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
2024-03-12 12:20:11 责编:小OO
文档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旨在发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齐全、理论基础较厚、临床实践丰富的优势,以继承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在对历代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方法,丰富完善中医养生学理论体系;同时采用现代药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方法,探索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构建现代中医科学养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发中医养生保健产品;通过IT技术构筑集数字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展示、科普、教育和研究为一体的数字化、多功能网络平台,推广中医科学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和好玩的地方吗?

作为一名2018级的新生,很高兴跟你谈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课程。

首先我想谈谈传统体育这门课。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中医院校,在体育方面也十分注重养生,所以,体育课开设了八段锦,易经筋等中国传统养生的课程供同学们选择。在大一上学期,我选修了八段锦这一门课程,八段锦分为八个小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只要按照正确的动作要点,松紧结合进行练习,练习完一遍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全身非常的放松,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很好地舒展。八段锦确实是一门与中医紧密结合的特特色体育课程,这学期虽然不再有这门课,但我时不时地也把这当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其次,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这门课。中医和传统文化从来都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许多知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

此外,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总是能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大的触动。医学伦理学主要是教授医疗问题中的伦理问题,用道德的标准俩判断医疗事件处理的合理性。每节课上,大家一起讨论各个医疗纠纷案例,并运用医学伦理知识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意见。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基因编辑婴儿时间就是一个典型的医学伦理问题的例子,在课堂上,我们据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研究,剖析其中蕴含的伦理学道理。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思维体验。

真心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和好玩的地方吗?

作为一名2018级的新生,很高兴跟你谈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课程。

首先我想谈谈传统体育这门课。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中医院校,在体育方面也十分注重养生,所以,体育课开设了八段锦,易经筋等中国传统养生的课程供同学们选择。在大一上学期,我选修了八段锦这一门课程,八段锦分为八个小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只要按照正确的动作要点,松紧结合进行练习,练习完一遍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全身非常的放松,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很好地舒展。八段锦确实是一门与中医紧密结合的特特色体育课程,这学期虽然不再有这门课,但我时不时地也把这当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其次,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这门课。中医和传统文化从来都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许多知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

此外,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总是能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大的触动。医学伦理学主要是教授医疗问题中的伦理问题,用道德的标准俩判断医疗事件处理的合理性。每节课上,大家一起讨论各个医疗纠纷案例,并运用医学伦理知识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意见。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基因编辑婴儿时间就是一个典型的医学伦理问题的例子,在课堂上,我们据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研究,剖析其中蕴含的伦理学道理。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思维体验。

真心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特色专业和好玩的地方吗?

作为一名2018级的新生,很高兴跟你谈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色课程。

首先我想谈谈传统体育这门课。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中医院校,在体育方面也十分注重养生,所以,体育课开设了八段锦,易经筋等中国传统养生的课程供同学们选择。在大一上学期,我选修了八段锦这一门课程,八段锦分为八个小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只要按照正确的动作要点,松紧结合进行练习,练习完一遍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全身非常的放松,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很好地舒展。八段锦确实是一门与中医紧密结合的特特色体育课程,这学期虽然不再有这门课,但我时不时地也把这当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其次,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这门课。中医和传统文化从来都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许多知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

此外,医学伦理学这门课程总是能给我的内心带来很大的触动。医学伦理学主要是教授医疗问题中的伦理问题,用道德的标准俩判断医疗事件处理的合理性。每节课上,大家一起讨论各个医疗纠纷案例,并运用医学伦理知识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意见。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基因编辑婴儿时间就是一个典型的医学伦理问题的例子,在课堂上,我们据此问题展开了讨论研究,剖析其中蕴含的伦理学道理。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能带给学生全新的思维体验。

真心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专家讲座」中医学的养生智慧

【专家讲座】

中医学的 养生 智慧

任琳贤

中医学是古人同大自然艰苦搏斗以求生存的产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养生 智慧。随着现代 社会 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有些行为违背中医理论,是对身体的极大摧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委陈明为大家解读以下耗伤身体的行为。

