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关键字专题TAG最新视频文章视频文章2视频2tag2tag3文章专题问答问答2 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节的来源是什么 建军节具体是几月几日 国庆节具体是几月几日 入木三分是什么意思 高考报名条件是什么 主治医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经济师报名有什么条件 事业编制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律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是什么 幼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考什么科目 大专是否可以报考公务员 护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初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公务员工资制度是什么 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精算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高级会计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造价工程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蒹葭原文 建党节具体是几月几日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 世界环境日具体是几月几日 圣诞节具体是几月几日 平安夜具体是几月几号 赵高为什么死 汉武帝的功绩有哪些 感恩节具体是几月几号 唐玄宗是什么人 过五关斩六将的经过 书籍推荐:《等待戈多》 书籍推荐:《铁皮鼓》 武则天是什么人 华佗是怎么死的呢 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 黄巢起义的经过是什么 火烧赤壁的故事讲什么 文成公主进藏是什么样的故事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梁启超是什么人
2020-03-16 20:06:20 责编:小OO

梁启超是清广东新会人,即今广东江门的新会区。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梁启超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 希望对你有帮助

1、您可以介绍一下梁启超的身份吗?

吴其昌对梁启超的评价: 吴其昌是梁启超的得意弟子,他曾著《梁启超》一书(胜利出版社,1944年版),对梁启超进行了评价。他认为:“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他所创立的“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梁启超,字卓如。他是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他还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以及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假如使全国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的少年,那么我们中国作为未来的国家,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国的少年也变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们中国就会成为从前那样的国家,它的灭亡不久就要到来。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

2、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做了什么事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学者对他的思想、学术思想研究颇多,但是对他的经济思想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他说不上是一个经济学家,但是在经济方面却发表过不少言论,写过不少文章,里面有不少闪光的东西。这不仅他知识广博又关心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管仲、商鞅、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张居正。 1、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齐

3、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还做了什么事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与康有为一起日本,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他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之后梁启超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他集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

4、对梁启超的历史评价如何?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他集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最优秀的学者的之一,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一、长子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梁思成一生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参加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的工作,组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梁启超的一生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个异常响亮的名字。他集*家、学者、作家于一身,以*澎湃、大开风气的文章,为转折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带来了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他留下的1400余万字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史学、哲学、法学、社会经济学、新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

梁启超虽然已经逝去大半个世纪,但在广东新会、北京、天津乃至日本神户,不仅其故居保存良好,而且他那强国、改革的愿望至今仍然鼓舞着无数海内外同胞。1914年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被清华大学沿用至今。然而,在北京香山植物园内,这位风云人物、学界泰斗的墓碑上没有生平,没有任何一个头衔。透过这座墓碑,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为国家复兴而奔走呼号,为民族振兴而鞠躬尽瘁的知识分子的高大形象。

梁启超去世时,曾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三十年来,新事业,新智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此次新会之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梁启超的精神虽然诞生在风雨飘摇的昨日,但在当下,其分量与价值不但不会减损,还能转化为推动历史和社会进程的巨大动力。纪念梁启超,就绝不仅限于维修故居、吸引观众的简单思路,他的遗址和事迹是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崇高理想的鲜活教材;他那维新奋发的精神,更应为时所用,为世所用,以彼时之维新促今日之体制改革,以彼时之新民促今日之公民素质,以彼时之爱国促今日之团结共进。

梁启超曾宣称,有朝一日“举国行当思我耳”。我们相信,大到“神舟五号”升空,小到每一件具体工作的革新,让维新故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在百年之后的时空中再次焕发光彩,便是回应这一预言的最好方式。

寻访梁启超少年时代

1933年,文学大师巴金乘船游览了新会天马河中一棵冠盖300亩的古榕树,写下了散文名作《鸟的天堂》。他在文章结束的部分写道:“远远地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那里就是朋友梁的家乡。”

