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四春的结局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3 17: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9:06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合在一起正好是“原应叹息”,言其四人皆命运遭际令人叹息。
元春 ,贵为皇妃,却自叹生活在“见不得人的去处”(或谓“不是人呆的地方”),终因宫廷纷争而早死。(续书说其四十多岁方死实在牵强,她当死于20岁至30岁之间)。
迎春,出嫁后一年就被孙绍祖这个“中山狼”折磨而死,红楼梦上说其性情懦弱,在当时的社会中,又有几个女子能算强者,所以,对女子来说,婚姻更是一场*,一场拿自己的幸福进行的*。既然是*,真正能够赢到最后的又有几人?所以,爱情在当时是奢侈品,而在今天呢?我不想回答。也许美丽的爱情只是存在于神话中,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为什么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了,我才算真正明白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了。接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因为心中有遗憾,所以在别人的故事中寻找情感的释放,的确不失为一个精神解脱的好办法。可是,我还是止不住地感伤。
探春,贾府中的一个聪慧的女子,我除了不喜欢她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态度,我实在挑不出她有什么毛病。如果非要我从她身上找问题,我只能说她生错了时代,一个如此聪慧的奇女子,生在今天当可于商海中叱诧风云,但在当时却成了“和亲”的牺牲品。我无意评价和亲这一*,牺牲一个人,赢得短暂的媾和,也许正是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然而,战争还会继续,硝烟还会点燃,人民还会在铁蹄下*,不同的是,探春一样的女子把自己的幸福和青春留在了远方。也许,有人会抬出当年昭君“主动”和亲西域一样,探春此去可以可以远离此处的龌龊。但彼处的肮脏就会少吗?今夜,我无法听到探春的心在寒夜汩汩流血的声音,无从去聆听那颗倨傲而纯真的心破碎的声响,只能在这个静静的夜里,静静的思考,冷冷的思考,残酷的思考。今天,似乎远嫁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初恋的她今天还打来电话,诉说她与一个老外匆匆的“婚姻”,我无言以对,只有祝福她早日钓到一个大鱼,一个海外的大鱼。我只有在心里祝福她只要别嫁给一个日本人就行。(我从来没有忌恨过任何人,包括曾经伤害我的人,但我对日本人至今不能谅解,我不知道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的错误的民族,我们为什么要谅解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德国人十分敬重,因为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所以,只要她别嫁给日本人,我心里都会为她祝福)此时,电视上又在播放*的私渡女到海外被*当娼妓的事情,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但把她们和探春竟然联系在了一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说惜春,一个生在大家族的女子,竟然能与红尘割舍,我不敢说她有什么大智慧,但我绝对对她有一种敬意,青灯古佛,了却此生,这种做法我不会赞同,但没有真正意义的绝望,惜春又如何如此决绝?
原应叹息,四春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感伤和叹惋,四种命运,四种结局,皆非所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9:07
红楼梦四春分别是: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结局分别是:
贾元春:作为皇妃在皇宫中突然暴毙。
贾迎春:嫁给孙绍祖后一年时间被丈夫折磨至死。
贾探春:远嫁和蕃。
贾惜春:三个姐姐的不幸命运令她无尽留恋红尘,所以出家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9:07
元春死于宫中,探春远走他乡,迎春在包办婚姻中受丈夫欺凌,惜春出家为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9:08
元春死了 迎春死了 探春远嫁 惜春出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9:08
贾元春进宫,后封为妃,贾元妃才选凤藻宫,以及之后的大观园省亲,皆为贾元春。此时正值贾府兴盛时期,依据判词来看,虎兕相逢大梦归,疑为元春陷入宫斗。
贾迎春在贾府败落之际,嫁给被称为中山狼的孙绍祖,后被其凌虐而亡。
贾探春曾主持开设海棠诗社,自称“蕉下客”,颇有一番作为,曾在王熙凤病重时期打理大观园诸事,是贾府姐妹中最有才情的一位,最后远嫁。
贾惜春在书中笔墨不多,贾母曾命其绘制大观园图,在贾府败落之后,与青灯古佛相依为伴。
《红楼梦》中对四春的判词如下: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
子系(合起来是孙的繁体字)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贾探春
才白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