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述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可行性) 详细说明一下呵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5: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一、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商品和服务等)相对应而言的。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
、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
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走出去”战略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
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设店。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
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到了一定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成为*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引进来”战略是
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其中出
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2亿美元,我国的贸易规模已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难题。其一,出口进一
步扩张难度增大。美、日、德等贸易大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以后,增速将会放慢。其二,国内产业保护余地缩小。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的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保护措施难以继续。其三,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冲击了原有的
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自我国“入世”至2006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
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其四,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根据海关提供的资料,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中,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不及进口总额增长幅度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自
1993年建立贸易指数统计以来,我国的出口量指数一直高于出口价格指数,而进口量指数却低于进口价格指数,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2.“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如果磋商和协调不能
解决,也可按照WTO的有关规定进入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走出去”战略也是摆脱困难的重要选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
一些受到配额*的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就可以改变原产地而绕开配额*。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既能够保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能够改
变产品的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如海尔、TCL、长虹、康佳等有实力的彩电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的策略,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欧美出口,绕开对出口原产地的*,减缓美国
倾销裁定的负面影响。
3.“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统筹。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奥秘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很早就实行了“走出去”战略,以*公司
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走出
去”战略起步已经很晚,已经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几乎一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规模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以*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目
前,我国无论是在第二产业还是在第三产业,其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另外,国际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形势*人,各大*矿业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全球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我国矿业公司的选择余地日趋减小。
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
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才能促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促使20多年来我国
经济发展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4.“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
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我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企业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相比,与国际企业管理先进水平相比,企业
管理的差距还很大,其中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现状堪忧,是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难题之一。
一、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战略制胜的观念淡薄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
向。它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研究制
定企业发展战略中有很大差距。
(二)战略管理仅限于远景性规划,缺乏有效事实方案
在调查中,有77.6%的经营者表示企业有经营战略,但多数是书面性战略或远景性战略,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还停留在战略规划时代,没有真正进入战略管理时代。
(三)企业战略管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性起点。调查发现,我国碱业的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而是一味模仿成功企
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做法,甚至照搬,最后把本企业的特色给丢掉了。当今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雷同就是例子。大部分企业的战略还不是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调查显示,已有竞争战略的企业主要还是低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分别占调查企业的38.4%和36.93%,而制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只占24.67%;另外,企
业战略规划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战略规划调整周期在两年以上的企业仍有31.28%。
(中)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转换滞后,主要表现在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仍有56.2%的企业考虑
到产品、市场、规模等内外部环境因素已经变化的客观情况,还采用以前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即使是大型企业有54.23%的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此外,与国外大型企业
大量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相比,我国大型企业在采用事业部制方面与中小企业并无多大分别。组织层次多、导机制僵化、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常见。同时,战略联盟、虚
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涉及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式的运用在
二、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一)尽快树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
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使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愈来愈来迅速,愈来愈复杂。我国企业受制于计划经济的影
响,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企业应将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考虑,尽快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
(二)树立获取竞争优势的思想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一种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地位是通过企业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来确定的。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
,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要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转变,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优化业务流程,适当简化部分分工,实现结构综合化。
2.尽量减少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加快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保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
3.采用适应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积极发展现代化的企业间协作形式。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几个企业,通过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联盟或虚拟企业,可以达到资源互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目的。目前我
国采取这种协作形式的企业还比较少,已采用战略联盟的企业只占13.07%,已采用虚拟企业的只占6.61%。
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我国实现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有限。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国
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我们不但要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要通过在国外投资和组织生产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只
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这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关系重大。从改革的角度看,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我们不仅要学会在国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学会在国际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能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不仅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而且也是关系我国改革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
,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
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你
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
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只是我也不知道,谁又能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一、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商品和服务等)相对应而言的。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
、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