这里所描写的,便是梁启超的故乡。1873年,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梁启超,出生于新会凤山之下茶坑村一个私塾先生之家。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待到我们寻访之际,先生辞世已75年,但这座百年故居仍然深藏于曲折盘桓的村宅中心,四周广植葵、榕、柑、橘,绿野无极,人声少闻。

梁氏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幢高墙围筑的青砖黑瓦平房,梁启超的少年时代便在此度过。想当年,在梁家门前来来往往的人,有谁曾料到会从这个门口走出一位撼动世纪之交中国政坛文坛的思想文化巨人?在寻访梁启超少年时代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摸索出这位维新巨人从启蒙到成长的心路历程。

梁启超12岁外出游学之前生活和成长的这个家庭,一向以质朴、端凝的家风闻名乡里。梁启超从小在品德修养上深受祖父的影响。据资料记载,每年上元佳节,祖父都要携诸孙来到当地一座庙宇,对着庙内绘有忠臣孝子的图画,“指点而示之曰:”此朱寿昌弃官寻母也,此*穆出师北征也‘,岁以为常。“位于新会南端出海处的崖门,是南宋将亡时宋军与元军最后激战至覆灭的古战场。每年清明祭扫路过崖门时,祖父总爱向儿孙讲述当年南宋宰相陆秀夫背着幼主投海殉国的情景。这些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激励着童年时代的梁启超。

在今天,梁氏宅院内中规中矩的厅堂布置,让人依稀看到了这位祖父不苟言笑的面容。正厅中间桌子上置放着一对青天大花瓶,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八仙图案的金木雕彩瓷画,典型的正统家庭气象。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梁启超,日后却远远超越了父辈“文死谏,武死战”的忠君思想。在封建王朝的尾声,他以维新思想为基础,写下了《新民说》、《少年中国说》、《中国不亡论》等名篇,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描绘出一个改天换地的强国之梦。终其一生,梁启超虽然因为政见的“多变”屡遭诟病,但他爱国的宗旨却从未改变。。在新会人眼里,少年时代的梁启超是个不折不扣的神童。当地人流传着许多关于梁启超幼时出口成章的故事。有一次,他爬梯子玩,看到祖父站在梯子下,便天真地唱道:“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还有一次,梁启超给来访的客人敬茶,客人随口说了句:“饮茶龙上水”,梁启超回应道:“写字狗扒田”,两个人用的都是新会俗语。

客人诵:“东篱客采陶潜菊”,梁启超即对:“南国人怀召伯棠”。才思之敏捷令人惊叹。

梁启超“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0岁前往广州应童子试时,当众以盘中咸鱼为题作诗,“神童”之名传遍乡里。12岁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他曾令授业先生发出“吾不能教之矣”的感叹。一度沾沾自喜的梁启超,直到18岁时第一次领教到康有为“新学”的“大海潮音”,才如“冷水浇背”,毅然舍去旧学,投奔康有为门下。

梁氏故居内至今保存着梁启超接受启蒙教育和读书的地方“怡堂书室”。

书室很有点鲁迅先生笔下“三味书屋”的味道,正中悬挂着孔子的像,两旁分别是“读圣贤书”、“立修齐志”的对联。书室中间按“品”字形摆放着3张课桌及条凳,室内仿佛至今仍然回荡着诵读“之乎者也”的稚嫩童声。

不难理解,梁启超虽以新学闻名,但终生保持着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即使政见相左,仍然将康有为奉为恩师,且在“五四”运动时反对全盘否定儒家文化,这一切或许早就在这间书室里埋下了伏笔。

由于梁家是耕读之家,并不富裕,“数亩薄田,举家躬耘”,所以除了读书外,劳动同样也是梁启超少年时代接受教育的途径之一。梁启超曾在《三十自述》回忆父亲莲涧先生“督课之外,使之劳作”,言语举动稍有不谨或者偷懒,父亲便会训斥道:“你看看,你还像个正常的孩子吗?”

