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20:4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56
在你判断某种做法可能更好之前,应该先充分了解这件事为什么采用了目前的做法。
拜耳命名法诞生于17世纪初。当时,观测天文学对于恒星的了解仅限于其视亮度。而在实际观测中测量恒星直径的方法到目前为止也仅限于月掩星法和斑点干涉测量法,前者仅适用于视位置在白道附近而且角直径够大的恒星,后者则是21世纪初才出现的尖端技术。
限于测量手段,目前已可靠测得直径或体积的恒星非常少,而且前述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均是恒星的角直径,还需要测量恒星与地球的距离才能计算得到其直径或体积,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如果按体积命名,则天空中绝大部分恒星会无法获得名称。
另外,恒星直径或体积只是其众多参数之一,在观测天文学领域,其用途远比不上视亮度参数。所以,把恒星体积作为命名依据一来没有实际用途,二来艰难且昂贵。所以它完全不可能被推行。
追问但是按体积命名不就可以让人们直接知道该恒星在该星座的直径排名吗?追答按质量排名不就可以让人们直接知道该恒星在该星座的质量排名吗?按表面引力或逃逸速度排名呢?按年龄排名呢?按发光颜色排名呢?按环绕它的行星数量排名呢?
你可能对恒星体积很关注,别人,尤其是专业天文工作者就未必那么关注。实际你可以自己搞一套按体积排名的星表,给你自己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8:56
拜耳恒星命名法(Bayer designation)是由约翰·拜耳(Johann Bayer)在其《测天图》(Uranometria,1603年)中所提出的恒星系统命名法。根据这命名法,一颗恒星的名字由两部份所组成:前半部为一希腊字母,后半部则是恒星所处星座的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