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方法
2024-03-23 03:57:43 责编:小OO
文档

“治末病”是中医学预防保健的基础理论:

1. 未病先防:通过顺应自然、养性调神、体质锻炼、调摄饮食等方式,增强正气,预防疾病。

2. 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治疾病传变,如阻止疾病传播途径等。

3. 愈后防复:在病情稳定或病愈之后,要注意预防疾病复发及后遗症。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规范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休息、保护肾脏、避免邪气侵袭、药物预防等方面。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黄帝内经》告诉你:治未病,如何调

《黄帝内经》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注重 养生 是到达 健康 彼岸的舟楫和桥梁。 养生 治未病重在四调: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一、调精神

治未病重在“四调”

其一

虚静益神

调神摄生,静养为首: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经常保持思想清静,心态平和,不为名利和物质所累。

《黄帝内经》记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静养作用。精神内守,有助于肾精封藏,精气充盛,可以内养五脏,外御邪侵,则身体强健,病无从由生。

《黄帝内经》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其二

省思养神

“思则气结”思虑过多会导致气机郁滞,气血循环流通不畅,日久气郁化火,耗伤精血,从而导致肾中精血亏损。省思作用:省思少虑,养心敛思,能保全肾中精气,使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神清气爽, 健康 长寿。

其三

畅怀怡神

畅怀是指舒畅情怀,即舒调七情六欲,使其畅达,以利心神和调,五脏安定。七情过极危害 健康 ,《内经》认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从而影响到肾中阴精之藏守。

舒畅情志的方法有诗歌词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艺术欣赏、古物收藏、 旅游 垂钓等。精神有所寄托,去除烦恼,陶冶性情,抒情畅志,保持 健康 的心理状态,促进 养生 长寿。

二、调呼吸

治未病重在“四调”

调呼吸(调息)是道门 养生 的入手功夫。

其一

调息的作用

通过气息的调整可以达到护肾 养生 的目的。“呼出心于肺,吸入肝于肾。”天地之精气通过口鼻吸受,入藏于肝肾,对肾中精气有培补充益之作用。体内浊气则通过心、肺的作用而排出体外,从而实现吸清呼浊、吐故纳新之清浊气体交换。

其二

调息的方法

用二吸一呼的深呼吸方法以达到 养生 护肾的目的。调息如与调神联用,效果更佳,即《黄帝内经》所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现代医学研究:深呼吸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重要脏器的氧供等作用。

三、调起居

治未病重在“四调”

起居失宜是中医学内伤性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强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形与神俱”之身心 健康 的重要保证。

其一

起居有常

道医认为饮食无节,起居无时是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双休日、五一、十一长假之后是医院就诊高峰。此间的起居失宜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其二

顺应四时

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们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使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节律同步。人的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做到衣着适当,饮食合理,起居合宜,动静相随,才能保持 健康 ,增强体质,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达到 健康 长寿之目的。《黄帝内经》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 养生 原则和方法,就是要求人们 养生 必须遵循四时变化规律。

其三

劳逸适度

道医认为过劳过逸皆可致人于病。过劳包括体劳、神劳和房劳过度等方面。致病特点一是耗气,二是伤形。

耗气:劳力太过,导致内脏精气耗损,功能减退,可见少气懒言、气喘汗出、神疲困倦、形体消瘦等症。

伤形:长期用力太过,劳伤筋骨,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四、调饮食

治未病重在“四调”

道医主张人的饮食应该适时适量,不可过饥过饱;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洁净;强调“药补不如食补”的补法原则,主张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能够收到药补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药物性能的偏胜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

《黄帝内经》告诉你:治未病,如何调

《黄帝内经》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注重 养生 是到达 健康 彼岸的舟楫和桥梁。 养生 治未病重在四调:调精神;调呼吸;调起居;调饮食。

一、调精神

治未病重在“四调”

其一

虚静益神

调神摄生,静养为首:这是调摄精神,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经常保持思想清静,心态平和,不为名利和物质所累。