此外,母亲赵氏的教育对梁启超的立身处世也有极大影响。有一次,母亲严厉教育儿子不可说谎。她那“欺人与窃盗之性质何异”的质问,令梁启超终生难忘。

梁启超小时候都干些什么家务活?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只不过梁氏故居入门右侧可见一间厨房,内设木磨、椿、灶台、橱柜等物什。百多年前,梁启超小小的身影应该时常出现在这里吧!实际上,梁启超赴北京完婚之后还携妻子回来住过一段时间,长女思顺就诞生在他们的寝室———故居正厅南厢的耳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晓虹———真知灼见为学界重视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最完满的典型代表。无论是疾呼变法图强、宣传西方文明,还是提倡君主立宪,他的兴奋点始终与时代的兴奋点保持一致,其内心的矛盾和*主张的“多变”,完整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梁启超的许多真知灼见,比如立法修宪、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性,现在很受学界重视。

梁启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但缺乏作为*家必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他还是一个“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胡适语)的性情中人。他反对康有为参与复辟帝制,但他却真诚地为导师祝寿;康有为去世时,他还主持吊唁仪式。他应胡适之邀来北大讲课,却在课上公开批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徐志摩结婚的时候,他身为主婚人却在婚礼上严厉批评徐志摩,要徐志摩认真对待婚姻。他去世前曾患尿血症,被医院误诊为右肾肿瘤,亲友纷纷谴责医院,他却告诫众人不能因为现代人科学知识还不成熟便从根本上怀疑科学。他以生命的代价留给人世间一份最为宝贵的宽容。

梁启超家族有哪些名人?

一、长子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梁思成一生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参加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的工作,组织设计国徽。1948年,梁思成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首批学部委员。

二、长儿媳林徽因,以她少有的特殊才华,成为近代中国屈指可数的诗人、建筑学家、文学家以及话剧创作家。作为重要的成员之一,林徽因还先后参加了新中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共同将梁氏家族推向了另一种新的境界。

三、长女梁思顺(1893年—1966年),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四、次子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中国现*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23年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留学,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48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54年4月2日逝世,终年50岁。

五、次女梁思庄(1908年-1986年5月20日),著名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1925年前往加拿大读书。后分别获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学士学位。1936年,到北京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梁思庄当选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后又任名誉理事。

六、梁启超三女梁思懿(1914-1988)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于1933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备班,后进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来,为了参加*,她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自1935年下半年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她思想活跃,积极进步,曾任中国*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大队长,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是燕大学生领袖,为“燕京三杰”之一。

七、小儿子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

扩展资料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1912年,辛亥*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年8月18日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1999年,原建设部设立“梁思成建筑奖”,以梁思成先生命名,是授予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梁启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梁思成

梁启超将老人指的是什么?

老人指的是思想顽固不化不思进取之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老人”和“少年”,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人少年,原文的老人指老朽之人——思想顽固不化不思进取,少年指先进青年——奋发向上有理想*积极进取。

康有为,梁启超是师徒关系吗?两人*主张有何异同?

  康、梁关系的演变是耐人寻味的。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做出过自己的贡献。然而,在历史的转折与大变革面前,一个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一个善于吸收,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事物与文化的束缚,师生的分歧乃至最后*是理所当然的。

  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二人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与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一唱一和康有为出生在世代学习理学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聪明,但对科举考试兴趣不大,多次参考,均名落孙山,对此他却并不十分在意。

  1879年,22岁的康有为在游历过为英国殖民者霸占了近40年的香港之后,对于西方文明有了些感官上的认识,觉得英国人“治国有法度”,不像古代所谓的“夷狄”那样没有文化。于是,他开始钻研西方的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当时学术、思想界的先行者之一。根据清朝的有关规定,一般老百姓是不能直接给皇帝上书的。康有为不管这些,1888年,身为老百姓的康有为,首次向皇帝上书,分析当时国内和国际的形势,提出了改革法律、沟通民情、提防小人的改革方案。光绪皇帝虽然并没有看到这封上书,但康有为却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注意起他来。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已33岁的康有为。此时的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可以说是少年有为;而康有为虽然年龄较大,但因科举考试不顺,此时不过是一名监生而已,在“学历”上比梁启超低一格。按照当时的科举习惯,梁启超中举在先,应是康有为的“前辈”,所以梁启超心中自然有些沾沾自喜。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佛教用来形容佛祖说法时的词语),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

