或同时多种)的影响,造*体中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阴阳失调,因而产生各种疾病。如:

肾虚时:会出现腰膝酸软、脱发、白发、健忘、耳鸣、盗汗、遗 精、月经不调、骨代谢发生障碍、造骨功能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与骨折等。

脾虚时:会出现食后饱胀、腹部冷痛、腹泻便溏、消化功能下降、贫血、气短无力、易患传染性疾病等。

肝虚时: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发麻、面脸苍白、胸胁隐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

心虚时:会出现心悸、气短、肢冷、浮肿、疲乏无力、心烦失眠等。

肺虚时:会出现咳嗽、咽干、痰血、盗汗、气短无力、体软等。

当今推崇的各种养生措施,如食疗养生、药疗养生、运动养生、休闲娱乐养生、心理养生、生活起居养生等,其实质就是保持或恢复人体五脏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调理的作用

本馆用食品胶囊对顾客进行中医养生调理,目的是使顾客保持或恢复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中医养生调理的作用:

一、预防疾病。预防疾病的实质,就是预防人体五脏六腑阴阳失调,保持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人就不会得病,所以经常进行中医养生体检和调理很有必要,一出现失调,马上调理。

二、祛除亚健康状态。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所以好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及时进行调理,则能迅速恢复健康,否则任其发展,则会向疾病方向转化,很有可能酿成大病。

三、美容养颜。特别是年轻女性,通过中医养生调理,保持了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就能迅速改善呼吸、消化、代谢、微循环、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容颜红润、皱纹少、皮肤细腻和润泽的美容效果。

四、自愈疾病。人体的所有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于五脏六腑阴阳失调而产生的,有病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恢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疾病就能逐渐自愈,就连疑难杂症(包括癌症),也会慢慢痊愈。

五、延缓衰老。中医理论讲,人的衰老是由于肾气虚(先天之本)、脾气虚(后天之本)等脏腑虚损造成的。通过中医养生调理,可以减慢肾、脾等脏腑的虚损速度,就能起延缓衰老作用,人会显得更有精神、更年轻,所以长期坚持养生调理的人不易老。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养生调理必须要坚持,才会产生效果。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得以延长,而现今越来多的人对健康观念的意识不断加深,所以对中药养生越来越了解,下面是关于对中医养生的认识,欢迎大家阅读和了解。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1

一、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概括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是气的产物,精、气、神是生命的构成要素。精、气、神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三者充盈,则脏腑功能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健康无病,益寿延年;精、气、神不足或亏虚,将导致生命活动的减退或早衰,甚至多病。换言之,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活动是“气”,而生命的体现是“神”。

中医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就是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考虑的。善养生者,定会养其精,精气充盈了之后气就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长寿少病。

因此,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用精、气、神做了概括:

形体壮实,比例恰当;眼睛有神,柔亮有光;

面色红润,表情舒展;眼睛有神,灵气荡漾;

呼吸从容,不急不慢;食欲旺盛,美食三餐;

牙齿坚固,不蛀不伤;听觉灵敏,耳内不响;

声音洪亮,气息悠长;腰腿灵敏,不痛不酸;

二便便利,排放正常;舌红苔薄,脉象匀缓。

采用现代标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下几方面: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⑥体重适当,形体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头发光泽,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精气不足、营养不良、五脏损伤、情志失控、劳逸失度、遗传禀赋、气候环境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因素包括空气、水质、土壤、噪音、噪光、气候、放射线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生物致病菌的侵袭、疾病与意外伤害等;社会因素包括职业、医疗条件、战争等;个人因素包括遗传、性别、身高、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心理因素、劳动强度等。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与自己的日常养生有关,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与社会因素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

三、一语道破健康养生*

1、人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标准体重。一旦超重了,就要减肥。减肥的关键是控制嘴,迈开腿。走路是一种不错的减肥方法。当然,走也是有讲究的,要快走(逐步快走),程度达到1分钟走130步,心跳要达到1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坚持半年,则心肺功能可以提高30%~50%,体重也会明显下降。

