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四念处经原文
2024-03-23 01:52:37 责编:小OO
文档

四念处经A原文如下: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四念处。”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佛陀告诉众位比丘们有一种方法能够净化众生,使他们度过恐惧和忧虑,消灭痛苦,这就是所谓的"四念处"。无论是过去的佛陀还是未来的佛陀都会通过这种方法修行得到觉悟。"四念处"具体指的是对身体保持觉察,对感受保持觉察,对心灵保持觉察以及对一切现象的本质——法保持觉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精进努力地以正确的智慧和念头去调整和控制世间的贪婪和忧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南无阿弥陀佛,观身不净,观受为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请大师赐教全文,小弟看过这几句心有些平静

朋友 您好

这四种观法称为四念处 在下推荐《中阿含经》中的因品念处经 如下:

中阿含因品念处经第二: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如是观觉、心、法如法念处。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在观身不净之前 要先从平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遍观自己的身口意行 也是观行的入手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拼於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行住坐卧比较粗的身行观察完毕後 接著才是比较粗的善恶念头)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能观照到自己的善恶念起伏 心才会稍稍转细 此时才有办法静下来 於动中或静态中 观自己的呼吸出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离生喜乐是初禅的发起 其实从 佛陀的这样教导来看 不难理解 是要我们身心清净了 能安住於定 发起初禅乃至四禅後 才接著实行後面的四念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定生喜乐是二禅 但是 讲老实话 末法时期的现代 能够详细解说初禅二禅境界 以及如何发起 如何转进之功夫者 只有台湾的平实居士了 其他大山头 的喇嘛 别说初禅了 连初禅前未到地定都还说不出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於水底,彼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无喜生乐是三禅 这离我们目前境界太遥远 看看就好)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於其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第四禅 不多解释)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发起四禅後 这样的深定基本上是伏住我见我执了 所以 佛才说 心终不为闇之所覆 但不能把这个境界当成是解脱 或是开悟 这只是很深的禅定功夫 但是 对於实证佛法的解脱智慧来说 可以说是相当好的工具)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观相,善忆所念。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接著再以四禅 重新观行行住坐卧)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时候才开始切入到不净观 事实上 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初步的定力 要详细观察身体的不净 很容易不净取净 很难因此断除对身体的贪爱)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从身体组成的成分来观行)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食半,骨璅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粖,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以上 都是不净观)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接下来才切入受念处, 又名觉念处 虽然这里把"受"总括为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 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 很难观察到感受的微细变化)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第三个是心念处 但是坦白说 这里的心念处说的蛮粗略的 有提到内心与外心 有解脱心和不解脱心 这如果没有善知识详细的说明 事实上是无法随文入观的 一定会把内心与外心当成是一个心 把解脱心和不解脱心当成是心的两种状态 光是这样观 是很难真的断除无明的)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调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解脱道的法义中 其中的这个法念处 我觉得最容易让学人断除恶见 至少发起择法眼的 就是内六处的观行 但是 这中 其实也是说得很粗略 若要得到真正的现观 断除邪见我见 恐需真善知识指导)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假如 朋友看完上述後 有意欲探讨的真实义 而能真的随文入观 在私信给在下吧!追问师傅能发编合我看的吗

你刚刚回答我手机无发显视,抱歉

南无阿弥陀佛,观身不净,观受为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请大师赐教全文,小弟看过这几句心有些平静

朋友 您好

这四种观法称为四念处 在下推荐《中阿含经》中的因品念处经 如下:

中阿含因品念处经第二: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如是观觉、心、法如法念处。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在观身不净之前 要先从平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遍观自己的身口意行 也是观行的入手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拼於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行住坐卧比较粗的身行观察完毕後 接著才是比较粗的善恶念头)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能观照到自己的善恶念起伏 心才会稍稍转细 此时才有办法静下来 於动中或静态中 观自己的呼吸出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离生喜乐是初禅的发起 其实从 佛陀的这样教导来看 不难理解 是要我们身心清净了 能安住於定 发起初禅乃至四禅後 才接著实行後面的四念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定生喜乐是二禅 但是 讲老实话 末法时期的现代 能够详细解说初禅二禅境界 以及如何发起 如何转进之功夫者 只有台湾的平实居士了 其他大山头 的喇嘛 别说初禅了 连初禅前未到地定都还说不出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於水底,彼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无喜生乐是三禅 这离我们目前境界太遥远 看看就好)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於其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第四禅 不多解释)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发起四禅後 这样的深定基本上是伏住我见我执了 所以 佛才说 心终不为闇之所覆 但不能把这个境界当成是解脱 或是开悟 这只是很深的禅定功夫 但是 对於实证佛法的解脱智慧来说 可以说是相当好的工具)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观相,善忆所念。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接著再以四禅 重新观行行住坐卧)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时候才开始切入到不净观 事实上 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初步的定力 要详细观察身体的不净 很容易不净取净 很难因此断除对身体的贪爱)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从身体组成的成分来观行)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食半,骨璅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粖,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以上 都是不净观)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接下来才切入受念处, 又名觉念处 虽然这里把"受"总括为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 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 很难观察到感受的微细变化)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第三个是心念处 但是坦白说 这里的心念处说的蛮粗略的 有提到内心与外心 有解脱心和不解脱心 这如果没有善知识详细的说明 事实上是无法随文入观的 一定会把内心与外心当成是一个心 把解脱心和不解脱心当成是心的两种状态 光是这样观 是很难真的断除无明的)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调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解脱道的法义中 其中的这个法念处 我觉得最容易让学人断除恶见 至少发起择法眼的 就是内六处的观行 但是 这中 其实也是说得很粗略 若要得到真正的现观 断除邪见我见 恐需真善知识指导)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假如 朋友看完上述後 有意欲探讨的真实义 而能真的随文入观 在私信给在下吧!追问师傅能发编合我看的吗

你刚刚回答我手机无发显视,抱歉

南无阿弥陀佛,观身不净,观受为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请大师赐教全文,小弟看过这几句心有些平静

朋友 您好

这四种观法称为四念处 在下推荐《中阿含经》中的因品念处经 如下:

中阿含因品念处经第二: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如是观觉、心、法如法念处。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在观身不净之前 要先从平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遍观自己的身口意行 也是观行的入手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拼於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上齶,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行住坐卧比较粗的身行观察完毕後 接著才是比较粗的善恶念头)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能观照到自己的善恶念起伏 心才会稍稍转细 此时才有办法静下来 於动中或静态中 观自己的呼吸出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离生喜乐是初禅的发起 其实从 佛陀的这样教导来看 不难理解 是要我们身心清净了 能安住於定 发起初禅乃至四禅後 才接著实行後面的四念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於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定生喜乐是二禅 但是 讲老实话 末法时期的现代 能够详细解说初禅二禅境界 以及如何发起 如何转进之功夫者 只有台湾的平实居士了 其他大山头 的喇嘛 别说初禅了 连初禅前未到地定都还说不出来)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於水底,彼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於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无喜生乐是三禅 这离我们目前境界太遥远 看看就好)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於其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第四禅 不多解释)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发起四禅後 这样的深定基本上是伏住我见我执了 所以 佛才说 心终不为闇之所覆 但不能把这个境界当成是解脱 或是开悟 这只是很深的禅定功夫 但是 对於实证佛法的解脱智慧来说 可以说是相当好的工具)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观相,善忆所念。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接著再以四禅 重新观行行住坐卧)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麤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时候才开始切入到不净观 事实上 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初步的定力 要详细观察身体的不净 很容易不净取净 很难因此断除对身体的贪爱)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从身体组成的成分来观行)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食半,骨璅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粖,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以上 都是不净观)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接下来才切入受念处, 又名觉念处 虽然这里把"受"总括为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 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 很难观察到感受的微细变化)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第三个是心念处 但是坦白说 这里的心念处说的蛮粗略的 有提到内心与外心 有解脱心和不解脱心 这如果没有善知识详细的说明 事实上是无法随文入观的 一定会把内心与外心当成是一个心 把解脱心和不解脱心当成是心的两种状态 光是这样观 是很难真的断除无明的)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调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解脱道的法义中 其中的这个法念处 我觉得最容易让学人断除恶见 至少发起择法眼的 就是内六处的观行 但是 这中 其实也是说得很粗略 若要得到真正的现观 断除邪见我见 恐需真善知识指导)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馀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假如 朋友看完上述後 有意欲探讨的真实义 而能真的随文入观 在私信给在下吧!追问师傅能发编合我看的吗

你刚刚回答我手机无发显视,抱歉

三十七道品原文内容

三十七道品原文内容:

世间人皆是喜乐厌苦,那么,欲出三界,了脱分段生死轮回之苦果,离苦得乐,证得寂灭之乐果,就必须发心修行三十七道品,修戒定慧。基本修法是从戒修起。以戒除贪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戒生定,以定破嗔毒;从定发慧,以慧破痴毒。则可断见思烦恼,破除惑业。无惑业之因,就不会招感生死苦果了。声闻小乘圣人以此为道,道是能通之意,是通到涅槃境界之资粮。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

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

“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

三十七道品原文内容

三十七道品原文内容:

世间人皆是喜乐厌苦,那么,欲出三界,了脱分段生死轮回之苦果,离苦得乐,证得寂灭之乐果,就必须发心修行三十七道品,修戒定慧。基本修法是从戒修起。以戒除贪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由戒生定,以定破嗔毒;从定发慧,以慧破痴毒。则可断见思烦恼,破除惑业。无惑业之因,就不会招感生死苦果了。声闻小乘圣人以此为道,道是能通之意,是通到涅槃境界之资粮。三十七道品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

五停心观,这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停止行人的乱心,叫做“三摩地”,即止、定的意思。此乃声闻乘人入道之初,小乘三贤之第一。观有五种:

不净观:观察一切根身器界都不清净。看一切境界、一切事物皆属不净之相,看男女都是白骨、骷髅,所以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者可修之。

慈悲观: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嗔恚多者可修之。

因缘观: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愚痴深者可修之。

界分别观:把诸法分别为六界或十八界,是停止我见之法,我见多者可修之。

数息观:观察呼吸出入之相,计呼吸数,把心摄到呼吸上,心息相依,以此而停止散乱之心,散心多者可修之。

还有的是把因缘观和界分别观合而为一,因两者相似。另外加之佛观,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能除一切烦恼。业障重者可修之。

“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以智观境即是念处,是修智慧的,以发修行人的慧观,叫做“奢摩他”。念处有四种:

第一,身念处:观身不净。与前面的不净观相同。人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有净处,故观身不净。

第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为苦乐之感,是心对境之感受,就是心和境结合到一块了,那么,苦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因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第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因为心念是刹那瞬间变化不停、生灭不已的,而无常住之时,故观心无常。

第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因一切法均无自主、自在之性,所以不要着在法上,故观法无我。

怎么结合出入息念修四念处?

要知道怎么修四念处就要先弄清楚四念处的含义。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是这么说明的:

“这里,比丘们,比丘住于身随观身,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受随观受,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心随观心,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法随观法,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首先要解释“于身随观身”,这个辞语是巴利文kāye kāyānupassī的直译。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经《出入息念经》在以出入息念*四念处那一段*给出了说明:

“比丘们,怎样修习、多作出入息念使四念处*?比丘们,当比丘如此修习: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比丘们,我这样说,出息和入息就是身中之身。比丘们,所以说,那时他念住于身随观身,精勤,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这段*里“身中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众多的身体现象中选取一个作为随观的对象。那什么又是“随观”呢?也就是后面说的“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的观察。所以“身念处”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身体现象(比如出入息)作为禅修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同样的,“于受随观受”,“于心随观心”,“于法随观法”也就是选取特定的“受”、“心”、“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

需要说明的是四念处并不只是修内观时修。无论是从《大念处经》的*,还是《出入息念》的*,我们看不出四念处仅仅适用于内观(观禅),而是很明显地能看出止禅的痕迹。比如本文引用的《出入息念经》的这段*说的就是出入息念止禅的修法。而且也表明四念处可以用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修。

这里就以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为例说明业处修法和四念处的关系:我们修出入息念需要持续觉知呼吸的状态,这实际就是身念处的内容。

受念处呢?佛陀在《出入息念经》关于修受念处的*里说了一句:“我这样说,对出入息善加作意就是受中之受。”

这里的“善加作意”和受念处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如果对出入息善加作意(正确的作意),乐受会生起和提升。因为初、二、三禅的禅支包含乐受。所以在得到第四禅之前,出入息念修对了(作意正确),都会有明显的乐受生起。

也就是说:在禅修的前期,乐受有没有生起和提升可以作为判断我们修出入息念是否有进展的一个指标。相反,如果乐受不明显,或者甚至生起了苦受,就要反省自己的修法是否有问题了。

这也就是受念处的核心:观察感受的状态,并分析其与善法相应还是和不善法相应。所以,修出入息念不能只知道专注呼吸,还要通过受念处判断这个“专注呼吸”有没有修对。如果修出入息念修对了,能感受到呼吸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明显,专注呼吸也越来越容易。

