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这个人口仅有340万的国家,却培养出了众多足坛巨星。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乌拉圭曾两度获得世界杯冠军,两次赢得奥运会男足金牌,以及夺得十五次美洲杯冠军。这些荣誉证明了足球在这个国家的成功。然而,为什么同属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这两支世界顶级球队,依旧屹立于世界足球之巅,而乌拉圭却背负着“粗野”和“肮脏”的标签呢?这个问题复杂且深远,很多人将其与乌拉圭一度遭受的军事和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足球经济学》一书中,专栏作家西蒙·库珀和史蒂芬·西曼斯基探讨了一国足球成就与人口、人均收入以及足球经验等因素的关系。乌拉圭成为了这项研究中的一个特例。西蒙·库珀认为,乌拉圭的足球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弥补其在人口方面的劣势。因为其他六个曾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国家,都有庞大的人口、丰富的足球底蕴和较高的人均收入。
尽管如此,乌拉圭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在寻找表达自我的机会——2010年南非世界杯闯入四强,2011年赢得美洲杯。在乌拉圭人的思维中,人口和经济并不能决定足球。著名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足球往事》一书中,如此描述乌拉圭人对足球的热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战术大师,每一次国家队的比赛,无论对阵哪一支球队,整个国家都会屏住呼吸。”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1954年瑞士世界杯上,“乌拉圭足球”曾是另一个概念。在1960年《世界足球》创刊号上,记者们将“艺术足球”的荣誉赋予了乌拉圭队。那时在南美,巴西都无法从乌拉圭手中夺取这个标签。
乌拉圭足球的复兴,直到一个人的回归,才似乎回到了正轨。这个人就是主教练塔巴雷斯。“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乌拉圭。”塔巴雷斯二度执教乌拉圭后,不仅率队八年后再次进入世界杯,更为“天蓝军团”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塔巴雷斯的足球哲学将比赛视为一种需要探讨和辩论的文化,他强调优秀的理解能力,知道何时进攻,何时防守。
2016年,塔巴雷斯患上了一种名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怪病,肌肉萎缩,神经紊乱。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带领球队,定义了人们对“乌拉圭足球防守”的理解。
乌拉圭的防守组合戈丁和希门尼斯被认为是世界最佳。从俄罗斯世界杯的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在小组赛三场比赛中打进五球,并且是小组赛阶段32强中唯一一球不失的球队。他们在超过270分钟的时间里只出现了33次犯规,排名所有球队倒数第七。
乌拉圭的足球培养策略是年轻化和出国踢球。尽管苏亚雷斯和卡瓦尼已经不再年轻,但乌拉圭坚持培养年轻球员,他们在高水平的联赛中踢球,成长得更快。
乌拉圭《观察家报》统计,乌拉圭足球外流的职业球员人数早已超过200人。塔巴雷斯相信,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才能改变国际足坛对乌拉圭足球的印象。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心跳,那就是足球。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