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23: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0
三十年前抓保供,*天天跑菜地
李英俊,1983年-1997年担任常务副*,*,*副*。时隔20多年,当时的南京一天农副产品供应量李英俊还能脱口而出:20万斤蛋,50万斤肉,150万斤蔬菜,120万斤大米……
“上世纪*十年代,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民‘吃喝拉撒’压倒一切,因为农副产品供应的一点闪失,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外地就有几位*因为工作不到位,在*选举时没被通过。” 李英俊感慨道。
“菜篮子”、“米袋子”、“油壶子”还有“果盘子”,曾让李*操碎了心。当时南京按“基地+农户”模式,组织建设了108个生猪基地、10个机械化蛋鸡场、6万亩蔬菜基地、3万多亩鱼塘。“每天晚上,蔬菜局,粮食局,供销社等多个部门都要汇报第二天投放市场的产品数量和价格情况,供应要是跟不上,大家没法睡,要想尽一切办法调运。”从*到部门,大家天天往基层跑,和种植户、菜贩都混熟了,李英俊闭着眼都能画出每个乡镇的地图。
为保障蔬菜基地建设,南京市率先出台*,拿出一定比例的企业税收设立“农副产品发展基金”,保证“菜篮子”资金来源,蔬菜基地一旦被侵占,就要缴纳补偿金,到远郊建设新菜地。本地生产跟不上,南京很早就开始拓展蔬菜供应半径,“对安徽的很多地区来说,可以说是南京人教会了他们种菜。”李英俊回忆,南京农技人员深入周边地区传授种菜技术,选出最适宜的品种,然后推广种植,和县、巢湖等地慢慢成为南京的“大菜地”。
“供应足,加上*控制价格,南京百姓吃上了便宜的菜。”李英俊说,外地人很羡慕南京的菜价低,笑称南京给市民涨了一级工资。*曾发文专门表扬南京,该市成为全国“菜篮子工程”的样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