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学生的体育素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7: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26
一、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的概念和基本含义
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以体育课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双边活动。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教师有目的地,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身体,增加体质,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主义道德品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既要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客观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能力变化的主观规律,还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的规律。这些规律就相应地决定了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体育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体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领域,其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只要有学校和学生,就应当有学校体育。它关系着全体在校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国家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因此说,学校体育既是教学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战略基础。学校体育中包括着各种具体的工作和活动,体育教学是最基本的一种,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根本途径,主要表现在体育课中,因此,体育课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必修课,体育教学也因此而获得了时间、场地器材、师资教材等多方面的优先保证。将课程性体育教学与非课程性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并辅之以其它有关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促进课外体育的开展,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并且有利于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最终使学校体育目标得以实现。
三、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体育教学是指导中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能促进中学生大脑的发展,改善机能,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为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体育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兴趣,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且相得益彰与和谐健康发展。
3.体育教学能锻炼增强中学生的意志,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才能完成教学内容。因此,长期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地锻炼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4.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塑造健康健美能力,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美的融合,同时还能从身体的各种运动中体会到人体的自然美。
四、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1.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性。素质教育提出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从人的本质上得到完善,从人的根本质量上得到提高,从人的整体功能上得到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心发展、运动习惯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树立完善的人才素质观和素质教育观,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真正把体育教学放到素质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
2.体育教学对象的全面性。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及体育素质都得到发展。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为主的思想。体育学科的性质不同,教材是以学生的运动为内容的,但由于学生性别、体能、个性、爱好不同,对教材的掌握能力不同,因此体育和组织都应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够自我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3.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效、全面趣味性。教学内容所设项目应同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应用能力相结合,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需要,充分体现实效性。增加有利的内容,在加强传统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为培养学生体质和终生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4.体育教学方法的活泼性、娱乐性。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组织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愉快气氛中,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在教学的手段上、方法上,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以自己练为主的方法,转向启智、育人、调心的综合多样化,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让学生喜欢运动,在满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