  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自然扩大了康有为的影响。于是,不少优秀

  青年接踵而来,康有为便在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从康有为那里,梁启超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为他以后的学术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从此,在康有为的引导下,梁启超逐渐成长为康有为的左膀右臂。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不仅是他从政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进入学问殿堂的起点。他曾说过:“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不过,此时师弟二人在思想上还是有一些分歧的,只不过这些分歧不是太大而已,但却也种下了日后恩怨的种子。

  若出两人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9月21日,维新运动宣告失败,前后仅仅历时103天!因1898年为旧历戊戌年,故这次改革又称为“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先后逃亡到日本。康有为手捧自称是光绪皇帝缝在衣服里的所谓“诏书”,继续宣传他的保皇保教主张。起初,梁启超像从前一样,惟师命之是从,可渐渐地,随着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的大量阅读,他的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从前“若出两人”。

  最主要的变化是他接受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特别赞同被称为“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的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的名言:“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并以《自由书》为题,写下一组文章,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认为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是医治中国痼疾的良方,认为中国若能采纳其思想,必将出现大同盛世。

  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梁启超的*主张也从保皇转向*,这段时间,他与孙中山、陈少白等*党人的来往开始密切,有时甚至在三更半夜还拥被长谈,结果便有了合作组党的计划,“拟推(孙)中山为会长,而梁(启超)副之”。梁启超甚至召集其他同学,联名致函康有为,劝其退休,“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康有为得知梁启超倾向*的思想之后,非常生气,立即严令其离开日本到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事宜,并斥责其倡导*的错误。由于多年来,梁启超已养成了对康有为的敬意和畏惧,他只得在表面上答应悔改,但实质上并未放弃对*的信仰。

  在尊孔保教问题上,梁启超也开始有意摆脱康有为的束缚。早年的梁启超,在康有为的影响下,常常谈论尊孔保教,好朋友黄遵宪和严复分别向他说明“教不可保”的道理之后,他开始转变思想。1902年,本着“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的想法,梁启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从今以后,只有努力保国而已,从“保教党之骁将”转变为“保教党之大敌”,受到康有为的严厉批评。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是共和制,还是立宪制?当时的人们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表达出各自的观点。此时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样,坚持中国应实行“虚君共和”,但不久,随着*的发展,梁启超便把自己的主张改为“和袁慰革,*满服汉”。而康有为依然固执己见,不愿与时俱进,康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在致康有为的信中,梁启超说,数月来,和您议论起时事,总是出现矛盾,很难领会您的意思,最后只能在表面上答应,回到家后,头痛目眩。“大抵与师论事,无论何人决不能自申其说……师平昔事无大小,举措乖方之处,不一而足,*亦不能心悦诚服,无如何也。”不过,这段时间,梁启超对康有为虽有不满,但矛盾没有公开,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为人所知。此后,因对共和与帝制的政见不同,二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梁启超甚至公开发表文章,批驳老师康有为,二人关系严重恶化。