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走出去”战略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
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设店。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
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到了一定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成为*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引进来”战略是
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其中出
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2亿美元,我国的贸易规模已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难题。其一,出口进一
步扩张难度增大。美、日、德等贸易大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以后,增速将会放慢。其二,国内产业保护余地缩小。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的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保护措施难以继续。其三,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冲击了原有的
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自我国“入世”至2006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
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其四,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根据海关提供的资料,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中,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不及进口总额增长幅度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自
1993年建立贸易指数统计以来,我国的出口量指数一直高于出口价格指数,而进口量指数却低于进口价格指数,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2.“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如果磋商和协调不能
解决,也可按照WTO的有关规定进入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走出去”战略也是摆脱困难的重要选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
一些受到配额*的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就可以改变原产地而绕开配额*。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既能够保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能够改
变产品的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如海尔、TCL、长虹、康佳等有实力的彩电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的策略,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欧美出口,绕开对出口原产地的*,减缓美国
倾销裁定的负面影响。
3.“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统筹。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奥秘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很早就实行了“走出去”战略,以*公司
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走出
去”战略起步已经很晚,已经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几乎一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规模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以*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目
前,我国无论是在第二产业还是在第三产业,其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另外,国际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形势*人,各大*矿业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全球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我国矿业公司的选择余地日趋减小。
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
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才能促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促使20多年来我国
经济发展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4.“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
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我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企业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相比,与国际企业管理先进水平相比,企业
管理的差距还很大,其中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现状堪忧,是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难题之一。
一、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战略制胜的观念淡薄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
向。它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研究制
定企业发展战略中有很大差距。
(二)战略管理仅限于远景性规划,缺乏有效事实方案
在调查中,有77.6%的经营者表示企业有经营战略,但多数是书面性战略或远景性战略,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还停留在战略规划时代,没有真正进入战略管理时代。
(三)企业战略管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性起点。调查发现,我国碱业的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而是一味模仿成功企
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做法,甚至照搬,最后把本企业的特色给丢掉了。当今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雷同就是例子。大部分企业的战略还不是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调查显示,已有竞争战略的企业主要还是低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分别占调查企业的38.4%和36.93%,而制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只占24.67%;另外,企
业战略规划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战略规划调整周期在两年以上的企业仍有31.28%。
(中)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转换滞后,主要表现在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仍有56.2%的企业考虑
到产品、市场、规模等内外部环境因素已经变化的客观情况,还采用以前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即使是大型企业有54.23%的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此外,与国外大型企业
大量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相比,我国大型企业在采用事业部制方面与中小企业并无多大分别。组织层次多、导机制僵化、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常见。同时,战略联盟、虚
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涉及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式的运用在
二、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一)尽快树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
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使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愈来愈来迅速,愈来愈复杂。我国企业受制于计划经济的影
响,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企业应将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考虑,尽快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
(二)树立获取竞争优势的思想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一种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地位是通过企业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来确定的。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
,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要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转变,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优化业务流程,适当简化部分分工,实现结构综合化。
2.尽量减少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加快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保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
3.采用适应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积极发展现代化的企业间协作形式。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几个企业,通过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联盟或虚拟企业,可以达到资源互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目的。目前我
国采取这种协作形式的企业还比较少,已采用战略联盟的企业只占13.07%,已采用虚拟企业的只占6.61%。
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我国实现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有限。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国
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我们不但要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要通过在国外投资和组织生产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只
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这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关系重大。从改革的角度看,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我们不仅要学会在国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学会在国际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能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不仅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而且也是关系我国改革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
,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
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你
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
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只是我也不知道,谁又能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一、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商品和服务等)相对应而言的。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
、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
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走出去”战略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
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设店。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
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到了一定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成为*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引进来”战略是
