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李商隐的《九日》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6 19:0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16:30
不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而是述说了对恩师的追念之情以及对令狐绹不出来相见的抱怨。
九日 [唐] 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翻译:回忆从前与令狐楚(令狐绹之父)重阳高会,感念旧恩。 谓死生永隔,今日又值重阳,思念楚,同时也寄希望于绹。
绹不肖其父,徒居高位,却不能引进人才,像汉使臣从西域移栽苜蓿到长安近郊那样,空让我如屈原之歌咏芳草以自赏。
君既不睦,我则将离。 绹已贵显,拒绝故友来访,我也不会再到你府上看望了。
扩展资料:
李商隐年轻时曾得到令狐楚的悉心栽培。24岁中进士,同年恩师病逝。第二年,李商隐却投入李德裕好友王茂元帐下,进而娶其女儿为妻。这个事,不管李商隐自己是如何考虑的,反正牛党的人肯定认为这是一种公然的背叛。
李党那边,应该也不会看重这种主动叛逃过来的人,李商隐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蹭蹬十年后,牛党得势,李商隐日子更加难过,于是又向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示好。
这首《九日》,就是李商隐在重阳日拜谒令狐家时的题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商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16:31
错 不是表达爱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16:31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程梦星曰:「此诗与〈九日〉词旨皆同,但较浑耳。……五六二语与“九日樽前有所思。”正同。七八二语与“不学汉臣栽苜蓿”正同。故知此诗为一情一事。野菊命题,即君子在野之叹也。」
何焯曰:「第二即“霜天”句意。第六即“与山翁把酒卮”也。结处即“不学汉臣栽苜蓿”意。当与〈九日〉诗参看。」
《集解》按语:「与〈九日〉诗同中有异。〈九日〉诗因重阳把酒赏菊回忆当年楚之恩遇,对照今日綯之冷遇,笔笔不离令狐父子,此则因见野菊而兴身世之概,怀楚怨綯之意仅於自伤身世中及之,主旨固不在此。前四句咏菊,全是自伤。次联於感伤时序身世之中寓不甘沈沦之意。后四方因菊而联及令狐父子。”清樽相伴省他年”,所记省之内容即〈九日〉诗所谓”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彼时绕阶之白菊,今则为托身辛苦地之野菊矣,”此夕”与”他年”之对照中自含无限感概。………”不取霜栽近御筵”,则怨綯不加汲引。」
首先就二诗词旨同异来讨论,程梦星认为此二诗词旨同,〈野菊〉的主旨较笼统、模糊,〈九日〉言事,〈野菊〉言情。但《集解》按语认为同中有异,且主旨不在怀楚怨綯,就〈野菊〉的内容看来,何焯与《集解》的看法较为中肯。
再者,讨论将二首诗的内容逐一比对是否合适,李商隐在〈野菊〉诗中所写「不取霜栽近御筳」,是特别指令狐綯不加汲引吗?固然冯、张二人对本诗已是过度解读,但是将二首诗的内容逐一比对,亦是出自读者的想像,并无明确的证据。总之,对於李商隐见野菊而兴身世之概,此点是可以确定的,然而李商隐是否在自伤身世时及於怀楚怨綯之意,此点不可为定论,只能说是提供了读者一个可以想像引申的空间。
最后,配合前文所提及冯浩、张采田、叶葱奇三人,以及此节的程梦星、何焯诸位学者,讨论学者们为何纷纷以〈九日〉与〈野菊〉相比对?并且依此判定了〈野菊〉的主旨或情感必与令狐父子有关,据颜昆阳的看法,他认为:〈野菊〉是抒写诗人因物起兴的感情经验,却被历来学者误判为「比体」,其实它是一首「兴兼比」的诗作,本诗的前四句写「野菊」,主题在於「野」的处境,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描述。一般具有隐喻效果的比体咏物诗[16],诗人本身的个人经验并不直接介入,而是以自己的意念置於物象之上,再借物喻意。但是李商隐在本诗中,以其个人的情感经验置入诗中,当下作直观感性的描述,达到物我合一的美感境界,因此「比」的成分降低,「兴」的成分增加,即「兴兼比」的体式,首二句因菊起情,三、四句移情於菊,将自身的遭遇与对菊的情感融为一体,五、六句纯为描述自己感想的赋句,末二句则属物我同情的类比。历来学者因视〈野菊〉为单纯的比体,故将诗中的每一个词都视为李商隐有所比喻,尤其后四句,句句解读不离令狐父子,因此〈九日〉成为许多学者所引用对照的诗,於是便令人感到有些穿凿附会了。但是亦如前文(页6)所言,李商隐於五六句与七八句情感上的连接,由省他年跳至近御筵,真是让人不想到令狐父子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