《黄帝内经》记载:“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静养作用。精神内守,有助于肾精封藏,精气充盛,可以内养五脏,外御邪侵,则身体强健,病无从由生。

《黄帝内经》说:“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其二

省思养神

“思则气结”思虑过多会导致气机郁滞,气血循环流通不畅,日久气郁化火,耗伤精血,从而导致肾中精血亏损。省思作用:省思少虑,养心敛思,能保全肾中精气,使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神清气爽, 健康 长寿。

其三

畅怀怡神

畅怀是指舒畅情怀,即舒调七情六欲,使其畅达,以利心神和调,五脏安定。七情过极危害 健康 ,《内经》认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从而影响到肾中阴精之藏守。

舒畅情志的方法有诗歌词赋、琴棋书画、花木鸟鱼、艺术欣赏、古物收藏、 旅游 垂钓等。精神有所寄托,去除烦恼,陶冶性情,抒情畅志,保持 健康 的心理状态,促进 养生 长寿。

二、调呼吸

治未病重在“四调”

调呼吸(调息)是道门 养生 的入手功夫。

其一

调息的作用

通过气息的调整可以达到护肾 养生 的目的。“呼出心于肺,吸入肝于肾。”天地之精气通过口鼻吸受,入藏于肝肾,对肾中精气有培补充益之作用。体内浊气则通过心、肺的作用而排出体外,从而实现吸清呼浊、吐故纳新之清浊气体交换。

其二

调息的方法

用二吸一呼的深呼吸方法以达到 养生 护肾的目的。调息如与调神联用,效果更佳,即《黄帝内经》所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现代医学研究:深呼吸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重要脏器的氧供等作用。

三、调起居

治未病重在“四调”

起居失宜是中医学内伤性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强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形与神俱”之身心 健康 的重要保证。

其一

起居有常

道医认为饮食无节,起居无时是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双休日、五一、十一长假之后是医院就诊高峰。此间的起居失宜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其二

顺应四时

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们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使人的生命节律与自然界的变化节律同步。人的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做到衣着适当,饮食合理,起居合宜,动静相随,才能保持 健康 ,增强体质,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达到 健康 长寿之目的。《黄帝内经》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 养生 原则和方法,就是要求人们 养生 必须遵循四时变化规律。

其三

劳逸适度

道医认为过劳过逸皆可致人于病。过劳包括体劳、神劳和房劳过度等方面。致病特点一是耗气,二是伤形。

耗气:劳力太过,导致内脏精气耗损,功能减退,可见少气懒言、气喘汗出、神疲困倦、形体消瘦等症。

伤形:长期用力太过,劳伤筋骨,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四、调饮食

治未病重在“四调”

道医主张人的饮食应该适时适量,不可过饥过饱;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洁净;强调“药补不如食补”的补法原则,主张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能够收到药补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避免药物性能的偏胜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

治未病的四字方针有哪些

中医治未病的四字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一、治其未形成:中医调神以养形,使形体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采取多种养生防病措施,把疾病控制在未病之先。

二、治其未发展,疾病已有潜在的致病因素及一定的发病基础,但尚处于萌芽阶段,病情较轻,病位较浅,病证隐蔽而不典型,未构成明确的证或病。

三、治其未演变:疾病的发作阶段,指病情加重或引发次生损害,往往是因为脏腑经络的关系引起其他脏腑经络或部位的疾病,“知其所传”就能尽早采取措施,截断疾病可能传达的途径,尤其在慢性病治疗中,要注意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治未病特点

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三月,应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避开寒凉保持温暖。

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这样以来,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而不外散。

治未病的四字方针有哪些

中医治未病的四字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一、治其未形成:中医调神以养形,使形体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采取多种养生防病措施,把疾病控制在未病之先。

二、治其未发展,疾病已有潜在的致病因素及一定的发病基础,但尚处于萌芽阶段,病情较轻,病位较浅,病证隐蔽而不典型,未构成明确的证或病。

三、治其未演变:疾病的发作阶段,指病情加重或引发次生损害,往往是因为脏腑经络的关系引起其他脏腑经络或部位的疾病,“知其所传”就能尽早采取措施,截断疾病可能传达的途径,尤其在慢性病治疗中,要注意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治未病特点

