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列传。淮阴侯列传》中的刘邦是怎样的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4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刘邦权谋之深
——驳易中天《韩信功过之谜》文中一观点
每次打开太史公的《史记》,总是先读《淮阴侯列传》,我想可能是这位传奇的将领让我入迷。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刘邦权谋之深。特别是读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权谋之深的感觉更甚。
我认为刘邦权术老到,不仅是我对文意的感觉,更是对易中天先生对韩信的一个观点的不敢苟同,这不敢苟同之处使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韩信功过之谜》一讲中说道:“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从易中天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刘邦拿掉韩信的齐王头衔而改封为楚王,是刘邦的厚道,换言之就是刘邦待人好,待人诚恳、宽容。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改封韩信为楚王正是刘邦不厚道,正是刘邦的狡黠,充分体现了刘邦权谋之深。刘邦最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最怕有人背叛自己,而改封韩信为楚王就是为了消除韩信反叛的可能性。刘邦的做法是为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厚道。那么是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说的“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当然不是,《淮阴侯列传》中“高祖袭夺齐王军”是指刘邦夺去了韩信在垓下战役中所指挥的那支军队(即是做齐王所能指挥的队伍)的指挥权,而不是说韩信就永远没有兵权了。当改封为楚王后,韩信自然就会获得楚王应有的兵权。易中天先生认为韩信是没有兵权的楚王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诸侯王又怎么可能没有本国的兵权呢?那么为什么说韩信成了楚王之后就没有反叛的可能性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第一、楚国人不敢附和韩信反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楚国在楚汉之争中败的很彻底,连主帅项羽都走投无路自杀了。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的战斗意识,同样瓦解了楚国民众的战斗意识。楚国人还没有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没有挑起新战事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新战事的。即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敢附和。韩信有兵权,但是楚国人没有反叛的胆量。刘邦看中了这个“败军无胆”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体现了刘邦权术老到。
第二、楚国人不愿意附和韩信反叛。韩信自己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没有帮助楚国人作战,反而是助汉军来打楚军。虽然说刘邦也算是楚国人,但在楚国民众心里面项羽才是楚国的正统。几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的楚国人已经有相当数量。在很多楚国人看来韩信是楚国的叛徒,很多楚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韩信杀了我的亲朋好友,还杀了我们的大王项羽,你来做楚王,我们是不会听你的,不会跟你一条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韩信做楚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愿意跟从。刘邦看中了这个“不得人心”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亦是权谋老到。
第三、楚国人不能附和韩信反叛。这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从秦王嬴政灭楚,到项羽、刘邦反秦,再到楚汉之争,楚国差不多都是主要战场,经过长期战争,楚国的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人力、物资短缺,已经没有能力打大仗了。因此韩信即便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刘邦看中这个“资源不足”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权谋之深,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不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厚道”,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刘邦的狡黠,是刘邦的一种权谋手段,跟“厚道”无关。
假使韩信还是齐王,还率领那支他一手组建的军队,韩信要反叛刘邦,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但是刘邦的高超权术,使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封楚王”,使韩信与自己的优劣互易: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有胆量和勇气的军队和民众;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民心;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质。注定了韩信为楚王不可能反叛。也许有人会说“刘邦防备韩信反叛,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花样,直接把韩信杀了就可以,还封什么王”,这种看法与易中天先生在《韩信功过之谜》文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易中天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其实不然,我认为刘邦当时不直接杀韩信有两个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还存在敌对势力,暂时不杀韩信,有必要时可以利用韩信去*敌对势力;其二、刚打完大仗,人心思定,韩信又有很大功劳,此时杀韩信,怕有人不服,怕失去民心。所以刘邦来个改封楚王的糖衣策略,暂时稳住韩信,缓缓图之。但是什么人才不会反叛自己,当然只有死人,所以处死韩信只是时间问题。
一招“改封楚王”敲响了鸟尽弓藏的前奏。刘邦权谋之深,难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5
一、不轻信手下,但重视手下。夏侯婴,萧何先后对刘邦说韩信是人才,但是刘邦没用特别重用他,但是当亲自听完韩信的分析,“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之前不重用是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虽然提拔了韩信,但没有重用。最后被萧何*急了说:“吾为公以为将”。看在你萧何的面子上拜将,这是为了不让萧何失望,是重视萧何的表现。
二、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刘邦荥阳被围,韩信求代齐王。刘邦虽然恼怒韩信不急救自己于困境,但为了交好韩信,还是封其为齐王。
三、有仁者之心。由齐王改封楚王,一部分或许是有楼上说的原因,但是“富贵不还乡,犹若衣锦夜行”这也是人之常情。君不见项羽归彭城,刘邦回沛县?
