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五大方法是什么
2024-03-29 18:32:08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技术的基本治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阴阳平衡、调理脏腑、调理气血、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理心态和合理作息。

一、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的核心概念是阴阳平衡。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二元对立概念,它代表了事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与健康息息相关。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节饮食、作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使阴阳保持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调理脏腑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只有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协调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中医养生注重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以及中药调理等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三、调理气血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理气血的运行和平衡,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理。

四、合理饮食

中医养生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五谷为养,强调谷类食物的重要性,同时注重食物的药膳搭配,以达到养生的目的。中医养生还强调节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度的饥饱感。

五、适度运动

中医养生认为适度运动对健康至关重要。中医养生建议人们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六、调理心态

中医强调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中医养生鼓励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通过冥想、放松和调理等方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七、合理作息

中医养生注重合理作息。合理的作息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中医养生建议人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养生常用方法

1、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3、静神养生: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调气养生: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养生常用方法

1、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3、静神养生: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调气养生: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五大经典法则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生理、病理、药物治疗和 养生 保健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五个方面,是 养生 保健的基本法则,对我们日常 养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先来为您解读一番:懂得践行 养生 之道的人,会效法于天地阴阳自然界的变化,恰当地运用各种 养生 保健方法,饮食上既有节制又有节律,起居生活作息很有规律,能够适度地进行劳作,生命既有质量亦有规律,所以形体与精神都很健旺,能够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会去世。

具体的 养生 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

由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因此每天昼夜的运转、每月月亮的改变、每年季节与节气的往复、每60年甲子运气的变化等,这些阴阳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我们都必须遵守、效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及的四季 养生 法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一日 养生 法等,都是“法于阴阳”的具体体现。如四季饮茶方面,春季 养生 宜养“生发之气”,疏肝补血,饮茶宜喝桂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夏季 养生 宜养“生长之气”,清心补津,饮茶宜喝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秋季 养生 宜养“收敛之气”,润肺补气,饮茶宜喝铁观音即乌龙茶;冬季 养生 宜养“闭藏之气”,补肾温阳,饮茶宜喝红茶、黑茶、普洱等发酵茶。

譬如艾灸 养生 :《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脏寒⋯⋯,其治宜灸”、《灵枢·经脉》之“灸则强食生肉(增强食欲、生肌长肉)”,开了保健灸疗的先河。如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于胃经,位于膝盖骨下三寸外一寸的位置,有调理三焦、强壮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经常艾灸或按摩该穴位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与肌力、消除或改善疲劳、减少疾病、预防衰老。 养生 谚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告诉我们日常保健可常灸足三里,每次当以局部皮肤湿润为度。

又如药物 养生 :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外敷药物。内服药物应当按照“损益使平”的原则来使用,虚证宜补益,药物如人参、西洋参补气,阿胶、地黄补血,枸杞子、石斛补阴,鹿茸、虫草补阳;药方如补中益气丸补气、乌鸡白凤丸补血、六味地黄丸补阴、金匮肾气丸补阳。实证宜祛邪,药物如大黄通大便、三七化血瘀;药方如麻子仁丸通大便、复方丹参片(滴丸)化血瘀。外敷药物,如脐贴(丁香、肉桂等)可用于小儿寒湿泄泻的调理、白芥子泥丸贴敷背腧穴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根据现今 社会 的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不可过饱,这样就不至损伤脾胃。这么做,近则可保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远则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可减少肥胖乃至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食饮有节律,即饮食定时。我国传统的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要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即可保证脾胃消化、吸收作用有节律地进行。而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在体内才能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于全身。

第三是食饮有节度,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谨和气味,即膳食平衡。谨和气味,指膳食需要谨慎地调和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以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确保身体 健康 。

前者指作息时间应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 养生 法以及由其衍生的十二时辰 养生 、子午觉 养生 等。后者指家居环境与工作环境亦应符合法度,像《素问·异法方宜论》即记载了地域居所环境与易发病证的关系: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黄帝内经》既主张劳动和锻炼,又反对过度劳累,而“形劳而不倦”则是对劳动和锻炼 养生 的原则要求。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相关记载。说的是长期站立会伤骨骼、长时间行走会伤筋膜、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伤肌肉、长期卧床休息引起气虚。平时我们在摄生保养的时候不可不注意这些方面。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五大经典法则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生理、病理、药物治疗和 养生 保健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五个方面,是 养生 保健的基本法则,对我们日常 养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先来为您解读一番:懂得践行 养生 之道的人,会效法于天地阴阳自然界的变化,恰当地运用各种 养生 保健方法,饮食上既有节制又有节律,起居生活作息很有规律,能够适度地进行劳作,生命既有质量亦有规律,所以形体与精神都很健旺,能够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会去世。

