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五脏养生卖点介绍视频
2024-03-27 10:20:20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祝氏五脏养生经》是2010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祝肇刚、祝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我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五行五脏简介

  五行是:木 火 土 金 水

  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土盛之人圆腰廓鼻, 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 度量宽厚, 言必行, 行必果。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 内向好静。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 为人狠毒乖戾, 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称, 面方白净,眉高眼深, 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 疏财仗义, 深知廉耻。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不及则身材瘦小, 为人刻薄内毒, 喜淫好杀, 吝啬贪婪。

  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 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 足智多谋, 学识过人。太过则好说是非, 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 性情无常, 胆小无略, 行事反复。

  中医五行五脏的养生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我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五行五脏简介

  五行是:木 火 土 金 水

  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土盛之人圆腰廓鼻, 眉清目秀,口才声重。为人忠孝至诚, 度量宽厚, 言必行, 行必果。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 内向好静。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 为人狠毒乖戾, 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称, 面方白净,眉高眼深, 体健神清。为人刚毅果断, 疏财仗义, 深知廉耻。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不及则身材瘦小, 为人刻薄内毒, 喜淫好杀, 吝啬贪婪。

  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采, 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 足智多谋, 学识过人。太过则好说是非, 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 性情无常, 胆小无略, 行事反复。

  中医五行五脏的养生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中医养生五行五脏

中国古文化中将“道”之理归于五行,但用五行选择的方法,实质上已不再局限于金、水、木、火、土本身,而是将自然界万物乃至人体各部器官,按其特点,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属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1: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络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疾病。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病,讲究预防为主。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中医养生2:养生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养生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出共有五难。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

第二,喜怒不除。就是情绪不稳定。

第三,声色不去。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

第四,滋味不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

第五,神虑转发。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

  中医养生3: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诊治。巨集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中药清心火,效果很不错。

  中医养生4: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络,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溼热,其性炎上。心 *** 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中医养生五行五脏

中国古文化中将“道”之理归于五行,但用五行选择的方法,实质上已不再局限于金、水、木、火、土本身,而是将自然界万物乃至人体各部器官,按其特点,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属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1: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络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疾病。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病,讲究预防为主。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中医养生2:养生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养生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出共有五难。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

第二,喜怒不除。就是情绪不稳定。

第三,声色不去。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

第四,滋味不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

第五,神虑转发。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

  中医养生3: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诊治。巨集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中药清心火,效果很不错。

  中医养生4: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络,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溼热,其性炎上。心 *** 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中医养生五行五脏

中国古文化中将“道”之理归于五行,但用五行选择的方法,实质上已不再局限于金、水、木、火、土本身,而是将自然界万物乃至人体各部器官,按其特点,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属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1: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络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疾病。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病,讲究预防为主。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中医养生2:养生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养生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出共有五难。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

第二,喜怒不除。就是情绪不稳定。

第三,声色不去。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

第四,滋味不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

第五,神虑转发。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

  中医养生3: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诊治。巨集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中药清心火,效果很不错。

  中医养生4: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络,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溼热,其性炎上。心 *** 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中医养生五脏

现在社会上亚健康的人特别多,外表看着似乎没病,其实各部机能处于临界状态,处于大病欲来前的状态,只要有导火线,防线就会全面崩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五脏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

  1、肺主气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

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6、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

很多老人常因气血不足,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此此时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如果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从而调用气血,使的本身就不足的气血更为不足,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

  7、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

寅时为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此刻大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的状态,若此时因吹空调、扇风扇、没盖好被子等而遇寒气,便会使得风邪侵肺。所以,平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肺受风寒入侵。

  8、多食“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

肺通五行之金,通五色之白色,中医认为,多食润肺的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如百合、秋梨、银耳、莲子等。

