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06: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58
“贵州龙”化石产于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 “贵州龙”化石是胡承志先生于1957年发现,并经杨钟健教授鉴定为蜥鳍目、肿肋龙亚目、贵州龙科,确认为一新种属命名为胡氐“贵州龙”。 “贵州龙”是一种小型二栖原始爬行类脊椎动物。 在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三迭纪上部,地史时期的顶效镇绿荫村是一片滨海相沉积区,水体清澈并有丰富其它生物、鱼类共生,大量“贵州龙”得到繁衍生殖。 由于具有独特的古地理环境,水体时而稳定宁静;时而动荡变化,沉积物呈周期性的变化,沉积了一套薄层含粉砂钙质页岩及粘土钙质页岩,构成砂泥页―碳酸盐岩岩相地层。 死于非命的“贵州龙”被沉积物迅速淹埋 ,沉积物变化快速结晶石化,使“贵州龙”化石在这套岩石中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贵州龙”化石自1957年发现以来,很少有人采集,隅尔也有地质研究单位来此工作研究,当地村民也仅仅好奇看看,在这片裸露的产区沉寂了三十余年。 由于市场经济全面发展,个人收藏的逐渐兴起,化石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贵州龙”成为猎取对象。走私、倒卖日趋严重,原来沉寂的顶效镇绿荫村八十年代中期沸腾了,成百上千的村民日夜星辰一起扑向化石埋藏地,各地收购商也蜂涌云集,加速了乱采滥挖,化石产区千疮百孔,一遍狼籍,很多精美、完整的“贵州龙”化石在铁锤、钢钎、雷管、炸药的撬击下化为乌有。开始收购商仅以五元、十元一条,尔后发展百元、千元,出境一条价值万元,大量完整、精美“贵州龙”化石标本流失国内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当地*制定了“贵州龙”化石的保*规,划定了保护区,从而制止了滥采局面。 由于“贵州龙”化石产地源头得到控制,于是假“贵州龙”化石又大量风起云涌般的充斥市场,以假乱真。 2.真“贵州龙”化石特征 “贵州龙”是一种小型二栖原始爬行类脊椎动物(图1)。一般体长从头顶至尾尖20―30cm,颈及尾均细长状,头较大留下二个圆形明显的眼穴,脚趾间有蹼连结,双脚长短不悬殊,骨架数保留一致,骨骼结构清晰己石化,骨骼己被磷酸盐类矿物磷灰石充填交代,颜色黝黑坚硬,测定摩氐硬度5,化学试验具磷反应,骨骼在紫外荧光照射下无荧光反应,骨骼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深褐色,具骨质纤维细胞结构,由显微粒状磷灰石构成,稀散分布有变质碳并有少量方解石分布。 附生岩石为含粉砂钙质页岩及粘土钙质页岩,层厚1―10cm,颜色呈浅褐黄灰色,岩石具粉晶结构、粉砂质结构、显微鳞片结构、定向构造,层纹构造。 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并含有石英、伊利石、长石、白云母、绿泥石、锐钛矿、炭质、黄铁矿。 3.假“贵州龙”化石特征 假“贵州龙”化石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在薄层岩石上刻下贵州龙骨骼形体,用黑色沥青粘结岩粉充填堆积。 检测方法: 骨骼成分鉴定、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化学试验具磷反应、岩性检测。 (2)在薄层岩石上刻下贵州龙骨骼形体,用聚合物粘接黑色磷块岩矿粉充填堆积。 检测方法: 骨骼成分鉴定、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化学试验具磷反应、岩性检测。 (3)在薄层岩石上刻下贵州龙骨骼形体,用聚合物粘接黑色硅质岩粉充填。 检测方法: 骨骼成分鉴定、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化学试验具磷反应、岩性检测。 (4)在薄层岩石上刻下贵州龙骨骼形体,用聚合物粘接破碎的贵州龙骨骼。 检测方法: 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岩性检测。 (5)在薄层岩石上刻下贵州龙骨骼形体,用聚合物粘接破碎的贵州龙骨骼粉末。 检测方法: 骨骼成分鉴定、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化学试验具磷反应、岩性检测。 (6)在薄层岩石上贵州龙骨骼形体不完整,用聚合物粘接破碎的贵州龙骨骼粉末修补。 检测方法: 骨骼成分鉴定、紫外荧光分析、偏光显微镜下骨质纤维细胞结构检测、化学试验具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