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17:2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22:04
小麦倒伏每年都有发生,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除自然灾害外,栽培管理不当也是小麦倒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生产中的推广,为防止倒伏、促进增产开辟了新途径,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配套技术措施。小麦倒伏可分为茎倒伏和根倒伏。茎是小麦过量播种和肥水过量施用造成的,导致基部节间长,茎细,韧性差。根是小麦根浅,晚降雨后大风造成的。过量播种容易导致麦田洼地、通风透光不良、植株营养不良、茎细、基部节间伸长、茎壁变薄、缺乏弹性、麦秆支撑力低,是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
施肥的品种、数量和方法没有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合理确定,特别是钾肥少、氮肥多的麦田,容易导致无效分蘖增多、茎细、小麦抗倒伏能力下降。麦田连续几年只进行旋耕(一般耕深12~15cm),导致耕层浅,犁底层向上运动,土壤结构差,保肥保水差,小麦根系难以扎牢,次生根小而弱,后期无法支撑地上部分重量,倒伏;其次,小麦播种浅,分蘖节露于地面,由于不能支撑植株,导致次生根浅,根系生长差,倒伏。小麦生长后期,尤其是灌浆期,灌浆后麦穗重量不断增加,多雨多风天气易倒伏。对于过早播种、过量播种、分蘖多的麦田,冬前防倒措施首先是深耕断根,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养分和水分吸收,抑制分蘖生长;
晴天中午要用石渣或压榨机压麦苗。主要作用是抑制茎叶生长,控制小麦分蘖过多。注意不要在清晨、霜冻或阴天。此时的小麦幼苗坚硬易碎,破损严重。对于春季亩产分蘖100万以上的田地,从上升到拔节期绿叶较厚,叶片肥厚,下部叶片长度超过整个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应倒移氮肥,施肥时间从绿化到上升期再上升到拔节期甚至拔节期后,以减少无效分蘖,促进茎粗,提高抗伏性;小麦第一节间长度固定后(即拔节期后期),绿化期亩产65万头以上的高产麦田追肥浇水,每亩追肥7.5~10公斤尿素,可减少无效分蘖,减少基节间长度,促进茎粗,防止后期倒伏,增加穗粒数,提高品质。
深层栽培是控制种群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对于人口多(上升期亩产高产麦田90万以上)且有旺势的麦田,在上升前后进行8~10cm深度栽培,切断漂浮根,抑制小分蘖,促进主茎和大分蘖生长,加速两极分化,延缓闭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对于群体大、植株高的麦田,除了控制返青肥和深耕外,还需在起垄后和拔节期前进行抑制,促使根系向下扎,节间蹲在粗茎基部,降低株高。根据繁荣程度,*应进行2~3次,每次间隔约4天。在压制过程中,要掌握“湿地、晨起、阴天”的原则。化学防治是防止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群体大、生长旺盛的麦田或植株高的品种,在小麦上升期喷施15%多效唑30~50克或20%壮丰安乳油30~40毫升、水30公斤,控制植株旺盛生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23:22
(1)对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分蘖多的麦田,冬前防倒措施首先是要深中耕断根,以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养分和水分吸收,抑制分蘖生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0:57
适当* 对群体较大,植株较高的麦田,除控制返青肥水和深中耕外,起身后拔节前还要进行*,以促根系下扎,蹲粗茎基部节间和降低株高。*视旺长程度进行2~3次,每次间隔4天左右,*时还应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2:48
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亩喷0.15%-0.3%矮壮素溶液50-75公斤,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若与2,4-D丁酯混用,还可以兼治麦田阔叶杂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4:56
防止小麦倒伏很简单。深耕土地,按1:1:1的比例施用尿素、二铵、硫酸钾。 有磷钾,稻草坚硬,不会掉落。播种时每亩用量20公斤左右,防止过密和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