2、人不是老死的,是“气”死的。《黄帝内经》讲“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肾,百病皆生于气”。很多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气死的。有的人甚至为一点小事整天不愉快,郁郁寡欢。这样不生病才怪呢。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是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就不健康。但千万记住:一是不要过度,二是过度了但持续时间不要过长,学会很快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3、科学吃好三餐。俗语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有些人却秉行“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常常夜宵”。这就是百病之根。如晚上过饱,易诱发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一定要吃营养早餐,包括牛奶(或豆浆)、蔬菜、水果、鸡蛋等。如只吃两种以下,就属于低质量早餐。

4、健康生活记住“1~8”:即每天一盘蔬菜、两种水果、三勺清油(不得超过25克)、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每天食盐总量不超过6克,每天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每天喝8杯水。

春夏季中医养生保健

一、养阳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

什么是清补呢,其实,清补就是指选择一些偏凉性的食物,比如百合、梨、藕、荠菜等之类的。

二、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食物以增加疗效。

三、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生发,为扶助阳气,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四、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克—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芹菜以及红枣煮水当茶喝。

五、养脾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六、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七、养肾

春天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八、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冷,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供给。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2

养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养生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关于“治未病”的学说体现。是研究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合理安排好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逸,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药饵调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获取健康长寿的目的。从养生方法分析,养生的基本内容有心身修养、*锻炼、药饵补养、祛病养病几个主要方面。其中防病治病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外环境正邪斗争的结果,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人与自然,人体脏与脏,脏与腑等内外环境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今中医把致病因素分为五大类:

1、 自然因素:包括天时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2、 生活因素:包括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劳逸、饮食、药邪、环境等几个方面。

3、 意外因素:主要是指外伤、一些物理因素致伤和一些化学因素致伤。

4、 病理因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5、 体质因素:是人体在机能、结构与代谢上存在着潜在的致病倾向因素。

由于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一种或同时多种)的影响,造*体中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阴阳失调,因而产生各种疾病。如:

肾虚时:会出现腰膝酸软、脱发、白发、健忘、耳鸣、盗汗、遗 精、月经不调、骨代谢发生障碍、造骨功能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与骨折等。

脾虚时:会出现食后饱胀、腹部冷痛、腹泻便溏、消化功能下降、贫血、气短无力、易患传染性疾病等。

肝虚时: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发麻、面脸苍白、胸胁隐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

心虚时:会出现心悸、气短、肢冷、浮肿、疲乏无力、心烦失眠等。

肺虚时:会出现咳嗽、咽干、痰血、盗汗、气短无力、体软等。

当今推崇的各种养生措施,如食疗养生、药疗养生、运动养生、休闲娱乐养生、心理养生、生活起居养生等,其实质就是保持或恢复人体五脏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调理的作用

本馆用食品胶囊对顾客进行中医养生调理,目的是使顾客保持或恢复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中医养生调理的作用:

一、预防疾病。预防疾病的实质,就是预防人体五脏六腑阴阳失调,保持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人就不会得病,所以经常进行中医养生体检和调理很有必要,一出现失调,马上调理。

二、祛除亚健康状态。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所以好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及时进行调理,则能迅速恢复健康,否则任其发展,则会向疾病方向转化,很有可能酿成大病。

三、美容养颜。特别是年轻女性,通过中医养生调理,保持了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就能迅速改善呼吸、消化、代谢、微循环、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容颜红润、皱纹少、皮肤细腻和润泽的美容效果。

四、自愈疾病。人体的所有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于五脏六腑阴阳失调而产生的,有病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恢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疾病就能逐渐自愈,就连疑难杂症(包括癌症),也会慢慢痊愈。

五、延缓衰老。中医理论讲,人的衰老是由于肾气虚(先天之本)、脾气虚(后天之本)等脏腑虚损造成的。通过中医养生调理,可以减慢肾、脾等脏腑的虚损速度,就能起延缓衰老作用,人会显得更有精神、更年轻,所以长期坚持养生调理的人不易老。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养生调理必须要坚持,才会产生效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