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9: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0:40
风雨相伴
七年,对于一家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是从襁褓到蹒跚起步的成长阶段。说到江苏安和焦化有限公司的诞生、成长过程,现任董事长吴忠和满脸喜悦。而谈到与信用联社的合作,吴忠和更是感慨良多。
2005年,东升焦化创建成立,年产量仅40万吨。2007年,吴忠和和另外两个股东接手东升焦化,2008年,东升焦化更名为安和焦化,并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已经发展壮大到拥有11亿元资产总额、年销售额15亿元、年创税收3700万元的规模,成为该行业省内最大的民营企业,并运用附属产品成功实现了绿色制造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
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鲜花与荆棘相伴。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哪家金融机构与之携手相伴、不离不弃,也许就能成就这家企业的未来。信用联社便是这样一家金融机构,七年时间里,她与安和焦化在融资、结算、信贷等方面,形成了全面的合作关系。
扶上马,再送一程
2007年,对于吴忠和和另外两名股东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当时在山东开办焦化厂的他们得知东升焦化准备股权转让,就琢磨着买下这个厂,除了巨额的收购费用,还要接受几千万元的银行债务。
让他们不曾想到的是,信用联社早就先客户一步,考虑到了这方面问题,一得知东升焦化准备转让,领导班子连夜赶往山东,实地调查了解他们在当地的焦化厂的经营现状。通过这次调查,联社贷审会成员达成共识,决定暂不收回原来支持的4000万元贷款。这对吴忠和和另外两名股东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大大减轻了他们的收购压力。当时信用联社从未和他们有任何合作关系,他们不敢想象有这样“胆大”的银行,当时信用联社这种超前服务的意识也给初来乍到的吴忠和吃了一颗“定心丸”,更让他从内心里感受到一种温暖。
接下来与信用联社打交道的过程中,吴忠和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2008年,国家出台*,关停全国80万吨以下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扩能成为安和焦化迫在眉睫的事情。吴忠和决定再上一条捣固焦生产线以及备煤、运焦、冷凝鼓风、脱硫、废水生化处理等相关配套设备。关键时刻,信用联社再次伸出援助之手,为其配套资金6000万元,帮助企业新的生产线顺利上马,年生产能力扩大了两倍多,当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现在回过头来看,什么叫银行?危急时候,扶上马,再送一程,这就是银行啊。”吴忠和深有感触。
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金融服务质量好不好,作为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的企业最有发言权。“敢于创新,敢于突破。”这是吴忠和对信用联社金融服务的评价。
由于家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成为所有中小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来说,能否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在对安和焦化进行资金扶持方面,信用联社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探索和创新了动产抵押的贷款方式。针对安和焦化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有融资需求但无法提供有效抵押担保的困难,利用原料煤炭做抵押,先后累计发放贷款近3亿元,解决了企业迫切的融资困难。
除了单纯的资金支持以外,信用联社还定期对企业进行金融形势方面的培训和财务指导,不但为其“输血”,还致力于培养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这种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业务合作模式,为安和焦化拓宽了发展路径,也增强了自身的发展活力。
金融支持拉伸绿色产业链
安和焦化原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焦炉煤气几乎全部放空燃烧
安和焦化一直致力于节能降耗,每年投入不少资金加大环保设施的改造和完善。2009年,在市*为安和焦化与中玻“联姻”之时,信用联社支持了安和焦化1亿元的技改资金,帮助其建设输送煤气的设备和管道。很快,一条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链建设起来并初具规模,安和焦化80%富余的焦炉煤气输送到中玻、上矽电工钢等企业作为其生产的燃料,帮助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安和焦化每年带来了至少1.2亿元的收益。
