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 文言文虚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9: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06
“之”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郑伯克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
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二)连词(结构助词)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
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三)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9:07
1文言虚词总结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反问、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乎: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对。)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
译为"你的"、"你"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6.【且】
(一)用作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其置也若弃(《种树郭橐驼传》)
(二)用作代词。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三)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
"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当其欣于所欲(《兰亭集序》)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12.【以】
(一)介词
1.拿,用,凭着,凭,靠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种树郭橐驼传》)
2.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牧羊》)
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4.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三)动词
1.以为,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3.【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趁着,趁此。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3.通过,经由。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牧羊》)
(二)连词。 于是,就;因而。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三)动词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2.向,对,对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被。
受制于人
4.比。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2.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参加,参与。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4.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6.【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三)名词,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论语》六则。
17.【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18.【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