夺楚王降为淮阴侯,一半是放心不下韩信,另一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住在长安,跟军事隔绝,也算是让自己安心。
只是之后韩信自己的行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史记记载,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还有韩信点兵的典故,至于陈豨之事,不好说,不评价。
韩信这种人乱世的时候需要他来打天下,但治世的时候韩信的一身兵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核武器,是需要控制的。看看韩信被控制起来以后的表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是废柴的嘴脸。这种人自然有他的取死之道,往大里说是破坏朝廷内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危害和谐社会的害群之马,往小里说也是对皇室不尊重(刘邦是皇室,樊哙也是外戚),在皇权独大的社会里,韩信这样做也是找死。
史记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怜,这个就不用说了。喜,一方面是韩信死了,不用担心他一身兵法搞什么飞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不用自己去杀掉韩信。说明刘邦是想杀韩信,但是还是下不了手。
大致就从这几点说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4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刘邦权谋之深
——驳易中天《韩信功过之谜》文中一观点
每次打开太史公的《史记》,总是先读《淮阴侯列传》,我想可能是这位传奇的将领让我入迷。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刘邦权谋之深。特别是读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权谋之深的感觉更甚。
我认为刘邦权术老到,不仅是我对文意的感觉,更是对易中天先生对韩信的一个观点的不敢苟同,这不敢苟同之处使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韩信功过之谜》一讲中说道:“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从易中天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刘邦拿掉韩信的齐王头衔而改封为楚王,是刘邦的厚道,换言之就是刘邦待人好,待人诚恳、宽容。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改封韩信为楚王正是刘邦不厚道,正是刘邦的狡黠,充分体现了刘邦权谋之深。刘邦最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最怕有人背叛自己,而改封韩信为楚王就是为了消除韩信反叛的可能性。刘邦的做法是为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厚道。那么是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说的“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当然不是,《淮阴侯列传》中“高祖袭夺齐王军”是指刘邦夺去了韩信在垓下战役中所指挥的那支军队(即是做齐王所能指挥的队伍)的指挥权,而不是说韩信就永远没有兵权了。当改封为楚王后,韩信自然就会获得楚王应有的兵权。易中天先生认为韩信是没有兵权的楚王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诸侯王又怎么可能没有本国的兵权呢?那么为什么说韩信成了楚王之后就没有反叛的可能性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第一、楚国人不敢附和韩信反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楚国在楚汉之争中败的很彻底,连主帅项羽都走投无路自杀了。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的战斗意识,同样瓦解了楚国民众的战斗意识。楚国人还没有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没有挑起新战事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新战事的。即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敢附和。韩信有兵权,但是楚国人没有反叛的胆量。刘邦看中了这个“败军无胆”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体现了刘邦权术老到。
第二、楚国人不愿意附和韩信反叛。韩信自己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没有帮助楚国人作战,反而是助汉军来打楚军。虽然说刘邦也算是楚国人,但在楚国民众心里面项羽才是楚国的正统。几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的楚国人已经有相当数量。在很多楚国人看来韩信是楚国的叛徒,很多楚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韩信杀了我的亲朋好友,还杀了我们的大王项羽,你来做楚王,我们是不会听你的,不会跟你一条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韩信做楚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愿意跟从。刘邦看中了这个“不得人心”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亦是权谋老到。