冷饮甜辣,痰湿内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鱼大肉、烧烤火锅、饮料啤酒、冰淇淋甜点成了餐桌常客,但在中医看来,这种贪食生冷、甜辣的饮食习惯是很不 健康 的。首先,生冷、冰镇食品最容易损伤阳气,尤其是脾胃的阳气,导致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久之人体会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肌肉无力、思维迟钝。其次,大量食用甜食会造成内生火热、痰湿内蕴及肥胖、内分泌失调等诸多问题。很多人会有误区,认为吃了辣椒、羊肉、火锅再喝点儿冰镇饮料,热的凉的不就中和了。事实上,食物进入身体后所产生的作用对各个脏腑经脉的亲和力不同,热性食物与凉性食物各有归经,各走其道,其寒热之性并不能很好地中和抵消,而是各自为营地诱发各类疾病。推荐大家保持一个比较符合国人肠胃消化特点的饮食习惯:以米面为主,蔬菜为辅,适量摄入肉、蛋、奶及各种水果,做饭少油限盐,清淡为主,少吃生冷食品。

工作紧张,阳气耗散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很多成年人的生活常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人体的发动机——“阳气”也必然处于亢奋状态。清醒状态下,阳气的运行分布是偏于体表的,这种外露弛张的状态维持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阳气过度耗散,呈现出一种虚损状态,昏沉、反应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频繁感冒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平时工作学习要有张有弛,紧张工作后需进行适度身心放松,可以适量做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游泳等。如果没有时间及运动条件,听听相声、放段音乐,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也是很好的休息。

经常熬夜,阳不归根

人体有一种很重要的阳气,叫“卫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抵抗力。它是人体的“小卫兵”,随昼夜晨昏变化,按规定路线在人体经脉中“按点儿”运行。笼统地说,人在白天清醒时,卫气在阳经值班,时刻保持警惕以抵御外来邪气;到了晚上,卫气也随着人们睡眠开始交接到阴经进入低耗能的“待机充电”状态,来为白天上岗工作养精蓄锐。现在,很多人手机不离手,还经常熬夜,使得阳经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阳气耗散,久而久之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所以,大家应充分遵循“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生理特点按时起居,尽量做到晚上10点前睡觉,工作学习忙的话可稍稍延后到11点,成年人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未成年人根据年龄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中午可通过午休,让阳气打个小盹儿。

思虑繁复,气血受损

人体气机运行遵循其自身周行规律,也受活动及精神状态影响。思虑繁复、*过多,这些都会导致阳气烦劳弛张,易产生内火,火热邪气一方面导致阳气进一步外散,另一方面也会灼伤阴津,造*体阴阳两虚。《黄帝内经》描述较为理想的 养生 状态应该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只有当我们的内心没有过多*和担忧时,气机运转才能真正遵循其规律,保持气血津液充斥盈满的状态。建议大家每天在烦劳的工作学习后,抽出一部分时间放空静坐,以涵养阳气、濡养津液。

阳气失调,人造伤寒

一般人们认为秋冬是感冒高发季节,可临床发现,夏天、伏暑天看感冒的人最多。因为,夏天人为的食寒饮冷、吹空调很容易会“人造伤寒”。《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这两个季节天地自然都处于一种阳气旺盛、外露浮越的状态。人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不例外,人体有限的阳气多数都跑到外部肌表,处于一种耗散状态,内部阳气相对不足。因此,春夏季节,我们更应注重维护保养阳气,不管是吹冷气还是喝冷饮、吃生冷食物都要节制,食用生冷食物时,可搭配温热辛散的食材,如生姜、花椒、孜然、芥末等。

运动不当,损津伤心

现代人对身材要求高,女士以瘦为美,男士追求肌肉饱满。所以有人为在短期内迅速减重而进行超过自身负荷的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多处拉伤、扭伤、挫伤。中医认为,适量运动可鼓动身体内气血运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血运行通畅能很好地濡养筋骨脉络,达到 养生 目的。但运动讲究得当,否则得不偿失。怎么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主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运动过程中不宜过量出汗,最好不要“汗出如洗”。大量汗出后,人体阳气过度亢奋外发,容易感受风寒,同时由于汗液生成需要阴津、阳气及心气相互作用,过量出汗不仅耗伤阳气、折损津液,也容易损伤心气。二是运动后如果出现关节、肌肉疼痛或酸软无力,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且经1天休息还无法缓解,就预示着运动强度过大,需及时调整。从中医角度讲,推荐八段锦、五行掌、太极拳等*,这些是比较柔和且符合东方人身体结构特点的锻炼方式,大家可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学习。

