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医养生专业知识点心肝脾肺肾
2024-03-31 13:00:20 责编:小OO
文档

脏是指胸腹腔内之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根据脏象学说,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心肝脾肺肾 各主什么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1,【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

2,【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

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

4,【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1.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2.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3.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4.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5.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6.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一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7.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8 . 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9.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心肝脾肺肾 各主什么?554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
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心肝脾肺肾 各主什么?554

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明
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藏神。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肺藏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藏意。 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肝藏魂。 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生殖。肾藏志。
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2,【肺主气,司呼吸】,【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主皮毛)】【在窍为鼻】3,【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5,【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脑】【在窍为耳及二阴】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吕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于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l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实用五脏养生

《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

(1)肝

肝位于人体右胁下,主要具有藏血、疏泄等功能。

①藏血。古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曾经这样说过,“肝藏血,人动则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脏是一个藏血“宝地”,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人体卧床休息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较少,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进入肝脏中,肝脏就成为储备血液的仓库。当人体进行活动时,如进行体力劳动或 体育 活动时,人体需要较多的能量和氧气,此时人体就需要较多的血液;于是,肝脏中储备的大量的血液就会输出,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肝脏发挥着“聚血盆”和“血液量调节器”的双重功效。

②疏泄。肝气具有疏展、柔和的功效。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可以调畅脾胃的气机,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则很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异常、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不良症状的出现。

③肝的其他功能。由于肝有藏血、疏泻这两大功能,使得肝还具有了养筋、养目等功能。

(2)心

心位于胸*偏左,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枢纽,主要具有推动血行、调节神志等功能。

①推动血行。血液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物质,血液是在脉中运行的,只有保证血液正常运行,才能及时而充分地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而心脏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如果心脏功能衰弱,血液的运行就会受阻。人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脉搏较弱等不良症状。

②调节神志。精、气藏于心,而神是精、气的综合表现,因此,心具有调节神志的功能。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很有可能出现健忘、失眠、精神混乱等不良症状。

③心的其他功能。心与汗液的分泌息息相关,汗液是津液在心的作用下化生的,最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心内的气血与舌相通,正是在心的作用下,舌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舌头出现舌尖发红、糜烂等异常,则有可能心功能出现异常。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具有运化、营养肌肉、统血等功能。

①运化。脾主要对水谷进行运化。首先,脾是胃的消化助手,它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脾还对水谷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运输。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可转化为能够被脾吸收的营养物质,脾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后就会将其运输到肺,然后再通过脉运输到人体内的其他部位,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②营养肌肉。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被脾吸收后,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肌肉中,肌肉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这就为肌肉丰满、结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统血。脾能够运化水谷,而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根源,因此,脾能够统 血,调节血液的运行,使得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4)肺

肺位于**,且髙高在上。比任何脏腑的位置都要髙,具有主气、通调水道等功能。

①主气。人体进行呼吸,即从自然界吸人新鲜的空气,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都离不开肺,正是在肺的作用下,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才能吐故纳新;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为宗气,此种气一方面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还能调节人的呼吸、声音。

②通调水道。肺能够调节水分在人体内的运行,使得水液运行通畅,从而有效促进水液的新陈代谢。如果肺的功能出现异常,则容易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

③肺的其他功能。肺与人的鼻关系密切,鼻是肺气出入人体的通道,它的功能也会受到肺的影响。如果肺功能正常,则呼吸顺畅,鼻的各项功能也比较正常,反之,鼻的功能易出现异常。肺还能通过发挥通调水道的功效滋养体表的皮毛。

(5)肾

肾位于腰部,主要具有藏精、藏水等功能。

①藏精。肾中所藏之精,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本源,由父母遗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功效;后天之精是由人体摄取的食物化生而成,能够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

②藏水。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它能温煦水液中的津液,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它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并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②肾的其他功能。肾还具有滋养骨骼、促迸大脑发育等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实用五脏养生

《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

(1)肝

肝位于人体右胁下,主要具有藏血、疏泄等功能。

①藏血。古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曾经这样说过,“肝藏血,人动则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脏是一个藏血“宝地”,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人体卧床休息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较少,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进入肝脏中,肝脏就成为储备血液的仓库。当人体进行活动时,如进行体力劳动或 体育 活动时,人体需要较多的能量和氧气,此时人体就需要较多的血液;于是,肝脏中储备的大量的血液就会输出,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肝脏发挥着“聚血盆”和“血液量调节器”的双重功效。

②疏泄。肝气具有疏展、柔和的功效。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可以调畅脾胃的气机,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则很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异常、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不良症状的出现。