第三、楚国人不能附和韩信反叛。这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从秦王嬴政灭楚,到项羽、刘邦反秦,再到楚汉之争,楚国差不多都是主要战场,经过长期战争,楚国的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人力、物资短缺,已经没有能力打大仗了。因此韩信即便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刘邦看中这个“资源不足”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权谋之深,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不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厚道”,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刘邦的狡黠,是刘邦的一种权谋手段,跟“厚道”无关。
假使韩信还是齐王,还率领那支他一手组建的军队,韩信要反叛刘邦,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但是刘邦的高超权术,使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封楚王”,使韩信与自己的优劣互易: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有胆量和勇气的军队和民众;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民心;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质。注定了韩信为楚王不可能反叛。也许有人会说“刘邦防备韩信反叛,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花样,直接把韩信杀了就可以,还封什么王”,这种看法与易中天先生在《韩信功过之谜》文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易中天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其实不然,我认为刘邦当时不直接杀韩信有两个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还存在敌对势力,暂时不杀韩信,有必要时可以利用韩信去*敌对势力;其二、刚打完大仗,人心思定,韩信又有很大功劳,此时杀韩信,怕有人不服,怕失去民心。所以刘邦来个改封楚王的糖衣策略,暂时稳住韩信,缓缓图之。但是什么人才不会反叛自己,当然只有死人,所以处死韩信只是时间问题。
一招“改封楚王”敲响了鸟尽弓藏的前奏。刘邦权谋之深,难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4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刘邦权谋之深
——驳易中天《韩信功过之谜》文中一观点
每次打开太史公的《史记》,总是先读《淮阴侯列传》,我想可能是这位传奇的将领让我入迷。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刘邦权谋之深。特别是读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权谋之深的感觉更甚。
我认为刘邦权术老到,不仅是我对文意的感觉,更是对易中天先生对韩信的一个观点的不敢苟同,这不敢苟同之处使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韩信功过之谜》一讲中说道:“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从易中天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刘邦拿掉韩信的齐王头衔而改封为楚王,是刘邦的厚道,换言之就是刘邦待人好,待人诚恳、宽容。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改封韩信为楚王正是刘邦不厚道,正是刘邦的狡黠,充分体现了刘邦权谋之深。刘邦最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最怕有人背叛自己,而改封韩信为楚王就是为了消除韩信反叛的可能性。刘邦的做法是为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厚道。那么是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说的“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当然不是,《淮阴侯列传》中“高祖袭夺齐王军”是指刘邦夺去了韩信在垓下战役中所指挥的那支军队(即是做齐王所能指挥的队伍)的指挥权,而不是说韩信就永远没有兵权了。当改封为楚王后,韩信自然就会获得楚王应有的兵权。易中天先生认为韩信是没有兵权的楚王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诸侯王又怎么可能没有本国的兵权呢?那么为什么说韩信成了楚王之后就没有反叛的可能性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第一、楚国人不敢附和韩信反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楚国在楚汉之争中败的很彻底,连主帅项羽都走投无路自杀了。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的战斗意识,同样瓦解了楚国民众的战斗意识。楚国人还没有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没有挑起新战事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新战事的。即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敢附和。韩信有兵权,但是楚国人没有反叛的胆量。刘邦看中了这个“败军无胆”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体现了刘邦权术老到。
第二、楚国人不愿意附和韩信反叛。韩信自己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没有帮助楚国人作战,反而是助汉军来打楚军。虽然说刘邦也算是楚国人,但在楚国民众心里面项羽才是楚国的正统。几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的楚国人已经有相当数量。在很多楚国人看来韩信是楚国的叛徒,很多楚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韩信杀了我的亲朋好友,还杀了我们的大王项羽,你来做楚王,我们是不会听你的,不会跟你一条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韩信做楚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愿意跟从。刘邦看中了这个“不得人心”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亦是权谋老到。
