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灯有什么 变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7 08:14
现在都是,led的灯比较多追答路灯也有很多太阳能的,很多汽车灯现在都是led的,省电,而且特别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7 08:15
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类远古时代用火把照明,后来有了蜡烛和油灯。在古时“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人类文明。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懂得使用自然之火来御寒、烧烤和照明。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灯具承载火烛,书写文明史。从粗糙的石灯到青铜灯,陶瓷灯到现代的电灯,灯具的历史变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缩影。
灯从竹、木、铁、表铜、玉、银到陶、瓷,反映了质地的演进和发展。
回溯历史,灯与火是分不开的。有了火就有了灯。远古的时候,人类的祖先用树枝烧起一堆火当灯。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灯。在当时,火把就算是最先进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以油脂为燃料的油灯。先用野兽的脑盖骨,蚌壳或石槽做灯盏,后来又出现了用陶瓷和金属做成瓷灯,铜灯,铁灯,每盏灯内都有灯芯,以便充分燃烧,少生黑烟。为了使油灯不冒烟,人们发明了装有灯罩的灯。后来,人们发明了用凝固油脂做成的蜡烛,使用和携带都比较方便。到了18世纪,人们对油灯进行改进,把油灯的油池升高,用一条输*使灯头与油池连接。因供油充足,灯焰旺盛,明亮。1745年,人们制造了煤油灯,不久又出现了煤气灯。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此后,灯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豆演变而来:
一个小小的、表面坑坑洼洼的陶碗,碗的底部有一个把手支撑,简单的造型,粗糙的工艺,放在一般人眼里,就是一件不值钱的陶器,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可在“万家灯馆”主人卿烈军眼里,这可是一件宝贝。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豆’,算是油灯的前身了。”卿烈军一边把玩着,一边解释。
在石器时代,人类懂得了使用火,取暖、熟食、御兽,其中还有照明。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人类早在殷商时期,就会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时期,青铜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为灯具的出现创造条件。春秋战国时,照明用的灯具开始出现,豆就是当时照明所用的工具,它是依照当时的食器——豆的形状制成。
当时人们是用豆脂作为燃料,将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里,放上一根灯芯,点燃照明。从古体字的“灯”就能看出,灯是从豆演变而来的。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现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出现的照明工具就是豆。“应该是有青铜器的豆,但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过。”
青铜器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老卿研究认为,当时用青铜器做照明工具应该是贵族才享有的权利,粗制的陶器豆很可能是一般百姓用的。
支钉区别豆和灯:
豆是碗形的照明工具,而灯也是碗形的照明工具,但碗底却多了一个小小的尖锥,这个尖锥就叫支钉,这个小小的改变成了豆与灯的分界线。战国时期,最早的蜡烛开始出现。可当时的蜡烛和现在的蜡烛不一样,外形并不是很规则,怎么支撑使其站立?聪明的古人在豆的底部做一个尖锥,把不规则的蜡烛插在这个尖锥上,蜡烛就能稳稳当当地站立了。从豆到灯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渐演变,这个圆盘大概就是战国时灯具的雏形,尖锥说明它是当时用来照明的。支钉的出现正式拉开了灯具的历史,自此,灯具历史完成了从豆到灯的转变。
战国灯大多由金属或陶土制成,而玉制灯仅此一件,堪称绝品。玉灯以新疆和田青玉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灯由盘、把手和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三块玉雕琢后粘合成一体。上部灯盘圆形浅腹,盘中心凸起一个五瓣团花柱。中部把手成圆柱形,上饰浮雕的仰形三叶饰,中间束腰,腰下满饰勾连云纹。灯座为覆圆盘形,并以五瓣柿蒂纹和勾连云纹装饰,足底亦饰勾连云纹。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因与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为下层社会所用,玉质灯造型精美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为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实物较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连枝灯,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有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一俑所持灯盘从一至三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和盘形两种形制,前者有三个支钎,后者多为一个支钎。仿日用器形灯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实用器的演变,主要为仿豆、鼎和簋等较为常见的器皿,以豆形陶灯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铜灯。
