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知道1 知道21 知道41 知道61 知道81 知道101 知道121 知道141 知道161 知道181 知道201 知道221 知道241 知道261 知道281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医易心法周易与中医养生成铁智著
2024-03-31 13:33:06 责编:小OO
文档

简介:《医易心法:周易与中医养生》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影响深远。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中医讲阴阳平衡,故我们着重阴阳。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热为阳,寒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实为阳,虚为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也。阴阳平衡而已。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想学习周易

周易研究》分类总目录1988-1999

《周易研究》1988——1999年分类总目录:

《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金景芳(88·1·1)

《读帛书《周易》》连劭名(88·1·8)

《《周易》筮法原无撝�详考》〔美〕夏含夷(88·1·15 )

《《杂卦》不杂说》王兴业(88·1·20)

《《杂卦》论》萧汉明(88·2·21)

《《三坟易》卦序初探》王兴业(89·1·21)

《从观象系辞说到《乾》卦之取象》刘 正(89·1·34)

《谈《革》卦的解释和贡献》周振甫(89·2·9)

《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王新春(89·2·40)

《河图洛书解》常光明(89·2·52)

《摾�ê颟新解》李衡眉(89·2·60)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美〕成中英(90 ·1·1)

《帛书《系辞》浅说——兼论《易传》的编纂》韩仲民(90·1·1 5)

《《周易·咸卦》解》刘天中(90·1·21)

《《周易·说卦传》中的摾顶、撔详、撁鼣》〔台〕黄 沛荣(90·2·1)

《论《周易》是卜筮之书——兼与宋祚胤先生商榷》曹大中(90·2·7)

《《需》筮辞与古代兵法》王路(90·2·15)

《《周易》新证》刘先枚(91·1·7)

《论《师》卦》任蕴辉(91·2·6)

《论易卦符号的阴阳寓义》曹福敬(91·4·16)

《也谈利建侯——并与李衡眉同志商榷》则中(92·1·9)

《论《系辞传》是稷下道家之作——五论《易传》非儒家典籍》〔台〕陈鼓应(92·2·3)

《道家新成员考辨——兼论《易·系辞》不是道家著作》周桂钿(93·1·1)

《《周易》原著精神大白》〔香港〕谢宝笙(93·2·1)

《《周易》词义辨析》吴新楚(93·3·17)

《咸恒渐归妹四卦浅解》吕绍刚(93·3·20)

《《周易》撌睌撑粩观念的特征及发展方向》〔台湾〕林 丽真(93·4·12)

《《周易·序卦传》爻象变化规律之试释》刘蕙孙(94·1·1 )

《西周金文与《周易·象传》》连劭名(94·2·10)

《从摿揭菙释撎�珨》李存山(94·2·15)

《撎镉星荩��囱详新解》(94·3·1)

《十翼成篇考》黄庆萱(94·4·3)

《易学中的阴阳五行观》郑万耕(94·4·24 )

《《左传》所载《师卦》古义探微》陈建梁(95·1·3)

《《周易》起源于撜荚率鯏》张文(95·1·12)

《从易学传承看《系辞传》成书年代》杨军(95·1·21)

《八风考略》沈祖绵(95·2·3)

《西周易卦与筮法初探》晁福林(95·3·1)

《论太极与大恒》连劭名(95·3·10)

《《彖传》《大象传》释卦次序考》廖名春(95·3·25)

《《周易》思想综合分析——兼论《周易》成书年代及作者》叶福翔(95·4·5)

《论王弼的撑蘧虏说》李世英(96·1·18)

《司马光《温公易说》探析》董根基(96·1·24)

《杨简易学略论》傅荣贤(96·1·30)

《帛书《周易·泰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96·2 ·21)

《《象传》性质新探》刘保贞(96·2·26)

《李杞《用易详解》的易学特点及其在易学史上地位》蔡方鹿 (96·2·34)

《评帛书《易经》研究的两种倾向》方向东(96·3·25)

《苏轼易学与人格》耿亮之(96·3·31)

《钱一本易象义理窥测——《周易像象管见》》〔港〕张克伟(96·3·38)