具体的 养生 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

由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因此每天昼夜的运转、每月月亮的改变、每年季节与节气的往复、每60年甲子运气的变化等,这些阴阳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我们都必须遵守、效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及的四季 养生 法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一日 养生 法等,都是“法于阴阳”的具体体现。如四季饮茶方面,春季 养生 宜养“生发之气”,疏肝补血,饮茶宜喝桂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夏季 养生 宜养“生长之气”,清心补津,饮茶宜喝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秋季 养生 宜养“收敛之气”,润肺补气,饮茶宜喝铁观音即乌龙茶;冬季 养生 宜养“闭藏之气”,补肾温阳,饮茶宜喝红茶、黑茶、普洱等发酵茶。

譬如艾灸 养生 :《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脏寒⋯⋯,其治宜灸”、《灵枢·经脉》之“灸则强食生肉(增强食欲、生肌长肉)”,开了保健灸疗的先河。如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于胃经,位于膝盖骨下三寸外一寸的位置,有调理三焦、强壮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经常艾灸或按摩该穴位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与肌力、消除或改善疲劳、减少疾病、预防衰老。 养生 谚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告诉我们日常保健可常灸足三里,每次当以局部皮肤湿润为度。

又如药物 养生 :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外敷药物。内服药物应当按照“损益使平”的原则来使用,虚证宜补益,药物如人参、西洋参补气,阿胶、地黄补血,枸杞子、石斛补阴,鹿茸、虫草补阳;药方如补中益气丸补气、乌鸡白凤丸补血、六味地黄丸补阴、金匮肾气丸补阳。实证宜祛邪,药物如大黄通大便、三七化血瘀;药方如麻子仁丸通大便、复方丹参片(滴丸)化血瘀。外敷药物,如脐贴(丁香、肉桂等)可用于小儿寒湿泄泻的调理、白芥子泥丸贴敷背腧穴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根据现今 社会 的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不可过饱,这样就不至损伤脾胃。这么做,近则可保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远则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可减少肥胖乃至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食饮有节律,即饮食定时。我国传统的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要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即可保证脾胃消化、吸收作用有节律地进行。而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在体内才能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于全身。

第三是食饮有节度,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谨和气味,即膳食平衡。谨和气味,指膳食需要谨慎地调和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以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确保身体 健康 。

前者指作息时间应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 养生 法以及由其衍生的十二时辰 养生 、子午觉 养生 等。后者指家居环境与工作环境亦应符合法度,像《素问·异法方宜论》即记载了地域居所环境与易发病证的关系: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黄帝内经》既主张劳动和锻炼,又反对过度劳累,而“形劳而不倦”则是对劳动和锻炼 养生 的原则要求。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相关记载。说的是长期站立会伤骨骼、长时间行走会伤筋膜、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伤肌肉、长期卧床休息引起气虚。平时我们在摄生保养的时候不可不注意这些方面。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五大经典法则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生理、病理、药物治疗和 养生 保健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五个方面,是 养生 保健的基本法则,对我们日常 养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先来为您解读一番:懂得践行 养生 之道的人,会效法于天地阴阳自然界的变化,恰当地运用各种 养生 保健方法,饮食上既有节制又有节律,起居生活作息很有规律,能够适度地进行劳作,生命既有质量亦有规律,所以形体与精神都很健旺,能够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会去世。

具体的 养生 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

由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因此每天昼夜的运转、每月月亮的改变、每年季节与节气的往复、每60年甲子运气的变化等,这些阴阳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我们都必须遵守、效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及的四季 养生 法和《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的一日 养生 法等,都是“法于阴阳”的具体体现。如四季饮茶方面,春季 养生 宜养“生发之气”,疏肝补血,饮茶宜喝桂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夏季 养生 宜养“生长之气”,清心补津,饮茶宜喝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秋季 养生 宜养“收敛之气”,润肺补气,饮茶宜喝铁观音即乌龙茶;冬季 养生 宜养“闭藏之气”,补肾温阳,饮茶宜喝红茶、黑茶、普洱等发酵茶。