  中医养生五脏:心脏养生

  五脏之心

在中医里,我们会将五脏对应五行,其中心对应五行中的火,通五色之赤,通五官之舌,通五味之苦,通四季之夏,与形体中的脉相关,与情志中的喜相关,所以说过喜则伤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阳脏,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主血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其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这里的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使得血液周流于全身,滋养机体并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心藏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心藏神,这里的神是从人抽象的思维、意识、精神到具象的眼神、面部表情、言语、肢体反应等,都可谓之神。《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人的整个精神、神智均藏至于心。

  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是指心主持和统率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即思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思维活动归属于脑,但中医中,脑属于奇恒之腑,居颅腔之内,由髓汇集而成,主精神活动及感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头者,精明之府”,此为脑之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也说:“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心是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脑的功能与心密切相关,可归属于心。所谓心主神明,神明之心的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并把喜、怒、思、悲、恐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五脏之心与六腑之小肠相表里

所谓表里者,内外也,在中医中,我们讲脏在内,腑在外。在十二官中,五脏皆对六腑,各自互为表里,相互协作,其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心脉,小肠有小肠脉,二者经脉相连;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通于心,二者气血想通,所以心与小肠共荣辱,病理亦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口舌生疮等)会致小肠(小便短赤)热症,此为心移热于小肠,所以去心火时亦要清小肠之热。

  口苦,多为心火大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下”,心与舌头、嘴巴有着经络之连,如舌头发红,嘴巴发苦,表明心火旺盛,因苦入心,辛开苦降,所以心火大时可食苦瓜,尤其是夏季,热生火,火生苦,更要养心、防火。

  午时,心经得令,宜小憩

午时,又称日中,即中午11点至13点这段时间,此时心经最旺,需食午餐以养形,小憩以养神。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此时阴气初生,阳气最盛,午时小憩为合阳,睡眠质量较其他时段更为优质。又因此时阴气初生,静生阴,睡午时觉有助于养阴血,去心火的同时使人气色红润,神采飞扬。另外,午时人体的气血最旺,并到达心经,小憩有助于这位君主之官协调脏腑关系,恢复元气。

中医养生五脏

现在社会上亚健康的人特别多,外表看着似乎没病,其实各部机能处于临界状态,处于大病欲来前的状态,只要有导火线,防线就会全面崩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五脏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

  1、肺主气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

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6、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

很多老人常因气血不足,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此此时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如果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从而调用气血,使的本身就不足的气血更为不足,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

  7、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

寅时为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此刻大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的状态,若此时因吹空调、扇风扇、没盖好被子等而遇寒气,便会使得风邪侵肺。所以,平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肺受风寒入侵。

  8、多食“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

肺通五行之金,通五色之白色,中医认为,多食润肺的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如百合、秋梨、银耳、莲子等。

  中医养生五脏:心脏养生

  五脏之心

在中医里,我们会将五脏对应五行,其中心对应五行中的火,通五色之赤,通五官之舌,通五味之苦,通四季之夏,与形体中的脉相关,与情志中的喜相关,所以说过喜则伤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阳脏,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主血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其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这里的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使得血液周流于全身,滋养机体并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心藏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心藏神,这里的神是从人抽象的思维、意识、精神到具象的眼神、面部表情、言语、肢体反应等,都可谓之神。《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人的整个精神、神智均藏至于心。

  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是指心主持和统率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即思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思维活动归属于脑,但中医中,脑属于奇恒之腑,居颅腔之内,由髓汇集而成,主精神活动及感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头者,精明之府”,此为脑之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也说:“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心是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脑的功能与心密切相关,可归属于心。所谓心主神明,神明之心的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并把喜、怒、思、悲、恐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五脏之心与六腑之小肠相表里

所谓表里者,内外也,在中医中,我们讲脏在内,腑在外。在十二官中,五脏皆对六腑,各自互为表里,相互协作,其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心脉,小肠有小肠脉,二者经脉相连;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通于心,二者气血想通,所以心与小肠共荣辱,病理亦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口舌生疮等)会致小肠(小便短赤)热症,此为心移热于小肠,所以去心火时亦要清小肠之热。