“信用联社见证和陪伴了安和焦化成长的每一步。”吴忠和这样概括这七年与信用联社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突破的经营思路、对市场形势的清晰研判和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是安和焦化与信用联社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是安和焦化与信用联社风雨相伴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会议的召开,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支撑,2012年对于安和焦化来说,必将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2月18日,新型工业化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江苏安和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忠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初春的上午,吴忠和办公室内,满目的绿色植物蓬勃生长,一如安和焦化的发展焕发着勃勃生机。
加大投入做强企业
年产值14.8亿元,入库税金达3800多万元……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安和焦化在2011年面对房地产市场萎缩,钢铁等耗焦大户有所减产的“破冰”之作。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导致钢材市场出现减产,焦炭的需求相应减少,这一连锁效应给焦化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安和焦化却突出重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新型工业化会议的召开,让安和焦化发展前景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明确,投入更加坚定。“投入建设三期工程,加大技改扩能、创新创牌势在必行。”吴忠和谈及今年的发展踌躇满志,安和焦化规划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的捣固焦生产线以及备煤、运焦、冷凝鼓风、脱硫、废水生化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三期工程的推进建设有望使安和焦化发展成为年产量达180万吨,年产值35亿元,税收达1亿元的规模企业。“新型工业化会议上,提出的包括鼓励企业技改扩能、合作重组、创新创牌等十八项具体*让我们深受鼓舞。这样的举措,既能提高企业的投入热情,更能够壮大东台的特色产业。” 吴忠和说,会议的召开让安和焦化意识到,这正是推动三期工程投入建设,做大做强企业的绝佳良机。
三期工程建成后,安和焦化焦炉煤气的年产量将达到5亿立方,这会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添砝码,5亿立方的优质廉价煤气资源,可以带动100个亿产值的玻璃等建材行业。同时,企业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增加后,也有助于企业根据产业结构,对焦炉煤气等产品进行深加工,促进资金的再投资,形成产业链条,拓展产品延伸线,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新型工业化也就是要求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企业,这也正符合企业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吴忠和介绍说,在三期工程共10亿元的规划资金中,安和焦化计划拿出2亿元专门用于环保设施的打造。一方面对现有80万吨捣固焦生产线上的环保设施进行重新布局再改造,另一方面对新上的三期工程配套环保设施专项资金投入,采用最先进的环保工艺以达到国内最新的环保标准。
在安和焦化的煤焦车间、炼焦车间、化产车间,记者感受到了一派紧张快干的浓烈氛围。新型工业化会议的召开如同强大的助推剂,给这个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安和焦化“火炬”悄然熄灭
过去,走进安和焦化,一对高高竖起,冒着火焰的火炬格外“引人注目”,那是焦炉煤气在燃烧。而今,再去安和焦化,你再也看不到那对燃烧着的火炬了,火焰熄灭了,转身变成了沉甸甸的经济效益。
2006年,安和焦化公司开始投产,产生的大量焦炉煤气几乎全部放空燃烧,由于这些副产品没能利用起来,不仅每年有近2亿立方米的焦炉煤气被白白浪费掉,而且焦炉煤气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对大气还造成了污染。同时焦炉煤气的放空燃烧,抬高了全市万元GDP能耗4.06个百分点,使得全市2006年度节能指标不降反升0.06个百分点。
安和焦化焦炉煤气回收利用是全市节能降耗关键点之一。安和焦化通过自身努力,一方面将回收的焦炉煤气用来烧锅炉,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化工原料生产粗苯、硫胺、煤焦油等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市*也敏锐地看到焦化厂焦炉煤气潜在的产业链条价值,主动出击,以商引商。此时恰逢中玻控股公司需要降本减耗,进行产业升级,廉价的焦炉煤气正好迎合了客商需要,卖家遇到买家,双方一拍即合,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便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同时江苏上矽电工钢有限公司电工钢项目,也看中了可利用焦化厂所产焦炉煤气,在纬九路安营扎寨。中玻和上矽钢利用廉价的焦炉煤气可节约生产成本,而安和焦化出售焦炉煤气又可获益,可谓一举三得。
安和焦化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约有40%的焦炉煤气用于自用,而其余的60% 的焦炉煤气都是出售,与过去相比,焦炉煤气的利用给厂里每个月带来了近千万元的收益。
从2007至2009三年间,安和焦化的焦炉煤气被逐步利用,初步统计,三年间减少浪费约18.38万吨标煤。焦化厂的“火炬”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焦炉煤气合理利用带来的一笔笔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