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老年人夏天如何养阳
2024-03-29 18:54:42 责编:小OO
文档

夏天养阳补阳的方式:

1. 饮食:吃羊肉、韭菜、牛肉等提升阳气的食物。

2. 运动:适当锻炼有助于助阳功能。

3. 艾灸:选肾俞、关元,具有较好的助阳作用。

4. 推拿:可以缓解阳虚的表现,需到正规按摩店去做推拿。

5. 药物:可用附桂八味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助阳药物。注意:需先明确阳虚类型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严重者应中医辨证下给予针对性治疗。阳光照射也有助温煦人体阳气。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杨运高

阳气是人体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素问・生气通天论》 关于阳气有

一段著名的论述: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 因此顾护阳

气是重要的 养生 之道, 尤其老年人阳气容易衰竭, 养护阳气的重要性更为重

要。 老年入阳气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 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 始见于《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

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

门” 。 因为四季阴阳消长变化在万物中体现了生长化收藏的特点, 而人体的

阴阳也随着四时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因此 养生 必须结合四时阴阳的消长规

律, 即春夏季节, 宜保养阳气, 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 此乃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的 养生 方法。 春夏两季, 阳气活动旺盛, 万物生机盎然, 春夏温热, 机体揍理

开泄, 汗出多, 消耗阳气亦多, 加之乘凉饮冷, 更易损阳, 致使阳气耗损, 这就

是春夏要养阳的原理所在。 秋冬气候肃杀, 阴气当令, 肌表致密, 阳气不易

外泄而致阳气偏盛, 阴气偏衰, 加之, 秋冬喜食辛辣温热之品, 每易耗阴助

阳, 故秋冬应时时注意保养阴气. 正如古代名医张志聪云: “春夏之时, 阳盛

于外而虚于内; 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其从根而培养也” o

春夏季节尽量不要伤害人的阳气, 避免应用大量苦寒之品, 在治疗疾病

当中, 要时时照顾人体阳气, 这样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

说, 春夏季节, 天气温热, 若再用温热之品, 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一般不会。

春夏季节由于人的阳气发散于外, 内脏的阳气相对空虚, 适当用些补阳之

品, 对人体颇有裨益, 譬如春季有些阳气不足的人们容易出现春困。 表现为

精神不振, 身体困倦乏力, 嗜睡等症。 另外阳气不足还可导致卫外防御力下

降, 易患感冒, 到了夏季还容易出现肠胃系统的疾病。 所以《内经・素问》 中

指出的“春夏养阳” 是非常有科学性的。 有一个“春夏养阳” 的典型例子是

“三伏灸” ,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温灸?就是要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

伏天, 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 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

成药饼,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 达到, “冬病夏治” 的目的, 在治疗上有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说“春夏养阳” , 是因为人们在这两个季节容易忽略养阳气, 并非说冬季

不要养阳气, 冬季养阳也非常重要。 《黄帝内经》 称“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就是说, 冬季严寒, 生活起居要早睡晚起, 日出而作, 保持充足的

休息睡眠时间, 情绪安定, 以利阳气潜藏, 阴精的积蓄闭藏。 《千金要方・道

林养性》 说: “冬时大地气闭, 血气伏藏, 人不可作劳汗出, 发泄阳气, 有损于

人也o”

二、 饮食养阳

老年人由于阳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弱, 所以要注意从日常食物

中补充阳气, 尽量避免寒凉食品。 尤其是进入冬季, 天气越来越冷, 阳气盛

极而衰。 要多食温热食物, 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 主要有羊肉、

牛肉、 鸡肉、 红枣等, 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 产热量多, 对于素体虚

寒、 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 与此同时, 还要多食水果如柚子、 苹果等生津类

水果, 及适量护阴食物, 使“阴平阳秘” , 防止“上火", 还可配食鸭、 鹅、 藕、 木

耳等护阴之品, 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 精气亏损的老年入, 更要注意, 以求阴

阳平衡。 推荐4种有效的养阳食物:

1、 羊肉汤

汉代名医张仲景有一首很适合老年人养阳的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

汤” , 即药肉同煮, 吃肉喝汤, 具有温阳补血、 活血祛寒的功效。 对防治气血虚

弱、 营养不良、 四肢厥冷、 腰膝酸软、 产后腹痛、 老年体弱等有一定的作用。 此

外, 羊肉与鱼肚和黄芪、 山药、 枸杞子一同炖汤喝, 具有温补阳气、 养胃健脾补

肾、 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2、 骨头汤

老年人常喝骨头汤, 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骨胶原、 钙、 磷脂等, 增强骨髓

的造血能力, 加强抵抗力。 同时, 还能治疗骨质疏松, 减缓衰老过程。 骨头

汤中可加入黄芪、 党参、 大枣等品。

3、 鸡汤

鸡汤一直是民间康复的上佳食品, 尤其是母鸡汤中的特殊营养成分, 可

以加快咽喉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 增加黏膜分泌, 及时消除呼吸道黏膜

上的细菌和病毒。 对咳嗽、 感冒、 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特别

是对老、 弱、 病者过冬很有利。

4、 鱼汤

鱼汤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特殊脂肪酸, 可预防和抑制呼吸道

炎症, 防止哮喘发作, 尤其对老年哮喘的防治效果更佳。 据报道, 每周喝两

次以上鱼汤, 可使上呼吸道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哮喘发作的危险性降低。 此

外, 黄鳝也有类似作用, 不但补益力强, 而且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用黄鳝红烧、 清炖、 清炒、 煮粥等, 均为保健佳品。

三、 脚下养阳

民间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生” , “衰老始于脚下” o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医阴阳理论中凡是向外、 向上的属于“阳", 如《素问-阴阳应象论》 所云

的“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黄帝内经》 中关于经脉气血的

流向走向有两种认识: 一种是《灵枢. 经脉》 篇中的循环式走方式, 十二经脉

首尾相接, 如环无端; 另一种是《灵枢. 根结》 等篇中自下而上方式, 这与早期

经脉学说相一致。 《灵枢. 根结》 中的“根、 溜、 注、 入” 腧穴和《灵枢. 本输》 中

的五输穴, 皆由下而上流注, 发挥四肢远端对人体的整体调整作用。 故脚是

人体阳气容易虚衰的部位, 在 养生 中, 通过对足底穴位的按摩来调养全身阳

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日常重视足部保暖以外, 可采用按摩、 灸法和足浴等

方法, 尤其是足底的涌泉穴, 经常按摩到发热是非常管用的, 一般人都可以

自己做到。 这一方法在宋代《苏沈良方》 和《寿亲养老新书》 中都有记载。

四、 动中养阳

阳的属性之一是“动” , 所以运动可以补养阳气。 老年人到了冬季为什

么病就多了, 就重了?这是因为冬季阳气逐渐衰少, 年龄的增加阳气也在逐

渐衰少, 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 冬季就成了老年病的高发季节。 所以冬季要

注意补阳, 方法之一就是运动补阳。 俗话说: “冬天动一动, 少生病一场; 冬

天懒一懒, 多喝药一碗o"这说明冬季运动的重要性。

《寿世保元》 云: “ 养生 之道, 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 皆能凝结气血,

久则损寿。 "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 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 这对

老年人非常重要。 著名医家张子和曾经强调: “惟以血气流通为贵o” 经常适

当的运动可以防止关节、 肌群的僵化、 黏连, 能消除多余的脂肪, 增强肌肉的

力量, 促进食物的消化。 华佗曾经指出: “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 病不

得生。 ” 像华佗的“五禽戏", 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等均是老年人动中养阳的

好帮手。 有研究资料表明, 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 耐寒力强, 不易患感冒、

支气管炎、 肺炎、 冻疮等病, 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阳气为人身之大宝, 只有时时顾护阳气, 保持充足的阳气, 才能延缓衰

老, 预防疾病o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杨运高

阳气是人体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素问・生气通天论》 关于阳气有

一段著名的论述: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 因此顾护阳

气是重要的 养生 之道, 尤其老年人阳气容易衰竭, 养护阳气的重要性更为重

要。 老年入阳气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 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 始见于《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

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

门” 。 因为四季阴阳消长变化在万物中体现了生长化收藏的特点, 而人体的

阴阳也随着四时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因此 养生 必须结合四时阴阳的消长规

律, 即春夏季节, 宜保养阳气, 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 此乃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的 养生 方法。 春夏两季, 阳气活动旺盛, 万物生机盎然, 春夏温热, 机体揍理

开泄, 汗出多, 消耗阳气亦多, 加之乘凉饮冷, 更易损阳, 致使阳气耗损, 这就

是春夏要养阳的原理所在。 秋冬气候肃杀, 阴气当令, 肌表致密, 阳气不易

外泄而致阳气偏盛, 阴气偏衰, 加之, 秋冬喜食辛辣温热之品, 每易耗阴助

阳, 故秋冬应时时注意保养阴气. 正如古代名医张志聪云: “春夏之时, 阳盛

于外而虚于内; 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其从根而培养也” o

春夏季节尽量不要伤害人的阳气, 避免应用大量苦寒之品, 在治疗疾病

当中, 要时时照顾人体阳气, 这样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

说, 春夏季节, 天气温热, 若再用温热之品, 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一般不会。