  口苦,多为心火大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下”,心与舌头、嘴巴有着经络之连,如舌头发红,嘴巴发苦,表明心火旺盛,因苦入心,辛开苦降,所以心火大时可食苦瓜,尤其是夏季,热生火,火生苦,更要养心、防火。

  午时,心经得令,宜小憩

午时,又称日中,即中午11点至13点这段时间,此时心经最旺,需食午餐以养形,小憩以养神。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此时阴气初生,阳气最盛,午时小憩为合阳,睡眠质量较其他时段更为优质。又因此时阴气初生,静生阴,睡午时觉有助于养阴血,去心火的同时使人气色红润,神采飞扬。另外,午时人体的气血最旺,并到达心经,小憩有助于这位君主之官协调脏腑关系,恢复元气。

中医养生五脏

现在社会上亚健康的人特别多,外表看着似乎没病,其实各部机能处于临界状态,处于大病欲来前的状态,只要有导火线,防线就会全面崩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五脏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

  1、肺主气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

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6、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

很多老人常因气血不足,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此此时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如果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从而调用气血,使的本身就不足的气血更为不足,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

  7、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

寅时为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此刻大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的状态,若此时因吹空调、扇风扇、没盖好被子等而遇寒气,便会使得风邪侵肺。所以,平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肺受风寒入侵。

  8、多食“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

肺通五行之金,通五色之白色,中医认为,多食润肺的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如百合、秋梨、银耳、莲子等。

  中医养生五脏:心脏养生

  五脏之心

在中医里,我们会将五脏对应五行,其中心对应五行中的火,通五色之赤,通五官之舌,通五味之苦,通四季之夏,与形体中的脉相关,与情志中的喜相关,所以说过喜则伤心。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阳脏,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心主血脉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其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这里的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使得血液周流于全身,滋养机体并为其提供物质基础。

  心藏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心藏神,这里的神是从人抽象的思维、意识、精神到具象的眼神、面部表情、言语、肢体反应等,都可谓之神。《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人的整个精神、神智均藏至于心。

  心主神明

心主神明是指心主持和统率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即思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思维活动归属于脑,但中医中,脑属于奇恒之腑,居颅腔之内,由髓汇集而成,主精神活动及感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头者,精明之府”,此为脑之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也说:“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心是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脑的功能与心密切相关,可归属于心。所谓心主神明,神明之心的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并把喜、怒、思、悲、恐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系。

  五脏之心与六腑之小肠相表里

所谓表里者,内外也,在中医中,我们讲脏在内,腑在外。在十二官中,五脏皆对六腑,各自互为表里,相互协作,其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心脉,小肠有小肠脉,二者经脉相连;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通于心,二者气血想通,所以心与小肠共荣辱,病理亦相互影响,如心火过旺(口舌生疮等)会致小肠(小便短赤)热症,此为心移热于小肠,所以去心火时亦要清小肠之热。

  口苦,多为心火大

《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下”,心与舌头、嘴巴有着经络之连,如舌头发红,嘴巴发苦,表明心火旺盛,因苦入心,辛开苦降,所以心火大时可食苦瓜,尤其是夏季,热生火,火生苦,更要养心、防火。

  午时,心经得令,宜小憩

午时,又称日中,即中午11点至13点这段时间,此时心经最旺,需食午餐以养形,小憩以养神。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此时阴气初生,阳气最盛,午时小憩为合阳,睡眠质量较其他时段更为优质。又因此时阴气初生,静生阴,睡午时觉有助于养阴血,去心火的同时使人气色红润,神采飞扬。另外,午时人体的气血最旺,并到达心经,小憩有助于这位君主之官协调脏腑关系,恢复元气。

老中医:养生必先养五脏!最养五脏的食物你知道几种?

