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经络推拿养生手法
2024-03-17 08:34:06 责编:小OO
文档

全身经络推拿手法:

1. 推拿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人体的亚健康、肌肉酸痛、全身疲劳的状态,不是直接治疗某种疾病。

2. 推拿的手法:包括点法、按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擦法、捏法等方法,偏温补,很少用到泻法。

3. 推拿的注意事项:人体不能太饿或太饱,身体要放松,不能处于精神兴奋状态,要全力放松以配合推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常用的推拿手法有哪些?

一、按法

按法是用力向下按压的一种方法。可用指、手掌、肘、足跟在病人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下按压。可由轻而重,可一按一松,也可按紧一处约一分钟,然后突然放松。需重按时可用双手重叠按压。按的用力度可浅达皮肤、皮下组织,重达肌肉,深按可达关节、骨骼、内脏。按法的练习较易,但需要稳、准、有耐力。此法根据不同部位,可选用指按、掌按、肘按、足跟按,分述如下:

1.指按

指按一般都用在穴位上,可一手按,也可双手相对按,按在穴位上,使有酸胀反应为合适。背部穴位用掌按,头上太阳穴常用双手按。也有用拇指按住大血管,如股动脉,按紧一会儿,然后放松,反复数次。

2.掌按

掌按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掌按腹部用单手操作,按时要随呼吸起伏。掌按背部用双手重叠按,按脊柱两侧肌肉,自上而下逐渐移动,反复数遍。又可用双手掌按头部,两掌心相对用力,由轻渐重,由重渐轻至结束。

3.肘按

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3.肘按肘按用于软组织较丰满或较深的部位或穴位上,用肘关节屈曲时鹰嘴尖端按压,如按环跳穴。按压力度也以有酸胀反应为度。

二、摩法

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身体某个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做回旋性摩动的一种手法。

施用时以指或掌在皮肤表面做回旋性摩动,作用力温和而浅,仅达到皮肤下。摩法的频率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慢则30~60次/分,快则100~200次/分。可用单手,也可用双手操作。常用于推拿治疗的开始,或疼痛剧烈的部位,或强烈手法以后。根据治疗部位不同,分指摩、掌摩、掌根摩三种。

1.指摩

用拇指的指腹平伏在身体某部位或穴位上做回旋摩动,单手或双手均可。双手摩时,二指的动作要协调,着力要一致。在背部操作时,拇指平伏接触皮肤,其余四指放松,拇指灵活而协调地回摩,自中心向四周慢慢扩展,周而复始,频率可在60~100次/分。穴位双指摩时,拇指平伏紧触穴位,其余四指不接触皮肤,自然展开微屈,用腕力带动拇指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00~200次/分,但移动幅度极小。另有四指摩膻中穴,拇指自然屈曲,其余四指并拢,指腹着力于膻中穴上,做回旋摩动,频率在120次/分左右。

2.掌摩

用全掌平伏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肤上做摩动。着力要均匀,一般用单手操作,频率为30~60次/分。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腹、背、腰、臀部。如腹部掌摩,要沿顺时针方向摩动,并自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周而复始。

3.掌根摩

用掌根的大小鱼际处用力,在身体某一部位摩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操作时掌根触及皮肤,各指微屈翘起,用腕力使掌根摆动,边摩边进。由于此法用力稍大,且频率较快,达100~200次/分,故皮肤产热感较明显,病人会有舒适轻松之感。此法常用于头、背、腰、臀部。

三、推法

推法是用指或掌在身体某部或经络上做前后、上下、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用指在穴位或某一固定点吸定而推。推的深度随用力大小而异,既可浮于皮,又可深及筋骨、脏腑。推法用力须由轻而重,依病人而定。推法的频率一般在50~150次/分,由慢而快。操作时根据不同部位可用拇指平推、拇指尖推、拇指侧推、四指推、掌推五种方式。

1.拇指平推

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做定向推动,向前向下时拇指着力,回收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指背接触皮肤而带回。其他各指不用力,只帮助固定方向。频率为60~120次/分,由慢而快。拇指平推适用范围广泛,头、背、四肢皆可应用,一般多用于头、背、肩部。

用双手拇指同时在穴位上向左右推开的称分推法,如分推印堂穴、大椎穴。分推着力深达筋骨,称分筋法,多用于腰背肌肉部位,分筋方向与肌肉走向垂直。

2.拇指指尖推

用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或在某一固定点上推动。推时指尖移动范围极小,如吸附在固定点上,腕部屈曲下垂,拇指的指间关节灵活屈曲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使推力渐渐深入。推的强度一般较大,有酸、胀、微痛的感觉,称“得气”感。频率为100~150次/分,由慢而快,频率快时指尖稍带旋转。可单手或双手操作。此法多施用于穴位和疼痛点。

3.拇指侧推

用拇指外侧的部位接触皮肤做长推或点推,操作要领可参照拇指平推法和拇指指尖推法。

4.四指推法

此法用单手操作。用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的指腹接触皮肤,掌指、指间关节伸开并微屈,腕部伸屈,灵活摆动,运用腕力和指力。拇指起固定方向的作用,主要运用于颈、肩、头、四肢等部位。

5.掌推

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将手掌平伏在皮肤上推动。多用于胸腹部,在腹部推时需随呼吸起伏,当病人呼气开始,即向上推动,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另有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紧贴肢体,着力推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然后收回原处,反复推动。掌推常用于肢体肿胀,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四、拿法

拿法是用手指提拿肌肉的一种手法,可结合穴位提拿,亦可提拿某一肌腹。一般拿方向与肌腹垂直。方法是拿起组织后,持续片刻再松手复原。此法强度较大,一般以提拿时感觉酸胀、微痛、放松后感觉舒展为度。如提拿后疼痛感不消,则说明用力过大。一个部位一般拿1~3次即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可用三指拿、抖动拿、弹筋等几种操作方法。

1.三指拿

用拇指和食、中指提拿,适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拿肩井,拿委中、颈项等。

2.五指拿

用五个手指提拿,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满的部位,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单双手均可,或双手一松一拿交替进行。

3.抖动拿

用双手五指提拿,多用于腹部或肌腹较松弛的部位。用手指拿起肌腹后,做前后抖动3~5次或8~9次后松开。

4.弹筋

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沿肌肉垂直方向提拿起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接处,并向外尽量牵开后,再让肌腱在指间滑脱归位(如拉弓射箭一样)。在肌腹滑脱过程中,可发出“咔嗒”声响。此种手法较重,刺激强度很大,病人会有重度酸胀感,但弹后感觉松快。