  公开辩难1912年元旦,*成立。对于*成立后出现的许多问题,康有为“触目伤心”,非常看不惯。为了恢复封建教化与伦理纲纪,他继续鼓吹尊孔崇儒的老调子,将孔子看做国粹和国魂,四处活动,组织孔教会,甚至要尊孔子为教父。在大总统袁世凯的支持下,全国上下,尊孔读经,甚嚣尘上。袁世凯支持康有为尊孔读经,目的是为其复辟帝*务,但康有为却以为只有溥仪才能做皇帝,故早在1914年3月间,康有为就同张勋暗中谋划,欲复辟清朝。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仅没让溥仪做皇帝,而且公然自称洪宪皇帝,康有为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毅然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皇帝美梦仅做了83天,便在全国一片叫骂声中,呜呼哀哉了。康有为并没有从袁世凯的复辟失败中汲取教训,相反,他却加快了让溥仪复辟的步伐。1917年7月,他联同统率辫子军的张勋,利用时任国务总理段祺瑞和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发生府院之争的机会,请溥仪重新登基做皇帝,史称张勋复辟。因复辟有功,康有为被任命为弼德院副院长,并戴上头品顶戴,没想到12天后,复辟失败,名列通缉令中。康有为只得躲在外国使馆和租界里做诗品画,直到1918年,在得到北洋政府的特赦之后,才敢走出租界。

  与康有为积极复辟相反,梁启超坚决维护民主共和。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梁启超组织进步党,一方面欲与国民党相抗衡,另一方面则欲监督和引导袁世凯走上政党*的道路。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之后,觉得不过瘾,还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一班无耻文人摸到主子的旨意后,立即组织筹安会,借讨论国体问题,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针对社会上的这股复辟逆流,梁启超以他那酣畅淋漓的文笔,挥毫写下《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派人拿着20万元的银票,劝他不要发表这篇文章。梁启超却不为利诱,毅然发表。

  同时,他还联合蔡锷等人,组织护*,以武力讨伐袁世凯。

  1915年12月25日,云南正式宣布独立,拉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在此前后所发表的许多通电,均为梁启超预先草拟。为了推动广西军阀陆荣廷独立,梁启超又只身前往广西,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迫使陆荣廷于1916年3月15日宣布独立,所有重要电文,均为梁启超草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护国战争很快便取得了胜利。

  与其师康有为不同,梁启超不仅反对袁世凯称帝,而且反对任何形式的复辟,他深信世界潮流不可阻挡,任何复辟阴谋都不能得逞。当康有为在《上海周报》上发表《为国家筹安定策者》,公开主张清帝复辟时,梁启超立即发表《辟复辟论》,将矛头直指康有为,明确指出此文的实质是“党袁论”、“附逆论”、“筹安新派”。张勋复辟一发生,梁启超立即随段祺瑞誓师马厂,参加武力讨伐。他不仅代段祺瑞起草了讨逆宣言,而且以个人名义发表反对通电,斥责其师为“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毫无所知”。据说通电写好之后,有人担心会破坏师生友谊,梁启超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师弟自师弟,*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与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

  康有为在张勋复辟失败后,不仅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将怨气发泄在梁启超身上,咒骂他为“梁贼启超”,将他比喻为专食父母的枭獍,并做诗斥责:“鸱枭食母獍食父,刑天舞戚虎守关。逢蒙弯弓专射羿,坐看日落泪潸潸。”(逢蒙曾向后羿学习过射箭技术,后来却害死后羿。)康有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梁启超的愤怒。

  貌合神离康梁公开辩难及交恶之后,刘海粟等人积极从中斡旋,二人关系有所缓和。1922年,康有为原配夫人在上海逝世,梁启超曾亲往吊丧,但这不过仅维持着师弟之谊而已。1927年,康有为70岁生日,康门*齐集上海祝寿,梁启超虽然因事未来,但却托人送来寿联和寿文。在寿联里,梁启超暗将康有为比做孔子,极得以“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的喜好。在寿文里,梁启超深情地回忆起早年在万木草堂学习的经历及师弟之间真挚的情感,感谢先生的教诲之恩,并高度评价了康有为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祝寿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尽,3月31日,康有为便逝世于青岛。梁启超闻讯之后好生伤感,因见他身后萧条得万分可怜,赶紧电汇去几百块钱,作为赙礼。4月17日,梁启超联合康门*,在北京设灵公祭,含泪宣读悼文。在这篇情深义浓的悼文里,梁启超肯定了康有为早年的历史贡献,但也委婉地批评了他在复辟帝制上的错误。

