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17: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00:39
“不”与“否”有一定传承关系,唐诗中常用“不”。
唐诗诗韵中的这个“不”,与现代的“否”字音同,且语意似也多同,可能是其通假字,待证。现在方言中有将“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的,如:你能来不?句式与唐诗句式相同,只是读音变了。
1、释义: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2、赏析:“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的女婿。他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知道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古诗十九首》中有言:“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
3、背景:公元 801年,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 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真是相见恨晚!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虽是个闲官,倒也可自得其乐。饮酒赋诗赏花听书,好个诗酒风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公元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公元831年,60岁的白居易正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当元稹的灵柩运回老家陕西咸阳时,途径洛阳,白挥泪写下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