五行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学说,宇宙万物皆可以用五行来概括。五行学说不仅有金木水火土、酸苦甘辛咸等等,在中医体系中则有肺肝肾心脾的说法,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五脏。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追崇 养生 理念。老中医告诉你,想要 养生 ,必须先养五脏。我们应该如何养五脏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五窍映五脏

1、鼻对肺

鼻与肺同属于人体的呼吸器官,一般的,鼻子出现问题了,多半是肺部受到了某些影响而来。比如肺气燥热就会导致鼻头通红,肺气不通容易导致嗅觉功能下降等等。

2、目对肝

清肝明目这个词想必大家多少有听过。目为肝之窍,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目得血而能视,因此肝为眼睛提供能源保障。黑眼圈、易流泪、目干涩等症状都是对肝脏活动的反应。

3、耳对肾

耳蜗与肾脏的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具有相似性的,都是代谢功能的重要部位。肾脏出问题的人,容易出现耳垂薄小、耳朵泛白或发黑、听力下降等问题。

4、舌对心

正常人的舌头是红色的,这与心脏的颜色是一致的。舌头的颜色、形态都能直接反应心脏的 健康 程度。舌有瘀斑,有可能是心血管堵塞,舌色发白则是心脏供血不足,出现了贫血。

5、口对脾

脾开窍于口,脾脏不好的人,口唇会明显的血色不足,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口臭则是脾气虚弱的表现。因此口部易出现毛病的人,往往是脾脏在作祟。

这5种颜色的食物多吃可以养五脏

1、白润肺

白色在五行中对应的是肺,白色的食物有利于行肺气,可以增强人体肺部免疫力,止咳化痰等等。白色食物具有润肺的功能,银耳、百合、奶制品、杏仁、白萝卜等都是白色食物。

2、青护肝

肝脏具有排毒解毒的功能,而绿色食品多数都富含微量元素,对于人体消化排毒、清热凉血等都有帮助。常吃绿色食品对于肝脏的保护是有不错的效果的。以菠菜为首绿色蔬菜,都是可以起到养肝效果的食品。

3、黑补肾

黑色食物多是补肾。黑色食物多数含有氨基酸与各种微量元素,可温补肾气,滑涩补精以及舒筋活血等,对于肾气虚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常见的黑色食物有黑芝麻、海带、茄子、黑米等。

4、红养心

红色正对应的是心脏。红色的食物普遍都含有番茄红素、单宁酸等,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另外也富含微量元素铁,对于造血活血有着很好的效果。像西红柿、胡萝卜、红枣、山楂、枸杞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红色食物。

5、黄健脾

*食物富含植物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高蛋白又低脂肪,对于三高人群是优质食品。多吃*食物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脾脏的功能。

悟得五脏之道,方可领悟 养生 之道。遵循身体的五行平衡,从日常饮食中寻求平衡点,就可以轻松地养五脏啦。

老中医:养生必先养五脏!最养五脏的食物你知道几种?

五行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种学说,宇宙万物皆可以用五行来概括。五行学说不仅有金木水火土、酸苦甘辛咸等等,在中医体系中则有肺肝肾心脾的说法,也就是中医常说的五脏。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追崇 养生 理念。老中医告诉你,想要 养生 ,必须先养五脏。我们应该如何养五脏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五窍映五脏

1、鼻对肺

鼻与肺同属于人体的呼吸器官,一般的,鼻子出现问题了,多半是肺部受到了某些影响而来。比如肺气燥热就会导致鼻头通红,肺气不通容易导致嗅觉功能下降等等。

2、目对肝

清肝明目这个词想必大家多少有听过。目为肝之窍,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目得血而能视,因此肝为眼睛提供能源保障。黑眼圈、易流泪、目干涩等症状都是对肝脏活动的反应。

3、耳对肾

耳蜗与肾脏的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具有相似性的,都是代谢功能的重要部位。肾脏出问题的人,容易出现耳垂薄小、耳朵泛白或发黑、听力下降等问题。

4、舌对心

正常人的舌头是红色的,这与心脏的颜色是一致的。舌头的颜色、形态都能直接反应心脏的 健康 程度。舌有瘀斑,有可能是心血管堵塞,舌色发白则是心脏供血不足,出现了贫血。

5、口对脾

脾开窍于口,脾脏不好的人,口唇会明显的血色不足,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口臭则是脾气虚弱的表现。因此口部易出现毛病的人,往往是脾脏在作祟。