秦代铸造的灯也是极其华丽的。雁足灯,形制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到汉、魏时,灯的种类越来越多,有铜灯、铁灯、陶灯等。后来,以纱葛或纸为笼,点烛其中,称之灯笼。《南史 · 宋武帝纪》有"壁上挂葛灯笼之记载。用细篦作骨,糊以油纸。唐、宋时,灯作盛行,每当元宵灯节,奇巧纷呈,竞相争妍。故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火树银花不夜天"诗句。早在1500年前的梁代,已有走马灯。在《荆楚岁时纪》中提到:"灯以火运",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转不休。
长信宫灯是环保灯代表:
汉代是大一统朝代,*、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达到了一个里程碑般的高度。陶瓷技术在汉代突飞猛进,出现了挂釉技巧。“万家灯馆”的展品中有很多汉代的陶灯,造型古朴的豆型灯,带着高帽子的妇人灯,刻画匈奴人的陶灯,还有外层挂黄釉和绿釉的塔形灯。造型丰富多彩的陶灯有点让人目不暇接。
汉代的思想文化是很丰富的,人物造型灯的出现说明了当时的工匠很注重刻画生活细节。匈奴人造型灯记载的是当时汉朝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发生战争之后,汉朝俘虏的匈奴人被当作*的家奴。妇人灯以戴着高帽的妇女为造型,体现了当时社会妇女的地位并不低。挂釉的塔形灯则说明了陶器开始演变为瓷器,工艺逐渐走向成熟。
在中国的灯具史上,成就最高的釭灯也是出现在西汉。这种灯是供宫廷贵族使用的青铜灯,灯的火苗上方带有连着烟管的烟罩,灯烟可以经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灯身里达到“取光藏烟”的环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釭灯就是1968年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长信宫灯(左图)”。这种灯具在汉代末期因为战乱而绝迹,以后历代宫廷均没有享受到这一“改革成果”,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唐代出现节能省油灯
俗话中常说:“某某某不是省油的灯。”用来形容某些人比较厉害,刻薄。其实,这里的“省油的灯”在历史中真正出现过,唐朝中晚期,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窑烧制的省油灯就是真正的节能灯。在宛平城内老卿的宝贝中,有一个碗形的灯具,有夹层,上层和豆一样,像个小碗,下层是空心的,里面可以用来装水。因为当时主要是用油料燃灯照明,而油料遇热后会挥发,所以唐朝工匠们采用灯具腹内蓄水来降低灯油温度,减少油料的挥发。按照灯具的划分,釭灯属于立燃式灯具,省油灯则是卧燃式灯具,灯芯在燃烧时是睡卧在灯具中。根据一些测试表明,使用省油灯的确能够节省灯油25%至30%,小小的奇思妙想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在考古中,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省油灯出土。
唐宋出现彩色陶瓷灯: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巅峰之一,各项技术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其中,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就是最佳代表。其实,在灯具中就已经开始运用彩陶技术。在“万家灯馆”的展柜中,一些唐代的彩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老卿介绍,这些彩灯是用绿色、*、褐色的釉烧制而成,绝对是当时的“奢侈品”,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
唐代国力强盛,生活物资十分丰富,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曾作为一种冥器(陪葬品)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据老卿分析,他手上的这些彩灯应该是当时民间用于陪葬的彩灯。
到了宋代,陶瓷技艺达到了古代的顶峰,白釉灯开始出现,各种青瓷灯、白瓷灯放了整整一柜子。这个时候的陶瓷灯具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不再为统治阶级所独有。到了明代,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开始影响灯具的造型,例如文殊菩萨灯,童子灯。清代则以书法、绘画为主,花鸟鱼虫出现在灯具表面,外形也逐渐追求一些吉利象征,如寿字形烛台,狮猴灯,大狮小狮灯。据老卿解释,狮猴灯取意“封师拜侯”的意思,大狮小狮则是“太师少师”的意思,都是代表升官发财。还有麒麟送子灯,都是为了讨吉利。
同时,灯具的地域性表现越来越明显。四川灯以双盘为主,颜色以藏青色为主,花纹和当地的蜡染近似。山西灯以壶形为主,颜色比较淡,花纹雅致。还有河南灯、湖南灯,都非常具有各地的风土人情。其中,云贵等地矿灯非常吸引人。灯嘴很长,像前门的大茶壶一样,这种灯放在矿道里,不但用来照明,壶嘴还可以用来指路,简单实用。
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科技发展迅速,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增多,电灯也进入了古老的国度,逐渐取代了以蜡点灯的时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民间古灯逐渐走向衰败,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古玩。