③肝的其他功能。由于肝有藏血、疏泻这两大功能,使得肝还具有了养筋、养目等功能。

(2)心

心位于胸*偏左,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枢纽,主要具有推动血行、调节神志等功能。

①推动血行。血液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物质,血液是在脉中运行的,只有保证血液正常运行,才能及时而充分地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而心脏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如果心脏功能衰弱,血液的运行就会受阻。人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脉搏较弱等不良症状。

②调节神志。精、气藏于心,而神是精、气的综合表现,因此,心具有调节神志的功能。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很有可能出现健忘、失眠、精神混乱等不良症状。

③心的其他功能。心与汗液的分泌息息相关,汗液是津液在心的作用下化生的,最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心内的气血与舌相通,正是在心的作用下,舌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舌头出现舌尖发红、糜烂等异常,则有可能心功能出现异常。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具有运化、营养肌肉、统血等功能。

①运化。脾主要对水谷进行运化。首先,脾是胃的消化助手,它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脾还对水谷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运输。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可转化为能够被脾吸收的营养物质,脾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后就会将其运输到肺,然后再通过脉运输到人体内的其他部位,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②营养肌肉。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被脾吸收后,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肌肉中,肌肉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这就为肌肉丰满、结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统血。脾能够运化水谷,而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根源,因此,脾能够统 血,调节血液的运行,使得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4)肺

肺位于**,且髙高在上。比任何脏腑的位置都要髙,具有主气、通调水道等功能。

①主气。人体进行呼吸,即从自然界吸人新鲜的空气,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都离不开肺,正是在肺的作用下,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才能吐故纳新;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为宗气,此种气一方面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还能调节人的呼吸、声音。

②通调水道。肺能够调节水分在人体内的运行,使得水液运行通畅,从而有效促进水液的新陈代谢。如果肺的功能出现异常,则容易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

③肺的其他功能。肺与人的鼻关系密切,鼻是肺气出入人体的通道,它的功能也会受到肺的影响。如果肺功能正常,则呼吸顺畅,鼻的各项功能也比较正常,反之,鼻的功能易出现异常。肺还能通过发挥通调水道的功效滋养体表的皮毛。

(5)肾

肾位于腰部,主要具有藏精、藏水等功能。

①藏精。肾中所藏之精,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本源,由父母遗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功效;后天之精是由人体摄取的食物化生而成,能够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

②藏水。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它能温煦水液中的津液,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它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并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②肾的其他功能。肾还具有滋养骨骼、促迸大脑发育等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实用五脏养生

《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

(1)肝

肝位于人体右胁下,主要具有藏血、疏泄等功能。

①藏血。古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曾经这样说过,“肝藏血,人动则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脏是一个藏血“宝地”,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人体卧床休息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较少,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进入肝脏中,肝脏就成为储备血液的仓库。当人体进行活动时,如进行体力劳动或 体育 活动时,人体需要较多的能量和氧气,此时人体就需要较多的血液;于是,肝脏中储备的大量的血液就会输出,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肝脏发挥着“聚血盆”和“血液量调节器”的双重功效。

②疏泄。肝气具有疏展、柔和的功效。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可以调畅脾胃的气机,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则很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异常、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不良症状的出现。

③肝的其他功能。由于肝有藏血、疏泻这两大功能,使得肝还具有了养筋、养目等功能。

(2)心

心位于胸*偏左,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枢纽,主要具有推动血行、调节神志等功能。

①推动血行。血液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物质,血液是在脉中运行的,只有保证血液正常运行,才能及时而充分地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而心脏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如果心脏功能衰弱,血液的运行就会受阻。人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脉搏较弱等不良症状。

②调节神志。精、气藏于心,而神是精、气的综合表现,因此,心具有调节神志的功能。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很有可能出现健忘、失眠、精神混乱等不良症状。

③心的其他功能。心与汗液的分泌息息相关,汗液是津液在心的作用下化生的,最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心内的气血与舌相通,正是在心的作用下,舌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舌头出现舌尖发红、糜烂等异常,则有可能心功能出现异常。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具有运化、营养肌肉、统血等功能。

①运化。脾主要对水谷进行运化。首先,脾是胃的消化助手,它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脾还对水谷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运输。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可转化为能够被脾吸收的营养物质,脾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后就会将其运输到肺,然后再通过脉运输到人体内的其他部位,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②营养肌肉。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被脾吸收后,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肌肉中,肌肉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这就为肌肉丰满、结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统血。脾能够运化水谷,而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根源,因此,脾能够统 血,调节血液的运行,使得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4)肺

肺位于**,且髙高在上。比任何脏腑的位置都要髙,具有主气、通调水道等功能。

①主气。人体进行呼吸,即从自然界吸人新鲜的空气,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都离不开肺,正是在肺的作用下,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才能吐故纳新;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为宗气,此种气一方面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还能调节人的呼吸、声音。