产后受寒,邪风入侵

中医认为,女子三七到四七(21-28岁)、男子三八到四八(24-32岁)期间,机体阴阳充沛平和,是适合生育的最佳时期。但很多年轻人要等工作稳定、有车有房,各方面条件成熟才要孩子,双方往往都35岁以上了,此时生育能力开始走下坡路,导致受孕困难。另外,妇女生产后百节空虚,极易招受贼风虚邪,故产后讲究避风忌寒。现在医院手术室全年都是冷气控温,手术过程中产妇不可避免地会感受风寒邪气。很多年轻产妇产后不久就食寒饮冷,吹冷气,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觉得身体“钻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客观存在着体质差异。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西方人产后喝凉水、吃冷食等生活习惯,注意避风休息。同时,遵循生理规律,在合适的年龄孕育。

阴阳失衡,滋养流弊

现代人对 健康 很重视,希望通过早期预防保健来维持 健康 的体魄。为迎合这种消费心理,很多养阴药被贴上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标签。实际上,人体最自然 健康 的状态是阴阳在一定水平内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阴平阳秘”。这就像植物的生长既需要阳光照射,也需要充足水分。因此,不进行辨证而单纯通过滋阴养阴的方法追求保健 养生 的思想不符合中医理论,大家要客观认识。

滥用西药,伤伐正气

抗生素的发现与运用快速解决了临床上大量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但也造成了为追求疗效与速度而滥用、过量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很多老百姓家里都储备了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喉咙疼吃一片、感冒了吃一片……从中医角度看,绝大多数抗生素性质偏寒凉,过量使用会伤伐人体正气。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感冒输很多抗生素吊瓶后,患者往往伴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怕冷等症状,这是人体正气被大量寒凉抗生素“误伤”的结果。因此,大家应慎用抗生素。

「专家讲座」中医学的养生智慧

【专家讲座】

中医学的 养生 智慧

任琳贤

中医学是古人同大自然艰苦搏斗以求生存的产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 养生 智慧。随着现代 社会 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有些行为违背中医理论,是对身体的极大摧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委陈明为大家解读以下耗伤身体的行为。

冷饮甜辣,痰湿内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鱼大肉、烧烤火锅、饮料啤酒、冰淇淋甜点成了餐桌常客,但在中医看来,这种贪食生冷、甜辣的饮食习惯是很不 健康 的。首先,生冷、冰镇食品最容易损伤阳气,尤其是脾胃的阳气,导致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食物,久之人体会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肌肉无力、思维迟钝。其次,大量食用甜食会造成内生火热、痰湿内蕴及肥胖、内分泌失调等诸多问题。很多人会有误区,认为吃了辣椒、羊肉、火锅再喝点儿冰镇饮料,热的凉的不就中和了。事实上,食物进入身体后所产生的作用对各个脏腑经脉的亲和力不同,热性食物与凉性食物各有归经,各走其道,其寒热之性并不能很好地中和抵消,而是各自为营地诱发各类疾病。推荐大家保持一个比较符合国人肠胃消化特点的饮食习惯:以米面为主,蔬菜为辅,适量摄入肉、蛋、奶及各种水果,做饭少油限盐,清淡为主,少吃生冷食品。

工作紧张,阳气耗散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很多成年人的生活常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人体的发动机——“阳气”也必然处于亢奋状态。清醒状态下,阳气的运行分布是偏于体表的,这种外露弛张的状态维持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阳气过度耗散,呈现出一种虚损状态,昏沉、反应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频繁感冒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平时工作学习要有张有弛,紧张工作后需进行适度身心放松,可以适量做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游泳等。如果没有时间及运动条件,听听相声、放段音乐,让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也是很好的休息。