弹后也可用柔和手法,帮助缓解酸胀反应。每次进行1~2次即可。此法多用于慢性病痛的肌肉部位,如股内收肌、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背阔肌、斜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等部位。

五、捺法

捺法是用拇指指面捺紧一处,重重下压,然后用腕部左右摆动,使指劲逐渐深入。这种手法动作不需快,频率为100次/分左右,但必须深透而有实力使捺到深部组织,以有酸胀感觉为度。捺法较难,必须刻苦锻炼,使动在腕,劲在指,紧捺不放松,同时又能随心移动。

在捺时还要体察病变的重点部位,找到要害反复捺。经过锻炼,使有耐力,才能达到治疗要求。捺法常用于软组织深部的损伤和慢性炎症的治疗。例如肌肉筋膜炎等,用捺法治疗就有较好疗效。

六、缠法

缠法是用拇指尖在穴位上做螺旋性动作,如旋螺丝钉一样,越旋越深,使穴位上有较强的酸张反应为度。缠法必须由轻而重,逐渐深入,而且根据病人的体质和各个穴位的敏感程度而定。一个穴位上缠约一分钟。然后由重而轻,由深而浅。缠法的动力在腕,锻炼时使腕做旋转样活动,要熟练而有耐力。此法主要用于穴位推拿,例如胃肠功能紊乱的疾患,可在背部两侧的穴位上做缠法推拿。

七、法

法是用手背在身体上滚动,手呈半握拳状,四指略微伸开,先以手的小指掌指关节处贴紧患处,然后用力下压并向前滚到手背,使手背用力于推拿处,如此一滚一回,反复滚动。

法频率在100次/分左右。法要做到用力均匀,滚动的手吸附推拿部位,不能有跳动或擦动,以免造成病人有不舒服感觉,或损伤术者的手背皮肤,但滚动时又必须能随心上下左右移动,使滚动到较宽广的部位。所以法需先在砂袋上练习,练到非常成熟,并有腕劲和耐力方可用于治疗。法可单手操作,也可左右手交替进行,也可用双手同时滚动。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背、腰、臀、腿等处。现时,也有使用木制的滚轴的,或用电动的滚动推拿床或推拿椅做推拿,可以代替人工推拿,虽然可节省术者体力,但疗效远不如手法滚动得好。

八、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挤捏软组织,用拇指和其他各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上下各指相互转动,边捏边向前推进。

操作时要用柔劲,使感到温柔舒适为好,不宜捏得疼痛难忍。捏法的频率可慢可快,60~150次/分。捏时也要腕部转动助劲。该法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适用于两骨之间较窄的部位;又可用拇、食和其他各指相对捏,适用于肌肉丰厚、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部和大小腿。

九、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指面或掌面揉动的方法。揉法不同于摩法,揉时手与皮肤之间不移动,手贴紧皮肤,把皮下和更深的组织旋转揉动,所以,揉法可深达皮下组织和肌肉。此法比较温和而有揉劲,动作频率较缓慢,50~60次/分。一般单手操作,必要时可两手重叠加大压力揉动,根据不同部位选用指揉或掌揉。指揉一般用拇指指面,适用在较小的部位或穴位上,常在强刺激手法后用揉法缓解酸胀等反应。部位较大处也可用食、中指或食、中、无名指一起揉动。掌揉是用整个掌或掌的根部或大鱼际进行揉动,一般用在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肩、背、腰、臀等处,揉力要由小到大,越揉范围越大,用力越深。

十、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搓动肢体的一种手法。一般用两手的手掌相对用力搓动,强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结束时再由快转慢,其力度可达肌肉、骨骼。用力小时可觉肌肉松展,用力大时,可产生明显的酸胀反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用力大小。行搓法时运用手掌和臂力,左右二手将患处挟住,边搓边上下来回移动。也可搓下肢,需病人仰卧抬起患肢后搓动。搓法一般用手掌,如需要较强力度时,可用手掌的尺侧相对用力搓动,可有明显的酸胀感觉。用搓法使肌肉松软后就可结束。

十一、掐法

掐法是用手指尖或指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深在、持续的掐压的手法,又称指针法,就是以指代针,所以常用在穴位上。如用拇指尖掐压合谷穴。也可用中指伸直,拇食指挟持中指,使中指保持正直,可强有力地掐压穴位。也可用中指屈曲,以中指的指间关节处掐压穴位。掐压穴位力度宜大,使穴位上有强烈的酸胀反应为好。掐法刺激较强,所以掐时要渐渐施劲,指力慢慢掐入,切不可突然用力,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力因人而异。每个穴位掐到有酸胀反应后,再持续施劲约30s,随后用摩、揉等手法使局部酸胀反应缓解。

另有一种掐法,用一手或两手拇指的侧面,对肿胀的软组织掐压,边掐边向前推进。

此法用力要巧,但又要深在。操作时可见肿胀局部受指端掐压、推挤而下陷。如此重复进行,使肿胀部位掐成一道密集的指切压痕而使肿胀消散。

十二、振法

振法是用指端或手掌紧压身体某部或穴位上做震颤样动作。操作时主要是利用手和前臂的肌肉收缩,并持续用劲发力,形成震动力,达到手指或掌而作用于推拿部位。术者要施以频率很快的震动,又要有较长久的耐力,所以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熟。振法如用拇指或中指作用于穴位上,可增强或维持穴位的刺激。也可用手掌作用于腰背、大腿等处,可缓解肌肉胃肠痉挛,但振时手掌必须随呼吸起伏。做振法,术者很费力,现在可用电振器代替人工发力。电振器一般配有各式不同的触头,适合不同的推拿部位。电振与人工振的作用近似,可选用。

十三、擦法

擦法是用指或掌在皮肤上来回快速擦动的手法。其用力表浅,只作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频率较快,150~200次/分;皮肤有较大反应,一般擦到皮肤发红为度。行擦法时,不能用力过猛,防止擦伤皮肤,可用指擦,即食、中、无名三指擦动,适用于手足等较小的部位;也可用掌擦,即用掌的尺侧擦动,适用于背部。擦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新陈代谢。进行背部擦动,有缓解疼痛、调整胃肠功能等作用。

十四、弹点法

弹点法是用手指做急速的弹点动作。弹时用拇指或中指扣住食指,然后食指发力在拇、中指处滑落,使食指指背着力弹击患处。点时用中指指尖,拇指支持中指做点叩动作。弹的强度由轻而重,适用于关节周围表浅的部位。点的强度较重,适用于穴位上。如需着力较重时,可用五指点叩。