②通调水道。肺能够调节水分在人体内的运行,使得水液运行通畅,从而有效促进水液的新陈代谢。如果肺的功能出现异常,则容易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

③肺的其他功能。肺与人的鼻关系密切,鼻是肺气出入人体的通道,它的功能也会受到肺的影响。如果肺功能正常,则呼吸顺畅,鼻的各项功能也比较正常,反之,鼻的功能易出现异常。肺还能通过发挥通调水道的功效滋养体表的皮毛。

(5)肾

肾位于腰部,主要具有藏精、藏水等功能。

①藏精。肾中所藏之精,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本源,由父母遗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功效;后天之精是由人体摄取的食物化生而成,能够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

②藏水。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它能温煦水液中的津液,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它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并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②肾的其他功能。肾还具有滋养骨骼、促迸大脑发育等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实用五脏养生

《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

(1)肝

肝位于人体右胁下,主要具有藏血、疏泄等功能。

①藏血。古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曾经这样说过,“肝藏血,人动则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肝脏是一个藏血“宝地”,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人体卧床休息时,人体需要的血液量较少,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进入肝脏中,肝脏就成为储备血液的仓库。当人体进行活动时,如进行体力劳动或 体育 活动时,人体需要较多的能量和氧气,此时人体就需要较多的血液;于是,肝脏中储备的大量的血液就会输出,以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由此可见,肝脏发挥着“聚血盆”和“血液量调节器”的双重功效。

②疏泄。肝气具有疏展、柔和的功效。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可以调畅脾胃的气机,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精神状态。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异常,则很容易造成脾胃功能异常、心情烦躁、易怒、失眠等不良症状的出现。

③肝的其他功能。由于肝有藏血、疏泻这两大功能,使得肝还具有了养筋、养目等功能。

(2)心

心位于胸*偏左,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枢纽,主要具有推动血行、调节神志等功能。

①推动血行。血液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物质,血液是在脉中运行的,只有保证血液正常运行,才能及时而充分地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营养,而心脏是推动血行的主要动力,如果心脏功能衰弱,血液的运行就会受阻。人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面色苍白、脉搏较弱等不良症状。

②调节神志。精、气藏于心,而神是精、气的综合表现,因此,心具有调节神志的功能。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很有可能出现健忘、失眠、精神混乱等不良症状。

③心的其他功能。心与汗液的分泌息息相关,汗液是津液在心的作用下化生的,最后通过皮肤排出体外;心内的气血与舌相通,正是在心的作用下,舌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舌头出现舌尖发红、糜烂等异常,则有可能心功能出现异常。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具有运化、营养肌肉、统血等功能。

①运化。脾主要对水谷进行运化。首先,脾是胃的消化助手,它能促进胃对食物的消化;另外,脾还对水谷所产生的营养物质进行吸收、运输。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可转化为能够被脾吸收的营养物质,脾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后就会将其运输到肺,然后再通过脉运输到人体内的其他部位,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②营养肌肉。水谷中的营养物质被脾吸收后,其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被输送到肌肉中,肌肉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这就为肌肉丰满、结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③统血。脾能够运化水谷,而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根源,因此,脾能够统 血,调节血液的运行,使得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从而有效避免血液外溢。

(4)肺

肺位于**,且髙高在上。比任何脏腑的位置都要髙,具有主气、通调水道等功能。

①主气。人体进行呼吸,即从自然界吸人新鲜的空气,呼出体内污浊的气体,都离不开肺,正是在肺的作用下,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才能吐故纳新;肺吸收的气体和水谷化成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内合成为宗气,此种气一方面能够调节人体内各个组织的生理活动,另一方面还能调节人的呼吸、声音。

②通调水道。肺能够调节水分在人体内的运行,使得水液运行通畅,从而有效促进水液的新陈代谢。如果肺的功能出现异常,则容易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问题。

③肺的其他功能。肺与人的鼻关系密切,鼻是肺气出入人体的通道,它的功能也会受到肺的影响。如果肺功能正常,则呼吸顺畅,鼻的各项功能也比较正常,反之,鼻的功能易出现异常。肺还能通过发挥通调水道的功效滋养体表的皮毛。

(5)肾

肾位于腰部,主要具有藏精、藏水等功能。

①藏精。肾中所藏之精,主要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种,先天之精是生命的本源,由父母遗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功效;后天之精是由人体摄取的食物化生而成,能够为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

②藏水。肾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它能温煦水液中的津液,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它还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并最终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②肾的其他功能。肾还具有滋养骨骼、促迸大脑发育等功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