经常熬夜,阳不归根

人体有一种很重要的阳气,叫“卫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抵抗力。它是人体的“小卫兵”,随昼夜晨昏变化,按规定路线在人体经脉中“按点儿”运行。笼统地说,人在白天清醒时,卫气在阳经值班,时刻保持警惕以抵御外来邪气;到了晚上,卫气也随着人们睡眠开始交接到阴经进入低耗能的“待机充电”状态,来为白天上岗工作养精蓄锐。现在,很多人手机不离手,还经常熬夜,使得阳经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阳气耗散,久而久之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所以,大家应充分遵循“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生理特点按时起居,尽量做到晚上10点前睡觉,工作学习忙的话可稍稍延后到11点,成年人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未成年人根据年龄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中午可通过午休,让阳气打个小盹儿。

思虑繁复,气血受损

人体气机运行遵循其自身周行规律,也受活动及精神状态影响。思虑繁复、*过多,这些都会导致阳气烦劳弛张,易产生内火,火热邪气一方面导致阳气进一步外散,另一方面也会灼伤阴津,造*体阴阳两虚。《黄帝内经》描述较为理想的 养生 状态应该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只有当我们的内心没有过多*和担忧时,气机运转才能真正遵循其规律,保持气血津液充斥盈满的状态。建议大家每天在烦劳的工作学习后,抽出一部分时间放空静坐,以涵养阳气、濡养津液。

阳气失调,人造伤寒

一般人们认为秋冬是感冒高发季节,可临床发现,夏天、伏暑天看感冒的人最多。因为,夏天人为的食寒饮冷、吹空调很容易会“人造伤寒”。《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这两个季节天地自然都处于一种阳气旺盛、外露浮越的状态。人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不例外,人体有限的阳气多数都跑到外部肌表,处于一种耗散状态,内部阳气相对不足。因此,春夏季节,我们更应注重维护保养阳气,不管是吹冷气还是喝冷饮、吃生冷食物都要节制,食用生冷食物时,可搭配温热辛散的食材,如生姜、花椒、孜然、芥末等。

运动不当,损津伤心

现代人对身材要求高,女士以瘦为美,男士追求肌肉饱满。所以有人为在短期内迅速减重而进行超过自身负荷的高强度运动,导致身体多处拉伤、扭伤、挫伤。中医认为,适量运动可鼓动身体内气血运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血运行通畅能很好地濡养筋骨脉络,达到 养生 目的。但运动讲究得当,否则得不偿失。怎么判断运动量是否合适?主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运动过程中不宜过量出汗,最好不要“汗出如洗”。大量汗出后,人体阳气过度亢奋外发,容易感受风寒,同时由于汗液生成需要阴津、阳气及心气相互作用,过量出汗不仅耗伤阳气、折损津液,也容易损伤心气。二是运动后如果出现关节、肌肉疼痛或酸软无力,吃饭没有胃口,晚上睡眠质量下降等情况,且经1天休息还无法缓解,就预示着运动强度过大,需及时调整。从中医角度讲,推荐八段锦、五行掌、太极拳等*,这些是比较柔和且符合东方人身体结构特点的锻炼方式,大家可在网上搜索相关视频学习。

产后受寒,邪风入侵

中医认为,女子三七到四七(21-28岁)、男子三八到四八(24-32岁)期间,机体阴阳充沛平和,是适合生育的最佳时期。但很多年轻人要等工作稳定、有车有房,各方面条件成熟才要孩子,双方往往都35岁以上了,此时生育能力开始走下坡路,导致受孕困难。另外,妇女生产后百节空虚,极易招受贼风虚邪,故产后讲究避风忌寒。现在医院手术室全年都是冷气控温,手术过程中产妇不可避免地会感受风寒邪气。很多年轻产妇产后不久就食寒饮冷,吹冷气,过不了几个月就会觉得身体“钻风”。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客观存在着体质差异。因此,不能盲目照搬西方人产后喝凉水、吃冷食等生活习惯,注意避风休息。同时,遵循生理规律,在合适的年龄孕育。

阴阳失衡,滋养流弊

现代人对 健康 很重视,希望通过早期预防保健来维持 健康 的体魄。为迎合这种消费心理,很多养阴药被贴上了“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标签。实际上,人体最自然 健康 的状态是阴阳在一定水平内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阴平阳秘”。这就像植物的生长既需要阳光照射,也需要充足水分。因此,不进行辨证而单纯通过滋阴养阴的方法追求保健 养生 的思想不符合中医理论,大家要客观认识。