十五、拍打法

拍打法是用指或掌拍打身体的一种手法。作用轻时,用指面、指背或空心掌拍打;如需作用强时,可用拳或掌侧捶击。拍打主要动在腕,使腕轻巧而有弹性,并有腕劲。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交替拍打。拍打适用于胸、背、腰、大小腿和关节处。用指面拍打,操作时各指张开,指关节略微屈曲,用指面拍打患处。又可用手指拍打,操作时各指略微分开并微屈,用食、中、无名、小拇指背着力拍打。又可用空心掌拍打,操作时各指并拢,拇指伸直,掌心形成空凹,拍打患处。又可用拳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使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二节的背面排齐,用此部位着力捶击患处。此法需用巧劲,捶时要有弹力,可快一阵慢一阵,上下移动捶击。又可用拳侧拍打,操作时双手虚握拳,各手指间略微分开,用小指侧捶击(图9-28)。又可各指伸直时,用小指侧捶拍。现在有用各种拍击器拍打的方法,拍击器有用海绵做的,也有木制的,等等。专业用的拍打器是用布制成圆柱筒状,中充以棉花或中草药,用此推送拍打。以上各种拍法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病情选用。

十六、刮拨法

刮拨法是用拇指端的侧面在身体某一部位深深紧压并做刮动或拨动的手法。刮动时指力要透过皮肤而深达组织有粘连部位或慢性疼痛点,进行刮拨。刮拨的方向需随情况而定。

此法强度较大,病人有明显酸胀反应,要注意嘱其忍耐一点,与术者配合。用力强度还需适可而止,并注意勿损伤皮肤。拨动时用力较轻,一般拇指深掐于肌肉或肌腱的缝隙中进行拨动。一个部位拨5~10次即可。刮拨法多用在关节周围、背部筋膜、韧带或肌肉、肌腱等组织,有松解粘连,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缓解疼痛等作用。

十七、抖动法

抖动法是把肢体抖动起来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操作时术者握住患肢末端,像抖绳子一样抖动病人肢体。抖时要注意该部肢体可动的角度和范围,用柔劲抖动,使被抖动的肢体像波浪起伏。可上下抖动,也可横向抖动。如抖手指:术者握住手指指端,轮流抖动每个手指,每指抖3~5次。又如抖手腕:术者一手紧握其前臂远端,另手捏住食、中、无名指,相对方向拉紧,然后做抖动,约抖10次。又如抖上肢:术者一手握住肩部,另手握紧腕部,双手反方向拉紧后做抖动。用同样方法可抖动下肢或抖动腰部。抖法主要有牵松肌肉挛缩,活动关节等作用。

十八、摇动法

摇动法是摇动关节的一种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做此手法必须熟悉各种关节的可动范围。凡双轴或三轴活动的关节都可做摇动手法。操作时把病人体位安置恰当,并尽量使其躯体肌肉放松。摇动动作要缓慢而稳妥,幅度由小到大,直至达到最大可能的幅度。摇动次数需随病情而定。摇动方向可按顺时针方向,也可按逆时针方向。摇法主要使僵硬或强直的关节逐渐松解,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所以操作时,术者须检查关节活动的可能性,测量关节活动度,经多次治疗逐渐增加摇动的范围,不可急于求成,以病人感到轻微酸痛为好。摇法有摇指、摇肘、摇肩、摇踝、摇髋、摇腰等。

十九、松动法

松动法是松动关节和软组织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术者必须熟悉全身关节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的解剖及其活动关系。可对颈、腰、手、肩等各部位做松动法。如松颈时,病人取坐位,肌肉放松后,将其头向一侧转动一点,并向一侧侧屈,然后轻轻一扳,有颈部松动一下的感觉即可。同样可做另一侧的松动。松颈也可仰卧位下进行。又如松腰时令病人取坐位,向前弯腰,并转向一侧,然后轻轻一扳,有腰部松一下的感觉即可。手指松动方法较易,把需要松动的手指先牵拉一下,然后将其屈曲,有“咔嗒”一声的松动感觉即可。

其他关节部位的松动方法相似,可参考上法。松动法适用于关节强硬的病症和椎间盘病变。

二十、伸屈法

伸屈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做伸屈活动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伸法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病人肢体关节活动幅度,然后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伸展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围内连续地弹动。伸展到最大可能的幅度后保持1~2min,然后放松,休息片刻再重复一次。做伸法切忌突然发力,也不能用蛮劲。操作时需使着力点有效地达到受限关节。此法常用在肩、肘、髋等关节。屈法的操作要领同伸法一样,常用在髋、膝、踝等部位。

二十一、引神法

引神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用巧劲进行突然牵神的手法,为特殊的被动活动手法。此法发力的作用可使关节和周围组织超过平常活动幅度运动。操作技巧较难,要顺势而行,轻巧发力,不可用蛮劲,幅度要大而恰如其分。此法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悟得其巧。

1.引神上肢

病人坐位,术者靠患侧相对而立。术者双手捏住患侧的五指,掌心对病人的脸。提起患肢,做旋转上肢的活动,转数遍后,当患肢肌肉已经很放松时,将患肢由下而上突然用力提神一下,可重复操作2~3次。

2.引神下肢

病人仰卧,术者弓步立于患侧,前臂托住患侧小腿,另手扶膝部,先将患肢屈曲,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然后发力,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可重复数次,每次牵拉,可逐渐增加患肢离床面的高度。

3.引神腰

引神腰的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主要是使腰向后引神,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使腰向前屈曲引神。

(1)腰向后引神:有数种方法。如扳腰法,病人健侧卧,术者一手抵住病人腰部,另手握住患肢踝部,将患肢后神牵拉,双手协调地一牵一抵,当感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双手突然用较大力牵抵一下,使病人腰部有过伸的动作。此法只需做一次。又如压腰法,病人俯卧,术者一侧前臂紧按腰部,另侧前臂抬托病人双大腿膝部,一臂向下压时,另臂用力向上抬,如此双手协调地一压一抬,使腰部弹动性地活动数次,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增大发力强度,使腰向后引抻一下,腰部应有较大的过伸动作。此法需要术者有较大的力量才能成功,如术者力量不足,可二人协同操作。

(2)腰向前屈引抻: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肢,使屈髋屈膝,并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用力推送,使脊柱向前屈曲,活动的幅度需一次比一次大,待觉其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发力,向前推送一次。此法如一人力量不足,可使病人仰卧,二人协同操作。

