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苏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3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17:41
苏轼《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的意思是:他与几个朋友在田间行走,忽然风吹雨打。那几个人都打起伞或雨衣,而苏轼却任凭风吹雨打,继续吟啸前行。一会儿雨过天晴,山头又见斜阳,风也没了,雨也停了。更深层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界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信佛参禅后的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理念。同时也展现了他信佛习禅后的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三层递进的观念和境界。在这首词里,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一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二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三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他最得意的豪放旷达行为,自然也是他最理想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他把这些自己到黄州后的思想变化浓缩在半阕词里,是要塑造一个归隐者的旷达形象。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乐两忘的胸怀。这首词的高妙处就在于并没有接着写出自己因春风斜照而得到温暖,而是笔锋一转,宕出这意外的、极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也就是说,回首来路,所有的风雨或晴朗,都算不了什么!与自己也没有任何阻碍,他已经把万事万物看透了。如此平静乐观的心境,即是历经风雨中后的领悟,也是他以后追求的目标和人生境界。所以正确理解这三句词,是鉴赏这首作品的关键。所谓“向来萧瑟处”,指自已刚刚经历之处——既包括风雨袭打过的林间小路,也包括铺满夕阳的田间阡陌,同时是暗指刚刚经历的乌台诗案;所谓“归去”,是指上文所说的“风雨”、“微冷”和“斜照”,亦即令人所忧所喜的一切外在条件都不复存在了,包括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以及宦海沉浮,早已置之度外;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只有“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好象刚才什么都没发生。换言之,即使发生过,但对我来说也无所谓,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境界。这就比按常规思路写如何不把风雨放在心里,如何在风雨后因遇到温暖而感到欣慰要深刻得多、旷达得多。因为那样写等于承认风雨终究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即等于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那么世间的一切现象在自已的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谈。当然也包括*上的风雨。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明着是写大自然的风雨,实际上是写刚刚经历的*灾难。这样他就在精神世界上升华到了另一层崭新的高度——把一切都看成空无,看成无差别,这真可谓大彻大悟!
苏轼在这里完成了从一个俗人到超人的转变,从风风雨雨到无风雨无晴朗的转变。*上得与失、成与败、升与降都是无所谓的。这就使他心理更加平衡,后来的任何风雨也无奈他何。这一转变,标志着他的禅境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已经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17:41
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你必须先了解苏轼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这首《定风波》的,下面就是当时的情形:
乌台诗案的莫须有罪名让苏轼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当时情景,苏轼正任湖州太守,心地阴暗的皇甫遵奉朝廷御史台之命命捉拿他,时人记载"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苏轼被一路刑押一路示众至京城,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名满天下的知识分子----他是怎样的侮辱!
入狱一百多天,其时因为审理一刑事案件被诬陷的大臣苏颂的牢房在隔壁,他形容当时所听"谣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所幸后来一些正直之士的良知纷纷苏醒,为苏轼上书求情,其弟子由再四上书"宁愿自己遭贬以免哥哥牢狱之苦".神宗一直地苏轼存怜才之心,但迫于身边小人制造的*压力,将其释放后仍贬至黄州,不准参与政事.
初到黄州的日子,白天不敢出门,只有在晚上阑珊起床,在溶溶月色中散步.当地居民总见他站在花下发呆,喃喃自语,看其萧瑟憔悴,无人人心打扰.
当时黄州地处异常偏僻,生活枯寂无味,信息闭塞与世隔绝.无一好友敢与其通信来往,惟恐遭受牵连,就这样一直不言不语几个月.
终于他开始审视这片土地,所幸它虽偏僻却有几处寺院,住持不乏高僧.他开始研究佛学,他"焚香默坐,深自省察"(《黄州安国寺记》)每每沉浸在"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的无与伦比的心灵愉悦.
在此有必要谈一下苏轼的人生思想,其特点是杂.儒释道思想同时贯穿他的一生,然而这三种因素却经常互相否定: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但苏轼以内儒外道的形式兼以借鉴白居易的”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开辟一”任职以儒,贬居以佛”的人生哲理,把三者有机结合,而又作到不沾染三者消极的方面.
这阶段的静坐与思索让苏轼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其间,苏轼也很快和这里的人民打成一片,正如他自己说”上至皇帝老儿,下至路边乞丐,他都能相与言欢”,很快他身边又尾随一大群朋友.
苏轼一直想买一处田地,在朝廷起用无望的情况下,以做长久安身计,据一朋友的推荐,这日在几位朋友的陪同下前去位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的沙湖相田.去时艳阳暖照,和风徐徐,他们高谈阔论,不期归来逢雨,遂做<定风波>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坦荡的人生态度和超然旷达的胸怀气度,无论肆虐风雨,抑或风雨骤去斜阳相迎,皆坦然接受,这个时候阴晴晦明,进退得失于其实皆不足道,完全超越于外界的影响,在此苏轼已经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救恕.
我想,了解了这些,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17:42
非一般人可以解答的,我也会期待您的问题,期待着下一位的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17:42
这么有水准的题
还是请别个来回答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6 17:43
.... 我也期待下一位吧.
<<定风波>>苏轼
你好:苏轼《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表面的意思是:他与几个朋友在田间行走,忽然风吹雨打。那几个人都打起伞或雨衣,而苏轼却任凭风吹...
苏轼<<定风波>>
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阳却相迎 出处、全文及注解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阳却相迎”出自宋代苏轼的《定风波》。全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解:①吟啸:吟歌长啸;②徐行:慢慢的行走;③芒鞋:用芒草编制的鞋...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简析】惊破起调的"穿林打叶"之音,显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由北宋词人苏轼于公元1082年创作的。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此词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颇值得玩味。此词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译文...
苏轼《定风波》词解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
求苏轼<定风波>全词配带翻译,谢谢。
定风波 苏轼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
苏轼写的的诗词有哪些
回答: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心情
在苏轼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馀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象。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
<<定风波>>及解析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