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09: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06:43
庄子说的未始有物,即透视万物而直接体认万物未萌之前世界之前冥冥无分的状态。道家认为万物是从无中生发出来的,这就类似于我们说看一件事、一个物体,不要仅仅只是看表面,而是应该看本质,透过现象看更真实的内在。所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认识。
《庄子·齐物论》如此说:“古代的人,他们所知的抵达顶点了。抵达什么样的顶点呢?有些人认为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这是到了顶点,到了尽头,无法增加一分了。
其次,有些人认为有万物存在,但是万物之间未曾区分。再其次,有些人认为万物之间有区分,但是未曾有谁是谁非的争论。是非一旦彰显,就造成道的亏损。”
扩展资料:
超越谁是谁非的争论,因为人间的是非总是有相对的成分,而每一个人也难免有其主观的想法。超越万物之间的区分,这正是《庄子·秋水》所谓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立场来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既然如此,何不以平等心看待一切?
超越对万物存在的肯定。既然万物一直在变化之中,我们就该认真思索:万物真的存在吗?如果能够觉悟“未始有物”,亦即“根本不曾有万物存在”,那就抵达顶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06:43
是对前人的继承,对道的体悟。人总是有自己的见解,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想要一些人来理解你有时是不可能的。许多人攻击庄子就是如此。庄子的思想是实用的思想,用来处事处世都是没问题的,前提是你看懂了庄子。没看懂就什么都别说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06:43
大道如果能说出来就不是大道,好多东西没有悟性就不能知“道”。庄子思想的特性注定了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理解,因为其超脱性就建立在普世价值的混浊上。十六岁读庄子,现在二十二岁,感悟愈发深刻,身处红尘浊世,一边以儒道处事,另一边以庄道验心。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庄子之道可以塑造出一个超我境界,类似佛道禅宗,却又有一层玄妙。创造出一个第三人称视角审视自我,审视人类,审视万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06:44
是指最高的无偏见状态。婴儿看到树不知是树,看到人不知是人。婴儿看到的就是眼前的一片画面,我们看到了画面就会开始区分这是人这是树这是*这是蓝色。所以说视而不见名曰夷。婴儿就是视而不见,我们就是视而见。《庄子》‘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说的是圣人泰昊伏羲氏无偏见状态。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06:45
庄子追求的是自我的认同,宋荣子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庄子认为还不够,因为在庄子看来内外是一体的,我们不是要跳出这个世界,而是要像鱼一样生于水而不知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