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1: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26
1、怀梆
光绪九年(1883年)冬,孟县怀梆艺人牛三堂因生活所迫,到修武县山区大东村落户,即在村上传授技艺。光绪十九年(1893年),该村张春来组织起有40余人参加的大东村戏班,很快怀梆风靡全县。至*时期,怀梆最为著名的演员是崔福令(外号“拐来孩”),他嗓音优美,身架利落,扮相俊俏,闻名远近数县。崔福令下台拄双拐,上台不拄拐,拿手戏为《桃花庵》中饰陈妙常,《刀劈杨凡》中饰樊梨花。
2、京剧
光绪十五年(1889年),修武城内南门富家子弟李尧组织起京剧班,收纳数名贫困幼童学戏,数年后名声大振。*13年(1924年),由郭相五等京剧爱好者发起,组成了“乐天社”京剧班。他们自筹经费,自购行头,免费为群众演出,有《九江口》、《四郎探母》、《状元谱》、《女起解》等传统剧目。*27年(1938年),日军侵占修武县城,“乐天社”自行解散。
3、二夹弦
*9年(1920年)冬,原武县二夹弦艺人葛玉堂因生活所迫来修武传艺,南关村周文德等人均向葛拜师学艺,演出《小姑贤》、《三疑计》等传统剧目。
4、豫剧
*35年(1946年)有一“血花剧团”在修武演出豫剧,曾风靡一时。1950年,北门村侯同勋春节时组织村内戏剧爱好者演出折子戏《断桥》、《劈山救母》、《卷席筒》等剧目,在当地大受欢迎。因豫剧充满地方特色,念白好学,韵调易唱,故至今仍十分风行。
5、上党梆子
1954年,斗水村戏曲爱好者郭麦旺等人组织起有30余人参加的上党梆子戏班,逢年过节演出《五凤楼》、《雁门关》、《海桃关》等剧目。*期间,戏班解散。 修武县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有十多种,主要有:
1、花船,也称旱船。三个人物分坐(实为站立)在插满花的布制船上,由老公和丫环持桨划船,皆着戏剧古装,表演时三船穿梭跑动,停时只摇桨,开始唱词,并有乐队伴奏。
2、狮子:用麻和布制作成狮皮,两人驾驭,一人撑头,一人作身和尾,表演时可登山(上桌子),可直立,也可滚球和舞蹈,由训狮人指挥。
3、老虎:和“狮子”类似。
4、高跷:为传统节目。表演者双脚绑在两各50厘米高的木棒上,以代替双脚行走、跳跃,有古装,也有时装,扑蝶节目最为精彩。
5、腰鼓:为建国后新兴的文艺节目。表演者于腰际背一长圆形红鼓,双手持木棰击鼓,发出不同节奏,全队由拍镲者一人指挥队形和鼓点变换。为增加气势,另有大鼓重击。
6、秧歌:为*根据地的传统文艺节目,人数不限,表演者按乐器节奏扭动,时而变化队形。
7、推花车:也叫小火车,建国初最为盛行。一俊妇坐(实为立)在一方形花车内,车后有两扶手,一老翁手握扶手作推车状,车两边少男少女各一人,手摇扇子扭动,一小丑担一软质杠子扭在车前,乐器伴奏,表演者扭动数圈后停在原地扭唱,唱腔为民间小调。
8、背妆:一个大人身上背一铁架,架上立一儿童,上下固定为一体,称为“一妆”,表演者可据故事人物多少,决定妆数多少(一般不超过八妆)。妆上儿童扮作故事人物在上表演,背妆人在下走场套花,有乐队伴奏,只行走,不演唱。
9、张公背张婆:由一人上身扮张婆,下身扮张公,另做一张公假头和双肩,置张婆身前作背状,再做一张婆假下身,于张公身后,使其共成一体。无唱,只需乐器伴奏,表演者按节奏扭动,作些嬉戏动作,别有风趣。
10、骑毛驴:表演者足踩高跷,用纸或布做一毛驴,固定在表演者身上,按乐器节奏跑动舞蹈。
11、霸王鞭:表演者人手一鞭,上系铜铃和花,谐和鼓点节奏击臂、腰、腿、脚等处,或与别人互击,使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人数不限,有歌有舞。 1、武王伐纣途经“宁邑”修兵练武,“修武”从此诞生。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姬发兴兵伐纣,从陕西东进渡孟津会合八百诸侯后,大军向商都朝歌一路猛进,到达宁邑后天降大雨,三日不止,经姜子牙问卜后,乃勒兵于宁,修整武器,休养军队,遂将宁邑改名为“修武”。从此,修武不但获得了沿用三千多年的县名,还诞生了一大批与武王伐纣相关的村名、地名。武王大军将修武作为伐纣之战的最后出发地和后勤基地,从修武出发后在修武之东二十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包举行了最后的“会盟”仪式,宣布了“战场纪律”,宰牲宣誓,然后才揭开了牧野之战的序幕,夺取了朝歌,推翻了殷商王朝。武王最后一次会盟的小山包后来被改名为“同盟山”,当时也在修武境内(现属获嘉县)。
2、魏曹丕*汉“禅位”,汉献帝贬居修武。延康元年十月,魏王曹丕*迫汉献帝刘协“禅位”于魏。刘协被封山阳公,居修武县浊鹿城共14年,死后葬于古汉山下,墓冢称“禅陵”。
3、“竹林七贤”隐居修武。魏正始至景元年间(约公元241—262年),魏著名文学家嵇康、诗人阮籍,因不满当时的黑暗*与礼教束缚,隐居于修武县的云台山百家岩一带,达20年之久,以纵酒佯狂的消极方式表示反抗,与当时的名士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常游会于百家岩竹林之中,饮酒赋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
4、刘阿知率族东渡,日本三姓源修武。汉献帝刘协死后,其后代一直居于修武。西晋王朝统治之时,刘协玄孙刘阿知恐为当朝所害,遂率其家族东渡日本避难。上岸后,他们最初居住在今日本的奈良县,后迁至冈山县。他们同当地人一同披荆斩棘,创家立业,赢得人们的尊敬,此后,这支家族就在日本生息繁衍。在今日奈良县的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仍有“阿知宫”,它们如今成为当地的神社。在此后的岁月里,这支迁居于异邦的刘氏后裔,为创建和保卫日本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日本古代一般民众是没有姓的,只有上层贵族、大官和有大功绩者才有姓氏。在日本落根的这支中国刘氏后裔,因对日本人民有突出贡献,先后都得到了封姓。如今日本姓氏为“坂上”、“大藏”、“原田”的,均为刘氏后裔。