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三月,应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避开寒凉保持温暖。

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春天使情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夏天保持心中没有郁怒,秋天保持意志安定不急不躁,冬天使意志如伏似藏,保证心里充实。这样以来,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而不外散。

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思想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aa1910dd217b92a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 健康 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 养生 。

把精、气、神视为 养生 的核心,强调 养生 之道必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调和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

养生 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增进 健康 、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508" img_width="587"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4441ccdad9204a7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既病防变”是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 健康 。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63" img_width="686"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3fe9efde53dab0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要防止疾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疾病。

例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鼻炎、咳嗽等人群,可以在夏季贴“三伏贴”来预防冬季疾病复发或加重,即“冬病夏治”;发热、感冒初愈时,应先清淡饮食,尽量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复发。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72" img_width="722"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3bdbbdf2518980f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文/吴大真 王凤岐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a98ecd5e63f89a2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思想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798"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aa1910dd217b92a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 健康 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防病必先强身,欲强身必重 养生 。

把精、气、神视为 养生 的核心,强调 养生 之道必须协调阴阳、谨慎起居、调和脏腑、动静适宜、养气保精、综合调养。

养生 是最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增进 健康 、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508" img_width="587"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4441ccdad9204a7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既病防变”是指未病之时,注重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病,当注意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既病防变的关键,一方面可控制病邪蔓延,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易于治疗和恢复 健康 。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63" img_width="686"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3fe9efde53dab0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机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要防止疾病复发或滋生其他疾病。

例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鼻炎、咳嗽等人群,可以在夏季贴“三伏贴”来预防冬季疾病复发或加重,即“冬病夏治”;发热、感冒初愈时,应先清淡饮食,尽量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复发。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472" img_width="722"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3bdbbdf2518980f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文/吴大真 王凤岐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养生 中医治未病思想"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24/a98ecd5e63f89a2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中医如何“治未病”?

1.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内容。“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渐”,三是“既病防变”。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具体说来,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2.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中医如何“治未病”?

1.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内容。“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防微杜渐”,三是“既病防变”。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具体说来,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微杜渐,欲病救萌。《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黄帝内经》中提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显然,这里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2.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但是现代预防医学主要是针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则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维护“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康状态。(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中医是如何治未病的?

中医中的“治未病”即是治理还没有发生的疾病,即做好预防。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做好自身的卫生清洁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炎症。做好预防工作是保证健康的首要措施。

中医是如何治未病的?

中医中的“治未病”即是治理还没有发生的疾病,即做好预防。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做好自身的卫生清洁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一些炎症。做好预防工作是保证健康的首要措施。

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实用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柱神经和脏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经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时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眼。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年起床时给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

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实用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柱神经和脏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经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时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眼。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年起床时给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

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实用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柱神经和脏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经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时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眼。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年起床时给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

中医"治未病"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宇宙之中的人要健康,就必须顺应自然,才能趋利避害。如西医讲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界邪气乘虚而人,导致疾病。

中医治未病体检,实际上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层次,就是针对各人的体质,通过中医各种手法,包括各种非药物自然疗法的调理,使人体达到气血充足、阴阳平衡。

人的体质可分成多种类型

阴阳平衡体质,又称阴乎阳秘、平和体质,是人最健康的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耐严寒酷暑,身体强壮,很少生病,就是生了病,也好得快。这种人除遗传因素之外,与后天对身体的保养密不可分。调理原则:只要能长期坚持现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能健康长寿。平和体质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有阴阳失衡的现象。

阴阳亏虚体质,调理原则:虚则补之,调补阴阳。

阴盛则寒体质,调理原则:实则泻之,温阳散寒。

阳盛则热体质,调理原则:攻其有余,清热泻火。

阳虚内寒体质,调理原则:壮阳补之。

阴虚内热体质,调理原则:滋阴补之。

以上只是对人的体质作简要的分析,以同样是热证的阳盛则热和阴虚内热来看,从外表上来看,都可能出现相同的热证的表现,但调理原则和方法截然不同:阳盛的热证是“实火”,要清热泻火;阴虚的热证,不能泻,因为阴虚的人是体内阴液缺少而导致的是“虚火”,只能滋阴补之。如一见热症就不问缘故地大喝凉茶泻火,就使阴虚内热越泻“虚火”会越严重。