春夏季节由于人的阳气发散于外, 内脏的阳气相对空虚, 适当用些补阳之

品, 对人体颇有裨益, 譬如春季有些阳气不足的人们容易出现春困。 表现为

精神不振, 身体困倦乏力, 嗜睡等症。 另外阳气不足还可导致卫外防御力下

降, 易患感冒, 到了夏季还容易出现肠胃系统的疾病。 所以《内经・素问》 中

指出的“春夏养阳” 是非常有科学性的。 有一个“春夏养阳” 的典型例子是

“三伏灸” ,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温灸?就是要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

伏天, 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 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

成药饼,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 达到, “冬病夏治” 的目的, 在治疗上有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说“春夏养阳” , 是因为人们在这两个季节容易忽略养阳气, 并非说冬季

不要养阳气, 冬季养阳也非常重要。 《黄帝内经》 称“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就是说, 冬季严寒, 生活起居要早睡晚起, 日出而作, 保持充足的

休息睡眠时间, 情绪安定, 以利阳气潜藏, 阴精的积蓄闭藏。 《千金要方・道

林养性》 说: “冬时大地气闭, 血气伏藏, 人不可作劳汗出, 发泄阳气, 有损于

人也o”

二、 饮食养阳

老年人由于阳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弱, 所以要注意从日常食物

中补充阳气, 尽量避免寒凉食品。 尤其是进入冬季, 天气越来越冷, 阳气盛

极而衰。 要多食温热食物, 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 主要有羊肉、

牛肉、 鸡肉、 红枣等, 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 产热量多, 对于素体虚

寒、 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 与此同时, 还要多食水果如柚子、 苹果等生津类

水果, 及适量护阴食物, 使“阴平阳秘” , 防止“上火", 还可配食鸭、 鹅、 藕、 木

耳等护阴之品, 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 精气亏损的老年入, 更要注意, 以求阴

阳平衡。 推荐4种有效的养阳食物:

1、 羊肉汤

汉代名医张仲景有一首很适合老年人养阳的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

汤” , 即药肉同煮, 吃肉喝汤, 具有温阳补血、 活血祛寒的功效。 对防治气血虚

弱、 营养不良、 四肢厥冷、 腰膝酸软、 产后腹痛、 老年体弱等有一定的作用。 此

外, 羊肉与鱼肚和黄芪、 山药、 枸杞子一同炖汤喝, 具有温补阳气、 养胃健脾补

肾、 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2、 骨头汤

老年人常喝骨头汤, 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骨胶原、 钙、 磷脂等, 增强骨髓

的造血能力, 加强抵抗力。 同时, 还能治疗骨质疏松, 减缓衰老过程。 骨头

汤中可加入黄芪、 党参、 大枣等品。

3、 鸡汤

鸡汤一直是民间康复的上佳食品, 尤其是母鸡汤中的特殊营养成分, 可

以加快咽喉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 增加黏膜分泌, 及时消除呼吸道黏膜

上的细菌和病毒。 对咳嗽、 感冒、 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特别

是对老、 弱、 病者过冬很有利。

4、 鱼汤

鱼汤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特殊脂肪酸, 可预防和抑制呼吸道

炎症, 防止哮喘发作, 尤其对老年哮喘的防治效果更佳。 据报道, 每周喝两

次以上鱼汤, 可使上呼吸道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哮喘发作的危险性降低。 此

外, 黄鳝也有类似作用, 不但补益力强, 而且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用黄鳝红烧、 清炖、 清炒、 煮粥等, 均为保健佳品。

三、 脚下养阳

民间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生” , “衰老始于脚下” o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医阴阳理论中凡是向外、 向上的属于“阳", 如《素问-阴阳应象论》 所云

的“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黄帝内经》 中关于经脉气血的

流向走向有两种认识: 一种是《灵枢. 经脉》 篇中的循环式走方式, 十二经脉

首尾相接, 如环无端; 另一种是《灵枢. 根结》 等篇中自下而上方式, 这与早期

经脉学说相一致。 《灵枢. 根结》 中的“根、 溜、 注、 入” 腧穴和《灵枢. 本输》 中

的五输穴, 皆由下而上流注, 发挥四肢远端对人体的整体调整作用。 故脚是

人体阳气容易虚衰的部位, 在 养生 中, 通过对足底穴位的按摩来调养全身阳

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日常重视足部保暖以外, 可采用按摩、 灸法和足浴等

方法, 尤其是足底的涌泉穴, 经常按摩到发热是非常管用的, 一般人都可以

自己做到。 这一方法在宋代《苏沈良方》 和《寿亲养老新书》 中都有记载。

四、 动中养阳

阳的属性之一是“动” , 所以运动可以补养阳气。 老年人到了冬季为什

么病就多了, 就重了?这是因为冬季阳气逐渐衰少, 年龄的增加阳气也在逐

渐衰少, 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 冬季就成了老年病的高发季节。 所以冬季要

注意补阳, 方法之一就是运动补阳。 俗话说: “冬天动一动, 少生病一场; 冬

天懒一懒, 多喝药一碗o"这说明冬季运动的重要性。

《寿世保元》 云: “ 养生 之道, 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 皆能凝结气血,

久则损寿。 "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 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 这对

老年人非常重要。 著名医家张子和曾经强调: “惟以血气流通为贵o” 经常适

当的运动可以防止关节、 肌群的僵化、 黏连, 能消除多余的脂肪, 增强肌肉的

力量, 促进食物的消化。 华佗曾经指出: “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 病不

得生。 ” 像华佗的“五禽戏", 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等均是老年人动中养阳的

好帮手。 有研究资料表明, 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 耐寒力强, 不易患感冒、

支气管炎、 肺炎、 冻疮等病, 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阳气为人身之大宝, 只有时时顾护阳气, 保持充足的阳气, 才能延缓衰

老, 预防疾病o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老年养生如何养阳气

杨运高

阳气是人体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素问・生气通天论》 关于阳气有

一段著名的论述: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 因此顾护阳

气是重要的 养生 之道, 尤其老年人阳气容易衰竭, 养护阳气的重要性更为重

要。 老年入阳气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一、 春夏养阳

“春夏养阳” 始见于《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

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

门” 。 因为四季阴阳消长变化在万物中体现了生长化收藏的特点, 而人体的

阴阳也随着四时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因此 养生 必须结合四时阴阳的消长规

律, 即春夏季节, 宜保养阳气, 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 此乃顺应四时阴阳变化

的 养生 方法。 春夏两季, 阳气活动旺盛, 万物生机盎然, 春夏温热, 机体揍理

开泄, 汗出多, 消耗阳气亦多, 加之乘凉饮冷, 更易损阳, 致使阳气耗损, 这就

是春夏要养阳的原理所在。 秋冬气候肃杀, 阴气当令, 肌表致密, 阳气不易

外泄而致阳气偏盛, 阴气偏衰, 加之, 秋冬喜食辛辣温热之品, 每易耗阴助

阳, 故秋冬应时时注意保养阴气. 正如古代名医张志聪云: “春夏之时, 阳盛

于外而虚于内; 秋冬之时,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其从根而培养也” o

春夏季节尽量不要伤害人的阳气, 避免应用大量苦寒之品, 在治疗疾病

当中, 要时时照顾人体阳气, 这样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也许有人会

说, 春夏季节, 天气温热, 若再用温热之品, 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一般不会。

春夏季节由于人的阳气发散于外, 内脏的阳气相对空虚, 适当用些补阳之

品, 对人体颇有裨益, 譬如春季有些阳气不足的人们容易出现春困。 表现为

精神不振, 身体困倦乏力, 嗜睡等症。 另外阳气不足还可导致卫外防御力下

降, 易患感冒, 到了夏季还容易出现肠胃系统的疾病。 所以《内经・素问》 中

指出的“春夏养阳” 是非常有科学性的。 有一个“春夏养阳” 的典型例子是

“三伏灸” , 为什么要在三伏天温灸?就是要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

伏天, 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 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

成药饼, 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 达到, “冬病夏治” 的目的, 在治疗上有

“四两拨千斤” 的效果。

说“春夏养阳” , 是因为人们在这两个季节容易忽略养阳气, 并非说冬季

不要养阳气, 冬季养阳也非常重要。 《黄帝内经》 称“冬三月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就是说, 冬季严寒, 生活起居要早睡晚起, 日出而作, 保持充足的

休息睡眠时间, 情绪安定, 以利阳气潜藏, 阴精的积蓄闭藏。 《千金要方・道

林养性》 说: “冬时大地气闭, 血气伏藏, 人不可作劳汗出, 发泄阳气, 有损于

人也o”