另有一法,病人健侧卧,术者站于病人身后,一手抱托患侧下肢,另手推住患侧肩后,抱托的手使患肢向腹部,推肩后的手用力向前推动,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转的动作,待觉病人腰部肌肉放松时,突然加力,一屈一推,使腰部有扭动感。

引伸法主要对脊柱的椎间盘组织病变或关节位置不正有较好的作用。如针对合适的病情,施用得法,可有明显疗效。

二十二、踩踏法

踩踏法是一种古法,用脚在身体某部或穴位上推拿的方法。操作时用全足、足弓、足跟三处,有踩踏、踩搓、踩研三种。病人一般取俯卧或卧仰位,术者手攀屋顶上面的横杠,然后单脚或双脚踩在病人身上的经穴进行治疗。

1.踩踏

病人俯卧,在胸和大腿处垫枕,使其腰部凌空,术者单脚踩于病人骶部,踩踏时弹动性地一起一伏,使腰部像挑扁担样弹动起伏,如此踩10~50次,力量须由轻而重。此法对某些腰部病变和椎间盘病变有疗效。

2.踩搓

病人俯卧,术者一手攀住上面横杠,一脚踩于病人背、腰、大小腿处,用足弓着力做横向搓动,每处可搓数十次。此法对肌肉、筋膜的病变有效。

3.踩研

病人仰卧,术者手攀横杠,用一脚的足跟踩于下腹或穴位上,做旋转研磨样动作。踩研的力量由浅入深。此法可治腹部的某些慢性病。

二十三、其他推拿手法

其他推拿手法尚有很多,如捻法、扯法、抹法等。捻法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住皮肤捻动,用于小儿背部和腹部皮肤,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症;扯法是用拇、食二指拿住皮肤,向一侧拉开,然后突然放脱,可有“嗒嗒”声,一处可扯十余次,扯到皮肤发红为度,可治疗中暑、消化不良等症;抹法是用拇指的指面按住一处皮肤或穴位上,按紧后向两侧分开,反复数次,常用在抹前额,治头痛、视力疲劳等症。

中医健康养生之人体的穴位按摩法10

19. 摩擦腹部 健康 养生 补泻

揉腹部可以对腹部的穴位产生良*,刺激腹部的经络气,促进气血养血内脏,调节阴阳,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遗精,水肿,排尿不畅,痛经,月经不调等症。它还可以增强腹部肌肉,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肠胃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预防习惯性便秘和慢性肠胃炎,并且可以帮助治疗失眠,糖尿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和其他疾病了解和掌握腹摩擦的补、泻方法非常重要。左手绕脐带腹部逆时针旋转,右手顺时针旋转。

1)对于一般保健,应在脐部周围进行“一逆一顺”或“一顺一逆”100 圈,以使胃光滑并缓解胃部不适。

2)身体虚弱,胃肠道疾病和大便稀疏的老年人,应采用“两逆加一顺”的补方法;也就是说,用左手沿脐带逆时针旋转100次,然后用右手沿脐带方向沿肚脐旋转腹部100次,并仍然用左手将肚脐绕肚脐旋转100次。逆时针方向。

3)肥胖,口干和大便硬,应采用“二顺加一逆”腹泻方法,即先顺时针,然后逆时针,最后顺时针,将脐带绕圈每圈100次。还应该指出的是,腹部按摩是仰卧的和裸露的,因此与手和皮肤的直接接触最好,并且最适合在起床之前和入睡之前进行。

20.按合谷帮助排便

(当您感到困难或感到未尽时,只需按合谷来帮助排便):用左手和右手交替按几次合谷穴位。当您感到*有轻微运动时,便便很容易排出。

中医健康养生之人体的穴位按摩法10

19. 摩擦腹部 健康 养生 补泻

揉腹部可以对腹部的穴位产生良*,刺激腹部的经络气,促进气血养血内脏,调节阴阳,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遗精,水肿,排尿不畅,痛经,月经不调等症。它还可以增强腹部肌肉,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肠胃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吸收,预防习惯性便秘和慢性肠胃炎,并且可以帮助治疗失眠,糖尿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和其他疾病了解和掌握腹摩擦的补、泻方法非常重要。左手绕脐带腹部逆时针旋转,右手顺时针旋转。

1)对于一般保健,应在脐部周围进行“一逆一顺”或“一顺一逆”100 圈,以使胃光滑并缓解胃部不适。

2)身体虚弱,胃肠道疾病和大便稀疏的老年人,应采用“两逆加一顺”的补方法;也就是说,用左手沿脐带逆时针旋转100次,然后用右手沿脐带方向沿肚脐旋转腹部100次,并仍然用左手将肚脐绕肚脐旋转100次。逆时针方向。

3)肥胖,口干和大便硬,应采用“二顺加一逆”腹泻方法,即先顺时针,然后逆时针,最后顺时针,将脐带绕圈每圈100次。还应该指出的是,腹部按摩是仰卧的和裸露的,因此与手和皮肤的直接接触最好,并且最适合在起床之前和入睡之前进行。

20.按合谷帮助排便

(当您感到困难或感到未尽时,只需按合谷来帮助排便):用左手和右手交替按几次合谷穴位。当您感到*有轻微运动时,便便很容易排出。

常见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

说起中医养生这个话题,很多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出现了各种的健康问题,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很多人都有肠胃不好的情况,其实中医虽然调理比较慢,但是它可以从内到外的综合治疗,下面就来介绍穴位养生的方法。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如果按中脘穴的话可以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肠胃的功能,每次按摩两三分钟就可以有局部发热的感觉,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这样的方法可以有调节肠胃通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缓解消化不良啊,或者是肠胃长期等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手法的问题,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的按摩的方式是可以起到肝胆经络的舒畅的作用,同时可以有调畅心肌的作用。达到养胃、暖胃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艾灸,也是中医采取的最多的一种养生的方式,中医中用艾条灸穴位非常的有效果。艾灸的方法要用十五分钟作用的时间,艾灸可以起到调节肠胃功能,补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打嗝呕吐的情况出现。有效的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

这些穴位对于人体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保养脾胃的方法,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养胃,而且还可以疏通经络,对身体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医养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也可能是因为你的几个动作的长时间的坚持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希望这些常识能够帮助到您。