这5种颜色的食物多吃可以养五脏

1、白润肺

白色在五行中对应的是肺,白色的食物有利于行肺气,可以增强人体肺部免疫力,止咳化痰等等。白色食物具有润肺的功能,银耳、百合、奶制品、杏仁、白萝卜等都是白色食物。

2、青护肝

肝脏具有排毒解毒的功能,而绿色食品多数都富含微量元素,对于人体消化排毒、清热凉血等都有帮助。常吃绿色食品对于肝脏的保护是有不错的效果的。以菠菜为首绿色蔬菜,都是可以起到养肝效果的食品。

3、黑补肾

黑色食物多是补肾。黑色食物多数含有氨基酸与各种微量元素,可温补肾气,滑涩补精以及舒筋活血等,对于肾气虚亏的人是非常有帮助的。常见的黑色食物有黑芝麻、海带、茄子、黑米等。

4、红养心

红色正对应的是心脏。红色的食物普遍都含有番茄红素、单宁酸等,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另外也富含微量元素铁,对于造血活血有着很好的效果。像西红柿、胡萝卜、红枣、山楂、枸杞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红色食物。

5、黄健脾

*食物富含植物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高蛋白又低脂肪,对于三高人群是优质食品。多吃*食物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脾脏的功能。

悟得五脏之道,方可领悟 养生 之道。遵循身体的五行平衡,从日常饮食中寻求平衡点,就可以轻松地养五脏啦。

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调理五脏六腑方法介绍

1、养心,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平时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起居上要重视午休,因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气、养心阴。

2、注意调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情志调肝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情绪稳定,比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陶冶情操,帮助人稳定情绪。睡眠调肝的要点是定时休息,保证睡眠的量和质,因为中医说人卧则血归于肝,高质量的睡眠就是在养肝。饮食养肝的总原则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劳作养肝的原则是适度,不疲劳工作,防过劳损肝。

3、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频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再比如,练习闭气法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练的时候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坚持闭气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还可以多吃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4、注重养肾,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脐下丹田穴、关元穴,并同时按摩命门穴、腰阳穴,有助于养肾。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也能养肾。每天早上起来都叩齿吞津,平时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长期坚持,都是养肾的方法。

5、注重健脾,脾胃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源头健康了,气血才旺盛,气血旺盛了身体才健康。健脾和养胃分不开,饮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饱,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卧在床,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平时还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秋之际还应常吃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的食物。

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调理五脏六腑方法介绍

1、养心,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平时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起居上要重视午休,因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气、养心阴。

2、注意调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情志调肝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情绪稳定,比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陶冶情操,帮助人稳定情绪。睡眠调肝的要点是定时休息,保证睡眠的量和质,因为中医说人卧则血归于肝,高质量的睡眠就是在养肝。饮食养肝的总原则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劳作养肝的原则是适度,不疲劳工作,防过劳损肝。

3、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频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再比如,练习闭气法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练的时候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坚持闭气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还可以多吃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4、注重养肾,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脐下丹田穴、关元穴,并同时按摩命门穴、腰阳穴,有助于养肾。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也能养肾。每天早上起来都叩齿吞津,平时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长期坚持,都是养肾的方法。

5、注重健脾,脾胃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源头健康了,气血才旺盛,气血旺盛了身体才健康。健脾和养胃分不开,饮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饱,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卧在床,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平时还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秋之际还应常吃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的食物。

怎么养生调理五脏六腑 调理五脏六腑方法介绍

1、养心,养心本质上也就是养神,是整个养生的灵魂。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平时任何时候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起居上要重视午休,因心经所对应的时辰是午时,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可以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脚掌心的涌泉穴,促进心肾相交而改善睡眠。饮食方面可以用西洋参泡水喝,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都益心气、养心阴。

2、注意调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情志调肝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情绪稳定,比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陶冶情操,帮助人稳定情绪。睡眠调肝的要点是定时休息,保证睡眠的量和质,因为中医说人卧则血归于肝,高质量的睡眠就是在养肝。饮食养肝的总原则是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劳作养肝的原则是适度,不疲劳工作,防过劳损肝。