二、 饮食养阳

老年人由于阳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弱, 所以要注意从日常食物

中补充阳气, 尽量避免寒凉食品。 尤其是进入冬季, 天气越来越冷, 阳气盛

极而衰。 要多食温热食物, 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 主要有羊肉、

牛肉、 鸡肉、 红枣等, 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 产热量多, 对于素体虚

寒、 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 与此同时, 还要多食水果如柚子、 苹果等生津类

水果, 及适量护阴食物, 使“阴平阳秘” , 防止“上火", 还可配食鸭、 鹅、 藕、 木

耳等护阴之品, 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 精气亏损的老年入, 更要注意, 以求阴

阳平衡。 推荐4种有效的养阳食物:

1、 羊肉汤

汉代名医张仲景有一首很适合老年人养阳的著名方剂“当归生姜羊肉

汤” , 即药肉同煮, 吃肉喝汤, 具有温阳补血、 活血祛寒的功效。 对防治气血虚

弱、 营养不良、 四肢厥冷、 腰膝酸软、 产后腹痛、 老年体弱等有一定的作用。 此

外, 羊肉与鱼肚和黄芪、 山药、 枸杞子一同炖汤喝, 具有温补阳气、 养胃健脾补

肾、 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2、 骨头汤

老年人常喝骨头汤, 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骨胶原、 钙、 磷脂等, 增强骨髓

的造血能力, 加强抵抗力。 同时, 还能治疗骨质疏松, 减缓衰老过程。 骨头

汤中可加入黄芪、 党参、 大枣等品。

3、 鸡汤

鸡汤一直是民间康复的上佳食品, 尤其是母鸡汤中的特殊营养成分, 可

以加快咽喉及支气管黏膜的血液循环, 增加黏膜分泌, 及时消除呼吸道黏膜

上的细菌和病毒。 对咳嗽、 感冒、 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特别

是对老、 弱、 病者过冬很有利。

4、 鱼汤

鱼汤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抗炎作用的特殊脂肪酸, 可预防和抑制呼吸道

炎症, 防止哮喘发作, 尤其对老年哮喘的防治效果更佳。 据报道, 每周喝两

次以上鱼汤, 可使上呼吸道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哮喘发作的危险性降低。 此

外, 黄鳝也有类似作用, 不但补益力强, 而且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如用黄鳝红烧、 清炖、 清炒、 煮粥等, 均为保健佳品。

三、 脚下养阳

民间有句俗语叫“寒从脚下生” , “衰老始于脚下” o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医阴阳理论中凡是向外、 向上的属于“阳", 如《素问-阴阳应象论》 所云

的“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黄帝内经》 中关于经脉气血的

流向走向有两种认识: 一种是《灵枢. 经脉》 篇中的循环式走方式, 十二经脉

首尾相接, 如环无端; 另一种是《灵枢. 根结》 等篇中自下而上方式, 这与早期

经脉学说相一致。 《灵枢. 根结》 中的“根、 溜、 注、 入” 腧穴和《灵枢. 本输》 中

的五输穴, 皆由下而上流注, 发挥四肢远端对人体的整体调整作用。 故脚是

人体阳气容易虚衰的部位, 在 养生 中, 通过对足底穴位的按摩来调养全身阳

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日常重视足部保暖以外, 可采用按摩、 灸法和足浴等

方法, 尤其是足底的涌泉穴, 经常按摩到发热是非常管用的, 一般人都可以

自己做到。 这一方法在宋代《苏沈良方》 和《寿亲养老新书》 中都有记载。

四、 动中养阳

阳的属性之一是“动” , 所以运动可以补养阳气。 老年人到了冬季为什

么病就多了, 就重了?这是因为冬季阳气逐渐衰少, 年龄的增加阳气也在逐

渐衰少, 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 冬季就成了老年病的高发季节。 所以冬季要

注意补阳, 方法之一就是运动补阳。 俗话说: “冬天动一动, 少生病一场; 冬

天懒一懒, 多喝药一碗o"这说明冬季运动的重要性。

《寿世保元》 云: “ 养生 之道, 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 皆能凝结气血,

久则损寿。 "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 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应激能力, 这对

老年人非常重要。 著名医家张子和曾经强调: “惟以血气流通为贵o” 经常适

当的运动可以防止关节、 肌群的僵化、 黏连, 能消除多余的脂肪, 增强肌肉的

力量, 促进食物的消化。 华佗曾经指出: “动摇则谷气得消, 血脉流通, 病不

得生。 ” 像华佗的“五禽戏", 今广为流传的太极拳等均是老年人动中养阳的

好帮手。 有研究资料表明, 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 耐寒力强, 不易患感冒、

支气管炎、 肺炎、 冻疮等病, 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阳气为人身之大宝, 只有时时顾护阳气, 保持充足的阳气, 才能延缓衰

老, 预防疾病o

夏季养生重在养阳清热

导语::这些一定要注意 养阳。又要到了,我们又该如何健康呢?是四季中最为炎热的一个季节,如果不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让你引起诸多的不适证状,甚至会因此生。夏季,下面这些一定要注意了。

第一:养阳

“,湿邪不去”,吃再多补品药品也无济于事,绝大多数都养护阳气、祛除湿邪来防治。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中医认为,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培养得更旺,可抵御的侵袭。

夏季养生

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

适当: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

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毒易乘虚而入。

*** 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 *** 涌泉穴。

走路壮阳:走路也可固护阳气,每天走半小时左右。

第二:湿热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等症状。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或用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

养生粥

第三: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晚,把生物钟打乱了。

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早起、午睡,可以弥补。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第四:饮食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地搭配营养。另外,夏季气温高,剩菜剩饭易被,所以新鲜菜最好新鲜吃;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

虽然人与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但饮食都应定时定量,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夏季应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以保护好肠胃。

同时,要多饮水,增加和维生素的摄入。

饮食养生

第五:健身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多就懒于了。其实夏季仍需坚持适量的运动,但不应在阳光下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

饭后1小时再运动,且运动不宜太剧烈,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

第六:精神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第七:起居调养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而且能起到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推荐9款凉茶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喉咙疼痛等疾患。所以说,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

夏季凉茶

凉茶发源于广东、广西一带,因为这一地域属于*带温热潮湿的气候,为了避除暑气,人们就开发了各种凉茶,有清热解毒类、清热解暑类、清热消滞类、清肝明目类、清解风热类等,种类繁多,既美味,又有一定的作用。甚至有专家预测,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作为两广地区的特产,凉茶铺也成为当地的一道 “风景线”。站在广州、南宁的街道上,放眼一望,您总能看到打着各色招牌的“凉茶铺”和那古老的铜壶。 凉茶档案—— 清热解毒类,通常适宜于喉咙肿痛、生疮、说话沙哑及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其配方中有蒲公英、地胆头、金银花、菊花等。 清热解暑类,通常适宜于口干、出汗多、中暑的人,有茅根水、西瓜汁、绿豆水等。 清热消滞类,通常适宜于肚胀、的人,如五花茶、去湿茶、山楂茶等。 清热润燥类,通常适宜于口鼻发热,嘴唇干裂的人,配方中有罗汉果、麦冬等。 清肝明目类,能预防肝炎和眼痛,配方中有桑叶、菊花、夏枯草、板蓝根等。 清解风热类,能预防感冒、头痛,配方中有银花、金盏银盘等。 9款凉茶 清凉一夏 凉茶来源于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很多凉茶,比如清凉补、罗汉果等,一直以来备受大众推崇。这里,先介绍6款民间常用的凉茶给大家。

1.决明子茶

原料 决明子50克。 制作 决明子炒熟备用。每次取6~10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 消暑清热,明目止渴。 应用 夏季暑热燥渴及头痛,目赤肿痛,大便不畅及高血压。 2.焦大麦茶

原料 大麦100克。 制作 大麦炒熟,饮时取适量,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 清暑止渴,益气除烦。 应用 暑热烦渴,消化不良。 3.金银花饮

原料 金银花、菊花、山楂各50克,精制蜜100克。 制作 金银花泡洗,山楂洗净切碎,菊花淘净,放锅内,注入清水,用文火烧沸,约熬,沥出药汁。用纱布过滤去渣冷却,蜂蜜缓缓倒入药汁内,拌匀。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应用 暑热烦渴,心烦怔忡,头晕目眩,食欲不佳。 4.二豆饮

原料 绿豆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绿豆、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至熟烂为度,再加入白糖,凉服。 功效 清热解暑,。 应用 夏季发热,头痛,口渴,消化不良。 5.瓜豆饮

原料 西瓜皮200克,绿豆衣30克,蝉蜕10克。 制作 西瓜翠衣、绿豆衣、蝉蜕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 功效 清热泻火,清暑祛风。 应用 夏季暑热烦渴,痱子,水肿,口舌生疮。 6.三鲜茶