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青花和彩绘高足烛台,因以蜡烛照明,故灯的造型变化较大。上有金属扦以插蜡烛。洗式小扦盘下接以长柄、中间承以洗式托盘再接以高圈足[1] 。
近代灯:
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明电弧光灯,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照明的时代。1879 年,在美国的加州剧院,人类第一次使用电弧光灯 (electric arc light)。1906年,爱迪生以钨丝为灯丝发明了家用电灯泡。以后,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霓虹灯以及当代利用高科技发明的各种高科技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的舞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爱迪生对电灯最伟大的贡献就是灯丝的设计。他在两年内尝试了超过 6000 种的替换灯丝,花费$40,000 进行了多达 1200 次的实验。经过试验了世界各地的各种材料,爱迪生发现铂最有效。但是,这种材料非常昂贵并且作为一种实际的灯丝,其效率有限。最后,爱迪生尝试了碳化棉线灯丝。1879 年10月19日,星期天的傍晚,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对该棉线灯丝通电并在时钟周围轮流观察。40 多小时后,棉线灯丝仍然在发光,爱迪生知道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1880 年开始出现灯泡的销售,而在伦敦首次全面引入爱迪生照明系统则早在 1882 年的 Holburn Viact,通过集中城市电源进行通用电气照明的时代开始于 1882 年9月4日,地点纽约的皮埃尔大街站。面对记者的提问,爱迪生“我已经完成我所承诺”。
时间线:
1911 年 延性钨灯防震灯丝 可进行汽车和铁路照明
1925 年 乳白玻璃灯 S光线更柔和而均匀,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室
1930 年 照相闪光灯 取代了专业摄影师之前使用的闪光粉
1934 年 汞灯 第一个高压气体放电灯 – 更好的性能和经济性
1938 年 荧光灯 第一个真正的低压放电灯,可以提供白光
1939 年 密闭式前照灯 优秀的光束控制,随着使用不会变暗
1945 年 Circline? 荧光灯 在小空间里发出最多的荧光
1949 年 绵白灯泡 改善的光扩散,并且无眩光
1959 年 卤素灯 尺寸小,发白光
1961 年Lucalox? 高压钠灯 最有效的常用光源
1962 年 发光二极管 (LED) GE 发明。在半导体材料的固体水晶内部,电能转化为光
1974 年 Watt-Miser? 荧光灯 第一个减小功率的荧光灯
1975 年 精确的 MR16 小型低压光源 具有精确的光学控制
1986 年 Biax?荧光灯 高效节能的 40 瓦荧光灯,适用于住宅.
1989 年 Halogen-IR?灯 第一个卤素灯炮,具有反射涂层,效率很高.
1990 年 2D?独特的小型轮廓灯,扩展了荧光灯的应用场合
1994 年 Genura? 荧光灯 第一个真正的小型“感应”(无电极)荧光灯
1996 年 ConstantColor? CMH? 新型混合 HID 技术,高效且性能高级.
1997 年 Starcoat? 改善的荧光灯涂层,适用于高级流明维护
1997 年 Starcoat?减小了汞含量的灯,通过 TCLP 测试,且不会降低灯的性能.
1998 年 Starcoat XL? 和 Ecolux XL? 高级荧光灯,寿命延长
1999 年Pulsarc? 新型金卤灯系统,在整个寿命期间,性能显著改善
2000 年 Halogen IR Silv-IR? 提供了更多低压灯选项,增加了每个轨道中灯的数量.
2000 年 24 伏卤灯系列 提供了更多低压灯选项,增加了每个轨道中灯的数量
2000 年 StayBright? Watt-Miser? Multi-Vapor? 新型节能金卤灯,与标准灯相比,可提供提高的流明维护
2000 年 T5 荧光灯 荧光灯直径更小,在多种应用场合提供了一种节能解决方案
2001 年 T8 Watt-Miser? 最大节能,且不会降低光线输出或寿命性能
2001 年 Diamond Precise? MR16 低压光束,中等拧入式灯座更简易而方便
2001 年 SportStar? Multi-Vapor? 新型改进的金卤灯,在任意燃烧位置操作时具有最高的流明输出
2001 年 57QBX & 70QBX Biax? 57W 和 70W 插座,小功率金卤灯光线输出
2001 年 T8 SXL? 高级长寿命 T8 灯(36,000 小时),可减少维护成本
2001 年 Spiral? CFL 灯管 相比于标准白炽灯总尺寸减小
2001 年 Reveal? I白炽灯 钕玻璃将黄光滤出,从而提供更丰富而鲜明的彩色/td>
2002 年 350 Watt ConstantColor? CMH? SPXX 在较大功率陶瓷金卤灯系列中采用 350 瓦 ConstantColor? CMH? SPXX 节能设计,从而提供振动彩色
2002 年 F32T8 高流明荧光灯 T8 灯具有更高的光线输出
2002 年 CFL 反射灯 带有玻璃反射器的节能荧光灯,适用于向下照明和其他应用场合
2003 年 UltraMax? 高效,更适应,具有最佳灯性能
2003 年 28 瓦 T8 荧光灯 功率最小的 T8 荧光灯通常结合 UltraMax 镇流器使用,以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2003 年 Retail HIR 卤灯 PAR 38 薄膜 HIR 及银反射片技术比标准卤素灯的效率高 46%.
2003 年 300/320 瓦 CMH? 第一个双功率陶瓷金卤灯,可在两个不同的镇流器上进行操作并具有相同的彩色再现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