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2: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10
结构方式是总体中的分体结合构成总体的方式。主要有文字的结构方式、段落的结构方式和文章的结构方式。文字结构方式,就是文字组成的方式。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7种: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设问式、定义式等。
一、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二、总分式。
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中学阶段,语文考试时学生最喜欢用的就是总分式。
三、对照式。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四、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五、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10
结构方式是总体中的分体结合构成总体的方式。主要有文字的结构方式、段落的结构方式和文章的结构方式。文字结构方式,就是文字组成的方式。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7种: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设问式、定义式等。
一、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二、总分式。
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中学阶段,语文考试时学生最喜欢用的就是总分式。
三、对照式。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四、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五、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9 21:10
结构方式是总体中的分体结合构成总体的方式。主要有文字的结构方式、段落的结构方式和文章的结构方式。文字结构方式,就是文字组成的方式。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7种: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设问式、定义式等。
一、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二、总分式。
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中学阶段,语文考试时学生最喜欢用的就是总分式。
三、对照式。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四、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五、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