原料 鲜薄荷、鲜佩兰、鲜藿香各15克。 制作 分别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 功效 消暑清热,芳香化浊,和胃解表。 应用 夏季感冒,中暑疰夏(编者注 疰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因素体虚弱、又受暑热之气而引起,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食欲不振,或有低热等为特征),头痛鼻塞,食欲不振,恶心泄泻。 后人在民间凉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很多经典的凉茶方,比如以下3种

1.桑菊薄竹茶

原料 竹叶15克,桑叶、菊花、白茅根各10克,薄荷6克。 制作 桑叶、竹叶、薄荷粉碎,白茅根洗净切碎,与菊花放壶内,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生津。 应用 口渴舌苦,咽喉热痛,风热感冒。 ——摘自《实用方剂精选》 2.珠兰茶

原料 茶叶6克,珠兰、薄荷各3克。 制作 上药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清暑理气,祛风清热。 ——摘自《本草学》 3.苦瓜茶

原料 苦瓜1条,绿茶适量。 制作 1.苦瓜上端切开,挖去心,装入绿茶,挂阴凉通风处阴干。2.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拌匀。 用法 每次10克,用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再饮。 功效 清热,解暑,止渴,除烦。 应用 暑天降温、中暑发热,口渴烦热,小便不利。

    夏季养生重在养阳清热

    导语::这些一定要注意 养阳。又要到了,我们又该如何健康呢?是四季中最为炎热的一个季节,如果不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让你引起诸多的不适证状,甚至会因此生。夏季,下面这些一定要注意了。

    第一:养阳

    “,湿邪不去”,吃再多补品药品也无济于事,绝大多数都养护阳气、祛除湿邪来防治。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中医认为,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培养得更旺,可抵御的侵袭。

    夏季养生

    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

    适当: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

    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毒易乘虚而入。

    *** 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 *** 涌泉穴。

    走路壮阳:走路也可固护阳气,每天走半小时左右。

    第二:湿热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等症状。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或用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

    养生粥

    第三: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晚,把生物钟打乱了。

    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早起、午睡,可以弥补。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第四:饮食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地搭配营养。另外,夏季气温高,剩菜剩饭易被,所以新鲜菜最好新鲜吃;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

    虽然人与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但饮食都应定时定量,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夏季应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以保护好肠胃。

    同时,要多饮水,增加和维生素的摄入。

    饮食养生

    第五:健身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多就懒于了。其实夏季仍需坚持适量的运动,但不应在阳光下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

    饭后1小时再运动,且运动不宜太剧烈,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

    第六:精神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第七:起居调养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而且能起到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推荐9款凉茶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喉咙疼痛等疾患。所以说,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

    夏季凉茶

    凉茶发源于广东、广西一带,因为这一地域属于*带温热潮湿的气候,为了避除暑气,人们就开发了各种凉茶,有清热解毒类、清热解暑类、清热消滞类、清肝明目类、清解风热类等,种类繁多,既美味,又有一定的作用。甚至有专家预测,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作为两广地区的特产,凉茶铺也成为当地的一道 “风景线”。站在广州、南宁的街道上,放眼一望,您总能看到打着各色招牌的“凉茶铺”和那古老的铜壶。 凉茶档案—— 清热解毒类,通常适宜于喉咙肿痛、生疮、说话沙哑及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其配方中有蒲公英、地胆头、金银花、菊花等。 清热解暑类,通常适宜于口干、出汗多、中暑的人,有茅根水、西瓜汁、绿豆水等。 清热消滞类,通常适宜于肚胀、的人,如五花茶、去湿茶、山楂茶等。 清热润燥类,通常适宜于口鼻发热,嘴唇干裂的人,配方中有罗汉果、麦冬等。 清肝明目类,能预防肝炎和眼痛,配方中有桑叶、菊花、夏枯草、板蓝根等。 清解风热类,能预防感冒、头痛,配方中有银花、金盏银盘等。 9款凉茶 清凉一夏 凉茶来源于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很多凉茶,比如清凉补、罗汉果等,一直以来备受大众推崇。这里,先介绍6款民间常用的凉茶给大家。

    1.决明子茶

    原料 决明子50克。 制作 决明子炒熟备用。每次取6~10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 消暑清热,明目止渴。 应用 夏季暑热燥渴及头痛,目赤肿痛,大便不畅及高血压。 2.焦大麦茶

    原料 大麦100克。 制作 大麦炒熟,饮时取适量,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 清暑止渴,益气除烦。 应用 暑热烦渴,消化不良。 3.金银花饮

    原料 金银花、菊花、山楂各50克,精制蜜100克。 制作 金银花泡洗,山楂洗净切碎,菊花淘净,放锅内,注入清水,用文火烧沸,约熬,沥出药汁。用纱布过滤去渣冷却,蜂蜜缓缓倒入药汁内,拌匀。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应用 暑热烦渴,心烦怔忡,头晕目眩,食欲不佳。 4.二豆饮

    原料 绿豆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绿豆、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至熟烂为度,再加入白糖,凉服。 功效 清热解暑,。 应用 夏季发热,头痛,口渴,消化不良。 5.瓜豆饮

    原料 西瓜皮200克,绿豆衣30克,蝉蜕10克。 制作 西瓜翠衣、绿豆衣、蝉蜕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 功效 清热泻火,清暑祛风。 应用 夏季暑热烦渴,痱子,水肿,口舌生疮。 6.三鲜茶

    原料 鲜薄荷、鲜佩兰、鲜藿香各15克。 制作 分别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 功效 消暑清热,芳香化浊,和胃解表。 应用 夏季感冒,中暑疰夏(编者注 疰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因素体虚弱、又受暑热之气而引起,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食欲不振,或有低热等为特征),头痛鼻塞,食欲不振,恶心泄泻。 后人在民间凉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很多经典的凉茶方,比如以下3种

    1.桑菊薄竹茶

    原料 竹叶15克,桑叶、菊花、白茅根各10克,薄荷6克。 制作 桑叶、竹叶、薄荷粉碎,白茅根洗净切碎,与菊花放壶内,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生津。 应用 口渴舌苦,咽喉热痛,风热感冒。 ——摘自《实用方剂精选》 2.珠兰茶

    原料 茶叶6克,珠兰、薄荷各3克。 制作 上药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清暑理气,祛风清热。 ——摘自《本草学》 3.苦瓜茶

    原料 苦瓜1条,绿茶适量。 制作 1.苦瓜上端切开,挖去心,装入绿茶,挂阴凉通风处阴干。2.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拌匀。 用法 每次10克,用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再饮。 功效 清热,解暑,止渴,除烦。 应用 暑天降温、中暑发热,口渴烦热,小便不利。

      夏季养生重在养阳清热

      导语::这些一定要注意 养阳。又要到了,我们又该如何健康呢?是四季中最为炎热的一个季节,如果不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让你引起诸多的不适证状,甚至会因此生。夏季,下面这些一定要注意了。

      第一:养阳

      “,湿邪不去”,吃再多补品药品也无济于事,绝大多数都养护阳气、祛除湿邪来防治。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中医认为,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培养得更旺,可抵御的侵袭。

      夏季养生

      少食冷饮:夏天酷暑难耐,此时人们喜欢喝冷饮,吃寒凉食物,但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因此,夏天要少食冷饮和瓜果;喝水以温开水为宜;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肉等。

      适当: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

      保暖避寒: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毒易乘虚而入。

      *** 涌泉穴:中医认为,“精从足底生”,精即指人体能量。足底有一个重要穴位,即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全身四肢各处。因此,可于每天空闲时 *** 涌泉穴。

      走路壮阳:走路也可固护阳气,每天走半小时左右。

      第二:湿热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等症状。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或用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

      养生粥

      第三: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晚,把生物钟打乱了。

      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规律。早起、午睡,可以弥补。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第四:饮食

      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地搭配营养。另外,夏季气温高,剩菜剩饭易被,所以新鲜菜最好新鲜吃;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

      虽然人与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但饮食都应定时定量,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夏季应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以保护好肠胃。

      同时,要多饮水,增加和维生素的摄入。

      饮食养生

      第五:健身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由于多就懒于了。其实夏季仍需坚持适量的运动,但不应在阳光下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

      饭后1小时再运动,且运动不宜太剧烈,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

      第六:精神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第七:起居调养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而且能起到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推荐9款凉茶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喉咙疼痛等疾患。所以说,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

      夏季凉茶

      凉茶发源于广东、广西一带,因为这一地域属于*带温热潮湿的气候,为了避除暑气,人们就开发了各种凉茶,有清热解毒类、清热解暑类、清热消滞类、清肝明目类、清解风热类等,种类繁多,既美味,又有一定的作用。甚至有专家预测,凉茶有望成为国内唯一可与可口可乐相抗衡的民族饮料。