《象数与义理——论孔子下学上达的心路历程与易学两派分途发展的哲学根源》〔泰〕郑彝元(96·4·34)

《杨雄《法言》中的易学思想》李英华(96·4·41)

《春秋《易》文本》吴前衡(97·1·16)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郑万耕(97·1·25)

《冯契对《周易》辩证逻辑思想的研究》丁祯彦(97·1·32 )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上)》〔日〕池田 知久著、牛建科译(97·2·20)

《《周易·说卦传》错简说新考》廖名春(97·2·33)

《王弼的崇本息末观与玄理化的易学倾向》高晨阳(97·2·4 2)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李兰芝(97·2·54)

《从帛书《易传》证知孔子说《易》引用古熟语》邓立光(97 ·3·1)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释文(下)》〔日〕池田 知久著、牛建科译(97·3·6)

《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辨》裴传永(97· 3·20)

《略论摬沃な肥聪的杨万里易学》傅荣贤(97·3·27)

《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97·3·32)

《《周易》中《既济》《未济》的考释》黄玉顺(97·4·25 )

《虚浮世界的清流——《周易干氏注》述评》叶友琛(97 ·4·30)

《王安石易学与其新学及洛学》耿亮之(97·4·37)

《出入占考》连劭名(98·1·21)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上)——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述》黄黎星(98·1·34)

《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述》黄黎星(98·2·64)

《谈《三坟易》的校误与正文》王兴业(98·2·76)

《《左传》筮例与文王演《周易》》李纯仁、耿志勇(98·3 ·3)

《论王弼易学对两汉象数易学的继承》田永胜(98·3·11)

《王阳明易学略论》温海明(98·3·23)

《王船山易学渊源试探》汪学群(98·3·33)

《退溪易学初论》吕绍纲(98·4·15)

《以佛解易、佛易一家——读智旭《周易详解》》陈坚(98·4·15)

《黄寿祺《周易尚氏学札记》评述》黄高宪(98·4·21)

《《序卦》不摲羟硵》庾潍诚(99·1·31)

《《周易》乾坤两卦卦爻辞五考》廖名春(99·1·38)

《《周易·谦》卦辞、爻辞别解》程建功(99·1·50)

《《周易》星象通考(一)》乌恩溥(99·2·25)

《《周易》卦辞撆髷、撴跀考》臧守虎(99·2·36)

《孔子解《易》十九则述要》(台)胡自逢(99·3·3)

《《周易》星象通考(二)》乌恩溥(99·3·13)

《略论《周易》卦爻变化的特点》钮恬(99·3·25)

《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的基本骨架》李尚信(99·4·31 )

·帛易研究·

《马王堆帛书《系辞传》校读》〔台〕黄沛荣(92·4·1)

《帛书《系辞》和帛书《黄帝四经》》陈鼓应(93·4·1)

《帛书《系辞》释文再补》廖名春(93·4·9)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日〕池田知久 、牛建科译(95·2·27)

《帛书《易经》异文校释(乾椔?》刘大钧(94·2·1)

《宫的分别字与《周易》爻辞新解》任俊华(94·2·6)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数》〔港〕邓立光 (94·3·20)

《帛书《周易》异文校释》刘大钧(94·3·30)

·象数易学研究·

《河图洛书探微》王兴业(93·3·1)

《惊魄的宇宙之谜——《洛书》之我见》周康龄(94·3·66)

《摵油悸迨阌与汉字起源》李立新(95·3·43)

《河图洛书试析》王怀(95·3·52)

《图数浅议》赵春杰(95·3·60)

《关于河图洛书问题——李申兄》萧汉明(95·4·34)

《河图洛书是新石器时代的星图》曾祥委(95·4·46)

《河图、洛书与朱熹哲学》陈超(95·4·58)

《焦延寿易学渊源考》连镇标(96·1·3)

《陆绩象数易学述评》林忠军(96·1·10)

《《上下经卦变歌》评述》乌恩溥(96·2·10)

《试论京房易学中的世卦起月例——与朱伯义先生商榷》刘玉建(96·2·17)

