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17:21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
,季排行最小。也就是说古代在对男性同辈排序时通常称长子为“伯”,次子为“仲”、三子为“叔”、四子为“季”。
例如:江东孙氏四兄弟,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 匡,字季佐。
但如果有五兄弟,就把最幼少的叫“少”,排行就成了”伯、仲、叔、季、少“。
伯仲叔季除了表示兄弟排名,“还泛指四季“春夏秋冬”: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扩展资料:
1、“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
2、“仲,中也,位在中也。”也就是位于中间的那个人。
3、“叔,少也。”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
4、”季,癸也“。总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仲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