      作为两广地区的特产,凉茶铺也成为当地的一道 “风景线”。站在广州、南宁的街道上,放眼一望,您总能看到打着各色招牌的“凉茶铺”和那古老的铜壶。 凉茶档案—— 清热解毒类,通常适宜于喉咙肿痛、生疮、说话沙哑及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其配方中有蒲公英、地胆头、金银花、菊花等。 清热解暑类,通常适宜于口干、出汗多、中暑的人,有茅根水、西瓜汁、绿豆水等。 清热消滞类,通常适宜于肚胀、的人,如五花茶、去湿茶、山楂茶等。 清热润燥类,通常适宜于口鼻发热,嘴唇干裂的人,配方中有罗汉果、麦冬等。 清肝明目类,能预防肝炎和眼痛,配方中有桑叶、菊花、夏枯草、板蓝根等。 清解风热类,能预防感冒、头痛,配方中有银花、金盏银盘等。 9款凉茶 清凉一夏 凉茶来源于民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很多凉茶,比如清凉补、罗汉果等,一直以来备受大众推崇。这里,先介绍6款民间常用的凉茶给大家。

      1.决明子茶

      原料 决明子50克。 制作 决明子炒熟备用。每次取6~10克,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 消暑清热,明目止渴。 应用 夏季暑热燥渴及头痛,目赤肿痛,大便不畅及高血压。 2.焦大麦茶

      原料 大麦100克。 制作 大麦炒熟,饮时取适量,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 清暑止渴,益气除烦。 应用 暑热烦渴,消化不良。 3.金银花饮

      原料 金银花、菊花、山楂各50克,精制蜜100克。 制作 金银花泡洗,山楂洗净切碎,菊花淘净,放锅内,注入清水,用文火烧沸,约熬,沥出药汁。用纱布过滤去渣冷却,蜂蜜缓缓倒入药汁内,拌匀。 功效 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应用 暑热烦渴,心烦怔忡,头晕目眩,食欲不佳。 4.二豆饮

      原料 绿豆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绿豆、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至熟烂为度,再加入白糖,凉服。 功效 清热解暑,。 应用 夏季发热,头痛,口渴,消化不良。 5.瓜豆饮

      原料 西瓜皮200克,绿豆衣30克,蝉蜕10克。 制作 西瓜翠衣、绿豆衣、蝉蜕洗净,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 功效 清热泻火,清暑祛风。 应用 夏季暑热烦渴,痱子,水肿,口舌生疮。 6.三鲜茶

      原料 鲜薄荷、鲜佩兰、鲜藿香各15克。 制作 分别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 功效 消暑清热,芳香化浊,和胃解表。 应用 夏季感冒,中暑疰夏(编者注 疰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因素体虚弱、又受暑热之气而引起,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食欲不振,或有低热等为特征),头痛鼻塞,食欲不振,恶心泄泻。 后人在民间凉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很多经典的凉茶方,比如以下3种

      1.桑菊薄竹茶

      原料 竹叶15克,桑叶、菊花、白茅根各10克,薄荷6克。 制作 桑叶、竹叶、薄荷粉碎,白茅根洗净切碎,与菊花放壶内,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生津。 应用 口渴舌苦,咽喉热痛,风热感冒。 ——摘自《实用方剂精选》 2.珠兰茶

      原料 茶叶6克,珠兰、薄荷各3克。 制作 上药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 清暑理气,祛风清热。 ——摘自《本草学》 3.苦瓜茶

      原料 苦瓜1条,绿茶适量。 制作 1.苦瓜上端切开,挖去心,装入绿茶,挂阴凉通风处阴干。2.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拌匀。 用法 每次10克,用沸水冲泡,半小时后再饮。 功效 清热,解暑,止渴,除烦。 应用 暑天降温、中暑发热,口渴烦热,小便不利。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而且天气还越来越热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一味的贪凉啊,不然会留下病根的,那么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注意养阳气、少冷饮

          饮食是养生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使人夏季,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我们要注意不能满足于填饱肚子,要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真正起到养生长寿祛病目的。

          夏季饮食,重要养阳气

          阳气,中医泛指人体动能活动。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说,阳气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强壮,增强抵抗能力,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夏的特点,生发蓬勃,其性属阳。秋冬的特点,平静凝敛,其性属阴。阴阳本是矛盾的统一,四时交替,寒暑往来,是阴阳消长的反映,同时也是阴阳互根的体现。比如,阳虚之人,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调理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

          中医强调冬病夏治。夏日三伏天,可用中药白芷、细辛、白芥子、桂枝研细末贴敷背俞膏肓穴、定喘穴,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均可获满意疗效。如能配合内服培补脾肾方药,疗效更佳。

          中医“养阳”含义,包括养肾阳之义,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故古人春夏养阳要注意“从其根”,方能真正达到夏养阳的目的。推而广之,凡慢性的阳虚类体质的人,如能采用这种“冬病夏养”的办法,于春夏之际,给予适当的食物,如韭菜、芥菜、葱、辣椒、姜等;或选用鲜荔枝、杨梅、桃、杏、桂圆、大枣等水果;或用养阳的药物来调治和保养,往往能收到奇效。

          辛辣之菜及水果,可谓是夏季养阳的佳蔬良药。当然,如属阳旺之体,就不能再用过多温热之品以火上加油,相反则宜用寒凉甘润之品以壮水制火,使其阳平。

          提醒大家的是,夏天养阳,也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对待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借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夏季补阳应少食冷饮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吃冷食冷饮。但是,养阳却要求,夏季少食冷饮。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发生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因此,夏季饮食要适当控制冷饮冷食量,进食的速度也不宜太快。

          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当然,如果身体健康,在夏季吃些冷食,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平常阳气虚弱的男人,在夏季饮食方面,应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机,服用温热补阳的药品。这样,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阴虚,尽管因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症状,但都有手脚发凉,喜暖,面色和舌质淡白,脉搏缓慢等特点。这样的男人,夏季更不宜吃冷食。

          二、夏季学会避暑和避湿

          在夏季,我们并不必掌握很多的中医名词术语。重要是在衣食住行,讲究‘天人合一’,根据夏季特点与其他季节不同,特别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湿热交蒸气候特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潮湿闷热,通常叫长夏,人们最容易因暑湿而患病。

          特别南方,较为潮湿,暑热重、又湿重。饮食上就有所选择。暑气重,要选寒的、凉的,如吃点西瓜,湿重,就要吃去湿食物,如苦瓜、红小豆,莲子、薏米仁等,这类去湿效果显著。

          但是,饮食上我们要学会了解食物性味,这样就懂得如何活学活用,可以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食物。比如说西瓜,解暑,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就要注意,不能多吃。”

          三、夏季懂得喝姜茶、养脾阳

          在夏季,人们往往只懂得喝凉茶降暑热,却不懂得喝点姜茶,养脾阳。

          在南方的夏天,许多地方往往湿气较重,要懂得去湿热,不要贪凉,少用凉水,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出出汗。要让体内的郁热散发出去。比如,以前你煮绿豆汤解暑,那么,现在你最好放一半绿豆一半红豆。固为,红豆可以健脾除湿。

          南方夏天喝凉茶,这是平常事。但是中医讲,夏季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这时过多喝凉茶,就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让食欲减少。这样,胃痛、腹泻都会出现。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如果贪凉,在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太凉,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凉茶不能多喝,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慎服。许多地方,夏天喝姜茶习俗,就起到了养脾阳除湿的作用。

          四、女性特别护好肚脐脚

          在夏季,很多女孩子爱漂亮,喜欢露背,露脐,这样有悖于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人背部是督脉所在,主管人体一身阳气。如果背部受寒,会阻碍全身阳气运行,而脐部神阕穴,属于任脉,任脉功能是调节气血,与女性月经、生殖等,有着密切关系。脐部和背部受寒,不仅影响到脾胃,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女孩子还会痛经、月经紊乱,会对生殖有影响。

          提示:不要忘了,衣服比漂亮,更重要,女孩子夏季穿衣打扮,不能太薄,其腹、背部,更要注意保暖。如在空调房间,最好披一件小外套保暖,以防中上阴暑。

          在空调间,最好不要光脚。人体的阴脉,汇聚足心。足心最易受凉。为什么在夏天,穿稍厚的鞋,不会觉得热。不注意脚的保暖,会影响气血运行。

          在天气很冷时,穿上暖和的鞋,可以明显增强御寒能力。寒从脚下起,脚暖则身暖。原本一些就怕冷的,夏天更要注意双脚保暖,少赤脚穿凉鞋。

          五、平衡人体阴阳勿忘子午觉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

          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

          子午觉,是古人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的目的。子时是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错误地认为只要睡够8小时,什么时候睡觉都一样,这是大错特错了,子时不寐,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出现皮肤粗糙、长黑斑、面色发黄等现象,尤其是肝功能受损的人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应该及时入睡。

          午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尤其夏季更应提倡。

          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要以阴阳为法则,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

          夏季,以暑热为主要气候特点,昼长夜短,加之气温高, 湿热重,人们常常因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精神不振,因此少许的午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午片刻的休息,可以换来下午充沛的精力。

          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六、夏季养生饮食不可少

          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鸭蛋补夏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莲子养心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章鱼补血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绿豆消暑