如何用出入息念修心念处呢?根据《大念处经》心念处的章节,修心念处是要清楚知道当下心念的性质(善或不善、解脱或不解脱)和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修出入息念时应该对当下的心念清楚觉知。

开始尤其对不善心的生起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杂念其实就是不善心。所以修出入息念要时刻注意察觉杂念,确认心是否真的专注在呼吸上,发现心没有专注在呼吸上,就要把心拉回来。而这就是修心念处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心没有专注于呼吸时,就知道杂念(不善心)生起了,把心拉回来就是让专注呼吸的善心重新生起,替换掉不善心(杂念)。当修出入息念得到禅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心的层次就从欲界提升到了色界。禅修者能通过检查禅支判断自己证得了什么禅那,这也是心念处的内容。

如何修法念处呢?《大念处经》里的法念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具体结合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来说,重点是两个:去除五盖和培育七觉支。

因为要得到初禅,就必须去除五盖。在修出入息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五盖很重,昏沉和杂念太强时,就要对五盖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治。而得到初禅之后,还想得到更高的禅那就需要舍掉粗的禅支,培育细的禅支。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七觉支。所以修出入息念也需要培育七觉支。或者说*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七觉支的培育。

综上所述,*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四念处的内容。有无涵盖四念处是判断出入息念修法是否*的一个依据。另外呢,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出入息念的修法,明白出入息念在止禅阶段的修法实质是利用出入息培育正念,去除五盖,培育禅支,证得禅那。然后以此为原则去修出入息念,自然就在修四念处了。

怎么结合出入息念修四念处?

要知道怎么修四念处就要先弄清楚四念处的含义。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是这么说明的:

“这里,比丘们,比丘住于身随观身,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受随观受,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心随观心,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法随观法,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首先要解释“于身随观身”,这个辞语是巴利文kāye kāyānupassī的直译。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经《出入息念经》在以出入息念*四念处那一段*给出了说明:

“比丘们,怎样修习、多作出入息念使四念处*?比丘们,当比丘如此修习: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比丘们,我这样说,出息和入息就是身中之身。比丘们,所以说,那时他念住于身随观身,精勤,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这段*里“身中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众多的身体现象中选取一个作为随观的对象。那什么又是“随观”呢?也就是后面说的“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的观察。所以“身念处”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身体现象(比如出入息)作为禅修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同样的,“于受随观受”,“于心随观心”,“于法随观法”也就是选取特定的“受”、“心”、“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

需要说明的是四念处并不只是修内观时修。无论是从《大念处经》的*,还是《出入息念》的*,我们看不出四念处仅仅适用于内观(观禅),而是很明显地能看出止禅的痕迹。比如本文引用的《出入息念经》的这段*说的就是出入息念止禅的修法。而且也表明四念处可以用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修。

这里就以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为例说明业处修法和四念处的关系:我们修出入息念需要持续觉知呼吸的状态,这实际就是身念处的内容。

受念处呢?佛陀在《出入息念经》关于修受念处的*里说了一句:“我这样说,对出入息善加作意就是受中之受。”

这里的“善加作意”和受念处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如果对出入息善加作意(正确的作意),乐受会生起和提升。因为初、二、三禅的禅支包含乐受。所以在得到第四禅之前,出入息念修对了(作意正确),都会有明显的乐受生起。

也就是说:在禅修的前期,乐受有没有生起和提升可以作为判断我们修出入息念是否有进展的一个指标。相反,如果乐受不明显,或者甚至生起了苦受,就要反省自己的修法是否有问题了。

这也就是受念处的核心:观察感受的状态,并分析其与善法相应还是和不善法相应。所以,修出入息念不能只知道专注呼吸,还要通过受念处判断这个“专注呼吸”有没有修对。如果修出入息念修对了,能感受到呼吸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明显,专注呼吸也越来越容易。

如何用出入息念修心念处呢?根据《大念处经》心念处的章节,修心念处是要清楚知道当下心念的性质(善或不善、解脱或不解脱)和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修出入息念时应该对当下的心念清楚觉知。

开始尤其对不善心的生起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杂念其实就是不善心。所以修出入息念要时刻注意察觉杂念,确认心是否真的专注在呼吸上,发现心没有专注在呼吸上,就要把心拉回来。而这就是修心念处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心没有专注于呼吸时,就知道杂念(不善心)生起了,把心拉回来就是让专注呼吸的善心重新生起,替换掉不善心(杂念)。当修出入息念得到禅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心的层次就从欲界提升到了色界。禅修者能通过检查禅支判断自己证得了什么禅那,这也是心念处的内容。

