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异柱目贻贝科贻贝属。俗称为海红,广泛分布于黄、渤海沿岸。
贻贝的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通常壳长6至8厘米,且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且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壳内面灰白色,边缘部为蓝色,有珍珠光泽。铰合部较长,韧带深褐色,与铰合部等长。铰合齿不发达,后闭壳肌退化或消失。足很小且细软。
贻贝属于双壳类的一种贝类,其身体构造与蚶子、牡蛎、蚌等相似。其左右两个外套膜在背面连接处略有愈合,形成显明的排水孔。在外套膜的后腹面边缘生有许多分枝状的小触手,水流通过触手流入外套腔内,再经过鳃从背部排出。这种设计使贻贝能够利用流经身体的海水进行呼吸和循环,同时也利用水流带进微小的生物作为食料。
贻贝有两个闭壳肌,其中后面的一个较大,属于异柱类。它的韧带生长在身体后背缘两个贝壳相连的部分。贻贝通过闭壳肌和韧带开启和关闭贝壳,但闭壳时不像蚶子那样紧密,常常留有缝隙,这些缝隙是足丝伸出的地方。贻贝利用由足分泌的足丝固着在海底岩石或其他外物上。足丝是一种坚固而有韧性的蛋白质物质,其固着力很大。
中国出产的贻贝包括贻贝、厚壳贻贝和翡翠贻贝等几种。它们的贝壳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层黑漆色发亮的外皮。翡翠贻贝的贝壳周围为绿色。贻贝在南北两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北欧和北美数量最多。在中国北部沿海也常见,尤其是在大连,退潮时沿海岩岸以及码头、堤坝的石壁上都可以看到密集的贻贝。
贻贝的繁殖期因种类和地区而异。在中国北方,最常见的贻贝产卵期大致是4、5月和10、11月。产卵时的水温为12至16摄氏度。繁殖期间,贻贝的生殖腺特别肥大,生殖细胞充满整个外套膜。此时雌雄性可以从外套膜和生殖腺的颜色区分出来:雄体这部分的颜色是黄白色,雌体的颜色较深为橙黄色。卵很小,直径约70微米左右,每个母体产卵可达1200万粒。
贻贝的摄食方式与其他双壳类软体动物相似,只能被动地从通过它身体内部的水流中获得食料。主要食物包括硅藻和有机碎屑,也会吃一些原生动物。
在食用方面,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可以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青菜混炒,味道鲜美。
由于贻贝产量大且不易保存,因此多被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淡菜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