          绿豆是最好的消暑食物,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消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以消暑养胃。此外,黄瓜、丝瓜、苦瓜也是很好的消暑食物。

          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夏季养生的知识,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了解了一些了呢,夏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护好脚和肚脐,还要多注意饮食等,希望这些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而且天气还越来越热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一味的贪凉啊,不然会留下病根的,那么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注意养阳气、少冷饮

          饮食是养生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使人夏季,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我们要注意不能满足于填饱肚子,要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真正起到养生长寿祛病目的。

          夏季饮食,重要养阳气

          阳气,中医泛指人体动能活动。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说,阳气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强壮,增强抵抗能力,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夏的特点,生发蓬勃,其性属阳。秋冬的特点,平静凝敛,其性属阴。阴阳本是矛盾的统一,四时交替,寒暑往来,是阴阳消长的反映,同时也是阴阳互根的体现。比如,阳虚之人,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调理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

          中医强调冬病夏治。夏日三伏天,可用中药白芷、细辛、白芥子、桂枝研细末贴敷背俞膏肓穴、定喘穴,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均可获满意疗效。如能配合内服培补脾肾方药,疗效更佳。

          中医“养阳”含义,包括养肾阳之义,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故古人春夏养阳要注意“从其根”,方能真正达到夏养阳的目的。推而广之,凡慢性的阳虚类体质的人,如能采用这种“冬病夏养”的办法,于春夏之际,给予适当的食物,如韭菜、芥菜、葱、辣椒、姜等;或选用鲜荔枝、杨梅、桃、杏、桂圆、大枣等水果;或用养阳的药物来调治和保养,往往能收到奇效。

          辛辣之菜及水果,可谓是夏季养阳的佳蔬良药。当然,如属阳旺之体,就不能再用过多温热之品以火上加油,相反则宜用寒凉甘润之品以壮水制火,使其阳平。

          提醒大家的是,夏天养阳,也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对待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借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夏季补阳应少食冷饮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吃冷食冷饮。但是,养阳却要求,夏季少食冷饮。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发生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因此,夏季饮食要适当控制冷饮冷食量,进食的速度也不宜太快。

          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当然,如果身体健康,在夏季吃些冷食,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平常阳气虚弱的男人,在夏季饮食方面,应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机,服用温热补阳的药品。这样,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阴虚,尽管因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症状,但都有手脚发凉,喜暖,面色和舌质淡白,脉搏缓慢等特点。这样的男人,夏季更不宜吃冷食。

          二、夏季学会避暑和避湿

          在夏季,我们并不必掌握很多的中医名词术语。重要是在衣食住行,讲究‘天人合一’,根据夏季特点与其他季节不同,特别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湿热交蒸气候特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潮湿闷热,通常叫长夏,人们最容易因暑湿而患病。

          特别南方,较为潮湿,暑热重、又湿重。饮食上就有所选择。暑气重,要选寒的、凉的,如吃点西瓜,湿重,就要吃去湿食物,如苦瓜、红小豆,莲子、薏米仁等,这类去湿效果显著。

          但是,饮食上我们要学会了解食物性味,这样就懂得如何活学活用,可以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食物。比如说西瓜,解暑,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就要注意,不能多吃。”

          三、夏季懂得喝姜茶、养脾阳

          在夏季,人们往往只懂得喝凉茶降暑热,却不懂得喝点姜茶,养脾阳。

          在南方的夏天,许多地方往往湿气较重,要懂得去湿热,不要贪凉,少用凉水,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出出汗。要让体内的郁热散发出去。比如,以前你煮绿豆汤解暑,那么,现在你最好放一半绿豆一半红豆。固为,红豆可以健脾除湿。

          南方夏天喝凉茶,这是平常事。但是中医讲,夏季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这时过多喝凉茶,就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让食欲减少。这样,胃痛、腹泻都会出现。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如果贪凉,在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太凉,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凉茶不能多喝,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慎服。许多地方,夏天喝姜茶习俗,就起到了养脾阳除湿的作用。

          四、女性特别护好肚脐脚

          在夏季,很多女孩子爱漂亮,喜欢露背,露脐,这样有悖于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人背部是督脉所在,主管人体一身阳气。如果背部受寒,会阻碍全身阳气运行,而脐部神阕穴,属于任脉,任脉功能是调节气血,与女性月经、生殖等,有着密切关系。脐部和背部受寒,不仅影响到脾胃,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女孩子还会痛经、月经紊乱,会对生殖有影响。

          提示:不要忘了,衣服比漂亮,更重要,女孩子夏季穿衣打扮,不能太薄,其腹、背部,更要注意保暖。如在空调房间,最好披一件小外套保暖,以防中上阴暑。

          在空调间,最好不要光脚。人体的阴脉,汇聚足心。足心最易受凉。为什么在夏天,穿稍厚的鞋,不会觉得热。不注意脚的保暖,会影响气血运行。

          在天气很冷时,穿上暖和的鞋,可以明显增强御寒能力。寒从脚下起,脚暖则身暖。原本一些就怕冷的,夏天更要注意双脚保暖,少赤脚穿凉鞋。

          五、平衡人体阴阳勿忘子午觉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

          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

          子午觉,是古人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的目的。子时是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错误地认为只要睡够8小时,什么时候睡觉都一样,这是大错特错了,子时不寐,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出现皮肤粗糙、长黑斑、面色发黄等现象,尤其是肝功能受损的人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应该及时入睡。

          午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尤其夏季更应提倡。

          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要以阴阳为法则,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

          夏季,以暑热为主要气候特点,昼长夜短,加之气温高, 湿热重,人们常常因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精神不振,因此少许的午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午片刻的休息,可以换来下午充沛的精力。

          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六、夏季养生饮食不可少

          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鸭蛋补夏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莲子养心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章鱼补血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绿豆消暑

          绿豆是最好的消暑食物,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消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以消暑养胃。此外,黄瓜、丝瓜、苦瓜也是很好的消暑食物。

          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夏季养生的知识,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了解了一些了呢,夏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护好脚和肚脐,还要多注意饮食等,希望这些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

        ;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而且天气还越来越热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一味的贪凉啊,不然会留下病根的,那么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注意养阳气、少冷饮

          饮食是养生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使人夏季,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我们要注意不能满足于填饱肚子,要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真正起到养生长寿祛病目的。

          夏季饮食,重要养阳气

          阳气,中医泛指人体动能活动。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说,阳气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强壮,增强抵抗能力,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夏的特点,生发蓬勃,其性属阳。秋冬的特点,平静凝敛,其性属阴。阴阳本是矛盾的统一,四时交替,寒暑往来,是阴阳消长的反映,同时也是阴阳互根的体现。比如,阳虚之人,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调理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

          中医强调冬病夏治。夏日三伏天,可用中药白芷、细辛、白芥子、桂枝研细末贴敷背俞膏肓穴、定喘穴,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均可获满意疗效。如能配合内服培补脾肾方药,疗效更佳。

          中医“养阳”含义,包括养肾阳之义,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故古人春夏养阳要注意“从其根”,方能真正达到夏养阳的目的。推而广之,凡慢性的阳虚类体质的人,如能采用这种“冬病夏养”的办法,于春夏之际,给予适当的食物,如韭菜、芥菜、葱、辣椒、姜等;或选用鲜荔枝、杨梅、桃、杏、桂圆、大枣等水果;或用养阳的药物来调治和保养,往往能收到奇效。

          辛辣之菜及水果,可谓是夏季养阳的佳蔬良药。当然,如属阳旺之体,就不能再用过多温热之品以火上加油,相反则宜用寒凉甘润之品以壮水制火,使其阳平。

          提醒大家的是,夏天养阳,也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对待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借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夏季补阳应少食冷饮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吃冷食冷饮。但是,养阳却要求,夏季少食冷饮。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发生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因此,夏季饮食要适当控制冷饮冷食量,进食的速度也不宜太快。

          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当然,如果身体健康,在夏季吃些冷食,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平常阳气虚弱的男人,在夏季饮食方面,应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机,服用温热补阳的药品。这样,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阴虚,尽管因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症状,但都有手脚发凉,喜暖,面色和舌质淡白,脉搏缓慢等特点。这样的男人,夏季更不宜吃冷食。

          二、夏季学会避暑和避湿

          在夏季,我们并不必掌握很多的中医名词术语。重要是在衣食住行,讲究‘天人合一’,根据夏季特点与其他季节不同,特别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湿热交蒸气候特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潮湿闷热,通常叫长夏,人们最容易因暑湿而患病。

          特别南方,较为潮湿,暑热重、又湿重。饮食上就有所选择。暑气重,要选寒的、凉的,如吃点西瓜,湿重,就要吃去湿食物,如苦瓜、红小豆,莲子、薏米仁等,这类去湿效果显著。

          但是,饮食上我们要学会了解食物性味,这样就懂得如何活学活用,可以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食物。比如说西瓜,解暑,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就要注意,不能多吃。”