第三、楚国人不能附和韩信反叛。这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从秦王嬴政灭楚,到项羽、刘邦反秦,再到楚汉之争,楚国差不多都是主要战场,经过长期战争,楚国的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人力、物资短缺,已经没有能力打大仗了。因此韩信即便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刘邦看中这个“资源不足”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权谋之深,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不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厚道”,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刘邦的狡黠,是刘邦的一种权谋手段,跟“厚道”无关。
假使韩信还是齐王,还率领那支他一手组建的军队,韩信要反叛刘邦,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但是刘邦的高超权术,使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封楚王”,使韩信与自己的优劣互易: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有胆量和勇气的军队和民众;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民心;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质。注定了韩信为楚王不可能反叛。也许有人会说“刘邦防备韩信反叛,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花样,直接把韩信杀了就可以,还封什么王”,这种看法与易中天先生在《韩信功过之谜》文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易中天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其实不然,我认为刘邦当时不直接杀韩信有两个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还存在敌对势力,暂时不杀韩信,有必要时可以利用韩信去*敌对势力;其二、刚打完大仗,人心思定,韩信又有很大功劳,此时杀韩信,怕有人不服,怕失去民心。所以刘邦来个改封楚王的糖衣策略,暂时稳住韩信,缓缓图之。但是什么人才不会反叛自己,当然只有死人,所以处死韩信只是时间问题。
一招“改封楚王”敲响了鸟尽弓藏的前奏。刘邦权谋之深,难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5
一、不轻信手下,但重视手下。夏侯婴,萧何先后对刘邦说韩信是人才,但是刘邦没用特别重用他,但是当亲自听完韩信的分析,“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之前不重用是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虽然提拔了韩信,但没有重用。最后被萧何*急了说:“吾为公以为将”。看在你萧何的面子上拜将,这是为了不让萧何失望,是重视萧何的表现。
二、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刘邦荥阳被围,韩信求代齐王。刘邦虽然恼怒韩信不急救自己于困境,但为了交好韩信,还是封其为齐王。
三、有仁者之心。由齐王改封楚王,一部分或许是有楼上说的原因,但是“富贵不还乡,犹若衣锦夜行”这也是人之常情。君不见项羽归彭城,刘邦回沛县?
夺楚王降为淮阴侯,一半是放心不下韩信,另一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住在长安,跟军事隔绝,也算是让自己安心。
只是之后韩信自己的行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史记记载,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还有韩信点兵的典故,至于陈豨之事,不好说,不评价。
韩信这种人乱世的时候需要他来打天下,但治世的时候韩信的一身兵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核武器,是需要控制的。看看韩信被控制起来以后的表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是废柴的嘴脸。这种人自然有他的取死之道,往大里说是破坏朝廷内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危害和谐社会的害群之马,往小里说也是对皇室不尊重(刘邦是皇室,樊哙也是外戚),在皇权独大的社会里,韩信这样做也是找死。
史记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怜,这个就不用说了。喜,一方面是韩信死了,不用担心他一身兵法搞什么飞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不用自己去杀掉韩信。说明刘邦是想杀韩信,但是还是下不了手。
大致就从这几点说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5
一、不轻信手下,但重视手下。夏侯婴,萧何先后对刘邦说韩信是人才,但是刘邦没用特别重用他,但是当亲自听完韩信的分析,“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之前不重用是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虽然提拔了韩信,但没有重用。最后被萧何*急了说:“吾为公以为将”。看在你萧何的面子上拜将,这是为了不让萧何失望,是重视萧何的表现。
二、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刘邦荥阳被围,韩信求代齐王。刘邦虽然恼怒韩信不急救自己于困境,但为了交好韩信,还是封其为齐王。
三、有仁者之心。由齐王改封楚王,一部分或许是有楼上说的原因,但是“富贵不还乡,犹若衣锦夜行”这也是人之常情。君不见项羽归彭城,刘邦回沛县?