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其中出
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2亿美元,我国的贸易规模已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难题。其一,出口进一
步扩张难度增大。美、日、德等贸易大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以后,增速将会放慢。其二,国内产业保护余地缩小。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的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保护措施难以继续。其三,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冲击了原有的
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自我国“入世”至2006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
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其四,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根据海关提供的资料,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中,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不及进口总额增长幅度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自
1993年建立贸易指数统计以来,我国的出口量指数一直高于出口价格指数,而进口量指数却低于进口价格指数,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2.“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如果磋商和协调不能
解决,也可按照WTO的有关规定进入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走出去”战略也是摆脱困难的重要选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
一些受到配额*的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就可以改变原产地而绕开配额*。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既能够保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能够改
变产品的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如海尔、TCL、长虹、康佳等有实力的彩电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的策略,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欧美出口,绕开对出口原产地的*,减缓美国
倾销裁定的负面影响。
3.“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统筹。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奥秘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很早就实行了“走出去”战略,以*公司
的*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走出
去”战略起步已经很晚,已经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几乎一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规模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以*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目
前,我国无论是在第二产业还是在第三产业,其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另外,国际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形势*人,各大*矿业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全球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我国矿业公司的选择余地日趋减小。
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
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才能促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促使20多年来我国
经济发展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4.“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
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我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企业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相比,与国际企业管理先进水平相比,企业
管理的差距还很大,其中在战略管理方面我国企业现状堪忧,是21世纪我国企业管理难题之一。
一、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战略制胜的观念淡薄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
向。它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等。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研究制
定企业发展战略中有很大差距。
(二)战略管理仅限于远景性规划,缺乏有效事实方案
在调查中,有77.6%的经营者表示企业有经营战略,但多数是书面性战略或远景性战略,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流于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企业战略管理水平
还停留在战略规划时代,没有真正进入战略管理时代。
(三)企业战略管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战略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性起点。调查发现,我国碱业的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而是一味模仿成功企
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做法,甚至照搬,最后把本企业的特色给丢掉了。当今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高度雷同就是例子。大部分企业的战略还不是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调查显示,已有竞争战略的企业主要还是低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分别占调查企业的38.4%和36.93%,而制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只占24.67%;另外,企
业战略规划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战略规划调整周期在两年以上的企业仍有31.28%。
(中)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滞后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转换滞后,主要表现在管理组织模式单一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目前仍有56.2%的企业考虑
到产品、市场、规模等内外部环境因素已经变化的客观情况,还采用以前的直线职能制的组织形式,即使是大型企业有54.23%的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此外,与国外大型企业
大量采用事业部制、矩阵制相比,我国大型企业在采用事业部制方面与中小企业并无多大分别。组织层次多、导机制僵化、信息传递不及时等现象常见。同时,战略联盟、虚
企业、供应链管理等涉及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式的运用在
二、加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一)尽快树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
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使企业自身条件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求得生存和发展。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愈来愈来迅速,愈来愈复杂。我国企业受制于计划经济的影
响,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企业应将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考虑,尽快有效地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式。
(二)树立获取竞争优势的思想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一种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地位是通过企业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来确定的。企业应根据现有的资源能力,探索其经营领域的范围
,选择经营方向,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形成企业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三)要注重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必须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转变,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优化业务流程,适当简化部分分工,实现结构综合化。
2.尽量减少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加快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速度,保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
3.采用适应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等,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积极发展现代化的企业间协作形式。具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几个企业,通过以合作协议结成战略联盟或虚拟企业,可以达到资源互补、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目的。目前我
国采取这种协作形式的企业还比较少,已采用战略联盟的企业只占13.07%,已采用虚拟企业的只占6.61%。
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是我国实现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很有限。我们必须积极开拓国
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我们不但要通过进出口贸易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要通过在国外投资和组织生产来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只
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这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关系重大。从改革的角度看,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我们不仅要学会在国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学会在国际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能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出去”,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不仅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而且也是关系我国改革全局的重大战略之举。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获取经济资源
,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第一,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
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第二,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国家必须考虑通过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扩大对外投资两个轮子,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第三,无论从中国为全球制造产品,还是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都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
第四,在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考虑新的发展空间。在外资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各自发挥优势,“你
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将是一种必然的现实。
第五,在*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优势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也应利用*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
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在这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1:39
只是我也不知道,谁又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