《融旧铸新的诠释与研究——王新春《周易虞氏学》序言》刘大钧(96·3·3)

《试论虞氏易学撆酝ㄋ禂的易理内涵》王新春 (96·3·6)

《邵雍先天图卦序来自李挺之卦变说》郭�(96·3·19 )

《五行说与京房易学》刘玉建(96·4·1)

《干宝易学思想研究》林忠军(96·4·12)

《河图辨证——答萧汉明兄》李申(96·4·25)

《试论十二辟卦》王兴业(97·1·3)

《阴阳鱼太极图源流考——兼与郭�先生商榷》张其成(97·1·9)

《读《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胡自逢( 97·2·3)

《读《周易折中》》刘大钧(97·2·10)

《《周易》挠笫龟与现代系统学模型》陈世陔(97·4·3)

《撠员鋽说辨析》常秉义(97·4·15)

《《周易》的挠笏嘉玛及其现代意义》王树人、喻柏林(98 ·1·1)

《卦变说探微》郭(98·1·9)

《丁易东象数易学》林忠军(98·2·40)

《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思想》章伟文(98·2·53)

《象数范畴论》张其成(98·4·27)

《《周易·系辞传》挠髷概念初探》〔台〕李玮如(98·4 ·37)

《西汉后期象数易学兴起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根源》张涛(98·4·47)

·易学史·

《张载《易》学研究》徐志锐(88·1·94)

《程颐的《易传》》〔美〕苏德凯(88·1·102)

《孔子思想对《易经》的贡献》〔台〕吴怡(88·2·1)

《略论《周易》卦变》陈恩林(88·2·11)

《《左传》占例破译》霍斐然(88·2·27)

《论王弼《周易略例》在易学史上的地位》余敦康(89·1·1 2)

《殷墟撘棕详卜甲探索》冯时(89·2·13)

《邵雍的《皇极经世书》》李申(89·2·22)

《撝匆煌持跀与王弼易学》王晓毅(88·2·31)

《谈式占、八卦与洛书》王兴业、翟静媛(90·2·21)

《虞翻著作考释》刘大钧(90·2·31)

《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蒋国保(90·2·34)

《杭辛斋《周易》象数思想评价》李树菁(90·2·42)

《熊十力易学思想探微》颜炳罡(90·2·51)

《再探群巫——巫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FK(〗潘世宪〖FK)〗(91 ·1·13)

《太极图渊源辩》李申(91·1·22)

《对《淮南子》运用易学的思考》杨默玄(91·2·13)

《再探群巫》潘世宪(91·2·21)

《考古发现与易纬》连劭名(91·3·4)

《三易名义考》刘运兴(91·3·11)

《《周易参同契》的哲学基础》乌恩溥(91·4·8)

《评宋人陆秉对《周易》挚笱苤�龟的解说》郭鸿林(92· 1·1)

《京房易学的象数模式与义理内涵》余敦康(92·2·10)

《?益与《周易禅解》》夏金华(92·2·23)

《《周易表解》自序》潘雨庭遗作(92·3·1)

《胡瑗易学管窥》郑万耕(92·3·9)

《陈第《伏羲图赞》评要》张善文、黄黎星(92·3·18)

《宋易在元代的发展》梁韦弦(92·3·22)

《《焦氏易林》作者考辨——兼与黎子耀先生商榷》陈良运(92·3·28)

《《周易参同契》作者考》方春阳(92·3·33)

《《易经图谱解说》序》刘大钧(92·4·10)

《李光地与《易》学》詹石窗(92·4·12)

《《周易》丹道思想初探》刘国梁(92·4·19)

《象数易与义理之流变——从易学发展的角度看象数、义理、卜筮三者的关系》刘光本(92 ·4·27)

《郑玄易学思想述评》林忠军(93·1·6)

《论孙奇逢撗б兹�怯靡讛的学以致用的思想》李之鉴(93 ·1·20)

《论汉代易学的纳甲》任蕴辉(92 ·2·13)

《冯友兰易学思想初探》彭卫国(92·2·21)

