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一译文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3 01:0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5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此圣人以己之心无念虑,而随机说法示人也。断断不可会作谦词。夫圣人之心,犹如明镜。空空洞洞,了无一物,有何所知。鄙夫致问,如胡来汉来3。叩两端而竭,如胡现汉现。叩字,义当作即。两端者,所问与其机也。而竭焉者,恰恰合宜,无过无不及也。即佛门所谓契理契机之谓也。若唯契于理,而不契机,于彼无益,便成闲言语矣。如问仁,问孝,问政等,所问是同,而所答各异。乃即彼之机,答彼之问,看孔着楔(xiē)4,对病发药,恰恰合宜,了无一毫机教不投之弊。若非心空如镜,安能使之若是乎。讲章以空空属于鄙夫,可谓枉读圣贤书矣。孔子之心,至诚无妄,故曰空空如也。颜子去圣一等,虽未能究竟无妄,而其妄亦无几何,故亦得屡至于空5。三月不违6,即是其事。故夫子许之以庶。若以为箪食瓢饮屡至空乏,而不改其乐7,故许以庶。则是舍本逐末,大失圣人因机定评之至论也。至于子贡货殖。乃随类论及,何可以令其针锋相对。圣人因人论人,岂效后世做试帖诗8,必须对得恰好,方为合格乎。然此乃以阁下志慕佛法,不妨将圣人之心,随机指点。若向三家村里训蒙9,当以朱注是守。否则守文之徒,谤焰四起。不但不能知圣人之心,反因之毁谤佛法,由是永沉苦海。大失圣人叩两端而竭焉之深旨矣。
【研读】
《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孔圣人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妄念思虑,而能随机说法教导他人。千万不可以理解认为这是谦虚之词。圣人的心,犹如明镜。空空洞洞,了无一物,有什么所知呢?粗人提问,如同佛法中的:明镜当前,胡人、汉人来到镜前”。“叩两端而竭”,如同佛法中的:明镜之前,胡人、汉人显现在镜中”。“叩”字,意义应当作“即”字。“两端”,是所问的问题与提问人的根机。“而竭焉”:恰好合适,没有过分,也没有不及。就是佛门中所说的:契理契机。如果只是契理,而不契机,对于提问的人没有利益,就成了无用的言语了。例如《论语》有问仁、问孝、问政等,所提问题相同,而孔子的回答各有差异。这就是就着提问人的根机,来回答他的问题,看着孔的形状大小而钉下木楔,对病发药,恰恰合适,没有一点机教不投的弊病。如果不是心空如镜,怎能做到这样呢?讲章中将“空空”归属于提问的鄙夫,可说是枉读圣贤书。孔子的心,至诚无妄,所以说“空空如也”。颜回距离圣人还差一等,虽然未能究竟无妄,而他的妄想也不多,所以也能多次做到“空空如也”的境界。《论语·雍也》中说颜回三月不违仁,就是“屡空”这件事。所以孔夫子赞许他说:“回也其庶乎。屡空。(颜回,差不多接近圣人之心了。屡次心空。)”如果认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多次到了无米无水的地步,而不改其乐,所以孔子赞许他:回也,其庶乎。就是舍本逐末,大失圣人因机定评的高论了。至于后面说到子贡经商。这是随类论及到,怎么可以将颜回、子贡二人针锋相对。圣人是因人论人,哪里会效仿后世人做试帖诗,必须对得恰好工整,方为合格呢?然而这是因为阁下心中仰慕佛法,我不妨将圣人之心,随机评说一二。如果是向偏僻乡村里教育儿童,应当遵守朱熹的注解。否则墨守旧说的人,诽谤的火焰将四面而起。不但不能让他们了知圣人的心,反而因此来毁谤佛法,由此永沉苦海。大失圣人“叩两端而竭焉”(契理契机)的深深意旨啊!
1【泰顺】浙江泰顺县。
2此句义为:我无所不知吗?我一无所知。有粗人来问我一些事情。我的心里空空荡荡的,只不过我就着所提的问题与提问人的,给予一个合适的回答罢了。
3【胡来汉来】禅林用语。赵州语录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
4【楔】楔子。一端平厚一端扁锐的竹,木片,多用以插入榫缝或空隙中,起固定或堵塞作用。
5《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6《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7《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试帖诗】清朝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乡试、会试时增试五言八韵诗一首。自此以后,院试、乡试、会试都必须考诗,称为试帖诗。这也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其内容也依然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要严格依题写作。
9【三家村】“三家”,极言人户之少。三家村形容偏僻未开化之小乡村。【训蒙】教育儿童追答亲,多多给分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06
(^_^)