中医调理体质不是越盛越好,而是讲究平衡为好。具体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对上述的不同体质作辨证调理,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体检。中医建议,每个人尤其是女性和中老年人,在每年进行西医健康体检的同时,从保健养生的角度出发,定期到中医治未病门诊,进行中医体检,请有经验的中医把把脉,了解自己的体质属性,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调理,及早采取中草药或中医自然疗法,改善气血的盛衰,达到阴阳平衡,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2008年初,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举行“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3月底,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挂牌成立。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地设立了专为市民提供咨询的治未病门诊。

提供的服务包括: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人是哪种体质(如虚、寒、湿、热),使人自知体质和易患疾病,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理,达到改善体质、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调养咨询。

根据各人的体质,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和调治方案,如平衡膳食、情志治疗、经络拍打、运动保健、调整生活方式等。

中医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如有调理需要,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膳、食疗等综合疗法调理体质。

从2010年广东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省将把中医治未病和经络穴位平衡治疗纳入医保门诊。这是广东省走向中医药治病大省的一个重要开端,可喜可贺。

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发展要靠中医的头脑,还要搭上今天高科技的高速列车,将中医整体辨证治疗和治未病理念及中草药赋予新的内容。可以预言,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古老的中医养生学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将在世界防治日益增多的慢性疾病中起主导作用。

中医"治未病"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因此天人合一、天人相应、阴阳平衡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作为宇宙之中的人要健康,就必须顺应自然,才能趋利避害。如西医讲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界邪气乘虚而人,导致疾病。

中医治未病体检,实际上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层次,就是针对各人的体质,通过中医各种手法,包括各种非药物自然疗法的调理,使人体达到气血充足、阴阳平衡。

人的体质可分成多种类型

阴阳平衡体质,又称阴乎阳秘、平和体质,是人最健康的体质,这种体质的人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耐严寒酷暑,身体强壮,很少生病,就是生了病,也好得快。这种人除遗传因素之外,与后天对身体的保养密不可分。调理原则:只要能长期坚持现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能健康长寿。平和体质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会有阴阳失衡的现象。

阴阳亏虚体质,调理原则:虚则补之,调补阴阳。

阴盛则寒体质,调理原则:实则泻之,温阳散寒。

阳盛则热体质,调理原则:攻其有余,清热泻火。

阳虚内寒体质,调理原则:壮阳补之。

阴虚内热体质,调理原则:滋阴补之。

以上只是对人的体质作简要的分析,以同样是热证的阳盛则热和阴虚内热来看,从外表上来看,都可能出现相同的热证的表现,但调理原则和方法截然不同:阳盛的热证是“实火”,要清热泻火;阴虚的热证,不能泻,因为阴虚的人是体内阴液缺少而导致的是“虚火”,只能滋阴补之。如一见热症就不问缘故地大喝凉茶泻火,就使阴虚内热越泻“虚火”会越严重。

中医调理体质不是越盛越好,而是讲究平衡为好。具体需要有经验的中医师对上述的不同体质作辨证调理,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体检。中医建议,每个人尤其是女性和中老年人,在每年进行西医健康体检的同时,从保健养生的角度出发,定期到中医治未病门诊,进行中医体检,请有经验的中医把把脉,了解自己的体质属性,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调理,及早采取中草药或中医自然疗法,改善气血的盛衰,达到阴阳平衡,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2008年初,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举行“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3月底,全国首个治未病中心在广东省中医院挂牌成立。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地设立了专为市民提供咨询的治未病门诊。

提供的服务包括: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判断病人是哪种体质(如虚、寒、湿、热),使人自知体质和易患疾病,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理,达到改善体质、保健养生的目的。