《台湾易学著作与易学家》〔台〕徐芹庭(92·2·24)

《《易》学源流及其《易》源论证》王子奂(93·4·26)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蔡方鹿(94· 1·9)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94·1·17)

《论焦循《易》学的通变与数理思想》陈居渊(94·2·23)

《孟喜易学略论》傅荣贤(94·3·4)

《徐昂教授学术思想及《徐氏全书》的学术价值浅谈》徐放 (94·3·8)

《论邵雍与《皇极经世》的思想结构》潘雨廷(94·4·5)

《京房易学思想述评(上)》崔波(94·4·17)

《京房易学思想述评(下)》崔波(95·1·26)

《简论欧阳修的《易》说及其史学观》林怡(95·1·35)

《《归藏》卦名辨证》王宁(95·2·14)

《《管子》与《连山易》》王德敏(95·2·21)

《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与朱熹对易挠髷的不同看法》〔台〕林丽真(95 ·2·35)

《郑玄爻辰说述评》刘玉建(95·3·34)

《孔颖达易学思想研究》宋开素(95·4·15)

《尚秉和易学思想初探 刘光本(95·4·27)

《京房《易》与《焦氏易林》》陈良运(99·1·3)

《《周易》和《焦氏易林》婚配生殖喻象摭论》王政(99·1· 15)

《20世纪的《周易》古史研究》陈桐生(99·1·23)

《《〈三坟易〉探微》序言》刘大钧(99·2·1)

《三论《归藏易》》王兴业遗作(99·2·3)

《对天水卦台山伏羲画卦传说的新思考——卦源新探》黄国卿(99·2·12)

《西周甲骨刻辞与《周易》》连劭名(99·2·18)

《读船山先生《周易大象解》》梁韦弦(99·2·21)

《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韩〕金晟焕(99·3 ·37)

《郭璞易学渊源考》连镇标(99·3·49)

《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傅荣贤(99·3·57)

《仲长统的思想与易学张涛》(99·4·37)

《《太平经》刑德图式的易学表现及其他》 于涛(99·4·43)

《金一夫与《正易》》〔美〕李钟勇著、梦海译(99·4·49)

·周易与文化·

《鼓励音乐家研究《周易》》〔美〕赵自强(88·1·64)

《《周易》与中国文化之根》张立文(88·1·66)

《《周易》经济思想初探》牛占珩(88·1·78)

《论《易传》的整体思想》颜炳罡(88·1·82)

《《易传》宇宙发生论初探》林忠军(88·1·88)

《《庸》《孟》与《易传》》王新野(88·2·29)

《遁甲之学符?化》詹石窗(88·2·37)

《大汶口文化陶尊撑淖谨的观念内涵与《周易》阴阳哲学的思想渊源》倪志云(88·2·46)

《黑格尔老子及其《易经》的辩证哲学》〔美〕钟启禄(88· 2·51)

《从舞蹈的角度谈八卦的审美功能》周冰(88·2·57)

《《易经》中的辩证思维萌芽》唐明邦(89·1·39)

《中国的《易》文化传统》罗炽(89·1·46)

《天道·人道·道统》〔台〕陈立夫(89·2·1)

《论石涛画谱的哲学思想——兼论中国画与《易》的关系》李巍(89·1·54)

《《易经》思维特征》王杰(89·1·62)

《由朱熹易说检讨其思想之特质、影响与局限》〔香港〕刘述 先(90·1·54)

《《周易》与传统语言学》杨端志(90·1·64)

《《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美〕唐力权(90·2·76)

《再论《周易》的思维方式》于春海(90·2·59)

《《易经》认识论发微》康中乾(90·2·66)

《《易大传》经济思想再探》牛占珩(90·2·71)

《《周易》与怀德海之间(续)》〔美〕唐力权(91·1·34)

《庄子的处世哲学与《周易》》钮福铭(91·1·43)

《论《周易》文化元及其现实效应》戈平(91·1·49)

《《易经》英译版前言》〔瑞士〕C·G荣格楼格译(91·2·3 2)

《《周易》系辞范式与问题》李廉(91·2·43)