常见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

说起中医养生这个话题,很多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出现了各种的健康问题,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很多人都有肠胃不好的情况,其实中医虽然调理比较慢,但是它可以从内到外的综合治疗,下面就来介绍穴位养生的方法。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如果按中脘穴的话可以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肠胃的功能,每次按摩两三分钟就可以有局部发热的感觉,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这样的方法可以有调节肠胃通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缓解消化不良啊,或者是肠胃长期等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手法的问题,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的按摩的方式是可以起到肝胆经络的舒畅的作用,同时可以有调畅心肌的作用。达到养胃、暖胃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艾灸,也是中医采取的最多的一种养生的方式,中医中用艾条灸穴位非常的有效果。艾灸的方法要用十五分钟作用的时间,艾灸可以起到调节肠胃功能,补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打嗝呕吐的情况出现。有效的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

这些穴位对于人体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保养脾胃的方法,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养胃,而且还可以疏通经络,对身体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医养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也可能是因为你的几个动作的长时间的坚持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希望这些常识能够帮助到您。

常见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

说起中医养生这个话题,很多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出现了各种的健康问题,想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健康,很多人都有肠胃不好的情况,其实中医虽然调理比较慢,但是它可以从内到外的综合治疗,下面就来介绍穴位养生的方法。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如果按中脘穴的话可以有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节肠胃的功能,每次按摩两三分钟就可以有局部发热的感觉,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这样的方法可以有调节肠胃通畅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缓解消化不良啊,或者是肠胃长期等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手法的问题,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的按摩的方式是可以起到肝胆经络的舒畅的作用,同时可以有调畅心肌的作用。达到养胃、暖胃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艾灸,也是中医采取的最多的一种养生的方式,中医中用艾条灸穴位非常的有效果。艾灸的方法要用十五分钟作用的时间,艾灸可以起到调节肠胃功能,补气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打嗝呕吐的情况出现。有效的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

这些穴位对于人体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保养脾胃的方法,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养胃,而且还可以疏通经络,对身体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医养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也可能是因为你的几个动作的长时间的坚持就能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希望这些常识能够帮助到您。

常按这6个穴位,养身又益寿

从中医角度讲,经络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 养生 。常常揉按以下这些穴位,可调理经络,达到养身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

合谷穴

如果把我们拇指和食指想象为两座高高耸立的大山,那两山之间相合处有一山谷,此即为“合谷”这个穴位的名字由来,此处为大肠经气血的会聚地,经常按揉可起到补充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此外,中医说“面口合谷收”,意思是合谷穴有清热、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

穴位位置: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按摩手法: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合谷穴,拇指指腹需朝向第二掌骨侧,以旋转揉压方式按至酸胀,可早中晚各按压30次,多按效果更佳。

三阴交穴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也可调肝补肾,对消化不良、妇科疾病甚有疗效。

穴位位置:正坐屈膝成直角,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并拢,横着放在足内侧踝骨最高的地方,小腿中线与手指的交叉点就是三阴交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10秒后再进行。或顺时针按揉此穴也可。注意,孕妇要避免按揉三阴交穴。

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每天坚持按揉刺激该穴,能改善神经衰弱、有助睡眠,且可增强人体的防病能力。

穴位位置: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按摩手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擦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神经衰弱者可将按摩时间延长为20分钟。

关元穴

关元顾名思义是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泄。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补元气、温肾、祛寒等作用。

穴位位置:肚脐下方约四指的距离。

按摩手法:搓热手掌,以关元穴为中心摩擦小腹100 200圈,直至小腹发热为止。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全身补益要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穴位位置: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100 200次,直至有酸胀感为止(如能配合艾灸,效果更好)。艾灸时将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使局部皮肤发红,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每周1 2次,每次15 20分钟。

风池穴

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凡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经常按揉本穴能够起到祛风抗邪、壮阳益气的作用。

穴位位置:头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按摩手法:按揉风池穴前要先搓热手掌,然后用大拇指指腹边按边揉,约3 4分钟,直至感到酸胀痛为止。

作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住院医师 黄 颖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5月刊

常按这6个穴位,养身又益寿

从中医角度讲,经络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 养生 。常常揉按以下这些穴位,可调理经络,达到养身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

合谷穴

如果把我们拇指和食指想象为两座高高耸立的大山,那两山之间相合处有一山谷,此即为“合谷”这个穴位的名字由来,此处为大肠经气血的会聚地,经常按揉可起到补充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此外,中医说“面口合谷收”,意思是合谷穴有清热、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

穴位位置: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按摩手法: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合谷穴,拇指指腹需朝向第二掌骨侧,以旋转揉压方式按至酸胀,可早中晚各按压30次,多按效果更佳。

三阴交穴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故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也可调肝补肾,对消化不良、妇科疾病甚有疗效。

穴位位置:正坐屈膝成直角,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并拢,横着放在足内侧踝骨最高的地方,小腿中线与手指的交叉点就是三阴交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10秒后再进行。或顺时针按揉此穴也可。注意,孕妇要避免按揉三阴交穴。

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每天坚持按揉刺激该穴,能改善神经衰弱、有助睡眠,且可增强人体的防病能力。

穴位位置: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按摩手法: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擦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神经衰弱者可将按摩时间延长为20分钟。

关元穴

关元顾名思义是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泄。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补元气、温肾、祛寒等作用。

穴位位置:肚脐下方约四指的距离。

按摩手法:搓热手掌,以关元穴为中心摩擦小腹100 200圈,直至小腹发热为止。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全身补益要穴,经常按揉能够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穴位位置: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100 200次,直至有酸胀感为止(如能配合艾灸,效果更好)。艾灸时将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使局部皮肤发红,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每周1 2次,每次15 20分钟。

风池穴

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凡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经常按揉本穴能够起到祛风抗邪、壮阳益气的作用。

穴位位置:头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按摩手法:按揉风池穴前要先搓热手掌,然后用大拇指指腹边按边揉,约3 4分钟,直至感到酸胀痛为止。

作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住院医师 黄 颖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5月刊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被叫做按摩,在中医的指点下,在人体的各种穴位上进行手法按摩,来预防疾病或者是舒缓身心,你又是否知道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1

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

按法

1、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2、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3、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

功效:解痉止痛。

主治:疼痛、癃闭等症。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

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

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经:按揉三阴交。

尿潴留:指按中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推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功效,同时根据不一样的目的进行不一样的推拿,才能对身体起到作用。在推拿中,按摩师的力量和手法非常影响按摩的效果,这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按摩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然,力量过大也容易把皮肤甚至筋骨拉伤,应以自己能接受的限度为准。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2

以下情况不能推拿

推拿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是不适宜推拿的。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6类人不宜做推拿按摩

