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一篇《爱拼才会赢》的文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9: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1:19
爱拼才会赢
——记中铁十六局三公司高明
刚过而立之年的高建伟,在潞河面粉厂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知名人士”。
提起高建伟,厂里的老师傅们夸他,“这小伙子,行,干起活来玩命,还好‘钻’,过去见都没见过的‘洋设备’,没多长时间就‘玩’得倍溜。”同龄人提起他,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建伟是我们厂的‘大腕’。说起这位爱将,厂领导言语之间透出喜爱,“建伟同志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业务尖子,是一位年轻的优秀*党员;建伟还是个‘拼命三郎’,每次厂里有了急、难、重的任务,他都能冲锋在前,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临了,这位厂领导还补充一句“象高建伟这样安心本职、安于清贫,钻研技术的年轻人,在国有企业真是很难得!”
一
说起高建伟,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进口设备,提到了技术革新。的确,高建伟一进厂就和进口设备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使用、研究、改进进口设备中崭露头角。介绍高建伟,我们就从这套进口设备开始说起。
潞河面粉厂是一家市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九十年代初期,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举全厂之力,进口了一套英国出产的面粉加工流水线。在进行设备调试验收阶段,高建伟等三十几个北京市粮食学校毕业生分配到潞河面粉厂。
一进厂,厂领导就安排他们几个跟着外方学习新设备的使用和调试。面对这套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的设备,高建伟看得两眼发直,不但实物是第一次见,甚至连图纸都很“眼生”。初出校门的高建伟整天围着英国粉师,围着流水线转。由于语言等原因,对于设备,英国粉师操作多,讲授几乎没有。刚开始,一天“学习”下来,还是懵懵懂懂,一头雾水。后来,高建伟长了个心眼,改变了学习策略。白天,跟着英国粉师转的时候带着一个小本,他们每动一个部件,高建伟就详细地记录下来:“在什么情况下动了哪,调试了什么部件,怎么调试的”。下班后,他拿出图纸,对照白天的记录仔细地看,认真地琢磨,想不通的就跑去问厂里的老师傅,和老师傅一块商量,还弄不懂,就去向英国粉师求教。刚一开始,英国粉师看他既不是厂领导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并没把他的提问当回事。可是几个提到点子上的问题,让英国粉师不得对这个毛头小子刮目相看。
高建伟进厂不久,新一轮的下海经商热潮在国人中涌动。办公司、进合资企业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新时尚。在这股热潮中,有些和高建伟一起进厂的年轻技术员开始托关系,找门路,想法设法离开工厂,另谋高就。在这种氛围下,踏踏实实学技术仿佛已经过时了。这时也有人劝小高,“你上学时就当班长,学习成绩好,脑子灵,人长得又精神,何必在又脏又累的工厂里干呢。”开始,他没当回事,但劝的人多了,再加上有的同学穿着笔挺的西装,揣着大把的钞票来找他的时候,高建伟也开始犹豫了。
但就在这时,有一件小事强烈地刺激了他。
一天中午,正值高建伟当班。突然,磨粉机发出剧烈的异常响声,他跑过去查看,找不出故障,掉头向食堂跑,去找正在吃午饭的英国粉师,连说带比划告急。两个人跑回车间,英人粉师看了看故障部位,笑了。原来只是机器刷的镙丝松了,和机器辊之间距离变大的缘故。英国粉师只用了一两分钟的时间就把故障排除了。然后,冲着高建伟摇摇头,耸耸肩,无奈的表情中夹杂着一丝不易查觉的轻蔑,但高建伟切切实实地查觉到了。
高建伟在想,英国粉师负责安装、调试的时间只有半年,他们走了怎么办?国家、厂里花那么多钱买的设备不能让它成为摆设。他还想了很多,总之,从这时候起,高建伟给自己断了跳槽当“白领”的念头,并下定决心非要把这套设备“玩溜”了不可。
二