《论《周易》的审美意识》陈良运(91·2·49)

《《经济表》与《周易》》谈敏(91·3·19)

《《周易》与《文心雕龙》》李平(91·3·30)

《《易传》的辩证逻辑思想》冯契(91·4·25)

《用《易经》阴阳象数看莱布尼茨的逻辑数学化思想》罗翊重 (91·4·33)

《《易经》哲学研究》〔台〕杨汝舟(91·4·41)

《《周易》经纶治国论》徐志锐(92·1·12)

《刚为《易》之魂——论《周易》崇阳抑阴的哲学倾向》朱良志(92·1·20)

《《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施炎平(92·1·29)

《《周易》理念与管理之道》刘大伟(92·1·39)

《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蒙培元(92·2·33)

《乾坤卦义与两性观念》徐儒宗(92·2·37)

《阴阳枣《周易》美学思想之总纲》王维平、朱岚(92· 2·45)

《《周易》武术与灵感思维》燕子杰(92·3·37)

《诗性智慧的结晶——从《周易》古典美学》杨岚(92·3·44)

《《周易》哲学精神的新诠释——读《周易阐微》》李景林(92·3·53)

《《周易》古经词汇琐议》牛占珩(92·3·55)

《《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序》方克立(92·4·36)

《《周易》与具象思维》朱锋(92·4·42)

《《易经》——中国历史哲学之滥觞》吴根友(92·4·50)

《论易哲学与易文化圈》〔美〕成中英(93·1·27)

《《易经》的符号逻辑》〔德〕D·R·斐德烈(93·1·35)

《中国古代神话与《易经》》连劭名 (93·1·51)

《超越名言、感而遂通——走出西方科学方法的困境》龚隽(93·1·58)

《《周易》哲理与现代权力决策层次的最佳组合》谢玉堂(93 ·2·33)

《《周易》成语例说》徐传武(93·2·36)

《从原始思维中的两个世界看《周易》的卦爻辞》李道湘 (93·2·48)

《《中国古代龟卜文化》感言》宋开玉(93·2·53)

《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椧椎赖内故?一)》〔美〕唐力权(93 ·3·27)

《周易的符号结构与物质的元素结构——兼谈对辩证思维智能机的启示》李廉(93·3·36)

《人为自然之物,必循自然之规》孙守璞(93·3·42)

《权能与场有:行依论——易道的诠释(二)》〔美〕唐力权(93·4·45)

《《周易》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画中的特殊地位》李巍(93· 4·53)

《略论乾卦的系统性质》钮福铭(93·4·69)

《太极与胎》高峰(93·4·57)

《从东西文化、学术、思想看易学的意义和特色》〔美〕陈启 云(94·1·42)

《《周易》思维方式及其偏向发展》张其成(94·1·52)

《《易传》的吉凶观》梁韦弦(94·1·84)

《结婚、离婚与——《周易》的言外之意》〔美〕夏含夷作、李衡眉、郭明勤译(94 ·2·45)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94·2·88)

《论《周易》象数对近体诗形式的影响》胡志勇(94·2·52 )

《《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杨昌勇(94·2·57)

《论《文心》的易象思想》陈守福(94·3·34)

《《周易》成语例说(节选)》徐传武(94·3·43)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中——论《周易》美学的基本精神》王维平、朱岚(94·3·49)

《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陈望衡(94·3·56)

《读《话说太极图》》郑杰文(94·3·64)

《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易学阐释》刘润忠(94·4·33)

《试论道家思想与《易传》的形成》方光华(94·4·40)

《《周易》审美价值取向初探》周山(94·4·48)

《《易经》领导思想初探》李纯任(94·4·53)

《《周易》情感思维初探》傅云龙、柴尚金(95·1·41)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陈良运(95·1·50)

《试论《周易》的撊四睌》张增田(95·1·65)

《周易智慧之源流》张连国(95·2·42)

《《周易》与北宋庆历改革》陈金全(95·2·50)

《论《周易》的撊说罃观》梁韦弦(95·2·56)

《《周易》与《乐记》》李平(95·2·63)

