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0:13
共6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5 19:11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
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16:19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
扩展资料: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17:37
大年三十。各地习俗不同时间不同。
春节这么隆重的节日当然少不了贴对联,在春节的前几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见有在贴春联,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添春节喜庆气氛。下面由华人网带大家看看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习俗。
古时候的春联,一般都挂在桃符上。桃符是用两块桃木板做成的避灾的东西,上面有郁垒和神荼两个神仙,有避邪的功能。时间长了,大家就把桃符当春联。宋朝的时候,文风非常兴盛,那些文人*客就喜欢在过年的时候贴对联,表示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19:12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春联应该在春节的前一天就贴好,也就是除夕夜。除夕这天,人们会进行大扫除,还会贴上红色的春联,有的还会挂上红灯笼。春
联用的都是吉祥的字词,是为新的一年给予
新的期望,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迎来好运。
贴春联最好的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12点之
间,贴春联之前,要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
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当然,有
些地区并不在意贴春联的具体时间,只要在
除夕这天贴上就可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21:03
按照习俗来说 应该是阴历25 二十五 换桃符 不过现在都在年三十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23:11
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