1996年前后,国家对粮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潞河面粉厂生产原料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90%是进口小麦调整为90%是国产小麦。而这套英国进口的流水线是根据进口小麦工艺设计的,生产原料的变化,使它出现了“水土不服”:产品质量下滑,出粉率从原来的75%左右下降到了70%左右。毫不夸张地讲,面粉质量、出粉率是企业的“命根子”,两项指标同时大幅度下降,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出粉率下降5个百分点是一个什么概念?简单算一笔帐就可看清楚:潞河面粉厂每天要加工800吨小麦,出粉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就是每天用同样数量的原料,生产出的成品面粉就要少8吨,5个百分点就是一天少出面粉40吨。每吨面粉的价格是14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天产值就要少5、6万元。这一变故急坏了全厂上下,高建伟更是火急火燎。按照厂领导的要求,高建伟和其他几个同志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他们没日没夜,查资料,找原因,通过多方论证,改造生产工艺,终于,完成了设备改装,在使用国产原料的情况下,出粉率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使用进口原料的水平。
高建伟不光研究本厂正在服役的英国产流水线,还积攒了意大利、瑞士等国设备的图纸,没事就拿出来翻一翻,仔细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的优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问题。英产设备没有配粉系统,每次开车时,它的一号粉要通过开机粉仓逐步兑出,而二号粉仓却不能这么做,经常造成二号粉仓打出的面粉不合格,为此必须进行人工回机,不仅影响生产能力,而且造*力、物力的浪费。高建伟经过周密的设计和计算,向厂领导提出了更改开机粉仓出入仓改造方案。得到厂领导的批准后,他与有关技术人员实地测量,认真核对数据,*地完成了改造任务。此项改造每月就为全厂增收10万元。
三
一说高建伟是个技术革新的能手,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瘦弱文静的书生,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又高又壮的北方大汉。高建伟不但技术好,而且干活不惜力,遇到急活、重活就“玩命”。不管是当工人、当班长还是当车间主任,他这种冲锋在前的本色从来没有改变过。说起这事,小高很不以为然,他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就该这样,而且力气不用也省不下。
1995年1月的一天夜里,天气出奇的冷。因为气温过低,造成制粉车间地下室的消防栓冻裂。水很快流了满地,眼看着水就要流进配电室和设备间,情况十分紧急。但由于是半夜12点多,厂里的人很少,当班的工人又不能丢下正在运转的机器不管。当时高建伟刚下中班,正准备上床睡觉,听到有喊叫声,披上衣服就往车间跑。由于水的压力很大,先期赶来的几个年轻人吓得不知所措。小高见形势不妙,抄起一块棉丝就冲了过去,抱住水管裂口就堵,水堵住了,他浑身上下也被水完全湿透了。险情被暂时控制以后,被冻得瑟瑟发抖的高建伟又和水管工一起抢修阀门。随后又和大家一起清理积水,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他穿着湿透的衣服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衣服、头发都结了冰。据他自己说,回到宿舍,手脚基本上没了知觉,一大碗滚烫的姜汤下肚,愣是一点滋味都没尝出来。
1998年8月,潞河面粉厂进入紧张的大修阶段,厂领导决定对二十几个仓库进行清仓检修。厂领导考虑再三,决定把清仓任务交给高建伟带领的班组。清仓是一件既艰苦又危险的工作,下到深达20多米深的水泥仓库内作业,意外坠落物和仓库内的有毒气体都将威胁着作业人的安全。高建伟带着十几个小伙子,腰里系着应急灯,通过30多公分宽的仓口爬到仓底进行认真地清理。由于仓内空气稀薄,干一会儿就得爬到仓口透口气。但他们克服气温高,工作条件差、难度大的困难,以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天一个仓的速度推进。最后一个堡垒是清理润麦仓,由于仓里有毒气体浓度太高,厂里专门从门头沟矿务局请来井下作业“敢死队”帮助工作,并撤出高建伟班组。但专业抢险人员对仓内地形和清理业务不熟,高建伟主动请缨,和敢死队员一起下仓,指挥清仓。由于连续作战,没几天,高建伟就出现了中毒反应,但他都是晚上去医院打点滴,白天坚持清仓。最后一天,高建伟因中毒较深,倒在了仓内。但他被送到医院后,只呆了两天就又上班了。事后矿务局抢险队的队员跟高建伟开玩笑,“小高,经考试合格,你可以加入我们这个‘敢死队了。”
高建伟,一个年轻的*党员,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热血,展示了一个新形势下*党人的风采。高建伟连续多年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1996年,被市总工会授予“爱国立功标兵”称号;2000年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被授予“北京市商贸系统优秀*党员”称号。
参考资料:http://bjzgtx.bjdj.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