《从新科学的启示去探讨《易经》的哲学原理:阴阳辩证一元论〖JY。〗〖HT K〗窦宗仪(95·3·71)

《八卦掌与《周易》八卦的关系》刘金亮(95·3·81)

《易学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郑万耕(95·4·62)

《《周易》开创了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先河》张本一(95·4 ·71)

《《易传》与道家哲学思想》丁原明(96·1·38)

《在《周易》与撌澜缯苎�之间——论本体诠释学的哲学路向》李翔海(96·1·45)

《《周易》与京剧艺术》赵建永(96·1·53)

《《周易》与古人的名和字》宋开玉(96·1·64)

《《易》墨撘謇�迹略论》舒大刚(96·2·44)

《《周易》人格建构》李兰芝(96·2·53)

《论《易经》的人文精神——兼论《易经》非筮卜之书》孙希国、李大银(96·2·62)

《韩国太极旗的由来》〔韩〕梁礼?(96·2·68)

《阴阳智慧说和《周易》系统论》施炎平(96·3·48)

《生生之道与中国哲学》刘泽亮(96·3·57)

《撑尥�桓磾�枣《周易》的转化观》王鲁宁、王鲁飞(96·3·65)

《《周易》古经句法探析》牛占珩(96·3·71)

《《周易》与当代企业管理》姚伟钧(96·3·77)

《《周易》的哲理化与撘紫髷符号的更新》汪裕雄(96·4·46)

《《周易》的刚与柔》张增田(96·4·57)

《《周易》思维与象棋起源及其设计思想》宋会群(96·4·66)

《《周易》管理思想及其文化生态根源》李少惠、朱岚(96·4·73)

《《周易》价值观初探》张瑞亭(96·4·80)

《论《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邹然(97·1·37)

《太极之美》王明居(97·1·46)

《《易传》道论研究》李祥俊(97·1·53)

《从《易经》与《论语》中的传统道德观念及其现实意义》李文炳(97·1·60)

《《周易》的管理哲学论纲》黄宝先(97·1·64)

《《周易》的科学方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周瀚光(97·2·62)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学内涵》刘金钟(97·2·66)

《试论《周易》的勤政、廉政思想》崔波(97·2·71)

《《易经》作者主观意向是《易经》吉凶重要成因之一》钮福铭(97·3·39)

《论《周易》的情理品位》陈良运(97·3·55)

《关于《系辞》的思想及其对文学的影响》翟江月(97·3·66)

《太极图古文字证》国光红(97·3·69)

《周易方圆论》王明居(97·4·46)

《《易传》撍郎��禂揆义》王利民(97·4·55)

《《易经》中的君子观》于春海、卞良君(97·4·63)

《《易经》与《老子》的辩证思想》艾新强(98·1·46)

《从帛《易》挢釉粩看孔子晚年的哲学思想》赵士孝、刘怀惠(98·1·50)

《《易·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刘太恒(98·1·60)

《重视经济问题的易学名著:《焦氏易林》》牛占珩(98·1·65)

《易学的哲思�枣人类理性的导引》高怀民(98·2·1)

《试论《易传》的基本哲学范畴》黄宝先(98·2·8)

《哲学问题在当代和《周易》哲学观诠释——形而上学与形而中论》鞠曦(98·2·15)

《《易传》的道德哲学与现时代》罗炽(98·2·27)

《论《易传》的政道观与治道观》朱岚(98·2·35)

《安东尼及其《周易》心理学研究》赵继明(98·3·40)

《《周易》人格理论之剖析》翁银陶(98·3·47)

《悔字求缺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一个实例》赵建祥(98·3·53)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论《周易》撎烊撕弦粩观中撎鞌与撊藬的结合点》刘金明(98·3·59)

《《周易》精蕴初探》李太生(98·3·69)

《象数思维管窥》唐明邦(98·4·52)

《论《周易》的生命哲学》施忠连、李廷(98·4·58)

《《易经》解秘》康中乾(98·4·62)

《《周易》中摼�訑之特质初探》〔台〕侯婉如(98·4·77)