3、重视养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晨起常做深呼吸,把呼吸频率放慢,使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再比如,练习闭气法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练的时候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坚持闭气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平时还可以多吃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4、注重养肾,肾是先天之本,经常按摩脐下丹田穴、关元穴,并同时按摩命门穴、腰阳穴,有助于养肾。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食物也能养肾。每天早上起来都叩齿吞津,平时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长期坚持,都是养肾的方法。

5、注重健脾,脾胃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源头健康了,气血才旺盛,气血旺盛了身体才健康。健脾和养胃分不开,饮食宜每次吃七八分饱,还可以做一些运动和按摩,比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摩腹功(仰卧在床,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平时还可以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秋之际还应常吃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的食物。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

《黄帝内经脏腑养生法》的特点是通过 *** 、艾灸等 传统中医疗法,呵护自己的五脏六腑。根据季节变化、年龄变化、生活情况等,分析致病因素及预防对策,让读者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地保养身体。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五脏六腑养生法

肝:春季肝气最旺,主导著整个人体。

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这个时间不护好肝,或者其他季节让它“过劳”,就可能导致肝气克伐太过,导致肝气无力升发而郁滞,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或情绪郁结等症。

心: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

《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这个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交际广泛。当然,如果心火太过,则火热之邪容易导致面板疮疡等疾病;而过度使用,心气不支时则可能导致心气衰竭,带来心脏病等危险。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的气候在不同阶段各有特点。盛夏主火,火气伤人,心脏首当其冲,即所谓“火气通于心”。火气伤人,心神最易受扰,因此,人们易出现心烦、失眠,甚至出现汗多、狂躁等情况,所以盛夏要注意养心安神,尤其是进入了雷雨季节。清代《本草崇原》载:“阿胶乃滋补心肺之药也”;杨士瀛则说“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因此,阿胶,是补心育神佳品。

脾: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

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状,也多由脾气被溼热所困所致。

肺: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

肺主呼吸之气,这个时候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护。

肾:冬三月,人体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

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所主。如果此时不注意给五脏“减负”,让它们跟着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阳气郁闭不通,引起气血阻滞,导致手足发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脑血管病。

  脾胃养生之道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其余的心、肝、肺、肾四脏,也都不是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而是指中医学中的心火系统、肝木系统、肺金系统、肾水系统。

脾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也有密切关系,过思则伤脾。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54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过于****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嘘x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饮食上应多吃*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实一点都不玄,中医的音韵养生与西医的音乐疗法有相似之处。《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声音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在我们身体里面也蕴藏着调养脾胃的力量。如民间就有“每天 *** 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的说法,也就是说常拍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静蹲来强健脾胃系。

  五谷健康养生法

五谷饮食的优势

优势1: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但水稻、麦子加工成精米后维生素B1就有大量损失。

优势2: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

优势3:中和人体酸碱度。杂粮食物偏碱性,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加体能。

黑豆补肾

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黑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肉、鸡肉、猪肉的两倍多,牛奶的12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中医养生黑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相似,其赖氨酸丰富并接近人体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称之为植物中的肉,当年少林寺武僧之所以体格强健与多食用豆类不无关系。黑豆对年轻女性来说,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E族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的含量比肉类高5~7倍众所周知,维生素E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质。

高粱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补气健脾,止泻的作用,滋补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有慢性腹泻的人,可以持续吃一段时间,会有食疗效果。对于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小米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所以小米是身体虚弱人进补的上品,可以补中益气、延年益寿。滋补吃法:熬一锅小米粥,取上层的米油吃,这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美称。另外小米粥还有对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小米忌与杏仁同食。特别说明的是,新米的补益效果优于陈米。

大米润肺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滋阴润肺、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面板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小麦安神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黄帝内经五脏六腑养生法