譬如艾灸 养生 :《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脏寒⋯⋯,其治宜灸”、《灵枢·经脉》之“灸则强食生肉(增强食欲、生肌长肉)”,开了保健灸疗的先河。如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于胃经,位于膝盖骨下三寸外一寸的位置,有调理三焦、强壮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经常艾灸或按摩该穴位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与肌力、消除或改善疲劳、减少疾病、预防衰老。 养生 谚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告诉我们日常保健可常灸足三里,每次当以局部皮肤湿润为度。

又如药物 养生 :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外敷药物。内服药物应当按照“损益使平”的原则来使用,虚证宜补益,药物如人参、西洋参补气,阿胶、地黄补血,枸杞子、石斛补阴,鹿茸、虫草补阳;药方如补中益气丸补气、乌鸡白凤丸补血、六味地黄丸补阴、金匮肾气丸补阳。实证宜祛邪,药物如大黄通大便、三七化血瘀;药方如麻子仁丸通大便、复方丹参片(滴丸)化血瘀。外敷药物,如脐贴(丁香、肉桂等)可用于小儿寒湿泄泻的调理、白芥子泥丸贴敷背腧穴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根据现今 社会 的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不可过饱,这样就不至损伤脾胃。这么做,近则可保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远则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可减少肥胖乃至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食饮有节律,即饮食定时。我国传统的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要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这样即可保证脾胃消化、吸收作用有节律地进行。而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在体内才能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于全身。

第三是食饮有节度,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谨和气味,即膳食平衡。谨和气味,指膳食需要谨慎地调和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以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确保身体 健康 。

前者指作息时间应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 养生 法以及由其衍生的十二时辰 养生 、子午觉 养生 等。后者指家居环境与工作环境亦应符合法度,像《素问·异法方宜论》即记载了地域居所环境与易发病证的关系:

“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黄帝内经》既主张劳动和锻炼,又反对过度劳累,而“形劳而不倦”则是对劳动和锻炼 养生 的原则要求。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就有相关记载。说的是长期站立会伤骨骼、长时间行走会伤筋膜、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伤肌肉、长期卧床休息引起气虚。平时我们在摄生保养的时候不可不注意这些方面。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中医养生:八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导读】: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所以在调理的时候,也要针对自己的症状对症下药。如何才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呢?

一、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能耐受春夏之热、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严重时可出现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性遗精、女性月经量少(肾阴虚)。

养生原则: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以滋养肝肾二脏最为重要。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所以在平素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

2、环境调摄: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耐,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4、起居调节:因为精属阴,阴虚者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应节制性生活。

5、药物治疗: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如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亦可选用。

二、阳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养生原则:温补脾肾,因为对于阳虚者关键在于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养。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必须加强精神调养。

2、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贪凉、慎食生冷、少用空调,免伤阳气。

3、加强体育锻炼:阳虚体质者应该从夏末秋初开始锻炼自己的耐寒力,坚持到冬天。

4、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三、气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病症加重,可出现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性滑精早泄,女性白带清稀。

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养生方法】

1、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做养肾功。

2、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若气虚严重,当选用“人参莲肉汤”等药膳补养。

3、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可服肾气丸。

四、血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养生原则:调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滋补肝肾以补血。

 【养生方法】

1、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2、饮食调养:可常食补血养血的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大枣、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

3、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

4、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五、阳盛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养生原则:平肝清热、注意养性、稍安勿躁。

【养生方法】

1、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

2、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的阳气散发出去。

3、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宜戒酒。

4、药物调养:可以常用沸水冲泡菊花、苦丁茶饮用。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六、血瘀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周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有刺痛感。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女性痛经、经闭、崩漏等。

【养生方法】

1、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等均可实施。

2、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可饮少量黄酒,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3、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4、精神调养:血瘀体质者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七、痰溼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黏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或女性白带过多。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溼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溼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避免食积。以防生溼生痰。多吃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溼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4、药物养生:痰溼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二陈汤、六君子汤、砂六君子汤、金匮紧气丸都可以根据症状加以服用。

八、气郁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 *** 、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

【养生方法】

1、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

2、运动锻炼:多参加体育锻炼、旅游活动和气功,如强壮功、保健功、动桩功,着重锻炼呼吸吐纳*,以开导郁滞。

3、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刀豆、香橼等。

4、药物养生:常用以香附、乌药、川梀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瘀,当配伍活血化瘀药。

中医养生:八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导读】: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所以在调理的时候,也要针对自己的症状对症下药。如何才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呢?