滥用西药,伤伐正气

抗生素的发现与运用快速解决了临床上大量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各类疾病,但也造成了为追求疗效与速度而滥用、过量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很多老百姓家里都储备了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喉咙疼吃一片、感冒了吃一片……从中医角度看,绝大多数抗生素性质偏寒凉,过量使用会伤伐人体正气。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感冒输很多抗生素吊瓶后,患者往往伴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怕冷等症状,这是人体正气被大量寒凉抗生素“误伤”的结果。因此,大家应慎用抗生素。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等。

1、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例如:把脉诊断病情,药物外敷化瘀,针灸、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中药药方的制定,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制剂的研发等。 

2、中医康复学专业

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康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中医康复学等,具备运用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等处理临床疾病功能障碍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中医康复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医康复学人才。

例如: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院校、中医科研机构等。

3、中医养生学专业

中医养生学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的高级中医养生医学人才。例如: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防护等工作。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

中医药大学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等。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等。

1、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例如:把脉诊断病情,药物外敷化瘀,针灸、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中药药方的制定,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制剂的研发等。 

2、中医康复学专业

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康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中医康复学等,具备运用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等处理临床疾病功能障碍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中医康复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医康复学人才。

例如: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院校、中医科研机构等。

3、中医养生学专业

中医养生学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的高级中医养生医学人才。例如: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防护等工作。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

中医药大学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等。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

中医药大学专业有:中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等。

1、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中医角度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等。例如:把脉诊断病情,药物外敷化瘀,针灸、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治疗,中药药方的制定,板蓝根冲剂等中药制剂的研发等。 

2、中医康复学专业

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康复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中医康复学等,具备运用中医康复方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等处理临床疾病功能障碍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中医康复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医康复学人才。

例如: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学院校、中医科研机构等。

3、中医养生学专业

中医养生学专业培养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与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的高级中医养生医学人才。例如: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防护等工作。

中医药大学有哪些?

中医药大学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等。

黄帝内经养生全集的作者简介

刘占文,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养生康复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残联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专家、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学会全国常务委员等,被收入香港出版的《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
近40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9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研修,1998~2000年在英国米德萨斯大学任教及中医临床指导。先后赴美国、英国、爱尔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医药和养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
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如《单味中药抗衰老的实验研究现状》、《二十一世纪科学养生新理念》等百余篇,是第一本《中医养生学》的主编。主编和参编中医教材和养生康复专著,如《养生保健百科全书》、《中老年与养生》、《中国传统养生法》、《家庭中医》等20余部,主译和参译中医药教材和学术著作,如双语《中医养生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10余部。

黄帝内经养生全集的作者简介

刘占文,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养生康复系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中国残联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专家、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学会全国常务委员等,被收入香港出版的《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
近40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9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研修,1998~2000年在英国米德萨斯大学任教及中医临床指导。先后赴美国、英国、爱尔兰、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医药和养生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
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章,如《单味中药抗衰老的实验研究现状》、《二十一世纪科学养生新理念》等百余篇,是第一本《中医养生学》的主编。主编和参编中医教材和养生康复专著,如《养生保健百科全书》、《中老年与养生》、《中国传统养生法》、《家庭中医》等20余部,主译和参译中医药教材和学术著作,如双语《中医养生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10余部。

秋季中医养生的作者简介

蒲志兰,出生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天人合一的原则,并极力推崇中医预防为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潜心研究中医养生学说,并将中医的养生学与临床防病治病相结合使中医养生学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李桐,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

秋季中医养生的作者简介

蒲志兰,出生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天人合一的原则,并极力推崇中医预防为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潜心研究中医养生学说,并将中医的养生学与临床防病治病相结合使中医养生学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李桐,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

秋季中医养生的作者简介

蒲志兰,出生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天人合一的原则,并极力推崇中医预防为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潜心研究中医养生学说,并将中医的养生学与临床防病治病相结合使中医养生学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李桐,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

秋季中医养生的作者简介

蒲志兰,出生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天人合一的原则,并极力推崇中医预防为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潜心研究中医养生学说,并将中医的养生学与临床防病治病相结合使中医养生学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李桐,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研究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