中医调养咨询。

根据各人的体质,提供个性化疾病预防和调治方案,如平衡膳食、情志治疗、经络拍打、运动保健、调整生活方式等。

中医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如有调理需要,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膳、食疗等综合疗法调理体质。

从2010年广东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省将把中医治未病和经络穴位平衡治疗纳入医保门诊。这是广东省走向中医药治病大省的一个重要开端,可喜可贺。

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发展要靠中医的头脑,还要搭上今天高科技的高速列车,将中医整体辨证治疗和治未病理念及中草药赋予新的内容。可以预言,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古老的中医养生学和现代营养学相结合,将在世界防治日益增多的慢性疾病中起主导作用。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 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 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民众对 “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没发病之前注意饮食起居 、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调养,使正气充足从而不易受外邪侵犯,达到防病于未发之先的目的。二是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防止其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到全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

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作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产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能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持 健康 ,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人体抗邪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2)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3 点: 一是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 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禁口。

(3)调摄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的、强烈的,或反复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均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情志异常的波动对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影响,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调达,气血和平则有利于 健康 。

(4)劳逸适度,积精全神:过劳则伤气,气少则力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 肾主骨,精生髓,精不足则髓亏,故会出现头晕耳鸣。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 ,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促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就能够收到内以 养生 ,外以却恶的效果。

2 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主要的手段 ,既病防变是它的补充。疾病已经发生 ,就应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与传变。既病防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早期诊治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早期诊治,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对于医学来说,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

(2)根据疾病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既病防变,要求医者谙熟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五行乘侮亢害关系。依据这种规律,可采取相应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

随着 健康 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 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 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民众对 “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没发病之前注意饮食起居 、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调养,使正气充足从而不易受外邪侵犯,达到防病于未发之先的目的。二是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防止其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到全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

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作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产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能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持 健康 ,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人体抗邪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2)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3 点: 一是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 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禁口。

(3)调摄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的、强烈的,或反复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均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情志异常的波动对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影响,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调达,气血和平则有利于 健康 。

(4)劳逸适度,积精全神:过劳则伤气,气少则力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 肾主骨,精生髓,精不足则髓亏,故会出现头晕耳鸣。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 ,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促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就能够收到内以 养生 ,外以却恶的效果。

2 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主要的手段 ,既病防变是它的补充。疾病已经发生 ,就应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与传变。既病防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早期诊治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早期诊治,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对于医学来说,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

(2)根据疾病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既病防变,要求医者谙熟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五行乘侮亢害关系。依据这种规律,可采取相应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

随着 健康 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日常生活实践。“治未病” 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后学者多有发挥。近年来国家对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实践越来越重视,“治未病” 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民众对 “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没发病之前注意饮食起居 、精神情志等多方面的调养,使正气充足从而不易受外邪侵犯,达到防病于未发之先的目的。二是着重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防止其由小到大,由轻变重,由局部到全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

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就是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作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产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

(1)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能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持 健康 ,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人体抗邪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患各种疾病。

(2)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包括3 点: 一是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 不多食。二是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三是节忌,指要禁口。

(3)调摄精神: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突然的、强烈的,或反复的、持续的精神刺激,均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或加重病情。情志异常的波动对患者的病情有着明显的影响,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调达,气血和平则有利于 健康 。

(4)劳逸适度,积精全神:过劳则伤气,气少则力衰。《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 肾主骨,精生髓,精不足则髓亏,故会出现头晕耳鸣。精充则气足,气足则神会,正气充足则邪不可犯。

(5)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总之 ,加强锻炼,持之以恒,促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就能够收到内以 养生 ,外以却恶的效果。

2 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是主要的手段 ,既病防变是它的补充。疾病已经发生 ,就应该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与传变。既病防变要做到以下两点:

(1)早期诊治 :“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可见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早期诊治,对于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对于医学来说,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

(2)根据疾病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既病防变,要求医者谙熟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人体内部脏与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在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五行乘侮亢害关系。依据这种规律,可采取相应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

随着 健康 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