一、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能耐受春夏之热、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严重时可出现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性遗精、女性月经量少(肾阴虚)。

养生原则: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以滋养肝肾二脏最为重要。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所以在平素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

2、环境调摄: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耐,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4、起居调节:因为精属阴,阴虚者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应节制性生活。

5、药物治疗: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如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亦可选用。

二、阳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养生原则:温补脾肾,因为对于阳虚者关键在于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养。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必须加强精神调养。

2、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贪凉、慎食生冷、少用空调,免伤阳气。

3、加强体育锻炼:阳虚体质者应该从夏末秋初开始锻炼自己的耐寒力,坚持到冬天。

4、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三、气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病症加重,可出现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性滑精早泄,女性白带清稀。

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养生方法】

1、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做养肾功。

2、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若气虚严重,当选用“人参莲肉汤”等药膳补养。

3、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可服肾气丸。

四、血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养生原则:调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滋补肝肾以补血。

 【养生方法】

1、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2、饮食调养:可常食补血养血的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大枣、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

3、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

4、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五、阳盛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养生原则:平肝清热、注意养性、稍安勿躁。

【养生方法】

1、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

2、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的阳气散发出去。

3、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宜戒酒。

4、药物调养:可以常用沸水冲泡菊花、苦丁茶饮用。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六、血瘀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周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有刺痛感。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女性痛经、经闭、崩漏等。

【养生方法】

1、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等均可实施。

2、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可饮少量黄酒,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3、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4、精神调养:血瘀体质者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七、痰溼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黏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或女性白带过多。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溼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溼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避免食积。以防生溼生痰。多吃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溼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4、药物养生:痰溼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二陈汤、六君子汤、砂六君子汤、金匮紧气丸都可以根据症状加以服用。

八、气郁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 *** 、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

【养生方法】

1、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

2、运动锻炼:多参加体育锻炼、旅游活动和气功,如强壮功、保健功、动桩功,着重锻炼呼吸吐纳*,以开导郁滞。

3、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刀豆、香橼等。

4、药物养生:常用以香附、乌药、川梀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瘀,当配伍活血化瘀药。

中医养生:八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导读】: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所以在调理的时候,也要针对自己的症状对症下药。如何才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呢?

一、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能耐受春夏之热、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严重时可出现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性遗精、女性月经量少(肾阴虚)。

养生原则:补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者关键在补阴,以滋养肝肾二脏最为重要。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所以在平素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

2、环境调摄: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耐,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4、起居调节:因为精属阴,阴虚者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应节制性生活。

5、药物治疗:肺阴虚者,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者,宜服天王补心丸;肾阴虚者,宜服六味地黄丸;肝阴虚者,宜服一贯煎。其他滋阴生津中药如女贞子、山茱萸、旱莲草亦可选用。

二、阳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养生原则:温补脾肾,因为对于阳虚者关键在于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养。

【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必须加强精神调养。

2、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夏季不要贪凉、慎食生冷、少用空调,免伤阳气。

3、加强体育锻炼:阳虚体质者应该从夏末秋初开始锻炼自己的耐寒力,坚持到冬天。

4、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5、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匮肾气丸。

三、气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病症加重,可出现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性滑精早泄,女性白带清稀。

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养生方法】

1、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做养肾功。

2、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若气虚严重,当选用“人参莲肉汤”等药膳补养。

3、药物养生: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可服肾气丸。

四、血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养生原则:调理脾胃以助生化血液之源,滋补肝肾以补血。

 【养生方法】

1、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2、饮食调养:可常食补血养血的食物,如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大枣、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

3、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

4、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五、阳盛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养生原则:平肝清热、注意养性、稍安勿躁。

【养生方法】

1、精神修养: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

2、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的阳气散发出去。

3、饮食调理:忌辛辣燥烈食物,如辣椒、姜、葱等,对于牛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温阳食物宜少食用。酒性辛热上行,阳盛之人宜戒酒。

4、药物调养:可以常用沸水冲泡菊花、苦丁茶饮用。大便干燥者,用麻子仁丸或润肠丸;口干舌燥者,用麦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宜服丹栀逍遥散。

六、血瘀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周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有刺痛感。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女性痛经、经闭、崩漏等。

【养生方法】

1、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等均可实施。

2、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可饮少量黄酒,山楂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3、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4、精神调养:血瘀体质者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七、痰溼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黏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或女性白带过多。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溼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溼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避免食积。以防生溼生痰。多吃些具有健脾利溼、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薏米、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溼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