《论王勃的周易美学思想》王本青(98·4·85)

《周易与经济》〔台〕林国雄(98·4·88)

《《周易》中的道德观》于春海、卞良君(99·1·55)

《撊毫�奘讛与最佳生存状态——试谈《乾卦》对儒、道生命观及先秦汉魏文士生命意识的影响》翟江月(99·1·59)

《三《易》首卦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精神》罗勋章(99·1·64)

《《周易·明夷卦》及其历史故事新解》王雷生(99·1·71)

《《周易》撋竦罃析》陈望衡(99·2·54)

《《周易》德义利略论》丁四新(99·2·61)

《《周易》与古代经济》牛占珩(99·2·68)

《《易经》卦图解意》康中乾(99·3·61)

《《周易》摮钟�械罃观中的德性意识》杨建祥(99·3·70 )

《《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黄黎星(99·3·81)

《《易传》义利观研究——兼论《易传》之伦理思想》孙熙国、许青春(99·4·58)

·易与自然科学·

《《周易》阴阳观的起源及其自然科学基础问题》秦广忱(88·1·31)

《计算机和《易经》的法则》杨钟淮(88·1·40)

《中医与易学象数》武晋(88·1·52)

《《周易参同契》与气功科学理论 潘世宪(88·1·58)

《中国古代算筹二进制数表和《周易》》张吉良(88·2·61)

《科学易》赵定理(88·2·70)

《医易溯源》夏克平(88·2·77)

《《易经》中的控制论》〔匈〕劳维斯、林忠君译(89·1·66)

《论《周易》符号规律及其意义》张洪源、张羽(89·1·78)

《河图洛书在气功中的妙用》王守经(89·1·85)

《八卦与灵龟八法》陈少宗(89·1·89)

《九宫算原理及高阶幻方的解》邓宇镌(89·2·61)

《论气功、武术与《易经》》燕子杰(89·2·70)

《《周易》所蕴示的遗传密码》徐宏达(89·2·76)

《《易经》的医学价值浅探》黄贤忠(89·2·82)

《论易理之用及《易》象数之理》赵庄愚(90·1·73)

《浅谈《周易》八卦与中国武术》尚济(90·1·82)

《略说《易》与医》周仰贤(90·2·87)

《浅谈《三指禅》的易学思想》李家和(90·2·91)

《《周易》撋邢笾破鲾说与传统科技》贺圣迪(90·2·94)

《《易经》与人体生物节律》王宗耀(91·1·57)

《《周易》象数原理在针刺手法中的应用》柳少逸、蔡锡英(91·1·65)

《《周易》蓍尺制度论略》金其鑫(91·2·58)

《《周易》交济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张发荣(91·2·64)

《试谈先天八卦太

关于中医养生传承的诗句

1.关于养生的古诗句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2.描写养生的诗句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3.我们是中医的传人诗歌

当生姜失去麻黄 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 当佩兰失去藿香 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 当我离别了你 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断肠 谢谢你 是你 一直在启悟我 什么是大黄的豪爽 什么是桑叶的清凉 什么是人参的无私 什么是附子的坚强 一直以来 你 像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 像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 像怀菊给我秋季的慰藉 像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你是我受伤时的三七 是我失意时的远志 是我烦闷时的栀子 是我迷茫时的苏合香 只有在 没有你的时候我才懂得 什么叫夏月麻黄 想起你的时候我才知道 什么叫调和诸方 梦到你的时候才发觉 什么是平补三焦 遇到你的时候才明白 什么是救逆回阳 你曾告诉我 人生就应该像熟地 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 人生应该像青黛 在氤氲中营造希望 人生就应该像阿胶 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 人生更应该像石膏 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 啊,我亲爱的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相处中 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 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 有的只是相使、相须 我希望 我们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 我们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 我们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我相信 我们的情谊 定会在人生事业的升降浮沉中 绽放光芒。

..。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关于中医养生传承的诗句

1.关于养生的古诗句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2.描写养生的诗句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3.我们是中医的传人诗歌