  晚年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之间关系有所缓和,但表面上诚挚的师生友谊并不能掩盖二人*立场上的分歧。晚年的康有为依然没有从溥仪复辟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鼓吹尊孔复辟。1924年10月23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康有为则指责道:“挟兵搜宫,何以立国?”并不顾年迈体弱,由上海赶往溥仪在天津的住所张园,“觐见圣躬”。溥仪生日时,康有为再赴张园祝寿。康有为70寿辰的前一日,溥仪遣人送来“岳峙渊清”匾和一柄玉如意,以示祝贺。康有为受宠若惊,“当即恭设香案,望北叩谢天恩”。

  对于当时蓬勃发展的大*运动,他则称之为*,“俄化”,甚至在他去世前夕,还致电反动军阀张宗昌,要他先发制人,“用重兵”,对抗已*近上海的北伐军。

  与康有为相比,梁启超却反对复辟倒退,维护共和,追求立宪,他认为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封建帝制再也不可能在中国复现,自从清帝退位以后,“我敢说,已经挂上的*招牌,从今以后千千万万年再也不会卸下,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尽管*还存在种种黑暗,并不是真正的*,但总比封建帝制要好,他坚信社会潮流浩浩荡荡,一往无前,*比封建进步,这种观点比起康有为的复辟论调,要进步得多。

  康梁之间的恩恩怨怨,原因何在?

  梁启超曾从思想、性格及思维方式上找原因,认为康有为“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应该说,梁启超的这种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梁启超是什么年代的人?

他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到四十岁时进入*元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声明:本文由用户 浪子月光 上传分享,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显示全文
专题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微软推出AI新算法,能够加快旧照片修复效率专题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2022年的假期安排出炉,快来一起看看吧专题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骑手摔猫引发热议,结果被永久封号专题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张一鸣身价594亿美元超腾讯马化腾,成中国互联网首富专题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AI打造童话世界,引领科技生活专题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给大众高管传授电动汽车经验专题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网友爆料蚂蚁森林未种植梭梭,官方辟谣专题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AI是否拥有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专题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Twitter股价跌至超10%,创造近 6个月最大跌幅专题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关于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预测专题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微博新增“炸毁”评论功能:只对自身个人隐藏专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官方回应解决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专题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B站上线童年动画专区:重温童年经典专题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AI审美开始对我们的生活评头论足,影响着我们个性化审美专题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韩国电信 KT 对“网络瘫痪事件”正式道歉专题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网约车车内监控视频引发热议,司机拒逆行遭表扬专题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抖音直播开展打击低俗、不良价值观内容行动专题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人脸识别AI技术,从梦想走进生活专题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王小川告别搜狗,将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专题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部分网约车平台开展非法营运,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约谈专题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软银成立30亿美元,用来投资拉美科技公司专题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多家互联网集团取消大小周,小鹏汽车每天工作8小时专题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AI防“疫”,人工智能发挥了多少作用?专题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段永平回应“重出江湖联合OV造车”绝不会发生专题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AI助力精准防控,帮助病例筛查、药物研发专题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外卖骑手为消差评拿砖上门被刑拘,结果顾客没评论专题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将凭SpaceX成首位万亿富豪专题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该刹刹车,划定好边界专题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知名游戏主播山泥若二审宣判,被判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专题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公租房小区被曝,超过10万元的豪车拒进专题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名字专题孩子可以干的家务活有哪些专题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专题一二·九运动专题关于平等的俗语有哪些专题与气象有关的俗语有哪些专题爱国主义教育论文专题个人政治思想论文专题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专题三味书屋的早指什么专题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有关系吗专题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专题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关系专题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有关系吗专题关于爱国主义论文专题2016年元旦专题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专题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什么专题敲门砖指什么专题美国哈佛大学校训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