5、孙思邈云台采药,“药王洞”千古留芳。唐贞观二十九年(公元658年),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药王”孙思邈从京都长安来到修武,在云台山区采药炼丹,为民医病。他住在被今人呼之为“药王洞”的一个大型山洞内,一住就是八年。他一方面采药医病,一方面收集民间秘方验方,撰写《千金方》巨著,流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在他居住过的“药王洞”内,修武人民刻制了他的石雕塑像,树起了石碑,以志纪念。 1、李固龙山文化遗址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文化层厚3—4米。由于历史原因,一条南北大道将遗址分成东、西两块,东、西、南三面形成2—3米高的断崖,大量的遗迹、遗物暴露在外。经常看到的有石刀、石铲、石斧、石镞,大量的陶片标本和汉代的空心砖,以及少量的骨器和陶文符号。根据出土的器物和地层关系来分析,此遗址经历了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等历史时代。
2、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西村乡当阳峪村,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当阳峪瓷窑是宋代北方一处重要的制瓷生产场地,规模可观,工艺精湛,产品丰富,种类齐全,尤以剔花瓷和刻花填彩著称,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以及英国、日本等著名博物馆都有不少藏品。
3、运粮河流经修武的运粮河是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的一条重要分支。历史上有豫河、小丹河等不同的称谓,因其下游入卫河直达天津,且以漕运为主,故最终得名为运粮河。道光年间,运粮河在修武境内全长62里,过水量4立方米/秒。建国以后的1953年,新乡专区曾在修武成立运河管理局,负责博爱、武陟、修武、获嘉4县的运河治理与灌溉农田工作。据资料记载,当时4个县共可灌溉农田4万亩,其中修武可灌溉农田2万亩。运粮河还具有排泄洪水功能,最大过水断面可达30立方米/秒。1959年冬,修武县开始实施引黄工程和开发治理大沙河工程,使具有千年历史的运粮河失去灌溉与排洪能力。修武县委、县*对运粮河道进行整修拓宽,并在沿岸建起了滨河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商冢
商冢位于修武县城东城关镇秦厂村东部,云台大道的东侧。据道光十九年《修武县志》记载:“商冢在县东二里,武王伐商,其子孙有来归而死者,葬于此”。据近*证,所谓“其子孙来归而死者”,就是跟随武王伐纣作战中负伤牺牲的周军将士,他们在牧野之战中战死后,被运至“大后方”修武集中埋葬,牧野之战中受伤牺牲的周军将士也被运回修武抢救,其牺牲将士就埋在修武,成为一个一个百余亩大的墓冢。又因此冢成于商末,所以叫“商冢”。当地群众相传,黄飞虎所骑五色神牛埋于此,所以又称“牛王冢”。可以说是周初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烈士陵园。该冢原有面积一百余亩,现存面积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10米,封土最高处约7米。
2、汉献帝陵
汉献帝陵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原方庄镇)古汉村南。现存陵墓为半圆形,高约7米,周长250余米。汉献帝刘协(181—234年),东汉末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刘协被废,封为山阳公,居于浊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南)。汉献帝在浊鹿城生活了十四年,经常携夫人到百家岩游乐避暑,并走乡串村为民医疾治病,因此,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可凭吊的遗迹。古汉村、古汉山即由汉献帝禅陵的所在而得名。
3、韩愈墓
韩愈墓位于修武县方庄村西之韩坡,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的墓地。韩愈乃修武人氏,其上六代已从常山迁来修武,至韩愈时已七代了。韩愈死后葬此,墓高八尺,墓前竖有丈二高碑曰:“韩文公之墓”。墓道旁原有石人、石马、石兽等八对。
4、韩昶冢
韩昶冢位于修武县前雁门村北,高3米多,周长50多米,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长子韩昶之墓。
5、金代杂剧砖雕墓
金代杂剧砖雕墓位于郇封镇大位村。墓葬坐北面南,全用小砖砌成仿木结构。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的西北壁、北壁、东北壁镶嵌十四块砖雕。砖雕分男、女侍和杂剧两大类。杂剧砖雕为“吹笛童子”、“拍板童子”、“伞舞童子”、“拍鼓童子”、“拱手者”、“持物者”、“吹口哨者”、“戴卷幞者”、“摇手鼓者”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