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逾》的来源,作用成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5 05:5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36
地 榆
Diyu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 Yu et Li除去须根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处方应配】 写地榆、炒地榆均付地榆炭。
【炮制】 生地榆 将原药除去残茎等杂质,略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地榆炭 取生地榆,照清炒法(附录Ⅰ)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筛去灰屑。
【性状】 生地榆 地榆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片,直径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粗糙,有纵纹。切面淡*至红棕色,可见色较淡稍突起的放射状筋脉纹。质坚。气微,味微苦涩。
绵地榆 表面红棕色至棕紫色,皮部有多数绵状纤维。
地榆炭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片,直径0.5~2cm。表面焦黑色。质松脆。折断面棕褐色,具密集银灰色细点。气焦香,味苦。
【鉴别】 (1)生地榆 地榆 本品粉末灰*至土*。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较钝,直径18~65µm;淀粉粒众多,多单粒,长11~25µm,直径3~9µm,类圆形,广卵形或不规则形,脐点多为裂缝状,层纹不明显;木栓细胞黄棕色,长方形,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块状物或油滴状物;导管多为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3~60µm;纤维较少,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直径5~9µm,非木化,孔沟不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5~20µm。
绵地榆 粉末红棕色。韧皮部纤维众多。单个散在或成束,壁厚,直径7~26µm,较长,非木化。
(2)生地榆 取本品粉末2g,加水50ml,煮沸30分钟,放冷,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盐酸饱和的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用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6∶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晒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测定,生地榆不得过14.0%,地榆炭不得过10.0%。
总灰分 生地榆不得过9.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生地榆不得过1.5%(《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K)。
【含量测定】 生地榆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Ⅹ B)测定,即得。
按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8.0%。
【性味与归经】 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本品炒炭用长于收敛止血。
【用法与用量】 9~15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37
首先纠正下:不是地逾,是地榆。
来源 蔷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的根。 功效: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化学成分 含地榆甙I、II(ziyu-glycosideI,II)、地榆皂甙A、B、E(sanguisorbin A,B,E)和没食子酸、鞣质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酸、涩。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128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37
病情分析:这个药滋阴活血理气壮阳指导意见:一般没法说指什么病的,只能考虑有什么作用,考虑你是不是有些结节之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