夺楚王降为淮阴侯,一半是放心不下韩信,另一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住在长安,跟军事隔绝,也算是让自己安心。
只是之后韩信自己的行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史记记载,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还有韩信点兵的典故,至于陈豨之事,不好说,不评价。
韩信这种人乱世的时候需要他来打天下,但治世的时候韩信的一身兵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核武器,是需要控制的。看看韩信被控制起来以后的表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是废柴的嘴脸。这种人自然有他的取死之道,往大里说是破坏朝廷内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危害和谐社会的害群之马,往小里说也是对皇室不尊重(刘邦是皇室,樊哙也是外戚),在皇权独大的社会里,韩信这样做也是找死。
史记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怜,这个就不用说了。喜,一方面是韩信死了,不用担心他一身兵法搞什么飞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不用自己去杀掉韩信。说明刘邦是想杀韩信,但是还是下不了手。
大致就从这几点说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4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刘邦权谋之深
——驳易中天《韩信功过之谜》文中一观点
每次打开太史公的《史记》,总是先读《淮阴侯列传》,我想可能是这位传奇的将领让我入迷。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刘邦权谋之深。特别是读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权谋之深的感觉更甚。
我认为刘邦权术老到,不仅是我对文意的感觉,更是对易中天先生对韩信的一个观点的不敢苟同,这不敢苟同之处使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韩信功过之谜》一讲中说道:“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从易中天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刘邦拿掉韩信的齐王头衔而改封为楚王,是刘邦的厚道,换言之就是刘邦待人好,待人诚恳、宽容。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改封韩信为楚王正是刘邦不厚道,正是刘邦的狡黠,充分体现了刘邦权谋之深。刘邦最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最怕有人背叛自己,而改封韩信为楚王就是为了消除韩信反叛的可能性。刘邦的做法是为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厚道。那么是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说的“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当然不是,《淮阴侯列传》中“高祖袭夺齐王军”是指刘邦夺去了韩信在垓下战役中所指挥的那支军队(即是做齐王所能指挥的队伍)的指挥权,而不是说韩信就永远没有兵权了。当改封为楚王后,韩信自然就会获得楚王应有的兵权。易中天先生认为韩信是没有兵权的楚王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诸侯王又怎么可能没有本国的兵权呢?那么为什么说韩信成了楚王之后就没有反叛的可能性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第一、楚国人不敢附和韩信反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楚国在楚汉之争中败的很彻底,连主帅项羽都走投无路自杀了。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的战斗意识,同样瓦解了楚国民众的战斗意识。楚国人还没有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没有挑起新战事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新战事的。即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敢附和。韩信有兵权,但是楚国人没有反叛的胆量。刘邦看中了这个“败军无胆”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体现了刘邦权术老到。
第二、楚国人不愿意附和韩信反叛。韩信自己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没有帮助楚国人作战,反而是助汉军来打楚军。虽然说刘邦也算是楚国人,但在楚国民众心里面项羽才是楚国的正统。几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的楚国人已经有相当数量。在很多楚国人看来韩信是楚国的叛徒,很多楚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韩信杀了我的亲朋好友,还杀了我们的大王项羽,你来做楚王,我们是不会听你的,不会跟你一条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韩信做楚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愿意跟从。刘邦看中了这个“不得人心”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亦是权谋老到。
第三、楚国人不能附和韩信反叛。这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从秦王嬴政灭楚,到项羽、刘邦反秦,再到楚汉之争,楚国差不多都是主要战场,经过长期战争,楚国的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人力、物资短缺,已经没有能力打大仗了。因此韩信即便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刘邦看中这个“资源不足”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权谋之深,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不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厚道”,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刘邦的狡黠,是刘邦的一种权谋手段,跟“厚道”无关。
假使韩信还是齐王,还率领那支他一手组建的军队,韩信要反叛刘邦,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但是刘邦的高超权术,使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封楚王”,使韩信与自己的优劣互易: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有胆量和勇气的军队和民众;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民心;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质。注定了韩信为楚王不可能反叛。也许有人会说“刘邦防备韩信反叛,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花样,直接把韩信杀了就可以,还封什么王”,这种看法与易中天先生在《韩信功过之谜》文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易中天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其实不然,我认为刘邦当时不直接杀韩信有两个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还存在敌对势力,暂时不杀韩信,有必要时可以利用韩信去*敌对势力;其二、刚打完大仗,人心思定,韩信又有很大功劳,此时杀韩信,怕有人不服,怕失去民心。所以刘邦来个改封楚王的糖衣策略,暂时稳住韩信,缓缓图之。但是什么人才不会反叛自己,当然只有死人,所以处死韩信只是时间问题。
一招“改封楚王”敲响了鸟尽弓藏的前奏。刘邦权谋之深,难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5
一、不轻信手下,但重视手下。夏侯婴,萧何先后对刘邦说韩信是人才,但是刘邦没用特别重用他,但是当亲自听完韩信的分析,“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之前不重用是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虽然提拔了韩信,但没有重用。最后被萧何*急了说:“吾为公以为将”。看在你萧何的面子上拜将,这是为了不让萧何失望,是重视萧何的表现。
二、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刘邦荥阳被围,韩信求代齐王。刘邦虽然恼怒韩信不急救自己于困境,但为了交好韩信,还是封其为齐王。
三、有仁者之心。由齐王改封楚王,一部分或许是有楼上说的原因,但是“富贵不还乡,犹若衣锦夜行”这也是人之常情。君不见项羽归彭城,刘邦回沛县?
