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4 08: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0:05
大学期间的总体规划为:通过吸收、消化各种优秀的思想和书籍,掌握各种与理想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将实践活动留给大学毕业以后。 大学是学习的最佳环境,进入社会后,不会再有比大学更好的学习环境,而社会是实践的最佳环境,我们只有在大学里积累了足够多的与理想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时间一般只有四年,而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至少都会有三十年。我们不应将大学里宝贵的学习时间过多的用来实践,而需用来熟练掌握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书本知识。 我在大学期间的总体规划就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而这个总体规划只是我个人理想实现计划的一部分, 我的个人理想实现计划由远期计划(十五年)、中期计划(三年)、近期计划(初定为两个月,后改为三个月)构成。从2007年6月开始行动,同时又以半年为单位,每半年提出一个核心奋斗目标,这个核心奋斗目标将服务于中远期计划,指导短期计划制定。 第一个半年的核心奋斗目标是:通过励志类书籍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和“越来越好”的信念,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通过广泛的接触各类知识,发现自己最大的兴趣和爱好,再以此为出发点,逐步将理想清晰化和具体化,并引导大学整个计划的制定。 为了实现这个核心目标,这半年里,学校图书馆我经常会去,而且每隔一周会去燕山大学图书馆待一上午。正如计划所预计的那样,励志类的书为接下来的人生打好了坚不可摧的心理基础,而各类书籍的接触,使我发现自己对心理类、管理类、MBA逻辑类、经济及法律类都特别感兴趣,而再将这些兴趣汇集成一种职业,结果发现自己对创业者很感兴趣,无论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那都是我渴望拥有的。当然,这种思想还不十分成熟,因为我还得考虑我现在的专业(工程管理)、就业形势和创业资本,其中创业资本是核心问题,它包括个人资本和物质资本。最终是否会选择创业,还得看之后一段时间自己思想认识的变化和创业能力提升程度,以及物质资本的积累数量。 第二个半年从这学期开始,核心奋斗目标是:精通心理类知识,掌握人性特征和规律;运用上述知识,提升自身思想意识,广交朋友。 自己既然喜欢心理类知识,那就学好心理类知识,并且学有所用。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用关键点带动整个面。这种思想的实践能有效的避免第一个半年里出现的“什么都想做好,结果什么都做得不怎么好”的现象。所以这半年里,我只要求自己看好两本书:《九型人格》,《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这两本书就相当于两个关键点,带动着整个目标的实现。 学好心理类知识有三个好处:第一,知己。例如,知道自己适合的环境,可以趋利避害;第二,知彼。例如,理解他人喜怒哀乐产生的根源,从理解到谅解,发觉每一个人都有他以这种方式生活的理由,如果我是他,我也会那样活着;第三,找到让有意识和潜意识和谐共进的方法。例如,我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各种思维,这种训练效果比那所谓的看书作题训练效果好很多!这是我学习心理类知识所收获到的,可以肯定这收获将会越来越丰富。 第三个半年预计核心奋斗目标为:掌握MBA中有关逻辑、管理和金融类知识。我对MBA还比较陌生,所以在具体目标确定以前,我需用近五个月的时间收集有关MBA的信息。现在我已经收集到了一些有关MBA的信息和书籍,相信很快就能确定第三个半年的核心目标。 剩下一年多的大学时间,估计重点会培养一些创业所必须的思想和素质,例如:实干思想,洞察商机的能力。毕业以后,很难立即投入到创业中,所以,我还得利用专业知识在建筑工地工作几年。当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熟悉真正的社会而工作。“专业课的学习不能太放松”,这是我给自己提的一个小小的要求,也是给自己留的一条退路。创业要比想象的更艰难,而且风险很大,成功与失败也许只在一念之间,所以,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这条退路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创业的勇气,而是为了让自己拥有再创业的资本。 以创业者作为自己的职业,我会拥有很多的失败,而每一次重大的失败带来的都是思想的更新。“是以前错误的思想导致了失败,总结教训,更新思想”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这样对待失败,总之,失败成了“越来越好”的源动力。得到更新的思想,必然带来能力和习惯的更新,这种原理便是心理学中的“引力法则”。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得先做好内心世界的规划。一个健康、和谐、强大的内心世界,带来的绝对是职业生涯中的成功和辉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你不需要从别人那寻找动力和精神支柱,你心中的神可以帮你获得你所要的一切,而你只需要先规划好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