4、药物养生:痰溼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二陈汤、六君子汤、砂六君子汤、金匮紧气丸都可以根据症状加以服用。

八、气郁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 *** 、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嗳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

【养生方法】

1、调摄情志:此种人性格内向,神情常处于抑郁状态,根据《黄帝内经》“喜胜忧”的原则,应主动寻求快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

2、运动锻炼:多参加体育锻炼、旅游活动和气功,如强壮功、保健功、动桩功,着重锻炼呼吸吐纳*,以开导郁滞。

3、饮食调养:可少量饮酒,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刀豆、香橼等。

4、药物养生:常用以香附、乌药、川梀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的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如越鞠丸等。若气郁引起血瘀,当配伍活血化瘀药。

中医6大养生法,从头到脚不花一分钱,简单易行抗病力强

【1】十指梳头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梳头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速度,具有滋养头发和头皮的作用,还可健脑安神,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刺激大脑皮层,预防老年痴呆。

最佳梳头时间是:起床后、吃饭前、睡觉前、工作间隙,用十指从额头向后脑梳头,每次100下。

【2】吞咽唾液

吞咽唾液,中医称为"咽津"。用舌头在口腔中顺时针、反时针交替搅动至津液满口,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缓缓咽下。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 养生 秘诀。也就有了"日咽唾液三百口,长寿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3】早晚叩齿

古代 养生 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3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操作方法】: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初练者,要根据自己牙齿的 健康 程度来量力而行。牙齿疾病的患者要轻轻的叩击。叩齿完后势必会在口腔里面囤积大量的口水,尽量是吞咽下去,切不可吐掉。

【4】勤揉腹部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可疏通三焦,活跃脏腑,调肠胃、养肝脏,不再上热下寒。

【操作方法】:揉腹时,全身放松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足与肩同宽,搓热双手,双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49圈,逆时针揉49圈,此为一遍,反复进行3次,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的患者,不宜揉腹,以免刺激腹部加重病情。

【5】缩肛运动

收缩*,中医称为"撮谷道"。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男性经常练习收缩*,可以促进会*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而女性则可以预防尿失禁和*松弛。中老年人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易发疾病。

【操作方法】:缩肛运动不受时间、场地*,乘车、做下、站立均适宜。一提一松,算是一次。每天晚上临睡前以及早晨起床时,躺在床上各缩肛50 次。

【6】每天泡脚

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最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脚部保暖、泡脚对于 养生 非常重要。

【操作方法】 泡脚的温度应该以36℃~40℃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如果是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 0分钟以内。如果大汗淋漓或心跳加快,应立即停止泡脚,否则会头晕,甚至晕厥。泡脚最好的状态是后背有点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中医6大养生法,从头到脚不花一分钱,简单易行抗病力强

【1】十指梳头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梳头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速度,具有滋养头发和头皮的作用,还可健脑安神,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刺激大脑皮层,预防老年痴呆。

最佳梳头时间是:起床后、吃饭前、睡觉前、工作间隙,用十指从额头向后脑梳头,每次100下。

【2】吞咽唾液

吞咽唾液,中医称为"咽津"。用舌头在口腔中顺时针、反时针交替搅动至津液满口,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缓缓咽下。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 养生 秘诀。也就有了"日咽唾液三百口,长寿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3】早晚叩齿

古代 养生 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3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操作方法】: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初练者,要根据自己牙齿的 健康 程度来量力而行。牙齿疾病的患者要轻轻的叩击。叩齿完后势必会在口腔里面囤积大量的口水,尽量是吞咽下去,切不可吐掉。

【4】勤揉腹部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可疏通三焦,活跃脏腑,调肠胃、养肝脏,不再上热下寒。

【操作方法】:揉腹时,全身放松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足与肩同宽,搓热双手,双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49圈,逆时针揉49圈,此为一遍,反复进行3次,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的患者,不宜揉腹,以免刺激腹部加重病情。

【5】缩肛运动

收缩*,中医称为"撮谷道"。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男性经常练习收缩*,可以促进会*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而女性则可以预防尿失禁和*松弛。中老年人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易发疾病。

【操作方法】:缩肛运动不受时间、场地*,乘车、做下、站立均适宜。一提一松,算是一次。每天晚上临睡前以及早晨起床时,躺在床上各缩肛50 次。

【6】每天泡脚

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最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脚部保暖、泡脚对于 养生 非常重要。