如果你是下面这些人群,同样要注意,因为这些人群推拿,同样容易损害健康。

1、年纪大的人。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患有骨质疏松,不适宜大力按摩。

2、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过重的按摩,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或诱发心脏疾病。

3、体质虚弱的人。推拿手法不当,可能出现休克。

4、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人。按摩不当,可能导致出血。

5、饭后半小时以及饥饿状态不宜做按摩。

6、骨折病人、肿瘤病人、结核病人都不宜接受按摩。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3

按摩的利与弊

按摩的好处

1、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学家罗红在《长生不老书》中说:按摩可以疏通毛孔,。在这里,荣卫的意思是调和气血。因为按摩是一种柔软、温和的力量,通过循经取穴作用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从而调和营的气血,增强身体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按摩技术的机械刺激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因此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2、提高身体免疫力

比如小儿腹泻,按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小儿肺部有干湿罗音时,按揉小横条。掌纹有效。一些同龄儿童与对照组同时接受保健按摩。按摩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和食欲均高于对照组。上述临床实践和其他动物实验证明,按摩具有抗炎、解热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正是因为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身体阴阳平衡。因此,按摩后,你可以感受到放松的肌肉和灵活的关节,使人感到精神焕发,消除疲劳,对保证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按摩的坏处

1、晕厥

发生在按摩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患者过于紧张、虚弱、疲劳或饥饿时操作过多或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一旦病人晕厥,立即停止按摩,让病人平躺在空气循环中,保持低着头,一般休息后自然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晕厥,可采用掐人、取肩井、闭谷、压涌泉等方法促进苏醒,也可采用针灸。如果晕厥是由低血糖引起的,受试者可以喝一些糖水。

2、皮下出血

一般来说,按摩没有皮下出血。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呈蓝色,可能是因为按摩手法过重,或者患者有容易出血的疾病。如有皮下出血,应立即停止按摩,一般出血会自行停止,3天后可局部按摩,或配合湿敷,使其逐渐消散。

3、破皮

使用摩擦法时,操作不当有时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此时,应进行一些外科治疗,以避免在受损部位进行手术,防止感染。不用搓法的时候不要用力搓。

4、破裂

按摩太重或者太粗糙,患者容易骨折。疑似骨折的患者应立即接受治疗。儿童老人按摩不宜过重。做关节活动时,手法由轻到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不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注意患者的耐受力,避免骨折。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被叫做按摩,在中医的指点下,在人体的各种穴位上进行手法按摩,来预防疾病或者是舒缓身心,你又是否知道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1

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使用。

按法

1、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2、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3、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

功效:解痉止痛。

主治:疼痛、癃闭等症。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

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

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经:按揉三阴交。

尿潴留:指按中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推拿按摩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功效,同时根据不一样的目的进行不一样的推拿,才能对身体起到作用。在推拿中,按摩师的力量和手法非常影响按摩的效果,这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按摩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当然,力量过大也容易把皮肤甚至筋骨拉伤,应以自己能接受的限度为准。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2

以下情况不能推拿

推拿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是不适宜推拿的。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6类人不宜做推拿按摩

如果你是下面这些人群,同样要注意,因为这些人群推拿,同样容易损害健康。

1、年纪大的人。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患有骨质疏松,不适宜大力按摩。

2、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过重的按摩,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或诱发心脏疾病。

3、体质虚弱的人。推拿手法不当,可能出现休克。

4、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人。按摩不当,可能导致出血。

5、饭后半小时以及饥饿状态不宜做按摩。

6、骨折病人、肿瘤病人、结核病人都不宜接受按摩。

  简单的推拿按摩手法3

按摩的利与弊

按摩的好处

1、调和气血

明代养生学家罗红在《长生不老书》中说:按摩可以疏通毛孔,。在这里,荣卫的意思是调和气血。因为按摩是一种柔软、温和的力量,通过循经取穴作用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从而调和营的气血,增强身体的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按摩技术的机械刺激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因此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2、提高身体免疫力

比如小儿腹泻,按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小儿肺部有干湿罗音时,按揉小横条。掌纹有效。一些同龄儿童与对照组同时接受保健按摩。按摩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和食欲均高于对照组。上述临床实践和其他动物实验证明,按摩具有抗炎、解热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正是因为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身体阴阳平衡。因此,按摩后,你可以感受到放松的肌肉和灵活的关节,使人感到精神焕发,消除疲劳,对保证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按摩的坏处

1、晕厥

发生在按摩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患者过于紧张、虚弱、疲劳或饥饿时操作过多或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一旦病人晕厥,立即停止按摩,让病人平躺在空气循环中,保持低着头,一般休息后自然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晕厥,可采用掐人、取肩井、闭谷、压涌泉等方法促进苏醒,也可采用针灸。如果晕厥是由低血糖引起的,受试者可以喝一些糖水。

2、皮下出血

一般来说,按摩没有皮下出血。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呈蓝色,可能是因为按摩手法过重,或者患者有容易出血的疾病。如有皮下出血,应立即停止按摩,一般出血会自行停止,3天后可局部按摩,或配合湿敷,使其逐渐消散。

3、破皮

使用摩擦法时,操作不当有时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此时,应进行一些外科治疗,以避免在受损部位进行手术,防止感染。不用搓法的时候不要用力搓。

4、破裂

按摩太重或者太粗糙,患者容易骨折。疑似骨折的患者应立即接受治疗。儿童老人按摩不宜过重。做关节活动时,手法由轻到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不超过正常生理范围),注意患者的耐受力,避免骨折。

中医养生按摩功效_中医按摩养生有什么方法

近些年来中医按摩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保健养生方法,邀个三五好友一起去按摩是件很享受的事情。那么,中医按摩养生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按摩养生的方法
  1、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2、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3、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4、扣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者常扣齿则健齿,齿健则福。每日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5、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6、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7、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8、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中医按摩对身体的好处
  1、缓解压力是首先浮现在脑海中想按摩治疗时的好处之一。这也是一个人试图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即使是单一1个半小时的按摩,可以显着降低心跳率,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其中通过按摩疗法帮助减轻压力。

  2、身体可以产生不健康的激素积累,当我们在拥挤的车流,或满足工作的最后期限。压抑已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可导致失眠,头痛,甚至消化问题。按摩已被证明,以减少身体的皮质醇。这使身体进入一个轻松的休息和恢复模式。事实上,按摩触发了大脑的化学反应,可能导致持久的松弛的感情,降低了压力和改善情绪。