如何修法念处呢?《大念处经》里的法念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具体结合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来说,重点是两个:去除五盖和培育七觉支。

因为要得到初禅,就必须去除五盖。在修出入息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五盖很重,昏沉和杂念太强时,就要对五盖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治。而得到初禅之后,还想得到更高的禅那就需要舍掉粗的禅支,培育细的禅支。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七觉支。所以修出入息念也需要培育七觉支。或者说*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七觉支的培育。

综上所述,*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四念处的内容。有无涵盖四念处是判断出入息念修法是否*的一个依据。另外呢,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出入息念的修法,明白出入息念在止禅阶段的修法实质是利用出入息培育正念,去除五盖,培育禅支,证得禅那。然后以此为原则去修出入息念,自然就在修四念处了。

怎么结合出入息念修四念处?

要知道怎么修四念处就要先弄清楚四念处的含义。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是这么说明的:

“这里,比丘们,比丘住于身随观身,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受随观受,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心随观心,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法随观法,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首先要解释“于身随观身”,这个辞语是巴利文kāye kāyānupassī的直译。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经《出入息念经》在以出入息念*四念处那一段*给出了说明:

“比丘们,怎样修习、多作出入息念使四念处*?比丘们,当比丘如此修习: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比丘们,我这样说,出息和入息就是身中之身。比丘们,所以说,那时他念住于身随观身,精勤,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这段*里“身中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众多的身体现象中选取一个作为随观的对象。那什么又是“随观”呢?也就是后面说的“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的观察。所以“身念处”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身体现象(比如出入息)作为禅修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同样的,“于受随观受”,“于心随观心”,“于法随观法”也就是选取特定的“受”、“心”、“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

需要说明的是四念处并不只是修内观时修。无论是从《大念处经》的*,还是《出入息念》的*,我们看不出四念处仅仅适用于内观(观禅),而是很明显地能看出止禅的痕迹。比如本文引用的《出入息念经》的这段*说的就是出入息念止禅的修法。而且也表明四念处可以用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修。

这里就以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为例说明业处修法和四念处的关系:我们修出入息念需要持续觉知呼吸的状态,这实际就是身念处的内容。

受念处呢?佛陀在《出入息念经》关于修受念处的*里说了一句:“我这样说,对出入息善加作意就是受中之受。”

这里的“善加作意”和受念处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如果对出入息善加作意(正确的作意),乐受会生起和提升。因为初、二、三禅的禅支包含乐受。所以在得到第四禅之前,出入息念修对了(作意正确),都会有明显的乐受生起。

也就是说:在禅修的前期,乐受有没有生起和提升可以作为判断我们修出入息念是否有进展的一个指标。相反,如果乐受不明显,或者甚至生起了苦受,就要反省自己的修法是否有问题了。

这也就是受念处的核心:观察感受的状态,并分析其与善法相应还是和不善法相应。所以,修出入息念不能只知道专注呼吸,还要通过受念处判断这个“专注呼吸”有没有修对。如果修出入息念修对了,能感受到呼吸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明显,专注呼吸也越来越容易。

如何用出入息念修心念处呢?根据《大念处经》心念处的章节,修心念处是要清楚知道当下心念的性质(善或不善、解脱或不解脱)和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修出入息念时应该对当下的心念清楚觉知。

开始尤其对不善心的生起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杂念其实就是不善心。所以修出入息念要时刻注意察觉杂念,确认心是否真的专注在呼吸上,发现心没有专注在呼吸上,就要把心拉回来。而这就是修心念处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心没有专注于呼吸时,就知道杂念(不善心)生起了,把心拉回来就是让专注呼吸的善心重新生起,替换掉不善心(杂念)。当修出入息念得到禅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心的层次就从欲界提升到了色界。禅修者能通过检查禅支判断自己证得了什么禅那,这也是心念处的内容。

如何修法念处呢?《大念处经》里的法念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具体结合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来说,重点是两个:去除五盖和培育七觉支。

因为要得到初禅,就必须去除五盖。在修出入息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五盖很重,昏沉和杂念太强时,就要对五盖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治。而得到初禅之后,还想得到更高的禅那就需要舍掉粗的禅支,培育细的禅支。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七觉支。所以修出入息念也需要培育七觉支。或者说*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七觉支的培育。

综上所述,*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四念处的内容。有无涵盖四念处是判断出入息念修法是否*的一个依据。另外呢,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出入息念的修法,明白出入息念在止禅阶段的修法实质是利用出入息培育正念,去除五盖,培育禅支,证得禅那。然后以此为原则去修出入息念,自然就在修四念处了。

怎么结合出入息念修四念处?