夺楚王降为淮阴侯,一半是放心不下韩信,另一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住在长安,跟军事隔绝,也算是让自己安心。
只是之后韩信自己的行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史记记载,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还有韩信点兵的典故,至于陈豨之事,不好说,不评价。
韩信这种人乱世的时候需要他来打天下,但治世的时候韩信的一身兵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核武器,是需要控制的。看看韩信被控制起来以后的表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是废柴的嘴脸。这种人自然有他的取死之道,往大里说是破坏朝廷内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危害和谐社会的害群之马,往小里说也是对皇室不尊重(刘邦是皇室,樊哙也是外戚),在皇权独大的社会里,韩信这样做也是找死。
史记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怜,这个就不用说了。喜,一方面是韩信死了,不用担心他一身兵法搞什么飞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不用自己去杀掉韩信。说明刘邦是想杀韩信,但是还是下不了手。
大致就从这几点说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4
读《淮阴侯列传》有感刘邦权谋之深
——驳易中天《韩信功过之谜》文中一观点
每次打开太史公的《史记》,总是先读《淮阴侯列传》,我想可能是这位传奇的将领让我入迷。读这篇文章,让我感到刘邦权谋之深。特别是读到:“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权谋之深的感觉更甚。
我认为刘邦权术老到,不仅是我对文意的感觉,更是对易中天先生对韩信的一个观点的不敢苟同,这不敢苟同之处使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上《韩信功过之谜》一讲中说道:“刘邦还是给韩信封了一个王爵,但不是齐王,是楚王,刘邦跟韩信说,你本来就是楚人,你熟悉楚国的风土人清,做楚王比较合适,做楚王吧,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应该说,刘邦这个举措还是蛮厚道的,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而刘邦就厚道多了,韩信你不是楚人吗?让你衣锦还乡。你是从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现在让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堂堂皇皇回到你的故乡去,享受你的荣华富贵,很厚道。韩信在楚国过的日子也很滋润。”从易中天先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认为刘邦拿掉韩信的齐王头衔而改封为楚王,是刘邦的厚道,换言之就是刘邦待人好,待人诚恳、宽容。我不这样看,我认为改封韩信为楚王正是刘邦不厚道,正是刘邦的狡黠,充分体现了刘邦权谋之深。刘邦最想巩固自己的权位,最怕有人背叛自己,而改封韩信为楚王就是为了消除韩信反叛的可能性。刘邦的做法是为自己的利益,谈不上厚道。那么是不是像易中天先生说的“于是韩信就成了一个没有兵权的楚王”?当然不是,《淮阴侯列传》中“高祖袭夺齐王军”是指刘邦夺去了韩信在垓下战役中所指挥的那支军队(即是做齐王所能指挥的队伍)的指挥权,而不是说韩信就永远没有兵权了。当改封为楚王后,韩信自然就会获得楚王应有的兵权。易中天先生认为韩信是没有兵权的楚王是不合理的,试想一个诸侯王又怎么可能没有本国的兵权呢?那么为什么说韩信成了楚王之后就没有反叛的可能性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第一、楚国人不敢附和韩信反叛。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楚国在楚汉之争中败的很彻底,连主帅项羽都走投无路自杀了。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的战斗意识,同样瓦解了楚国民众的战斗意识。楚国人还没有从战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还没有挑起新战事的勇气和胆量。因此楚国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新战事的。即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敢附和。韩信有兵权,但是楚国人没有反叛的胆量。刘邦看中了这个“败军无胆”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体现了刘邦权术老到。