          三、夏季懂得喝姜茶、养脾阳

          在夏季,人们往往只懂得喝凉茶降暑热,却不懂得喝点姜茶,养脾阳。

          在南方的夏天,许多地方往往湿气较重,要懂得去湿热,不要贪凉,少用凉水,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出出汗。要让体内的郁热散发出去。比如,以前你煮绿豆汤解暑,那么,现在你最好放一半绿豆一半红豆。固为,红豆可以健脾除湿。

          南方夏天喝凉茶,这是平常事。但是中医讲,夏季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这时过多喝凉茶,就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让食欲减少。这样,胃痛、腹泻都会出现。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如果贪凉,在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太凉,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凉茶不能多喝,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慎服。许多地方,夏天喝姜茶习俗,就起到了养脾阳除湿的作用。

          四、女性特别护好肚脐脚

          在夏季,很多女孩子爱漂亮,喜欢露背,露脐,这样有悖于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人背部是督脉所在,主管人体一身阳气。如果背部受寒,会阻碍全身阳气运行,而脐部神阕穴,属于任脉,任脉功能是调节气血,与女性月经、生殖等,有着密切关系。脐部和背部受寒,不仅影响到脾胃,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女孩子还会痛经、月经紊乱,会对生殖有影响。

          提示:不要忘了,衣服比漂亮,更重要,女孩子夏季穿衣打扮,不能太薄,其腹、背部,更要注意保暖。如在空调房间,最好披一件小外套保暖,以防中上阴暑。

          在空调间,最好不要光脚。人体的阴脉,汇聚足心。足心最易受凉。为什么在夏天,穿稍厚的鞋,不会觉得热。不注意脚的保暖,会影响气血运行。

          在天气很冷时,穿上暖和的鞋,可以明显增强御寒能力。寒从脚下起,脚暖则身暖。原本一些就怕冷的,夏天更要注意双脚保暖,少赤脚穿凉鞋。

          五、平衡人体阴阳勿忘子午觉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

          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

          子午觉,是古人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的目的。子时是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错误地认为只要睡够8小时,什么时候睡觉都一样,这是大错特错了,子时不寐,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出现皮肤粗糙、长黑斑、面色发黄等现象,尤其是肝功能受损的人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应该及时入睡。

          午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尤其夏季更应提倡。

          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要以阴阳为法则,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

          夏季,以暑热为主要气候特点,昼长夜短,加之气温高, 湿热重,人们常常因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精神不振,因此少许的午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午片刻的休息,可以换来下午充沛的精力。

          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六、夏季养生饮食不可少

          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鸭蛋补夏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莲子养心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章鱼补血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绿豆消暑

          绿豆是最好的消暑食物,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消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以消暑养胃。此外,黄瓜、丝瓜、苦瓜也是很好的消暑食物。

          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夏季养生的知识,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了解了一些了呢,夏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护好脚和肚脐,还要多注意饮食等,希望这些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

        ;

        在炎热的夏季怎样为身体留住阳气,有效地保持健康呢?

        如果有的选,夏天大概就是一个很容易被放弃要养生的季节吧?养生让我们不能吹太多空调,有多少老中医不吹空调你知道吗?宁要冰凉凉的人生,也不要大汗淋漓的生活。但是,夏天真的不适合养生吗?

        夏季阳气足 养生最有利

        秦敏指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以抗暑热,脾肾阳绝对不足,加上夏季又是人体阳气、新陈代谢最旺盛之时,因此,相对秋季等其他三个季节来说,适当补充阳气更利于夏季养生。

        饮食6要素让你健康度夏

        针对夏季的饮食,要顾护体内阳气,主要遵守以下四大原则:

        1、清淡为主:饮食在清淡的基础上可适当添加一些苦寒性的食物,来促进食欲;

        2、适当食用酸性食物可助于敛汗,防止夏天汗易伤阴;

        3、科学搭配:营养搭配,荤食搭配也要合理,建议多吃粗粮,多以应季蔬菜为主;

        4、勿过于寒凉:夏天食用过多冰凉的食物易致体内阳气衰落;

        5、食用过多的寒凉性食物,更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切记饮食不可过分贪凉;

        6、体质选饮食:谨记“春夏养阳”原则,适时进补以助阳气。如阳虚体质的人,可多吃羊肉、生姜等食物。

        这些食物夏季吃最护阳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皮肤毛孔舒张,加上夏季又是阳气最旺盛之时,因此中医养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秦敏解释,生姜性辛温,具有和胃补脾护阳的功能。夏季阳气上浮,内在脏腑的阳气空虚和损耗,多吃点生姜,可适当扶阳。其实天灸疗法也是这个道理,天灸的药膏一般选用麻黄、生姜等温热性的药物,通过人体相对应的穴位治疗。由于穴位具有通道双向性的热点,加上夏季穴位通道较为通畅,药物渗透与吸收后,温煦肺经阳气,能把暗藏在身体内部的寒邪化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夏易暑湿可吃百合莲子调理

        夏季容易暑、热、湿、汽,可以尝试多吃百合莲子。百合莲子银耳汤来润燥养阴,将莲子15克,银耳10克发开后,与30克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汤浓即成,每天一碗。 麦冬不仅有助于润肺,还有利于改善阴虚血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夏季补养肺阴,用麦冬直接泡水喝就很好,通常一杯水放5克左右的麦冬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在炎热的夏季怎样为身体留住阳气,有效地保持健康呢?

        如果有的选,夏天大概就是一个很容易被放弃要养生的季节吧?养生让我们不能吹太多空调,有多少老中医不吹空调你知道吗?宁要冰凉凉的人生,也不要大汗淋漓的生活。但是,夏天真的不适合养生吗?

        夏季阳气足 养生最有利

        秦敏指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以抗暑热,脾肾阳绝对不足,加上夏季又是人体阳气、新陈代谢最旺盛之时,因此,相对秋季等其他三个季节来说,适当补充阳气更利于夏季养生。

        饮食6要素让你健康度夏

        针对夏季的饮食,要顾护体内阳气,主要遵守以下四大原则:

        1、清淡为主:饮食在清淡的基础上可适当添加一些苦寒性的食物,来促进食欲;

        2、适当食用酸性食物可助于敛汗,防止夏天汗易伤阴;

        3、科学搭配:营养搭配,荤食搭配也要合理,建议多吃粗粮,多以应季蔬菜为主;

        4、勿过于寒凉:夏天食用过多冰凉的食物易致体内阳气衰落;

        5、食用过多的寒凉性食物,更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切记饮食不可过分贪凉;

        6、体质选饮食:谨记“春夏养阳”原则,适时进补以助阳气。如阳虚体质的人,可多吃羊肉、生姜等食物。

        这些食物夏季吃最护阳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皮肤毛孔舒张,加上夏季又是阳气最旺盛之时,因此中医养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

        秦敏解释,生姜性辛温,具有和胃补脾护阳的功能。夏季阳气上浮,内在脏腑的阳气空虚和损耗,多吃点生姜,可适当扶阳。其实天灸疗法也是这个道理,天灸的药膏一般选用麻黄、生姜等温热性的药物,通过人体相对应的穴位治疗。由于穴位具有通道双向性的热点,加上夏季穴位通道较为通畅,药物渗透与吸收后,温煦肺经阳气,能把暗藏在身体内部的寒邪化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夏易暑湿可吃百合莲子调理

        夏季容易暑、热、湿、汽,可以尝试多吃百合莲子。百合莲子银耳汤来润燥养阴,将莲子15克,银耳10克发开后,与30克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汤浓即成,每天一碗。 麦冬不仅有助于润肺,还有利于改善阴虚血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夏季补养肺阴,用麦冬直接泡水喝就很好,通常一杯水放5克左右的麦冬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身体不好,夏天调理好,冬天不发作!夏季养阳注意“三要素”

        立夏已过,夏天正式开启。夏季 养生 的重要法则是“养阳”,如果身体不好,怎样在这个夏季好好调理一番呢?今天我们就三个方面来讲夏季“养阳”。

        一、夏季如何升阳养阳?

        1.到户外活动和运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无厌于阳”。意思是不要厌恶太阳太热,要到户外去活动、运动。当然,不能太过,要防止中暑。

        2.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天气炎热,为什么还要吃姜呢?古人认为,夏天阳气盛大,人的气血都涌向体表,这样体内的阳气就不是很充足了,尤其是本身就有点气虚、血虚、脾胃虚寒的人,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姜暖暖脾胃,使脾胃阳气盛大,有助于祛除脾胃之寒。

        3.情绪外露

        《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是夏季不要郁闷和发怒,要精神状态饱满。怎样做到这些呢?那就是人们 情感 要外露,遇到事要反应及时,解决及时,不要事后郁闷生气。

        4.早起不睡懒觉

        俗语道:“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夏两季,人们容易疲乏,很多人爱睡懒觉。但早晨又是阳气升发的时候,如果爱睡懒觉,会导致该升发的阳气不升发,最后会越睡懒觉越乏力。所以,夏季应早起活动或运动,如果感到疲累,可以在中午午睡一会儿。

        二、夏季要制约阳气太过

        春夏养阳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顺应时节养阳,从而升发体内阳气。另一层意思是要“制约阳气”。春夏气温回升,阳气逐渐升发,尤其夏季,太阳又大又烈,很容易伤人体的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过“壮火食气”,也指出阳太盛不仅会损伤体内阳气,也会散气阴,对人体有害,所以夏季要防止阳太盛。如何防止阳太盛呢?

