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1:5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5
“农民起义能助推历史进程的发展”这句话在中国还是很有效的。所以历史上,在封建社会一直细数到现代,每隔百十年,中国大地上就会有一次农民起义“沉重的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及时调整统治*”,“推动历史前进”。
中国的农民起义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大变革,从来都不是温和的改进,它的使命不是寻求变革或改良,它的使命是彻底的“改革”—改朝换代。我们所熟悉的就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明朝的闯王起义,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等等。这些起义加速或导致了王朝的灭亡。但是很遗憾,这些起义的“带头大哥”,最后都完蛋。他们无一例外都成了另一个王朝建立者的垫脚石。
陈胜吴广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的原因,因其是农民起义史上的重大开启,打响了防抗暴秦的第一*,最后成全了流氓刘邦的汉家江山;黄巾起义,席卷全国,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大乱斗;隋末农民大起义遍地烽烟,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最后还是隋朝大表弟李渊入主长安,一统天下;黄巢起义,最后便宜了残暴不仁的后梁禽兽朱温,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纷纷;红巾军起义,使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夺得天下;闯王起义,最后得利的却是满清入主中原;晚晴的太平天国起义,使英法俄等列强在中国内斗中占尽了好处。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似乎最后的结果只是在不断重复着用一个朝代去代替另一个朝代。因为残酷的封建剥削使生活无法维持,于是他们成了第一个打破命运枷锁的造反者。但封建农民的局限性又使他们在得到一定的成果后,就安于现状,贪图享受,没有长远目标。先倒下的永远都是“带头大哥”,最终只能为他人做嫁衣!成了另一个王朝建立者的垫脚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5
细数历史上排的上名号的农民起义确实都是带头大哥扛起大旗,然而坐江山的确是其他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在我看来主要就是农民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三点,第一时间问题。第二是人的问题,第三是起义军装备素质问题,今天就跟大伙就来讨论讨论这三点。
1、时间问题。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么两句俗话“*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任何一个王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造反,只要发现有这个苗头,迎来的都是铁血无情的*。最先起义的农民大军往往就是杀鸡儆猴中的那一只猴,铁定是被当做典型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都有三斤钉,哪怕那个王朝在没落,他也是王朝,所以大多数的农民起义刚刚点燃的火苗都被无情的浇灭了,但是这个火苗往往又燃在了那些有权有势的诸侯军阀的心中。一方起义军倒下,无数股起义军又站起来了。
2、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才会最最主要的原因,农民起义的人是那些人?是那些被*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活不下去了的农民。他们挥着手里的锄头拼了命想找一条活路罢了。农民起义的领头者往往目光短浅,没有周密的计划,初期可能凭着一口恶气都能取得不错的战果,一旦得势,在面对无数的钱财美女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失了方寸,内部先乱了起来,互相猜疑,内讧,残害自己等各种奇葩事件都会发生。细看历史几次大型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黄巾、太平天国等起义都是他们内部先乱了起来以后被当朝或是其他起义军吞并了。
3、起义军的装备以及素质。
上面我们说了,农民起义的主要人群都是一些挥锄头的农民,起义初期多都是拿着锄头,棍棒战斗的,而且大多都是无组织无纪律。初期可能面对毫无准备的敌人可以以多打少打一打顺丰战,一旦面对成建制装备精良的正规军失败是无可避免的。
农民起义的角色就是充当一个点火者的角色。火点起来了,火小了直接就被浇灭了,会死,火太大,首先烧死的就是自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5
农民起义之所以被称为农民起义更多的是因为农民受不了压迫使其生活不下去菜发起了抗争,但却不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他们一般是贵族的后裔,商人,小阶级的公务员,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这些有文化有组织能力的领导者们一倒下,剩下的农民们就如一盘散沙了,根本斗不过正规军,不足为惧。
农民起义的根本往往是因为朝廷的*和官府的暴敛,使得农民的生活过不下去,从而不得不发起的反抗,其实这也侧面的证明了这个朝代的没落,农民起义也可以说是一个朝代灭亡的标志,这个时候能出来组织农民起义的一般都是心里有一定成算的,因为只有有勇气的人才能做这个领头人。如果起义失去了这个领导者,那么起义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农民大起义,红巾军起义等等,这些起义都加速了王朝的灭亡,但是很遗憾的是,农民起义的“领头羊”,最后的结局却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亡,他们都成为了别人的垫脚石。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但是最后坐拥天下的人却是刘邦,农民大起义最后却李渊入驻长安,造就了后世流传的盛唐时代。
为什么农民起义的结果往往是以失败收场的呢?其原因还是跟领导人有直接关系。他们的装备也不行,没有好的装备对上正规军的装备,其结果不言而喻了。而且陈胜吴广的起义有了阶段性的胜利之后,陈胜就变得目中无人,甚至听信小人的谗言,随意杀害自己的手下,自然而然的,下属也不会向以前一样拥立他了;但手下与领导者之间不再信任时,失败是必然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6
纵观五千华夏史,千古兴亡,每次一王朝的更迭都离不开农民起义运动!我们所熟悉的就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明朝的闯王、张献忠起义,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等等。农民起义加速或导致了王朝的灭亡。遗憾的是这些起义的“带头大哥”,最后都完蛋。无一例外都成了另一个王朝建立者的垫脚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因为残酷的封建剥削使生活无法维持,于是他们成了第一个打破命运枷锁的造反者。但封建农民的局限性又使他们在得到一定的成果后,就安于现状,贪图享受,没有长远目标。先倒下的永远都是“带头大哥”,最终只能为他人做嫁衣!成了另一个王朝建立者的垫脚石。
2、古语说的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农民起义军刚刚起义时,**以及地方*还是有能力组织力量来进行*,而那些有实力的地方诸侯、富豪、士绅、门阀士族往往会借助这*机会壮大自己,也会组织军队进行*,导致最先起义的农民军最先被*,而最终笑到最后的往往都是从后者产生。
3、还有一句谚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政权的倒塌不是一蹴而就的,自身的实力还是充足的,农民起义军往往是起初力量很大,随着**的统筹*,起义的拉长,起义军自身遇到很多矛盾困难,进入持久战,往往是那些有实力的*或者其他有实力的争权者站更高望的更远,一个政权的倒塌往往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那些农民起义者往往都没有这个打持久战的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57
自古以来,无数次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进程,然而农民起义的发起者却很少有人能走到最后,这是由我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
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统治者残暴*,农民生活无以为继,只能奋起反抗。陈胜吴广起义是农民起义史上的开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流传千古,最后何处埋骨无人知,成全了刘邦的大汉江山;黄巾起义,结果魏蜀吴三国鼎立;隋末农民大起义遍地烽烟,最后还是隋朝重臣李渊入主长安,成就大唐盛世;闯王起义,最后却是满清屠尽两广七十万人口,入主中原;晚清懦弱*致使的太平天国起义,使英法俄等列强找到了更多理由来要求更大利益,且外国势力渗透进*等*机构。
虽然在统治压迫下农民奋起反抗,开始可以聚集起相当一部分武装力量,但是领头人如陈胜吴广之流,虽收得人心却能力不足,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之流也曾妄图改革,却不了了之。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擒贼先擒王,不管当时统治者还是后来的,为了*维稳肯定不会放过起义带头人,暂时招安也不会落得好下场。
小民经济的局限性,封建社会的*,单纯的推翻统治者并不能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历史在往复循环中发展,只有改变社会*才能真正的救中国,然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改革也是注定无法完成的,农民起义只不过如同现代几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一般是社会的自我调节,而农民起义的带头人则是历史车轮下的牺牲者罢了。(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