  3、按摩可以放松,放松不良姿势导致疼痛的肌肉,让你的身体本身定位在其自然的和痛苦的自由姿态。与正在进行的按摩肌肉的放松,放松关节有更大的自由和压力点。这让身体自己定位在一个健康的和自然的姿势,从而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运动和对疼痛的反应的立场。

  4、比皮肤更深层的按摩疗法的长期效果。更好的血液循环是定期接受按摩治疗的结果,在体内发生的连锁反应的一部分。

  5、按摩疗法是一种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灵活性和运动治疗。通过对肌肉,结缔组织,肌腱,韧带及关节的工作,经常按摩可以提高你的灵活性和范围的议案,让你的关节更流畅,使他们不太容易受伤。

  6、临床研究已表明,经常按摩不仅有助于减轻压力,但可以自然增加免疫系统的杀伤能力(对人体的天然“杀手细胞”活动的水平)和降低的T细胞,数量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整体。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经络按摩养生的方法

2.按摩养生方法有哪些

3.中医经络按摩养生

4.经络按摩如何养生

5.养生穴位按摩的手法

6.上火的中医按摩方法

7.经络按摩养生的注意事项

8.养生保健自我按摩的方法

中医养生按摩功效_中医按摩养生有什么方法

近些年来中医按摩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保健养生方法,邀个三五好友一起去按摩是件很享受的事情。那么,中医按摩养生有什么方法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按摩养生的方法
  1、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2、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3、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4、扣齿弹舌法

  齿属肾,“肾主骨,肾气虚,齿不健,八八则齿发去”。老年者常扣齿则健齿,齿健则福。每日早晚扣齿各60次,可健齿防牙病和牙齿脱落等。“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每日早晚弹舌各60次,弹舌是对脑的良性按摩,有健脑护脑之功。

  5、颈项部按摩法

  颈项部是人体经脉通往头部和肢体的重要通道。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颈椎病、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病的功能。

  6、肩胛部按摩法

  肩胛部是手足之三阳经脉交会之处,每日早晚按摩各60次,有防治肩周炎、颈椎病的功能。

  7、上肢部按摩法

  上肢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之脉”的要道,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的重要部位。每日早晚按揉各60次,即从上内侧腋下(极泉穴)至腕部内侧(内关穴);从外侧腕部(外关穴)至肩部(肩井穴)。此法有疏通上肢经脉、调和气血之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及上肢病痛有良效。

  8、胁肋部按摩法

  胁肋部位为肝胆经脉(期门、章门)所交会,每日早晚按揉60次,有舒肝理气、清肝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疾病和岔气、肋间神经痛有效。
  中医按摩对身体的好处
  1、缓解压力是首先浮现在脑海中想按摩治疗时的好处之一。这也是一个人试图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研究表明,即使是单一1个半小时的按摩,可以显着降低心跳率,皮质醇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其中通过按摩疗法帮助减轻压力。

  2、身体可以产生不健康的激素积累,当我们在拥挤的车流,或满足工作的最后期限。压抑已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可导致失眠,头痛,甚至消化问题。按摩已被证明,以减少身体的皮质醇。这使身体进入一个轻松的休息和恢复模式。事实上,按摩触发了大脑的化学反应,可能导致持久的松弛的感情,降低了压力和改善情绪。

  3、按摩可以放松,放松不良姿势导致疼痛的肌肉,让你的身体本身定位在其自然的和痛苦的自由姿态。与正在进行的按摩肌肉的放松,放松关节有更大的自由和压力点。这让身体自己定位在一个健康的和自然的姿势,从而避免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运动和对疼痛的反应的立场。

  4、比皮肤更深层的按摩疗法的长期效果。更好的血液循环是定期接受按摩治疗的结果,在体内发生的连锁反应的一部分。

  5、按摩疗法是一种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灵活性和运动治疗。通过对肌肉,结缔组织,肌腱,韧带及关节的工作,经常按摩可以提高你的灵活性和范围的议案,让你的关节更流畅,使他们不太容易受伤。

  6、临床研究已表明,经常按摩不仅有助于减轻压力,但可以自然增加免疫系统的杀伤能力(对人体的天然“杀手细胞”活动的水平)和降低的T细胞,数量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整体。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经络按摩养生的方法

2.按摩养生方法有哪些

3.中医经络按摩养生

4.经络按摩如何养生

5.养生穴位按摩的手法

6.上火的中医按摩方法

7.经络按摩养生的注意事项

8.养生保健自我按摩的方法

推拿手法大全图

推拿在中医中,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一些推拿手法。

      01

      拇指端点法:

        02

        屈拇指点法:

          03

          屈食指点法:

            04

            肘压法:

              05

              指摩法和掌摩法:

                06

                鱼际揉法:

                  07

                  拇指平推法:

                    08

                    掌平推法:

                      09

                      拳平推法:

                        10

                        抖上肢:

                          11

                          啄法:

                            12

                            拍法:

                              13

                              搓上肢:

                                14

                                指按法:

                                  15

                                  掌按法:

                                    16

                                    双手摩法:

                                      17

                                      掐:

                                        18

                                        揉耳后高骨:

                                          19

                                          揉太阳:

                                            20

                                            开天门:

                                              21

                                              推坎宫:

                                                22

                                                旋推法:

                                                  23

                                                  分推法:

                                                    24

                                                    指揉法:

                                                      25

                                                      捏脊:

                                                        26

                                                        拿肩脊:

                                                          27

                                                          弯腰屈膝挺臀:

                                                            28

                                                            指端捣法:

                                                              29

                                                              指揉法:

                                                                30

                                                                清天河水:

                                                                  31

                                                                  补脾经:

                                                                    32

                                                                    击法:

                                                                      33

                                                                      推法:

                                                                        34

                                                                        指关节捣法:

                                                                        特别提示

                                                                        图片仅供参考。

                                                                        推拿手法大全图

                                                                        推拿在中医中,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一些推拿手法。

                                                                            01

                                                                            拇指端点法:

                                                                              02

                                                                              屈拇指点法:

                                                                                03

                                                                                屈食指点法:

                                                                                  04

                                                                                  肘压法:

                                                                                    05

                                                                                    指摩法和掌摩法:

                                                                                      06

                                                                                      鱼际揉法:

                                                                                        07

                                                                                        拇指平推法:

                                                                                          08

                                                                                          掌平推法:

                                                                                            09

                                                                                            拳平推法:

                                                                                              10

                                                                                              抖上肢:

                                                                                                11

                                                                                                啄法:

                                                                                                  12

                                                                                                  拍法:

                                                                                                    13

                                                                                                    搓上肢:

                                                                                                      14

                                                                                                      指按法:

                                                                                                        15

                                                                                                        掌按法:

                                                                                                          16

                                                                                                          双手摩法:

                                                                                                            17

                                                                                                            掐:

                                                                                                              18

                                                                                                              揉耳后高骨:

                                                                                                                19

                                                                                                                揉太阳:

                                                                                                                  20

                                                                                                                  开天门:

                                                                                                                    21

                                                                                                                    推坎宫:

                                                                                                                      22

                                                                                                                      旋推法:

                                                                                                                        23

                                                                                                                        分推法:

                                                                                                                          24

                                                                                                                          指揉法:

                                                                                                                            25

                                                                                                                            捏脊:

                                                                                                                              26

                                                                                                                              拿肩脊:

                                                                                                                                27

                                                                                                                                弯腰屈膝挺臀:

                                                                                                                                  28

                                                                                                                                  指端捣法:

                                                                                                                                    29

                                                                                                                                    指揉法:

                                                                                                                                      30

                                                                                                                                      清天河水:

                                                                                                                                        31

                                                                                                                                        补脾经:

                                                                                                                                          32

                                                                                                                                          击法:

                                                                                                                                            33

                                                                                                                                            推法:

                                                                                                                                              34

                                                                                                                                              指关节捣法:

                                                                                                                                              特别提示

                                                                                                                                              图片仅供参考。

                                                                                                                                              经络养生方法

                                                                                                                                                经络按摩是比较常见的养生 方法 ,不但不用服药无毒无副作用,而且作用范围广不受*。但经络按摩是有学问的,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经络按摩养生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经络按摩养生方法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颈部经络养生方法

                                                                                                                                                1.前俯后仰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2.举臂转身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而换左臂时,放下的手要沿耳根慢慢压下,换好手臂后同样再做,来回反复做两次。

                                                                                                                                                3.左右旋转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要注意的是,整套动作要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4.提肩缩颈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四次。

                                                                                                                                                5.左右摆动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户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左耳贴于在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6.波浪屈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经络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经络养生手法

                                                                                                                                              2. 人体十二经络养生的方法

                                                                                                                                              3. 中医经络养生

                                                                                                                                              4.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5. 人体经络穴位养生方法

                                                                                                                                              经络养生方法

                                                                                                                                                经络按摩是比较常见的养生 方法 ,不但不用服药无毒无副作用,而且作用范围广不受*。但经络按摩是有学问的,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经络按摩养生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经络按摩养生方法

                                                                                                                                                ● 按摩四总穴――解决大部分问题

                                                                                                                                                操作:按摩膝眼下三寸的足三里穴、 窝中间的委中穴、手背虎口下一寸的合谷穴,还有双手虎*叉、食指所压处的列缺穴,每个穴位按3分钟,以微感酸胀为度。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这四个穴位是人体分别对应面部、口腔、头颈、腹部、腰背的总穴,权限覆盖大部分器官和部位,所以人体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这四穴来研究解决。

                                                                                                                                                ● 轻揉耳轮――打通肾气

                                                                                                                                                操作: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一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全身精气由各器官收集之后,都交给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又布满全身的穴位,所以按摩耳朵既健了肾,又把全身的穴位疏通了一遍。

                                                                                                                                                ● 梳头百遍――促进头部血流

                                                                                                                                                操作: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

                                                                                                                                                点评:中医经络养生专家指出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 三种中药沐浴――润滑经络

                                                                                                                                                操作:透骨草50克加皂角50克,煮上一锅倒在浴缸中泡泡澡吧,不妨再加3滴红花油。

                                                                                                                                                颈部经络养生方法

                                                                                                                                                1.前俯后仰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两肩平行,然后双手叉腰。动作时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四次。动作要旨是: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2.举臂转身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身体重心向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转动颈、腰部时,要尽量转到不能转为止,停留片刻,回到自然式后,再换左臂。而换左臂时,放下的手要沿耳根慢慢压下,换好手臂后同样再做,来回反复做两次。

                                                                                                                                                3.左右旋转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四次。要注意的是,整套动作要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4.提肩缩颈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四次。

                                                                                                                                                5.左右摆动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户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左耳贴于在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做操时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6.波浪屈伸

                                                                                                                                                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经络养生方法相关 文章 :

                                                                                                                                              1. 经络养生手法

                                                                                                                                              2. 人体十二经络养生的方法

                                                                                                                                              3. 中医经络养生

                                                                                                                                              4. 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5. 人体经络穴位养生方法

                                                                                                                                              推拿经络穴位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本文将介绍清大肠经、补脾经、推胃经、推大横纹等几个常用的经络穴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推拿的基本知识。
                                                                                                                                              👍清大肠经
                                                                                                                                              清大肠经位置位于食指桡侧缘,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间。推拿的时候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虎口直线推向食指之间,推100-500次。清大肠经具有清利肠俯,消食导滞的作用,主治腹泻,脱肛,便秘等病症。
                                                                                                                                              👍补脾经
                                                                                                                                              补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推胃经
                                                                                                                                              推胃经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推拿的时候一手托住患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近掌端第一节。推胃经具有和胃降逆,清热泻火作用,主治腹泻,嗳气,烦渴善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推大横纹
                                                                                                                                              推大横纹为位于腕掌侧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推拿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小儿大横纹中点,由总筋向两旁推,称为分阴阳,自阳池,阴池向总筋合推,称为合阴阳,统称推阴阳,推30-50次。坚持推大横纹具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腹泻,腹胀,呕吐等病症。

                                                                                                                                              推拿经络穴位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本文将介绍清大肠经、补脾经、推胃经、推大横纹等几个常用的经络穴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推拿的基本知识。
                                                                                                                                              👍清大肠经
                                                                                                                                              清大肠经位置位于食指桡侧缘,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间。推拿的时候用拇指指腹从患儿虎口直线推向食指之间,推100-500次。清大肠经具有清利肠俯,消食导滞的作用,主治腹泻,脱肛,便秘等病症。
                                                                                                                                              👍补脾经
                                                                                                                                              补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推胃经
                                                                                                                                              推胃经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推拿的时候一手托住患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近掌端第一节。推胃经具有和胃降逆,清热泻火作用,主治腹泻,嗳气,烦渴善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推大横纹
                                                                                                                                              推大横纹为位于腕掌侧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推拿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小儿大横纹中点,由总筋向两旁推,称为分阴阳,自阳池,阴池向总筋合推,称为合阴阳,统称推阴阳,推30-50次。坚持推大横纹具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腹泻,腹胀,呕吐等病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