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按内容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3: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16:29
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或*体。
《楚辞》书影(南宋嘉定六年刊本)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如《说苑》中记载的《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的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所有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可以说,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
同时,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楚国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指《离*》,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今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四库全书总目》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九歌》、《天问》、《九章》……而各为之注。”但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原本已佚。《楚辞章句》即以刘向《楚辞》为底本,它除了对楚辞做了较完整的训释之外,还提供了有关原本的情况。在《楚辞章句》的基础上,南宋洪兴祖又作了《楚辞补注》。此后,南宋朱熹著有《楚辞集注》,清初王夫之撰有《楚辞通释》,清代蒋骥有《山带阁注楚辞》,等等。他们根据己见,作了许多辑集、考订和注释、评论工作。
楚辞》可说是第一个将比、兴手法大量使用在*讽谏上。楚辞》较偏重于宗教*、个人抒怀。
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所以后人也有以"*"来指称楚辞的。如萧统《文选》中的"*"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着《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 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可是这些楚地歌谣仅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只是到了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秦兴,楚辞未有发展。汉初,楚的文学艺术得到复苏。这大概同汉皇室及大臣多楚人有直接关系。汉高祖刘邦就是楚人,他所作的《大风歌》等就是楚声,他的宠姬戚夫人会楚舞,他亲自为她唱楚歌。西汉前期几个皇帝都曾"征天下能为楚辞者"。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屈原作品受到重视,另一方面通晓楚辞的人也受到宠幸,如《史记·酷吏列传》载朱买臣"以楚辞与(庄)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此外不少人活跃在朝廷和诸侯王国内,以楚辞体从事创作。今存王逸《楚辞章句》中,还保存了西汉人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他们虽然大多只是从形式上模拟屈原的作品。有的甚至"如无所疾痛而强为*者"(朱熹《楚辞辩证》),但由此可以窥知当时楚辞受重视的程度。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见《宋文鉴》卷九十二)。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约于西汉前期已成为屈、宋等人作品的总称。《史记》、《汉书》在记述西汉事时,或者以《春秋》与"楚辞"对举,或者把"六艺"与"楚辞"并列,都表明此点。西汉末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刘向领校中秘书,整理屈、宋诸作品,始编定《楚辞》。虽然东汉末郑玄、晋代郭璞等在注释其他典籍场合,引述屈原作品有时还以"离*"来代称楚辞,但作为总集名称的《楚辞》,已流传于世。至于《楚辞》这一总集的篇目、卷数,王逸《楚辞章句叙》里曾提到:"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16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17卷,而各为之注。"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久已亡佚。只有王逸的17卷本《楚辞章句》流传至今,可以略见《楚辞》原本的大概。
第一个为楚辞作品作传的,是汉武帝时的淮南王刘安。他在建元二年(公元前 139)受武帝之命作《离*传》,此书失传已久,只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离*序》里还有片断征引。自刘安以后,为楚辞作注的人渐多。如班固、贾逵、马融等,但这些注都没有流传下来。
安帝元初初年,王逸作《楚辞章句》。这就是现存最古的《楚辞》注本。以后,历代学者又对《楚辞》作了大量研究,产生了许多专著。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诚如刘勰所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16:29
有屈原的,宋玉的,以及两汉时期的辞赋家的,不过一般以前两者的(特别是屈原的)居重,其次,是西汉的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