第二、楚国人不愿意附和韩信反叛。韩信自己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没有帮助楚国人作战,反而是助汉军来打楚军。虽然说刘邦也算是楚国人,但在楚国民众心里面项羽才是楚国的正统。几年楚汉战争中,韩信直接或间接杀死、杀伤的楚国人已经有相当数量。在很多楚国人看来韩信是楚国的叛徒,很多楚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你韩信杀了我的亲朋好友,还杀了我们的大王项羽,你来做楚王,我们是不会听你的,不会跟你一条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韩信做楚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即便韩信想造反,楚国人也不愿意跟从。刘邦看中了这个“不得人心”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亦是权谋老到。
第三、楚国人不能附和韩信反叛。这是一个物质条件问题。从秦王嬴政灭楚,到项羽、刘邦反秦,再到楚汉之争,楚国差不多都是主要战场,经过长期战争,楚国的战争资源消耗巨大,人力、物资短缺,已经没有能力打大仗了。因此韩信即便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刘邦看中这个“资源不足”的因素,把韩信改封为楚王,权谋之深,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我认为刘邦把韩信改封为楚王,并不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厚道”,事实上恰恰相反,是刘邦的狡黠,是刘邦的一种权谋手段,跟“厚道”无关。
假使韩信还是齐王,还率领那支他一手组建的军队,韩信要反叛刘邦,鹿死谁手,亦未可知。但是刘邦的高超权术,使他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改封楚王”,使韩信与自己的优劣互易: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有胆量和勇气的军队和民众;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民心;让韩信有楚国兵权,却没有足够的战争物质。注定了韩信为楚王不可能反叛。也许有人会说“刘邦防备韩信反叛,没有必要搞这么多花样,直接把韩信杀了就可以,还封什么王”,这种看法与易中天先生在《韩信功过之谜》文中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易中天先生认为“他并没有报当年韩信勒索他要当齐王的那一箭之仇,不是把韩信抓起来杀掉”,其实不然,我认为刘邦当时不直接杀韩信有两个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还存在敌对势力,暂时不杀韩信,有必要时可以利用韩信去*敌对势力;其二、刚打完大仗,人心思定,韩信又有很大功劳,此时杀韩信,怕有人不服,怕失去民心。所以刘邦来个改封楚王的糖衣策略,暂时稳住韩信,缓缓图之。但是什么人才不会反叛自己,当然只有死人,所以处死韩信只是时间问题。
一招“改封楚王”敲响了鸟尽弓藏的前奏。刘邦权谋之深,难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4:15
一、不轻信手下,但重视手下。夏侯婴,萧何先后对刘邦说韩信是人才,但是刘邦没用特别重用他,但是当亲自听完韩信的分析,“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之前不重用是因为他没有亲眼见过,虽然提拔了韩信,但没有重用。最后被萧何*急了说:“吾为公以为将”。看在你萧何的面子上拜将,这是为了不让萧何失望,是重视萧何的表现。
二、能屈能伸,是为大丈夫。刘邦荥阳被围,韩信求代齐王。刘邦虽然恼怒韩信不急救自己于困境,但为了交好韩信,还是封其为齐王。
三、有仁者之心。由齐王改封楚王,一部分或许是有楼上说的原因,但是“富贵不还乡,犹若衣锦夜行”这也是人之常情。君不见项羽归彭城,刘邦回沛县?
夺楚王降为淮阴侯,一半是放心不下韩信,另一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让他住在长安,跟军事隔绝,也算是让自己安心。
只是之后韩信自己的行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史记记载,信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还有韩信点兵的典故,至于陈豨之事,不好说,不评价。
韩信这种人乱世的时候需要他来打天下,但治世的时候韩信的一身兵法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核武器,是需要控制的。看看韩信被控制起来以后的表现,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是废柴的嘴脸。这种人自然有他的取死之道,往大里说是破坏朝廷内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危害和谐社会的害群之马,往小里说也是对皇室不尊重(刘邦是皇室,樊哙也是外戚),在皇权独大的社会里,韩信这样做也是找死。
史记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怜,这个就不用说了。喜,一方面是韩信死了,不用担心他一身兵法搞什么飞机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不用自己去杀掉韩信。说明刘邦是想杀韩信,但是还是下不了手。
大致就从这几点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