【操作方法】 泡脚的温度应该以36℃~40℃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如果是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 0分钟以内。如果大汗淋漓或心跳加快,应立即停止泡脚,否则会头晕,甚至晕厥。泡脚最好的状态是后背有点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中医6大养生法,从头到脚不花一分钱,简单易行抗病力强

【1】十指梳头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梳头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速度,具有滋养头发和头皮的作用,还可健脑安神,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刺激大脑皮层,预防老年痴呆。

最佳梳头时间是:起床后、吃饭前、睡觉前、工作间隙,用十指从额头向后脑梳头,每次100下。

【2】吞咽唾液

吞咽唾液,中医称为"咽津"。用舌头在口腔中顺时针、反时针交替搅动至津液满口,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缓缓咽下。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 养生 秘诀。也就有了"日咽唾液三百口,长寿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3】早晚叩齿

古代 养生 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3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操作方法】: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初练者,要根据自己牙齿的 健康 程度来量力而行。牙齿疾病的患者要轻轻的叩击。叩齿完后势必会在口腔里面囤积大量的口水,尽量是吞咽下去,切不可吐掉。

【4】勤揉腹部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可疏通三焦,活跃脏腑,调肠胃、养肝脏,不再上热下寒。

【操作方法】:揉腹时,全身放松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足与肩同宽,搓热双手,双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49圈,逆时针揉49圈,此为一遍,反复进行3次,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的患者,不宜揉腹,以免刺激腹部加重病情。

【5】缩肛运动

收缩*,中医称为"撮谷道"。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男性经常练习收缩*,可以促进会*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而女性则可以预防尿失禁和*松弛。中老年人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易发疾病。

【操作方法】:缩肛运动不受时间、场地*,乘车、做下、站立均适宜。一提一松,算是一次。每天晚上临睡前以及早晨起床时,躺在床上各缩肛50 次。

【6】每天泡脚

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最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脚部保暖、泡脚对于 养生 非常重要。

【操作方法】 泡脚的温度应该以36℃~40℃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如果是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 0分钟以内。如果大汗淋漓或心跳加快,应立即停止泡脚,否则会头晕,甚至晕厥。泡脚最好的状态是后背有点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中医6大养生法,从头到脚不花一分钱,简单易行抗病力强

【1】十指梳头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梳头能缓解大脑的疲劳,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速度,具有滋养头发和头皮的作用,还可健脑安神,延缓人体衰老速度,刺激大脑皮层,预防老年痴呆。

最佳梳头时间是:起床后、吃饭前、睡觉前、工作间隙,用十指从额头向后脑梳头,每次100下。

【2】吞咽唾液

吞咽唾液,中医称为"咽津"。用舌头在口腔中顺时针、反时针交替搅动至津液满口,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缓缓咽下。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乾隆皇帝也总结了"津常咽"的 养生 秘诀。也就有了"日咽唾液三百口,长寿活到九十九"的说法。

【3】早晚叩齿

古代 养生 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3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操作方法】: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初练者,要根据自己牙齿的 健康 程度来量力而行。牙齿疾病的患者要轻轻的叩击。叩齿完后势必会在口腔里面囤积大量的口水,尽量是吞咽下去,切不可吐掉。

【4】勤揉腹部

中医认为,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可疏通三焦,活跃脏腑,调肠胃、养肝脏,不再上热下寒。

【操作方法】:揉腹时,全身放松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足与肩同宽,搓热双手,双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顺时针揉49圈,逆时针揉49圈,此为一遍,反复进行3次,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阑尾炎的患者,不宜揉腹,以免刺激腹部加重病情。

【5】缩肛运动

收缩*,中医称为"撮谷道"。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男性经常练习收缩*,可以促进会*的静脉血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而女性则可以预防尿失禁和*松弛。中老年人可以防治痔疮、肛裂、脱肛、便秘、慢性结肠炎等易发疾病。

【操作方法】:缩肛运动不受时间、场地*,乘车、做下、站立均适宜。一提一松,算是一次。每天晚上临睡前以及早晨起床时,躺在床上各缩肛50 次。

【6】每天泡脚

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最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脚部保暖、泡脚对于 养生 非常重要。

【操作方法】 泡脚的温度应该以36℃~40℃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即可。如果是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泡脚时间应控制在1 0分钟以内。如果大汗淋漓或心跳加快,应立即停止泡脚,否则会头晕,甚至晕厥。泡脚最好的状态是后背有点发潮或者额头微微出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