要知道怎么修四念处就要先弄清楚四念处的含义。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是这么说明的:

“这里,比丘们,比丘住于身随观身,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受随观受,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心随观心,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住于法随观法,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首先要解释“于身随观身”,这个辞语是巴利文kāye kāyānupassī的直译。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在中部第一百一十八经《出入息念经》在以出入息念*四念处那一段*给出了说明:

“比丘们,怎样修习、多作出入息念使四念处*?比丘们,当比丘如此修习: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比丘们,我这样说,出息和入息就是身中之身。比丘们,所以说,那时他念住于身随观身,精勤,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

这段*里“身中之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众多的身体现象中选取一个作为随观的对象。那什么又是“随观”呢?也就是后面说的“精勤、具足正知、正念,远离世间的贪忧”的观察。所以“身念处”就是选取一个特定的身体现象(比如出入息)作为禅修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同样的,“于受随观受”,“于心随观心”,“于法随观法”也就是选取特定的“受”、“心”、“法”作为观察的对象。而且观察时要精进不懈,具足正念,远离烦恼。

需要说明的是四念处并不只是修内观时修。无论是从《大念处经》的*,还是《出入息念》的*,我们看不出四念处仅仅适用于内观(观禅),而是很明显地能看出止禅的痕迹。比如本文引用的《出入息念经》的这段*说的就是出入息念止禅的修法。而且也表明四念处可以用出入息念这个业处修。

这里就以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为例说明业处修法和四念处的关系:我们修出入息念需要持续觉知呼吸的状态,这实际就是身念处的内容。

受念处呢?佛陀在《出入息念经》关于修受念处的*里说了一句:“我这样说,对出入息善加作意就是受中之受。”

这里的“善加作意”和受念处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如果对出入息善加作意(正确的作意),乐受会生起和提升。因为初、二、三禅的禅支包含乐受。所以在得到第四禅之前,出入息念修对了(作意正确),都会有明显的乐受生起。

也就是说:在禅修的前期,乐受有没有生起和提升可以作为判断我们修出入息念是否有进展的一个指标。相反,如果乐受不明显,或者甚至生起了苦受,就要反省自己的修法是否有问题了。

这也就是受念处的核心:观察感受的状态,并分析其与善法相应还是和不善法相应。所以,修出入息念不能只知道专注呼吸,还要通过受念处判断这个“专注呼吸”有没有修对。如果修出入息念修对了,能感受到呼吸带来的愉悦感越来越明显,专注呼吸也越来越容易。

如何用出入息念修心念处呢?根据《大念处经》心念处的章节,修心念处是要清楚知道当下心念的性质(善或不善、解脱或不解脱)和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修出入息念时应该对当下的心念清楚觉知。

开始尤其对不善心的生起要注意。我们通常说的杂念其实就是不善心。所以修出入息念要时刻注意察觉杂念,确认心是否真的专注在呼吸上,发现心没有专注在呼吸上,就要把心拉回来。而这就是修心念处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心没有专注于呼吸时,就知道杂念(不善心)生起了,把心拉回来就是让专注呼吸的善心重新生起,替换掉不善心(杂念)。当修出入息念得到禅那(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时,心的层次就从欲界提升到了色界。禅修者能通过检查禅支判断自己证得了什么禅那,这也是心念处的内容。

如何修法念处呢?《大念处经》里的法念处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具体结合出入息念止禅阶段的修法来说,重点是两个:去除五盖和培育七觉支。

因为要得到初禅,就必须去除五盖。在修出入息念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五盖很重,昏沉和杂念太强时,就要对五盖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治。而得到初禅之后,还想得到更高的禅那就需要舍掉粗的禅支,培育细的禅支。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七觉支。所以修出入息念也需要培育七觉支。或者说*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七觉支的培育。

综上所述,*的出入息念修法应当包含四念处的内容。有无涵盖四念处是判断出入息念修法是否*的一个依据。另外呢,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出入息念的修法,明白出入息念在止禅阶段的修法实质是利用出入息培育正念,去除五盖,培育禅支,证得禅那。然后以此为原则去修出入息念,自然就在修四念处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