当生姜失去麻黄 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 当佩兰失去藿香 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 当我离别了你 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断肠 谢谢你 是你 一直在启悟我 什么是大黄的豪爽 什么是桑叶的清凉 什么是人参的无私 什么是附子的坚强 一直以来 你 像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 像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 像怀菊给我秋季的慰藉 像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你是我受伤时的三七 是我失意时的远志 是我烦闷时的栀子 是我迷茫时的苏合香 只有在 没有你的时候我才懂得 什么叫夏月麻黄 想起你的时候我才知道 什么叫调和诸方 梦到你的时候才发觉 什么是平补三焦 遇到你的时候才明白 什么是救逆回阳 你曾告诉我 人生就应该像熟地 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 人生应该像青黛 在氤氲中营造希望 人生就应该像阿胶 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 人生更应该像石膏 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 啊,我亲爱的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相处中 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 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 有的只是相使、相须 我希望 我们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 我们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 我们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我相信 我们的情谊 定会在人生事业的升降浮沉中 绽放光芒。

..。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关于中医养生传承的诗句

1.关于养生的古诗句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2.描写养生的诗句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3.我们是中医的传人诗歌

当生姜失去麻黄 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 当佩兰失去藿香 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 当我离别了你 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断肠 谢谢你 是你 一直在启悟我 什么是大黄的豪爽 什么是桑叶的清凉 什么是人参的无私 什么是附子的坚强 一直以来 你 像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 像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 像怀菊给我秋季的慰藉 像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你是我受伤时的三七 是我失意时的远志 是我烦闷时的栀子 是我迷茫时的苏合香 只有在 没有你的时候我才懂得 什么叫夏月麻黄 想起你的时候我才知道 什么叫调和诸方 梦到你的时候才发觉 什么是平补三焦 遇到你的时候才明白 什么是救逆回阳 你曾告诉我 人生就应该像熟地 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 人生应该像青黛 在氤氲中营造希望 人生就应该像阿胶 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 人生更应该像石膏 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 啊,我亲爱的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相处中 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 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 有的只是相使、相须 我希望 我们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 我们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 我们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我相信 我们的情谊 定会在人生事业的升降浮沉中 绽放光芒。

..。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关于中医养生传承的诗句

1.关于养生的古诗句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2.描写养生的诗句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3.我们是中医的传人诗歌

当生姜失去麻黄 才懂得什么叫做彷徨 当佩兰失去藿香 才知道什么叫做神伤 当我离别了你 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断肠 谢谢你 是你 一直在启悟我 什么是大黄的豪爽 什么是桑叶的清凉 什么是人参的无私 什么是附子的坚强 一直以来 你 像山海棠给我春天的芬芳 像薄荷送我夏日的清凉 像怀菊给我秋季的慰藉 像冰片送我冬天的舒畅 你是我受伤时的三七 是我失意时的远志 是我烦闷时的栀子 是我迷茫时的苏合香 只有在 没有你的时候我才懂得 什么叫夏月麻黄 想起你的时候我才知道 什么叫调和诸方 梦到你的时候才发觉 什么是平补三焦 遇到你的时候才明白 什么是救逆回阳 你曾告诉我 人生就应该像熟地 在九蒸九晒中得到升华 人生应该像青黛 在氤氲中营造希望 人生就应该像阿胶 在炽热煎熬中得到凝练 人生更应该像石膏 在烈火焚烧中追逐辉煌 啊,我亲爱的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相处中 从没有过什么十八反 也不存在什么十九畏 有的只是相使、相须 我希望 我们一起分担风寒暑湿热 我们一起体验酸苦甘辛咸 我们一起追逐寒热平温凉 我相信 我们的情谊 定会在人生事业的升降浮沉中 绽放光芒。

..。

4.关于中医的古诗词

关于古中医的诗词歌曲赋等,在中医古籍中是实在是太多了。

举例一些古籍读本:

《药性歌括四百味》

《脉象口诀歌》

《药性赋》

《诸病主病诗》

《百家针灸歌赋》

《汤头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伤寒百证歌》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医方歌括》

。。。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诗词等实在是举不胜举。

5.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