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自十六国时期起,延续至十个朝代,跨越千余年,直至元代末期。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每一座洞窟都留有“飞天”的痕迹。
2. 从北凉到宋、西夏、元,朝代变迁,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飞天的形态、意境与风格也随之不断演化。
3. 隋代见证了飞天艺术的巅峰,绘制技艺达到了顶峰,主要以中原式的女性形象为主。
4. 飞天的创作大多为群体形式,姿态各异,有的首尾相连,动态生动。其基本形象为菩萨装束,女性体型,或清瘦或丰美,眉目含情,服饰多样。
5. 唐代,飞天形象转变为宫娥舞女,融入了宫廷舞蹈和仕女画风格,由浪漫、夸张转向现实,天人形象转变为楚楚动人的宫女。
6. 唐代的飞天脸型变为中原面孔,保留了半裸、露臂、赤足、钏镯装饰等基本特征,身体轻盈,姿态优美。
7. 五代时期,飞天数量减少,造型单一,逐渐显示出衰败的迹象。
8. 宋代、西夏和元代,飞天绘制进入衰落期,天宫乐舞也随之落幕。宋代的飞天造型缺乏活力,精神焕散。
9. 元代,特别是莫高窟3窟中的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上的四身飞天,较为完美地反映了当地文化特点,但已无佛教飞天的姿态风貌。
10. 飞天的美学基调是健康的,表达了飞舞、开朗、乐观的情趣,这也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所在。飞天的形象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特质,给人以亲切感和护佑感。
11. 飞天艺术展现了不同朝代的特色和民族风格,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飞天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