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11:5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20:54
关于《吕氏春秋》的家派归属问题,历来争议不断,这正说明了其书确实“兼采各家”,孰轻孰重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吕氏春秋》中的“孔子”,虽处在儒家思想的基调下,但同时融合了他家之色彩,与《论语》中的孔子并不完全一致。
那么,这样一部“兼儒墨,合名法”的传世名著,对于“孔子”的诠释,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吕氏春秋》并尊孔子、墨子,但仍有高下之别
在《吕氏春秋》中,孔、墨并称,儒与墨仿佛已合为一家。
《吕氏春秋》中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孔子与墨子时常并称出现。
孔、墨两人,没有*爵位、赏赐俸禄,但天下人皆称举孔、墨为贤士。二人的学说因而流传,其后学显荣于天下。在《吕氏春秋》看来,这都是因为当年孔、墨“所染得当”。
《吕氏春秋》
在《墨子》书中也有《所染》篇,其亦言“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但并未将孔、墨并列。比较之下,可以发现《吕氏春秋》的确有“儒墨合一”的特色。
在《吕氏春秋》中,孔子、墨子并称的例子不胜枚举。
《尊师》篇说凶恶之人求学于孔、墨,才得免于刑罚,成为知名之士;《顺说》篇言孔子与墨子无地为君,无官为长,可是天下人皆爱戴、服从;《谕大》篇论孔丘、墨翟想要在世上推行自己的*主张,虽不能成功,却足以成就显赫的名声;《博志》篇说孔丘、墨翟白天背诵经典,研习学业,夜里就亲眼见到了文王和周公,当面向他们请教……
这些孔、墨并列的例子,说明了《吕氏春秋》并非独尊孔子,更多篇章是“孔、墨并尊”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安死》篇提倡节葬,反对厚葬。这显然是墨家思想。
然而,文末却以孔子之事为例,说主丧的季桓子用宝玉殓死者,不符合节葬的原则。孔子吊丧之行为,虽不合礼仪,但其目的是为了拯救厚葬的过失。
孔子向来重礼,却为了救“厚葬”之过,不惜做出不合礼节的行为,以表达心中的不满。可见此处的孔子,其反对厚葬的用心良苦,隐含有“节葬”才合于“礼”的思想。
墨家主张“节葬”。在《墨子》书中,墨家屡次攻击儒家的厚葬主张。墨家认为,若厚葬,则“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
事实上,孔子并无“节葬”的主张。在《吕氏春秋》的刻意“撮合”之下,孔子似乎也成为赞同“节葬”之人。
由此可知,在《吕氏春秋》中,儒家与墨家确实有合流的现象,两家的思想也因而混同不分。
孔子剧照
在《庄子》内篇中,《齐物论》就已提及“儒墨之是非”,可见儒墨两家显学在当时已相争不下,各自“是其所非,非其所是”;《庄子》外杂篇更显示儒墨相争已至水火不容之地步。
然而,“冲突”与“交融”,常同时并行;儒墨虽有争论,但其实两家理论相合之处更多。
在孔子与墨子去世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的情况,更加速了学派之间的交流互通。
在《吕氏春秋》中,儒墨只有结合,几乎不见冲突。《吕氏春秋》大力推崇孔子与墨子的好学精神、志向远大、遵义而行,儒墨在“尊师”、“重学”、“爱人”、“行义”这些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
另外,儒墨之结合,其实仍隐含着高下之别。《吕氏春秋》以“孔子”来说明墨家“节葬”的理论,却没有以“墨子”来说明儒家的理论;而且在儒墨并论时,几乎都是先“儒”而后“墨”的。
这些,都说明了《吕氏春秋》将孔、墨并列,但孔子的地位仍略高于墨子,这似乎也预示着墨家思想将被儒家所消化吸收。
墨子雕像
《吕氏春秋》中的儒家与道家,既有冲突,又有融合
在《吕氏春秋》中,儒家和墨家之间没有冲突;相对来说,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就显得复杂许多——两家既有冲突,也有融合。
《吕氏春秋》以一则寓言来阐述何谓“公”——荆人丢失了一把弓,却不打算找回。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这位楚人自认为“不肯索”是“无私心”的表现,然而其对象,只限于本国人、本地人。
孔子则认为,“无私”这种品德应扩及全民,只要对象是“人”,皆应待之以公正无私之心,故回应:“去其荆。”
老子又进一步认为,公平之理何必只限于“人”?若只限于“人”,仍是自恃自傲、自以为与万物有别,这正是人的傲慢与偏见。因此,老子认为“去其人”,才是至境。
在道家看来,人之“得”弓与“失”弓,此感受源自于贪求外物的“私心”,人总想“据为己有”才能满足。而转化私心为“至公”,保持安然的心态,才能免除“患得患失”的情绪纷扰。
老子深谙“万物皆为一体”之理,而孔子却仍以“人”为大。《贵公》篇借孔、老之比较,阐述了“天地至公、万物平等”的道理。
老子画像
在《孔子家语》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不过,在此,故事止于孔子的感叹,后面并没有老子的评论。可知,《孔子家语》所要表达的是——孔子的境界高于楚人。这段文字,显然是基于儒家立场所阐发的。
《吕氏春秋》与《孔子家语》,两者相较,可以明显看出:《吕氏春秋》中,有一股“老子高于孔子”的道家味道存在。
可见,孔、老高下的问题仍在,代表儒、道仍相争。
然而,对立之外,儒、道“融合”的情况也存在,这一点与《庄子‧外杂篇》的情况类似。
《离俗》篇中既肯定了石户之农、北人无择、卞随、务光等人节操清高,品行坚贞,轻视富贵,外物莫能害之;又肯定了圣王舜、汤能包容万物,爱利万民。
值得注意的是,此文有将舜、汤“道家化”的倾向。《吕氏春秋》虽转化了儒家圣王的形象,但大体来说,仍同时肯定了道家之隐者与儒家之圣功,与《庄子》只认同隐士的思想差异颇大。
由此可窥见《吕氏春秋》中儒家与道家“融合”的情况。
孔子雕像
结语
在《吕氏春秋》中,孔、墨并尊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墨思想有合流的趋势,且墨家将并于儒家的趋向,也已隐然成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7 20:55
因为吕氏春秋里写的与真正的时机有很大的差别。孔子的形象非常威猛。不像一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