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意思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0
对於中国人来说,「上善若水」这句成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妇孺皆闻。这四个字常被人们悬於墙上,挂在口边,然附庸风雅者众,又有几个人真正识的其中的真义呢?
绝大部分人把「善」字理解为良善、美好或良善、美好的品质,从而把「上善若水」理解为最美好、良善的品质就象是水一样,也就是说水具有最美善的品质。《百度百科》上对「上善若水」是这样解释的:「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真是这样子的吗?水就是最美好品行的象徵吗?那麼水深火热、洪水猛兽、水性杨花、水火无情这些成语又如何解释?要真正理解「上善若水」,关键要弄清「善」字的真正意义。不知「善」字本义,一切关於「上善若水」的解释都归於谬误,圣人的智慧就不会被我们真正领悟。
实际上,「善」的本义就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并无美丑、好坏之分。「上善若水」和「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都是这个本义。人初生时,由於还没有受到社会和教育的薰染,所以其本性具有天然的特点,即自然属性。所谓「性」,就是指事物在特定阶段所具有的内在特点,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後天形成的特点,而「善」则是指事物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特点,即先天的自然属性。从造字角度讲,「善」字从羊从言,意思就是言乎羊者为之「善」。那麼为什麼羊能代表事物的自然属性呢?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也无论是牛羊鸡狗,还是狼虫虎豹,在刚出生时都具有共同的自然属性,除都很可爱之外,他们都是饿了就会张口哭(叫),饱了就很快乐,其本性基本都差不多,也就是「性相近」也,但无所谓恶与不恶。但当他们长大後,其本性大多会发生极大改变,只有羊长大後变化不大,仍基本保持初生时的自然属性,故以羊象徵先天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言乎羊者,故造字为「善」。由於羊天生温良,故「善」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品性,与「恶」相对。注意:善恶的善是引申义,而不是本义。
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就是本义是中性的,并无褒贬意义,引申而特指或褒或贬的意义,所以在具体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区分。「善」本义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无褒贬意味,但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属性。「臭」的本义指鼻子的功能所产生的嗅觉,即气味,无所谓香味与恶味,但又引申特指恶味。如「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就是用本义,仅指气味,不特指恶味,因为朱门人家是不会让酒肉产生恶味的。再如「祥」字,其本义就是指事物的徵兆,并无吉凶之分,引申则特指吉兆。《诗经·大明》「文定厥祥,亲迎於渭」,这里的「祥」用本义,至於吉凶,文王心里不占而知也,占之只不过是一种固定仪式而已。
知道了「善」的本义,那麼「上善若水」就很好理解了。「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水的自然属性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水静则平。万物都离不开水,水对万物都有利但却从来不与万物争高争上,而准是处於众人都所恶的地方,故水的这种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道了。老子所谓的道,就是指事物的本源及其自然规律,水的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事物的本源及其普遍的自然规律,故曰「上善若水」。孔子也曾解释说:「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道家追求天之恒道,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干预自然。水流趋下,顺其自然,不争上也;争而为上,是人为也。水趋下而不争,是极自然的现象,故几於道,为上善者,故曰「上善若水」。善者,自然属性而已也。人道效法天道,争道不争高,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这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之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1
伦理学:共同满足为善,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
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完好、*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满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残缺不完好)"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这四个条件具备,才能算是纯善的行为。
善:是心理学上对感觉的一种描述。善良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面目慈善,一般表现为处事大度,对人对物总是替对方想,很少替自己想,一般长得体态龙钟,行动较缓慢,举手投足的力量不是很大。它的反面是"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也就是说,做善人,要有善心,要有善行。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温暖。
“善”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词,“善”包括善心和善行,善行包括善言行和善体行,善言又包括善语言和善文言。通常情况下,善心决定善行,也就是说善人一定有一颗善心,善心决定善行,(真)善行一定来自于善心。人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也是时代的产品,善人一定是在善的时代环境中培育起来的,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善人,看看其成长环境就可决定了。社会需要善人,更需要善的时代环境。
善心与真心一样,也是为人好的意识或思想,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好心”,他们的区别在于“真心”的表达率直,可能还不好听,不好受,甚至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是善心的表达则比较婉转,好听和受用,所以善人往往也被称为老好人。
另外
善的哲学定义: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后,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恶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善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善不能离开运动、变化和行为单独存在,不能离开运动、行为和存在的主体——具体事物单独存在。善存在于具体事物和具体主体之中,存在于运动、行为和变化之中。善行、善事必有善主,恶行、恶事必有恶主。善主、善行和善事中必然包含着善,恶主、恶行和恶事中必然包含着恶。
具体事物不仅普遍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客体性质和能力,而且还普遍具有自觉、自主、自动、自强的主体性质和能力,具体事物是主体和客体组成的统一体,是主体性能和客体性能组成的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地把具体事物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客体性质和能力的称为价值,把具体事物具有的自觉、自动、自强的主体性质和能力称为意
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2
善,会意字,读作shàn,从言从羊。本义“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善”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中国传统伦理有丰富的劝善内容,如《太上感应篇》等。“善姓”为罕有姓氏。善,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与“恶”相反。接近“价值观”的含义,与助人为乐的“慈善”还有所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2
善的本意是像羊一样说话,我的理解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化解矛盾的行为,或者说有利于群体的稳定和发展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把个体置于特定的群体之中,才能够划分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