        1.饮食上多吃“苦”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清热泻火,在饮食上多吃苦味的食物,如芽菜、芹菜、黄瓜、苦瓜等。也可以熬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绿豆汤来喝,多吃西瓜这样的凉性食物。

        2.防止出汗过多

        中医认为汗液为人体的阴液组成,夏季出汗过多,会损伤人体内的阴液。所以,夏季运动时候要控制好强度,不要过多出汗,最好选择阴凉环境或早晨运动。

        3.控制情绪

        虽然夏季情绪外露有助于养阳,但如果阳气太过,会导致心烦、思虑过多、情绪暴躁。所以,情绪外露时,也要控制好心态,尽量做到心静。

        三、冬病夏治有什么效果?如何用?

        秋冬季节,阴寒较盛,人体内的气和阳更虚弱。为了纠正气虚和阳虚,有一些阳虚类疾病可以通过夏季补气补阳来预防冬季发作。比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管狭窄、膝关节炎等腰腿痛等,很多患者在阴雨降温天疼痛加重,冬季更是高发,这类患者为阳虚内寒,可以在夏季使用三伏贴来补阳。

        如果疾病发作,就要具体应用一些有温热作用的中药来治疗,如腰痛宁属于温热类药物,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针对阳虚腰痛 患 者效果最好。

        总之,趁着夏季阳气壮大之际,抓住机会养好阳,能让来年冬天有个好身体。

        身体不好,夏天调理好,冬天不发作!夏季养阳注意“三要素”

        立夏已过,夏天正式开启。夏季 养生 的重要法则是“养阳”,如果身体不好,怎样在这个夏季好好调理一番呢?今天我们就三个方面来讲夏季“养阳”。

        一、夏季如何升阳养阳?

        1.到户外活动和运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无厌于阳”。意思是不要厌恶太阳太热,要到户外去活动、运动。当然,不能太过,要防止中暑。

        2.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天气炎热,为什么还要吃姜呢?古人认为,夏天阳气盛大,人的气血都涌向体表,这样体内的阳气就不是很充足了,尤其是本身就有点气虚、血虚、脾胃虚寒的人,这个时候多吃一些姜暖暖脾胃,使脾胃阳气盛大,有助于祛除脾胃之寒。

        3.情绪外露

        《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是夏季不要郁闷和发怒,要精神状态饱满。怎样做到这些呢?那就是人们 情感 要外露,遇到事要反应及时,解决及时,不要事后郁闷生气。

        4.早起不睡懒觉

        俗语道:“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夏两季,人们容易疲乏,很多人爱睡懒觉。但早晨又是阳气升发的时候,如果爱睡懒觉,会导致该升发的阳气不升发,最后会越睡懒觉越乏力。所以,夏季应早起活动或运动,如果感到疲累,可以在中午午睡一会儿。

        二、夏季要制约阳气太过

        春夏养阳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顺应时节养阳,从而升发体内阳气。另一层意思是要“制约阳气”。春夏气温回升,阳气逐渐升发,尤其夏季,太阳又大又烈,很容易伤人体的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过“壮火食气”,也指出阳太盛不仅会损伤体内阳气,也会散气阴,对人体有害,所以夏季要防止阳太盛。如何防止阳太盛呢?

        1.饮食上多吃“苦”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清热泻火,在饮食上多吃苦味的食物,如芽菜、芹菜、黄瓜、苦瓜等。也可以熬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绿豆汤来喝,多吃西瓜这样的凉性食物。

        2.防止出汗过多

        中医认为汗液为人体的阴液组成,夏季出汗过多,会损伤人体内的阴液。所以,夏季运动时候要控制好强度,不要过多出汗,最好选择阴凉环境或早晨运动。

        3.控制情绪

        虽然夏季情绪外露有助于养阳,但如果阳气太过,会导致心烦、思虑过多、情绪暴躁。所以,情绪外露时,也要控制好心态,尽量做到心静。

        三、冬病夏治有什么效果?如何用?

        秋冬季节,阴寒较盛,人体内的气和阳更虚弱。为了纠正气虚和阳虚,有一些阳虚类疾病可以通过夏季补气补阳来预防冬季发作。比如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腰椎管狭窄、膝关节炎等腰腿痛等,很多患者在阴雨降温天疼痛加重,冬季更是高发,这类患者为阳虚内寒,可以在夏季使用三伏贴来补阳。

        如果疾病发作,就要具体应用一些有温热作用的中药来治疗,如腰痛宁属于温热类药物,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针对阳虚腰痛 患 者效果最好。

        总之,趁着夏季阳气壮大之际,抓住机会养好阳,能让来年冬天有个好身体。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其特点是“涨”与“躁”,因此,夏季养生,宜清宜静。

          一、三伏天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

          1、饮食清淡:夏季阳气鼎盛而阴生,意思是说夏季阳气最旺盛,但物极必反,阴气开始增生。此时饮食需要清淡,多食苦味食物以达到消暑解热的目的。除此之外,平时也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荷叶梗粥来。这样既可以充饥,也可以解渴防暑。但因为中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所以不宜多吃,更不宜冰镇过后食用,以免造成腹泻、肚痛。

          2、适度喝水:夏季炎热,人体所需的水也会增大,但老年人三伏时节不宜过度饮水,因为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如果过度饮水,会造成胃液过度被稀释,无法杀菌,容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可以适度补充一些盐水,多吃一些含钾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如荞麦、玉米、红薯、大豆、香蕉、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莴笋、海藻类、鲜豌豆、毛豆等。

          二、三伏天老年人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补充阳气

          三伏天阳气旺盛,老年人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锻炼,补充阳气,强身健体。老年人锻炼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钓鱼、揉揉腿、拍拍手来舒经活血,但切记不可过度疲劳,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所以老年人锻炼最好选择清晨,此时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对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老年人应避免炎热的时段出门,以免中暑。

          三、夏主养心,需静心养气

          自古有夏季养心的说法,三伏时节,天气炎热,日照延长,人难免会心浮气躁。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老年人三伏养生宜心静。

          四、早起晚睡中午补觉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除此之外,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三伏时节既需要养阳也需要护阴,老年人养生睡眠很重要。

          五、老年人夏季不宜冷水洗澡

          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这对身体相对虚弱的老年人来说,这些反应有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血压过高等不良后果。

          在夏季自然界阳气处于升发状态,人体的阳气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保持一个充沛的状态。但在养阳的同时,还得兼顾养阴,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安然度夏。

          附:三伏天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医院专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

          老人夏季三伏天如何养生?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其特点是“涨”与“躁”,因此,夏季养生,宜清宜静。

          一、三伏天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

          1、饮食清淡:夏季阳气鼎盛而阴生,意思是说夏季阳气最旺盛,但物极必反,阴气开始增生。此时饮食需要清淡,多食苦味食物以达到消暑解热的目的。除此之外,平时也可以喝一些绿豆汤、荷叶梗粥来。这样既可以充饥,也可以解渴防暑。但因为中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所以不宜多吃,更不宜冰镇过后食用,以免造成腹泻、肚痛。

          2、适度喝水:夏季炎热,人体所需的水也会增大,但老年人三伏时节不宜过度饮水,因为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如果过度饮水,会造成胃液过度被稀释,无法杀菌,容易引发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可以适度补充一些盐水,多吃一些含钾元素比较多的食物,如荞麦、玉米、红薯、大豆、香蕉、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莴笋、海藻类、鲜豌豆、毛豆等。

          二、三伏天老年人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补充阳气

          三伏天阳气旺盛,老年人可以多进行一些户外锻炼,补充阳气,强身健体。老年人锻炼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钓鱼、揉揉腿、拍拍手来舒经活血,但切记不可过度疲劳,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所以老年人锻炼最好选择清晨,此时空气清新,气温适宜,对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老年人应避免炎热的时段出门,以免中暑。

          三、夏主养心,需静心养气

          自古有夏季养心的说法,三伏时节,天气炎热,日照延长,人难免会心浮气躁。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老年人三伏养生宜心静。

          四、早起晚睡中午补觉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除此之外,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三伏时节既需要养阳也需要护阴,老年人养生睡眠很重要。

          五、老年人夏季不宜冷水洗澡

          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这对身体相对虚弱的老年人来说,这些反应有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血压过高等不良后果。

          在夏季自然界阳气处于升发状态,人体的阳气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保持一个充沛的状态。但在养阳的同时,还得兼顾养阴,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安然度夏。

          附:三伏天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医院专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