《黄帝内经脏腑养生法》的特点是通过 *** 、艾灸等 传统中医疗法,呵护自己的五脏六腑。根据季节变化、年龄变化、生活情况等,分析致病因素及预防对策,让读者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地保养身体。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五脏六腑养生法

肝:春季肝气最旺,主导著整个人体。

这个季节出生的人,由于肝气疏达,性格也往往最平和、理性。如果这个时间不护好肝,或者其他季节让它“过劳”,就可能导致肝气克伐太过,导致肝气无力升发而郁滞,进一步引起脾胃功能受损或情绪郁结等症。

心:夏季心气最旺,是身体的主宰。

《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心气旺则神清气爽,因此,这个季节出生的人往往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交际广泛。当然,如果心火太过,则火热之邪容易导致面板疮疡等疾病;而过度使用,心气不支时则可能导致心气衰竭,带来心脏病等危险。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的气候在不同阶段各有特点。盛夏主火,火气伤人,心脏首当其冲,即所谓“火气通于心”。火气伤人,心神最易受扰,因此,人们易出现心烦、失眠,甚至出现汗多、狂躁等情况,所以盛夏要注意养心安神,尤其是进入了雷雨季节。清代《本草崇原》载:“阿胶乃滋补心肺之药也”;杨士瀛则说“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因此,阿胶,是补心育神佳品。

脾:长夏时节应于脾气,以农历六月左右为主导。

脾一方面主持着水谷的运化,另一方面控制着人体的肌肉四肢。如果脾被过度使用,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而倦怠、乏力等症状,也多由脾气被溼热所困所致。

肺:秋季为肺所主,到了秋季,肺脏最累也最容易受外邪所伤。

肺主呼吸之气,这个时候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大量增加,需要格外注意呵护。

肾:冬三月,人体处在肾的功能影响之下。

肾在人体代表着生命之气,凡生殖、发育均由肾所主。如果此时不注意给五脏“减负”,让它们跟着自然界“冬眠”,就很容易使阳气郁闭不通,引起气血阻滞,导致手足发冷、四肢疼痛,甚至心脑血管病。

  脾胃养生之道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其余的心、肝、肺、肾四脏,也都不是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而是指中医学中的心火系统、肝木系统、肺金系统、肾水系统。

脾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也有密切关系,过思则伤脾。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54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过于****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嘘x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饮食上应多吃*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实一点都不玄,中医的音韵养生与西医的音乐疗法有相似之处。《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声音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在我们身体里面也蕴藏着调养脾胃的力量。如民间就有“每天 *** 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的说法,也就是说常拍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静蹲来强健脾胃系。

  五谷健康养生法

五谷饮食的优势

优势1: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但水稻、麦子加工成精米后维生素B1就有大量损失。

优势2: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主要作用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和增强抗病能力。

优势3:中和人体酸碱度。杂粮食物偏碱性,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解疲劳,增加体能。

黑豆补肾

黑豆味甘性平,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食用。黑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肉、鸡肉、猪肉的两倍多,牛奶的12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中医养生黑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相似,其赖氨酸丰富并接近人体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所以被称之为植物中的肉,当年少林寺武僧之所以体格强健与多食用豆类不无关系。黑豆对年轻女性来说,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E族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的含量比肉类高5~7倍众所周知,维生素E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质。

高粱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补气健脾,止泻的作用,滋补吃法:把高粱面炒一炒,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有慢性腹泻的人,可以持续吃一段时间,会有食疗效果。对于小孩子消化不良可以用高粱大枣散:高粱米60g,炒香;大枣10个,去核,炒焦存性,同高粱米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温开水送服。本方用高粱米、大枣益脾胃、止泻,炒用以增强收敛涩肠作用。主要用于小儿肠胃虚弱,消化不良,少食腹泻或大便稀溏等。

小米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要想把五脏养好,首先要把脾胃养好,所以小米是身体虚弱人进补的上品,可以补中益气、延年益寿。滋补吃法:熬一锅小米粥,取上层的米油吃,这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美称。另外小米粥还有对失眠有一定的效果,晚上喝小米粥有助睡眠。《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小米忌与杏仁同食。特别说明的是,新米的补益效果优于陈米。

大米润肺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滋阴润肺、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面板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

小麦安神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是指什么

中医养生经常会提到五脏六腑,那么你知道中医学里的五脏指的是什么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

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络五体,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精,气,血,津液是构*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叁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1、拒纳关系

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五脏之间依次类推可形成一个良性回圈体。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可用水土流失现象作比喻。如有些地方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同样,如果肝不纳肾,肾的回圈系统就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郁气滞引起的肾病等。水不纳金,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以伤金器。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则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金不纳土,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如果肺不纳脾,脾的运化功能则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土不纳火,北方生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溼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待溼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克纳火”了。脾胃不好的人会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的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火不纳木,木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2、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回圈系统不好,心回圈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回圈系统不好,肺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回圈系统不好,则肝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回圈系统不好,则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土克水,土能阻挡水执行。如果脾回圈系统不好,则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氾滥。

3、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回圈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回圈系统正常执行。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脾回圈系统正常执行。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回圈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回圈系统正常执行。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巖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肾回圈系统正常执行。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肝回圈系统正常执行。

4、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时肝木就会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5、反侮关系

前面讲了五行相克,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反克现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伤木。一般情况下木不能伤金,但是木燃烧时也可以伤害金。肝火过旺时可伤肺金,这叫“木火刑金”。金反克火,火能伤金。一般情况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时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炉,只要把进气口的铁门关上,把铁烟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长期不好,可导致心脏衰竭。火反克水,水能灭火。一般情况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于水也可把水烧干。心脏长期不好也可伤肾,致肾水枯竭。水反克土,土能制水。一般情况下水不克土,但是水大了也可冲破土堤。肾长期不好,也可伤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层过厚也可把树种压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长期不好可伤肝胆。纵观上述相生、相克、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可以看出,人体五脏各种关系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变化的,一定要辩证施治、以简制繁。辩证的方法是:抓一个中心,观察四方面。自然的五行平衡会风调雨顺,人体的五脏平衡会身心健。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是指什么

中医养生经常会提到五脏六腑,那么你知道中医学里的五脏指的是什么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

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络五体,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精,气,血,津液是构*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叁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

  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1、拒纳关系

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五脏之间依次类推可形成一个良性回圈体。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可用水土流失现象作比喻。如有些地方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同样,如果肝不纳肾,肾的回圈系统就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郁气滞引起的肾病等。水不纳金,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以伤金器。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则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金不纳土,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如果肺不纳脾,脾的运化功能则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土不纳火,北方生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溼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待溼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克纳火”了。脾胃不好的人会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的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火不纳木,木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2、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回圈系统不好,心回圈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回圈系统不好,肺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回圈系统不好,则肝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回圈系统不好,则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土克水,土能阻挡水执行。如果脾回圈系统不好,则肾回圈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氾滥。

3、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回圈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回圈系统正常执行。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脾回圈系统正常执行。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回圈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回圈系统正常执行。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巖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肾回圈系统正常执行。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回圈系统好,可促进肝回圈系统正常执行。

4、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时肝木就会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5、反侮关系

前面讲了五行相克,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反克现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伤木。一般情况下木不能伤金,但是木燃烧时也可以伤害金。肝火过旺时可伤肺金,这叫“木火刑金”。金反克火,火能伤金。一般情况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时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炉,只要把进气口的铁门关上,把铁烟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长期不好,可导致心脏衰竭。火反克水,水能灭火。一般情况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于水也可把水烧干。心脏长期不好也可伤肾,致肾水枯竭。水反克土,土能制水。一般情况下水不克土,但是水大了也可冲破土堤。肾长期不好,也可伤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层过厚也可把树种压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长期不好可伤肝胆。纵观上述相生、相克、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可以看出,人体五脏各种关系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变化的,一定要辩证施治、以简制繁。辩证的方法是:抓一个中心,观察四方面。自然的五行平衡会风调雨顺,人体的五脏平衡会身心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